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養生

今日立秋 | 「秋老虎」來了,養生要註意四點!

2024-08-14養生

24節氣之一

立秋

立秋節氣

立秋節氣預示著秋天的開始,總的趨勢是天氣逐漸涼爽,但常常是「秋已立,暑難消」。民間有「啃秋吃西瓜、吃肉貼秋膘」的習俗。

中國古代將立秋分為三候:一候涼風至,二候白露降,三候寒蟬鳴。意思是立秋後開始出現涼爽的偏北風,莊稼和草地在清晨出現凝結的露珠,秋蟬也在鳴叫。

立秋養生

根據中醫「春夏養陽,秋冬養陰」的理論,入秋後養生要註意四點:

一要潤燥養陰慎進補,飲食宜「潤燥、補肺、養陰、多酸」,少吃蔥姜、多食果蔬;二要心境寧靜忌憂郁,寡欲淡泊多興趣;三要早睡早起防受涼,避寒保暖足睡眠;四要適度運動忌過度,微微汗出緩飲水。

春捂秋凍,滋陰潤肺

「立秋早晚涼,中午汗濕裳」。立秋後,盛夏余熱未消,白天依然炎熱,有「秋老虎」之稱;夜晚較為涼爽,早晚溫差大。氣溫雖有下降,但不應立馬添衣加褲,要「薄衣禦寒」,盡可能晚一點增衣,增強自身抵抗力,為寒冬做準備。

「七月八月,陰氣始殺,人氣在肺」。秋季燥邪當道,易傷津液,出現口鼻、皮膚幹燥和燥咳的表現。因此,飲食上應選取滋陰潤肺的食物,如梨、蜂蜜、百合、銀耳、檸檬、烏梅、柚子等。

立秋是按摩或艾灸關元的最好時機,可以收斂陽氣,強身健體。取穴:下腹部前正中線上,臍下3寸。手法:以中指用力按揉關元穴,有酸脹感為度,每天按摩1次,每次5~15分鐘。

美味過末伏

末伏正是由夏入秋、由熱漸冷、陰陽變化交替的關鍵時期!此時飲食上應該註意哪些呢?

末伏時,要多吃酸、少食辣。末伏在立秋後,中醫認為,肝屬木,金克木,即肺氣太盛可能損傷肝的功能,所以在此時要「增酸」,以增強肝的功能來抑制肺氣,可適當增加山楂、檸檬、楊桃、柚子等酸性食物的攝入,同時還可搭配具有滋陰、潤肺、養肺作用的蜂蜜來固護肺陰。而之所以要減少辛辣食物的攝入,是因為辣食除了會消耗人體的大量體液,還會使人肺氣太盛,而出現口舌生瘡、鼻腔和皮膚幹燥、咽喉腫痛、咳嗽、便秘等「秋燥」問題。

要吃果不吃瓜。民間有句俗語叫「秋瓜壞肚」。立秋後,一些美味的瓜類多屬陰寒性質,吃多了會損傷脾胃,因此要適可而止。

立秋運動

初秋和中秋時節,運動養生要以保養、內守陰氣為主旨,不宜做運動量太大的計畫,以防汗液流失,陽氣傷耗,以致陽損及陰。但總的來說,秋季天氣涼爽,適宜人們進行戶外運動。適量的運動,可增強肺活量,加大肺的「吐故納新」功能,提升肺的通氣量和攝氧量,增強呼吸系統防病、抗病的能力,減少秋冬季節呼吸系統疾病的發生。

「一場秋雨一場涼」,隨著秋天氣候逐漸變涼,人的血液迴圈等生理功能相對趨向減弱,所以要適當增加運動量,以加強心肺功能,抗禦寒冷。既宜動又宜靜,是秋季運動養生的時令特點,而解決這一矛盾最好的辦法之一就是進行傳統功法的習練。

八段錦·左右開弓似射雕

本勢透過「左右開弓」的動作達到肝肺兩臟相互協調、氣機調暢的生理作用。

「左右開弓」在中醫理論中是「左肝右肺」的意思。【素問·五執行大論】曰:「上者右行,下者左行。」所謂「上者右行」,言天氣右旋,自東而西以降於地;所謂「下者左行」,言地氣左轉,自西而東以升於天。從五行內容而言,肝屬木,主疏泄,肝氣以生發為順;肺屬金,主全身之氣,肺氣以肅降為暢。從肝肺兩臟的關系來看,肺金對肝木保持適度制約是正常的生理狀態,稱為相克;如果肝木太甚,對肺金形成反克,則為病理狀態,表現為肝升太過、肺降不及,稱為相侮。保持肝肺之間正常的相克關系,對於維持人體健康是必須的。

據此,鍛煉本勢功法時,透過馬步狀態下兩手「射雕」樣的「左右開弓」,對左(主升之肝氣)、右(主降之肺氣)進行科學調節,以保證正常的升降狀態。因此,從理論上來說,本勢的主要作用是透過調節肝肺兩臟來調整氣機的升降;從實際效果來看,由於「左右開弓似射雕」的動作無形之中有擴胸作用,所以它除了對肝肺兩臟有保健作用外,對位於胸腔內的其他臟器也都有較好的保健作用。

立秋食譜

天冬百合粥

【原料】天冬20克,百合20克,粳米100克,冰糖適量。

【做法】將天冬搗碎,放入砂鍋內,加水煎取濃汁,去渣;將百合、大米洗凈,連同天冬煎汁一起放入砂鍋內,加適量水,大火煮沸後改小火煮約30分鐘成粥,用冰糖調味即成。

【功效】潤肺生津、養腎補虧。

小米南瓜蓮子羹

【原料】小米40克,南瓜1塊,蓮子50克,紅棗數顆。

【做法】小米洗凈備用,紅棗去棗核洗凈備用;南瓜去籽去皮,洗凈,切成小塊;將蓮子用清水浸泡3小時,泡好後掰開取出殘留的芯;在鍋中加入純凈水,將棗和蓮子加入燒開,待水燒開後加入南瓜,繼續煮開,然後放入洗凈的小米,小火煮至熟即可。

【功效】中和潤燥、補脾益肺。

芡實山藥糊

【原料】芡實500克,山藥500克,糯米粉500克,白糖500克。

【做法】芡實、山藥曬幹後磨成細粉,加入糯米粉與白糖調勻。取混合粉50~100克,加入冷水調成稀糊狀,加熱燒熟,每天早晨空腹溫服。

【功效】健脾止瀉。

【註意事項】急性細菌性腹瀉、菌痢者忌服;糖尿病患者慎服;糯米黏滯,難以消化,所以每次用量不能太多。

清蒸茶鯽魚

【原料】鯽魚1條,綠茶20克,料酒、蔥、姜各適量。

【做法】將鯽魚剖開,去除內臟,沖洗幹凈;將茶葉塞入魚腹,縫紮腹口,不使茶葉掉落;將鯽魚置盤,加料酒、蔥、姜去腥,放入蒸鍋蒸熟即得。

【功效】清熱利濕、生津止渴。

內容來源:人民衛生出版社出版【時令養生健康手冊(2024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