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人的「續命水」,又換了花樣。
繼冰美式、無糖茶、運動飲料之後,全新的「中式養生水」在今年站上了便利商店貨架的C位。
所謂「中式養生水」,其實只是童年回憶的新皮膚,仔細一看,全都是中國人熟悉的味道:
綠豆湯、紅豆薏米水、枸杞紅棗、陳皮胎菊...
健身房裏揮汗如雨的年輕人,也紛紛舉起了手中「祛濕、消火、助消化」的中式養生水,把電解質水放到了一旁。
天貓釋出的榜單中,元氣森林家的紅豆薏米飲,甚至一度超過了東方樹葉,成為「無糖茶飲」界的銷冠。
根據【2024年中國中式養生水行業發展趨勢洞察報告】統計,從2018年該品類出現後,4年內增長已經超過350%,今年的市場份額就高達4.5億元。
按照這個勢頭,「中式養生水」遲早能和無糖茶一較高下,有分析人員推測,到2028年時,中式養生水的市場份額將會超過百億,占領30%的無糖飲料市場。
無非就是沒米的綠豆粥,為什麽能這麽受歡迎?
被咖啡因害慘的年輕人
愛上「無米粥」
從誕生起,「中式養生水」就一直在瞄著無糖茶打。
2018年,可漾品牌成立,並且推出了招牌產品紅豆薏米水。
但是和東方樹葉之前的遭遇一樣,紅豆薏米水在上市的最初幾年內並不受消費者待見,甚至不如東方樹葉那樣黑紅出圈。
在此後的5年間,也只有4家企業推出中式養生水,可以說是冷門中的冷門了。
但是近幾年,「中式養生水」突然迎來了大爆發,老品牌可漾和網紅元氣森林瓜分了絕大多數市場,此外還有數十家企業入局開卷。
不少過去捧著無糖茶噸噸噸的年輕人,現在都紛紛轉投養生水門下,對於他們來說, 把中式養生水當做「茶替」,主要看中的就是它的口味優勢。
和無糖茶一樣,中式養生水同樣也是用「幹凈純粹」的配料表顛覆飲料圈的。
比如在電梯廣告刷屏的可漾紅豆薏米水,廣告語非常簡單粗暴:「紅豆、薏米、水,其他沒了!」
另一個「網紅」元氣森林綠豆湯,同樣把「綠豆、羅漢果、水」作為招牌,主打一個配料幹凈。
但同樣幹凈的配料表,中式養生水明顯在口味上更勝一籌。
從誕生起,無糖茶就一直在研究如何消除茶飲內建的苦澀口感。然而中式養生水就在這方面毫無顧慮,除了冷萃,還能用熬煮、粉末泡水等手段制作飲料。
比如元氣森林的「自在水」,就會把一個大大的「煮」字印在瓶身上,遠比冷萃的茶看上去更有滋味。
就算是不喜歡綠豆湯味道的年輕人,也能找到桂圓、陳皮、大麥等不同的口味,從甜到苦一應俱全。
當喝茶喝到「嘴巴寂寞」時,中式養生水明顯更加討喜。
除了口味更占優勢, 中式養生水也不會給年輕人帶來「咖啡因恐慌」。
現在的年輕人,想要提神基本指望咖啡因。
從冰美式到奶茶,幾乎所有飲料都是「咖啡因炸彈」,但咖啡因太多,身體首先吃不消。
今年3月,一位喝了霸王茶姬的消費者因為咖啡因過量出現了心悸,還引發了一波「咖啡因恐慌」。
消費者開始在常喝的飲料中一條條篩查咖啡因的含量,最終發現,看似配料表幹凈的無糖茶,其實也是咖啡因的重災區。
比如東方樹葉的咖啡因含量就達到90.8mg/kg,每喝掉1升東方樹葉,就相當於喝掉了1.2罐紅牛。
東方樹葉的數據還不算太離譜,但某些品牌的烏龍茶飲料咖啡因含量甚至能高達167mg/kg,喝1升相當於幹了2.3罐紅牛。
害怕心悸的年輕人,紛紛開始轉投幾乎無咖啡因含量的中式養生飲。
年輕人相信,相比用咖啡因給大腦強行開機,不如用綠豆湯撫平被夏天烘烤到上火的腸胃。
相比起功效,年輕人更喜歡中式養生水的標簽是「無負擔」。
喝個飲料而已,年輕人並不想那麽累。
看似一夜爆火,實則蟄伏已久
用傳統配方做飲料,一直都是中國飲料品牌的「財富密碼」。
北有酸梅湯,南有涼茶,二者都是老配方在現代飲料工業下的再現。
但是這些「老中式養生水」近幾年過得並不好,數據顯示,與去年同期相比,2024年第二季度酸梅湯、涼茶等傳統中式飲料銷售額、銷售量減少均在9%左右。
然而,「中式」的概念一直都很火爆,而「養生」更是年輕人的剛需,在「老中式」逐漸沒落的時候,剛好趕上新一代的「中式養生水」崛起。
而「新中式養生水」能成功接棒,最主要的一點就是: 掉轉車頭,專攻價效比。
其實,誕生之初的養生水價效比並不高。
幾年前,一款瓶子中帶人參的飲料「一整根」爆紅網路,成為年輕人的「熬夜救命水」。
說白了,「一整根」同樣也算是「中式養生水」,只不過始終無法成為頂流,年輕人對待它的態度更多是獵奇,而非剛需。
原因很簡單,作為一款飲料,一整根20元左右的售價實在是太貴;而作為「中藥」,20元左右的人參功效卻又沒那麽有說服力。
反例在前,現在的養生水,則擅長用最便宜的價格,提供最豐富的養生元素。
大部份的養生水價格都在5元左右,和無糖茶在類似的價格區間,而且養生水在原材料方面可以說是相當考究。
據調查,接近有一大半的養生水特地標註了他們的原料生產地,比如元氣森林會特地標註他家雲南的薏米,東北的紅豆,新疆的大棗和寧夏的枸杞。
對於從小熟知這些食材和產地的中國孩子來說,食材代表的不僅是口味還有功效,而產地代表的則是品質和價值。
5元一瓶的飲料,還能附帶養生Buff。沒有比這更值的「水替」了。
其次,中式養生水在功效設計上 ,除了提供物理養生,還能給予情緒價值。
中式養生水,每個配方的功效都不必明說,「藥食同源」四個字是深深刻在中國人DNA裏的。
而當代的養生水,自然是要瞄準當代年輕人最大的焦慮「對癥下藥」。
對於女性來說,加班加到皮膚暗沈出油、水腫再正常不過,平時休息時間留不夠,這些問題都會被歸咎給「濕氣重」。
這時,可漾紅豆薏米水就橫空出世,打著「祛濕氣」的口號瘋狂做行銷,雖然不明說具體功效,但憑借「懂的都懂」,一瓶下去,就能緩解不少健康焦慮。
而到了冬天,養生水又會集體搖身一變,在枸杞、紅棗、姜母等等「驅寒補氣」的食材下手,為了更「暖和」,不少養生水還特地用上了耐熱材質制造瓶身。
在冬天,能在便利商店喝上一瓶熱乎乎的紅棗姜母水,簡直比熱拿鐵要撫慰人心。
當所有飲料品牌都在往前卷功效時,不如回頭看看「老祖宗的智慧」。
新頂流養生水,爆火不能只靠功效
「中式養生水」被推上神壇,其實也多虧了隔壁無糖茶實在是太卷了。
自打東方樹葉爆火之後,幾乎所有國內的飲料品牌都在卷無糖茶飲,但是如今的茶飲界,有57%的市場份額被農夫山泉和三得利瓜分,其余品牌都只能在後面幹瞪眼。
對於被兩大巨頭壓得喘不過氣的其他品牌來說,押註中式養生水,無疑是個彎道超車的好機會。
目前,中式養生水屆只有元氣森林和可漾兩家頭部企業,此外還有數十個較小的品牌正在背後暗暗發力。
中式養生水能否「偷家無糖茶」成功,現在還不能妄下定論,但它卻有一個最大優勢: 不受品類限制。
無糖茶雖然好,但各大品牌卷來卷去,始終是綠茶、紅茶、烏龍茶、花茶等幾個品類。
不同品牌的同一種茶,可能在口感方面沒有特別大的區別,所有品牌也就只能在渠道和價格上和友商拼刺刀。
而中式養生飲則不一樣,相比於無糖茶,它的品類可以說是無窮無盡。
比如可漾旗下的招牌產品,是主打「祛濕氣」的紅豆薏米水,而同樣是主打祛濕,好望水還推出了自家的純薏米飲品,只要配方稍微調整,就能得到一個全新的產品。
主打冬天「驅寒補氣」的產品賽道,就能有紅糖+姜母、枸杞+紅棗等等數個不同搭配,不同品牌之間的差異化更好做,自然也會更加百花齊放。
盡管占據著品類優勢,但是中式養生飲想要代替無糖茶,還得面對一個大坑: 功效死胡同。
「功效」是養生飲最大的賣點,但也可能是養生飲料最大的桎梏。
過去,主打功效的涼茶想要走出廣東,王老吉、和其正等品牌都不約而同地選擇了「清熱解火」作為主要賣點。
但是為了進一步強化賣點,廠家們把涼茶和火鍋、燒烤等容易上火的餐飲場景繫結在了一起,涼茶此後直接成為了「火鍋專屬」的飲料。
而如今爆火的養生水,似乎也面對著同樣的問題。
只有人們覺得自己「濕氣重」時,才能想到薏米紅豆水;也是只有上火燒心時,才會去買一瓶綠豆湯。
相比於無糖茶能成為「水替」,養生水卻可能因為「功效」被限制住。
即便如此,中式養生水還是擁有非常廣闊的市場潛力可以挖掘。
畢竟,說起「藥食同源」,地大物博的中國就是飲料商家們最大的寶庫,無論是健康焦慮,還是日常解渴,只要肯挖掘,每個地區都有自己的「神飲」。
「養生」只是噱頭,刻在DNA裏的習慣,才是真正的財富密碼。
圖片來源於網路,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