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醫視角下的偏頭痛認知
中醫認為偏頭痛的病因病機具有頭部多風、多虛、多瘀、多濕的特點。偏頭痛的發作特點是突然發作、突然終止,這是因為風為陽邪,其性輕揚,「巔高之上,唯風可到」,頭部多風是偏頭痛的重要病機。頭為諸陽之會,太陽與少陽為氣血虛少之二經,因其經虛,又犯風邪,兩虛相得,形成頭痛,頭部多虛是偏頭痛發生的重要前提。偏頭痛的疼痛性質為跳痛、刺痛、脹痛等,久病疼痛多在少陽位置,多見脈弦,舌有瘀點,頭部易受砸打、肝膽二經疏泄失調及久病入絡均可產生瘀血,頭部多瘀是偏頭痛的又一重要病機。偏頭痛患者多伴頭暈、飲食不振,女性經前偏頭痛發作可見浮腫,這是因為厥陰之氣挾脾虛痰濕之氣上逆,頭部多濕也是偏頭痛發生的病機之一。
對於不同型別的偏頭痛,中醫有不同的治療方劑。風寒型偏頭痛,應選用桃紅四物湯合麻黃附子細辛湯;風熱型偏頭痛,用桃紅四物湯合黃芩、柴胡、生石膏;瘀血型偏頭痛,可選用桃紅四物東加雞血藤、延胡等;痰濕型偏頭痛可予桃紅四物湯合五苓散或二陳湯;若偏於虛者,氣虛為主以補中益氣湯合四物東加減,腎虛者以杞菊地黃湯合四物湯。
在治療偏頭痛時,應註意其為慢性病,治療時間長,即使辨證準確,至少連續服藥一個月以上。各種頭痛可相互轉化,也可相兼,必須註意各種頭痛均可夾瘀。長期治療註意氣虛,患者連服長期吃大量活血疏風藥,大多數患者會出現氣虛癥狀,必須註意補氣。
二、中醫治療偏頭痛之法
(一)多樣的中醫療法
中藥內服 :中醫治療偏頭痛可根據患者體質和病因,選用具有活血化瘀、通絡止痛作用的中藥。例如天麻頭痛片,由天麻、白芷、川芎、荊芥等藥物組成,具有養血祛風,散寒止痛的功效,能用於治療風寒頭痛、血虛頭痛、血瘀頭痛,緩解偏頭痛癥狀。復方羊角顆粒由羊角、川芎、白芷等組成,具有平肝、鎮痛的功效,可用於治療偏頭痛、血管性頭痛、緊張性頭痛等。但中成藥需要由中醫辨證後服用。
針灸治療 :以 「調和氣血、通絡止痛」 為主要原則,可以選擇針刺、電針、耳穴、火針等常用療法,或者上述療法綜合使用。取穴以阿是穴、頭穴透刺,耳穴放血為主。發作期選用透穴刺法,電針、火針等較強的刺激以行氣活血,迅速止痛。緩解期采用多種針灸方法同用的綜合針灸治療,以少陽經穴為主,兼顧經絡、臟腑辨證取穴的毫針刺法,可同時配合頭針、電針、溫針灸等多種針灸方法綜合治療。常用取穴有:風池、太陽、率谷、百會、四神聰、合谷、頭維、印堂、太沖、列缺、絲竹空、足臨泣,太沖、行間,陽陵泉等。針灸臨床治療操作需由專業醫師進行,不要自行操作。
推拿按摩 :偏頭痛可透過揉拿頸部、抹前額、分推前額、點按頭頂、點揉少陽五穴、梳頭櫛發及配合遠端點穴的方法來推拿治療。揉拿頸部時,患者取坐位,醫生一手扶住患者頭部,另一手在頸部做拿法,重點放松頸部兩側肌肉。輕抹前額,患者取仰臥位,醫生兩手拇指自印堂至神庭做抹法。分推前額,醫生兩手拇指橈側緣,自前額中線向兩側分推至太陽穴並做點揉。點按頭頂,醫生兩手拇指自前發際向後交替點按頭部前後正中線即督脈,然後點按距督脈不同距離的側線。點揉少陽五穴,用拇指點揉頷厭、懸顱、懸厘、曲鬢、率谷五穴。梳頭櫛發,醫生雙手十指微屈,從前至後做梳頭動作。遠端配穴,如外關、合谷、湧泉、懸鐘,並給予強刺激。
熱敷療法 :使用熱水袋或熱毛巾敷在頭痛部位,有助於緩解頭痛。熱敷可使頭部血管擴張,促進血液迴圈,緩解偏頭痛癥狀。
耳穴壓豆 :選用王不留行、磁石等耳穴貼壓材料,刺激耳部穴位,調節身體機能。治療時,要確定穴位耳廓進行常規消毒,左手固定耳廓,右手用鑷子夾取耳穴壓貼丸貼在耳穴上面,每次按揉一分鐘到兩分鐘。使用時應註意皮膚是否過敏,保持耳廓衛生,註意防水,防止藥貼脫落。
(二)小妙招助力緩解
推拿特定穴位 :偏頭痛發作時,可以推拿一些特定穴位來緩解。如前額頭痛可點壓攢竹穴和按揉合谷穴。攢竹穴在面部,眉頭凹陷中,端坐或者平躺,用雙手拇指點壓眉頭的攢竹穴 2 分鐘,可輕輕點揉。合谷穴在手背,第 1、2 掌骨間,當第 2 掌骨橈側的中點處,左手拇指點揉右手合谷穴,右手拇指點揉左側合谷穴,交替進行各 1 分鐘。頭頂部疼痛可點揉百會穴和頭維穴。百會穴在頭頂,端坐,用拇指點揉頭頂的百會穴 2 分鐘。頭維穴在頭側部,當額頭發際上 0.5 寸,頭正中線旁 4.5 寸,雙手食指指腹按揉至疼痛緩解。兩側頭痛可點壓太陽穴和角孫穴。太陽穴在顳部,當眉梢與目外眥之間,向後約 1 橫指的凹陷處,端坐,用雙手食指點壓兩側太陽穴至疼痛緩解,可輕輕點揉。角孫穴在頭部,折耳廓向前,當耳尖直上入發際處,端坐,用雙手食指點壓兩側角孫穴 2 分鐘,可輕輕點揉。後枕部頭痛可按壓風府穴和風池穴。風府穴在項部,當後發際正中直上 1 寸,枕外隆凸直下,兩斜方肌之間凹陷中,用一手拇指指腹按壓 2 分鐘。風池穴在枕部,當枕骨下,與風府相平,胸鎖乳突肌與斜方肌上端之間的凹陷處,端坐,用雙手拇指或食指點壓兩側枕骨下的風池穴 2 分鐘。
註意飲食誘因 :飲食宜清淡,多食用溫性食物如姜、蔥、蒜、山藥等,避免辛辣刺激食物和過度疲勞等。減少食用腌制食品,因為腌制食品可能成為偏頭痛的誘發因素。
多做舒緩運動 :適當進行體育鍛煉,增強體質。如選擇一些舒緩的運動,如瑜伽、太極拳等,有助於放松身心,減少偏頭痛的發作。
保證充足睡眠 :保持良好的作息時間,避免熬夜。充足的睡眠可以讓身體得到充分的休息,有助於減少偏頭痛的發作頻率和持續時間。
三、中醫治療的註意事項
中醫治療偏頭痛雖然有諸多方法,但在治療過程中也有許多需要註意的地方。
(一)辨證用藥需謹慎
中醫強調辨證施治,不同體質和病因的偏頭痛患者用藥有所不同。例如,逍遙散適用於肝氣郁滯、脾虛血虛的患者,但服藥期間要保持心情舒暢,飲食清淡;芎芷石膏湯適用於肝火上擾證,孕婦及哺乳期婦女禁用;補陽還五湯適用於瘀血阻絡證,陰虛內熱者不宜使用。因此,患者在服用中藥治療偏頭痛時,一定要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不可自行用藥。
(二)避免過度勞累
過度勞累是偏頭痛的誘發因素之一。中醫認為,過度勞累會損傷人體正氣,導致氣血執行不暢,從而引發偏頭痛。因此,患者在治療期間要避免長時間保持同一姿勢,避免過度使用電子產品,減少眼部疲勞。同時,要適當進行休息,保證充足的睡眠,讓身體得到充分的恢復。
(三)保持心情愉悅
情緒波動過大也會誘發偏頭痛。中醫認為,情誌失調會影響人體的氣血執行,導致氣滯血瘀,從而引發偏頭痛。因此,患者在治療期間要保持心情愉悅,避免過度緊張和焦慮,避免過度憤怒、悲傷等情緒。可以透過聽音樂、閱讀、旅遊等方式來放松心情,緩解壓力。
(四)飲食清淡有講究
飲食清淡是中醫治療偏頭痛的重要方面。患者要避免食用辛辣、油膩、生冷等刺激性食物,減少咖啡因的攝入,嚴格控制含咖啡因食物如濃茶、咖啡、巧克力的食用量。同時,要少吃調味品和高脂肪食物,如味精、肥肉等,以免加重胃腸道負擔,影響大腦血液供應,誘發偏頭痛。
(五)遠離不良環境
長時間暴露在噪音、強光等不良環境中也會誘發偏頭痛。因此,患者要盡量避免長時間暴露在這些不良環境中,保持居住環境的安靜和舒適。同時,要註意保暖,避免受涼感冒,因為感冒也可能會誘發偏頭痛。
總之,中醫治療偏頭痛需要患者在醫生的指導下,綜合運用各種治療方法,並註意上述事項,才能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