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養生

一覺醒來嘴歪了!中醫出手挽救你的「面」子

2024-09-26養生

一覺醒來突然發現

嘴巴歪了

眼睛閉不上

喝水會漏水

吃飯嘴角會藏飯

心想糟了

不會是撞邪了吧?

別急

這很有可能是 面癱

今天

河源市中醫院針灸康復科

鄒麗貞和大家聊聊

面癱的中西醫治療方式

視訊載入中...

什麽是面癱

從中醫的角度來講,面癱的發生多是由於 人體正氣不足 ,好比防禦的城墻出現了漏洞,脈絡就變得空虛,風邪就會乘虛而入。這裏的風邪有風寒、風熱之分。 風寒之邪 如同冰冷的利刃,刺入經絡,使得氣血凝滯; 風熱之邪 則像熾熱的火焰,擾亂氣血的正常執行,最終導致氣血痹阻,面部筋脈失於濡養而發病。

西醫認為,面癱常見的原因包括 病毒感染、面部神經受損等 。就像皰疹病毒這類 「小壞蛋」,一旦入侵人體,就可能對我們的面神經發動攻擊,使面神經發炎、水腫,進而造成面部肌肉運動出現問題。

中醫治療面癱的妙招

1

針灸療法

針灸在中醫治療面癱中是極為重要的手段。它依據經絡學說,面部經絡與全身經絡相互連通。比如地倉穴,位於面部口角外側,是足陽明胃經上的穴位,針刺地倉穴可調節陽明經氣血,陽明經氣血旺盛了,面部肌肉就能得到滋養。頰車穴也屬於足陽明胃經,如同面部肌肉運動的樞紐,對調節面部肌肉運動意義重大。攢竹穴在眉頭凹陷處,屬於足太陽膀胱經,針刺該穴能疏通局部經絡氣血,改善眼部周圍肌肉功能。魚腰穴位於瞳孔直上、眉毛中,有助於擡眉等眼部相關肌肉的恢復。

在針刺時,要根據患者的體質、病情輕重、病程長短等因素,嚴格調整針刺的角度、深度和手法。對於初期面癱患者,針刺手法較輕,以淺刺為主,目的是激發經氣且不過度刺激受損經絡;隨著病情好轉,針刺深度和手法會逐步調整。每次針灸治療會選取多個穴位組合,形成系統的治療方案,全面調節面部經絡氣血。

2

中藥內服

中醫治療面癱的中藥內服遵循辨證論治原則。對於風寒型面癱,常用牽正散加味。牽正散中的白附子,辛溫,善於祛風化痰,尤其對祛除頭面風邪效果顯著;僵蠶可祛風解痙、化痰散結,與白附子配合能增強祛風化痰之力;全蠍能息風止痙,這三味藥共同對風寒之邪侵襲所致的面癱療效頗佳。同時,會依據患者具體癥狀加減藥物,若惡寒(怕冷)較重,加入麻黃、桂枝等以增強解表散寒之力;若有頭痛癥狀,則加入川芎等祛風止痛。

風熱型面癱則多用銀翹散加減。銀翹散中的金銀花、連翹清熱解毒、疏散風熱,如同給體內風熱之邪降下清涼雨;薄荷、牛蒡子等藥也能疏散風熱、利咽解毒。再根據患者是否有口苦、咽幹等癥狀,適當添加黃芩、板藍根等清熱解毒藥物。中藥內服的療程根據病情變化調整,需持續服用一段時間,以徹底祛除病邪,恢復氣血平衡。

3

艾灸療法

艾灸也是中醫治療面癱的有效方法。艾灸具有溫通經絡、行氣活血、祛濕逐寒等功效。對於面癱患者,可以選擇面部的穴位如陽白穴、顴髎穴等進行艾灸。陽白穴位於前額部,艾灸此處可改善額部肌肉的氣血執行;顴髎穴在面部顴骨下緣,艾灸它有助於改善面部顴骨周圍肌肉的功能。艾灸時,透過艾絨燃燒產生的溫熱刺激穴位,使溫熱之力深入經絡,驅散寒邪,促進氣血的執行。同時,艾灸產生的溫熱感還能緩解肌肉的緊張狀態,對於面癱患者面部肌肉的恢復有積極作用。不過,艾灸時要註意距離皮膚的高度,避免燙傷皮膚。

4

電療(中醫電針療法)

中醫電針療法是在傳統針灸的基礎上結合電刺激。在針刺穴位後,連線電針儀,透過調節電流的強度、頻率等參數,對穴位進行持續的刺激。這種電刺激可以增強針刺的效果,進一步提高經絡氣血的執行速度。比如,對於面癱患者針刺地倉穴和頰車穴後連線電針儀,電刺激能夠更加有效地促進面部肌肉的收縮和舒張,增強肌肉的運動功能,加速面癱的康復行程。但在使用電針療法時,要根據患者的耐受程度合理調整電流參數,避免電流過大對患者造成不適或損傷。

西醫輔助治療的作用

1

抗病毒藥物

如果面癱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像阿昔洛韋這樣的抗病毒藥物就會發揮作用。阿昔洛韋能夠選擇性地抑制病毒的 DNA 多聚酶,從而阻止病毒的復制,就像給病毒的繁殖按下了暫停鍵, 減少病毒對神經的進一步損害

2

糖皮質激素

在面癱 急性期,糖皮質激素的套用非常關鍵 。例如潑尼松,它可以減輕面神經的炎癥和水腫。面神經發炎、水腫後,就像堵塞的河道,訊號傳導不暢,糖皮質激素就像清道夫,清除炎癥和水腫,讓河道重新暢通,但使用時必須嚴格按照醫囑,註意其副作用。

3

康復訓練

西醫的康復訓練對面癱患者來說不可或缺。患者對著鏡子進行 面部肌肉的主動運動訓練 如皺眉、閉眼、鼓腮、吹口哨等動作 。這種訓練有科學依據,透過不斷重復這些動作,可以刺激面部神經,增強面部肌肉的力量和協調性,促進面部肌肉功能的恢復。

中西醫結合治療面癱具有獨特的優勢。中醫從整體觀念出發,透過調整人體的陰陽平衡、氣血執行和經絡通暢,改善患者的整體狀況,從根本上增強患者的體質和抗病能力。西醫則針對具體病因進行直接幹預,如抗病毒、減輕炎癥水腫等。二者相互配合,在面癱急性期,西醫藥物可迅速控制病情發展,中醫治療方法同步跟進調整機體狀態;在恢復期,中醫的針灸、中藥、艾灸、電療和康復訓練等繼續鞏固療效,西醫的營養神經藥物等也能提供支持,這樣就能更快更好地讓患者恢復正常的面部功能。

END

制作 | 【河源中醫說】欄目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