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養生

舌質紫暗,用活血化瘀法無效怎麽辦?

2024-01-30養生

專業內容,僅供醫療專業人士參考,請勿自行操作!

導讀:臨床中,舌質紫暗一般為瘀血之象征,但陽虛同樣也能導致舌質紫暗。那麽如何辨別舌質紫暗是血瘀為主,還是陽虛為主呢?

舌質紫暗從陽虛診治的體會

潘文奎

舌質紫暗一般均從瘀論治,且近年來更從微迴圈檢驗發現青紫舌乳頭襻頂瘀血、微血管叢擴張、血細胞聚集,證實微迴圈瘀滯與青紫舌之間有密切關系,更進一步肯定了紫舌作為活血化瘀法的指征之一。

然而,余積30年之經驗,從臨床診察發現青紫舌誠然有血流減慢瘀滯的病理,但其卻存有陽虛氣不運血的病機,尤其在冬寒之季,陽虛之病機更為多見,故主用溫陽通脈之法,不采活血化瘀之技,頻頻獲效,茲略述此診治體會。

舌質紫暗是為瘀血之象征,如何從中窺測其存有陽虛之病機?余從四方面予以辨識:

一是舌質之紫暗是全舌抑系局部。 若系瘀血之由,其常可見瘀斑或紫斑,全舌之青紫色深淺不勻,而陽虛所致常全舌一片紫暗,色澤均勻,且紫色泛青,有缺氧之兆。

二是舌下青筋是迂曲努張還是僅現青筋 。 凡血瘀者此舌下靜脈大都努張且延伸至舌尖部,而陽虛者常可見青筋始於舌中部,坦直前伸,末端不達舌尖,翹舌以視之,呈上尖下粗之錐形。

三是舌面。 瘀血者常呈苔凈而質偏幹,陽虛者多見薄膩而偏濕潤。

四是全身伴隨癥狀。 瘀血者可見有郁而化熱之象征,陽虛者大多是為虛寒見癥。

在此四方面中,尤以前二者為主癥,後二者為次癥,綜合判斷是可分辨。事實上,在舌診的辨識中, 【舌鑒辨正】已言明「舌淡紫帶青而濕潤中絆青黑筋者,及寒邪直中陰經也。 」 僅是臨床一般未詳作此比較而已。

辨別紫舌是屬瘀血抑或陽虛,是旨在決定主體的治療法則。瘀血證者當用活血化瘀之法,余對辨為陽虛證者則主用溫陽通脈之法,或可兼取活血之術,但一般均不伍化瘀搜剔之品。

溫陽通脈是為溫陽益氣與通脈助運二法之融合,溫陽益氣以顧其陽虛之本質,是為扶正固本之術,以促陽氣復正而諸癥遂消,通脈助運僅是輔助之策,賴通滯消散以緩其癥。

故余主用黃芪、肉桂、細辛、川芎是四味。

黃芪 是為溫陽益氣的一味要藥,不僅具有補陽升散作用,且對心臟能加強其收縮能力,能改善血流迴圈,臨床常用炙芪而不用生芪,且作為主藥,用量宜大,一般為20~30克;

肉桂 溫中補陽,其溫熱之性尤甚於黃芪,每於腎陽虛衰者投之,但其走散之力遜於黃芪,故臨床常以桂枝易肉桂,以增強其通脈之力,若陽虛較甚者,可用附子合桂枝,而不單用肉桂,這既宗張景嶽「陽虛者宜補而兼暖,桂附乾薑之屬是也」之旨,且桂附合用又都可作用於迴圈系統,具有強心作用,可兼顧心腎兩臟;

細辛 性溫,但並不具有溫陽作用,而是賴其辛味而性散,具有溫通、辛散、升發之能,故余取其以通脈助運,治此必與參、芪、桂、附等同用,單用一味細辛,則其僅具疏通之功能,而無溫補作用,反有耗氣傷陽之弊;

川芎 是為血中之氣藥,以行氣活血為其擅長,誠為通脈之要藥。

上述四味中藥, 前二者是為扶正溫陽而擇,後二者是為通脈助運而投,可相輔相成。不僅如此,這四味藥又具有一共性,即都具有升提走散之性,這無形中既可防止或改善陽氣虛衰中氣下陷之勢,又可行氣運血於上以通舌脈,消其紫暗之情, 故常僅3~5劑,其紫舌即有改觀。

由此可見,對青紫舌也當從氣血辨其主次,若不明真相,癥見紫舌即一味取用桃仁承氣、血府逐瘀等活血化瘀,則其陽虛未復,紫舌難消。識其病機,可不用化瘀藥而退其瘀紫,誠為深悟其病因病機之要諦,也實是對青紫舌辨證論治之奧義也。

內容來源:【中醫雜誌】(1994)

作者:潘文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