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養生

國醫大師夏桂成:治療多囊卵巢症候群經驗

2024-07-15養生

▲ 夏桂成 國醫大師(1932-)

夏桂成,第二屆國醫大師,江蘇省中醫院主任中醫師、教授、博士生導師。 夏桂成是全國著名婦科專家,從醫七十載,精研【傅青主女科】,提出「經間期」概念,從事「月經周期及調整月經周期節律法」的研究,同時運用「調周法」治療不孕不育;夏桂成提出「心(腦)-腎-子宮軸」觀點,在診治不孕癥方面收效斐然;他提出「月經周期七期」的新概念,更加深層地拓展了調整月經周期節律的意義和方法。現將夏老調治多囊卵巢症候群的臨證經驗介紹如下,以饗同仁。

多囊卵巢症候群是一種發病多因性、臨床表現多型性的內分泌症候群, 臨 床癥狀通常表現為月經紊亂、排卵障礙、卵巢多囊樣改變、性激素水平異常、痤瘡、多毛、肥胖以及黑棘皮等。 月經紊亂,大多表現為月經後期、經量過少、閉經、崩漏等。 中醫學中並無多囊卵巢症候群 病名,現代醫家透過概括歸納患者的臨床表現與病機特點,將其歸屬為「月經後期」「月經量少」「閉經」「崩漏」「不孕」「癥瘕」等證。



夏桂成認為腎虛為基本病機,心腎失濟為病機樞紐,痰濁、瘀血為病理產物。 腎虛陰弱,癸水不充,生精乏源,以致腎中陰陽消長轉化失衡,腎水失於上濟,以致心火偏亢,亢盛之心火難以下達,心腎失於交濟; 蓋腎主水,腎虛水泛,化痰生飲; 日久陰虛及陽,腎中陰陽皆虛。 腎陽不足,氣化失職,開合失司,而致清津不得運化,濁液不得排泄,水濕停積,而為痰濁。 腎陽虧虛,不能溫煦血脈,則血寒成瘀; 腎陰虧虛,內生之虛熱灼傷血脈,則血熱為瘀; 同時脾胃位居中焦,脾失升清,運化不利,胃失降濁,脾胃失於中焦斡旋之職,氣血津液失調,體內代謝產物堆積,從而凝痰生瘀。 日久則痰瘀互結,阻礙胞宮氣血津液執行,發為月事不調及不孕。

辨治要點

● 交通心腎燮理陰陽是治療之關鍵



心(腦)-腎-子宮軸為女子生殖軸的核心,中焦脾胃位於心腎之間,為太極陰陽圓運動之樞紐,升清降濁,斡旋樞機,為後天資血之源;肝腎同居下焦,精血互資。 夏桂成提出周期學說要同心-腎-子宮生理軸相結合,心腎交通是陰陽消長轉化運動的關鍵所在; 心腎相交,任、督脈方能協理平衡陰陽,保持消長轉化運動在陰陽相對性平衡的條件下進行。 【慎齋遺書】曰: 「故欲補心者,需實腎,使腎得升,欲補腎者,須寧心,使心得降。 」


故夏桂成提出:「欲補腎者先寧心,心寧則腎自實。」陰陽失衡通常與心火失降相關,火動則陰傷,靜則火降,火降則陰復,同時心腎合治,透過調理心、腎、子宮參與排卵前的氣血陰陽活動而有助於排卵。心腎相交,才能維持腎陰的充實,推動陰陽運動的平衡發展,使之在「靜」的前提下恢復腎陰,調達心氣,提高腎陰水平,有助於血氣活動而促排卵。

● 用動靜觀指導滋陰補腎調治經後期


經後初期是陰長運動的初始階段,多囊卵巢症候群 患者通常陰精匱乏,以致經後期延長,故治療重在滋陰養血,目的在於養精卵。前人常道「靜能生水」,故滋陰當在「靜」的基礎上套用,不能用滑竅耗陰之品如川芎、當歸,尤其是腎虛癸水偏弱者,盡可能避免使用外散滑竅等動耗之品如澤瀉、車前子、柴胡、瞿麥等。 強調「靜」則必重視收斂固藏,用藥時需加入五味子、煆牡蠣、金櫻子、炒芡實等固澀滋腎之品; 臨證時多強調寧心安神,凡見有煩熱火動者,必加青龍齒、蓮子心或酸棗仁、黃連、黛燈心等藥。


多囊卵巢症候群 患者大多伴有多脂體胖、毛發粗重,此是痰濕蘊阻的表現,究其根本,還在於腎虛陰弱、癸水不足,故經後初期痰濕偏重者,亦只少予化痰利濕之藥,如廣陳皮、廣郁金、茯苓等,取其性味平胡,用量亦須輕。 經後中期陰長運動已進入靜中有動的時期,此時需滋陰結合促動。 促動主要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1、需助陽: 陽主動,應加入肉蓯蓉、川續斷、菟絲子助陽促動,且陽生陰長,以扶助陰長至更高的運動水平。

2、需疏肝: 疏肝解郁,肝氣條達,氣機得以運動,選用柴胡、廣郁金、荊芥等品。

3、需活血: 小劑量活血藥可滋陰血的生長,亦可推動陰長的運動,如赤芍、紅花、山楂等,用量宜輕,陰虛明顯者當慎用。多囊卵巢症候群 患者絕大多數伴有不同程度的痰濕病變,因而需要結合化痰燥濕的藥物,由於經後初期,在靜能生水的治療要求下,可以不用或少用化痰濕藥物,進入到經後中期,陰靜而動,就需要結合化痰濕藥物。

典型醫案

朱某,女,時年21歲。2017年8月21日初診。訴月經稀發。既往月經紊亂,周期5~6/28~200d。月經史:初潮15歲,5~6/28~200d,量中,血塊少,偶有痛經。未婚未育,B超:雙側卵巢多囊樣改變。末次月經(LMP):2017年7月30日,量中,血塊少許。


刻下第22天,基礎體溫測量(BBT)未測,白帶不多,腰酸不明顯,夜寐安,大便尚調,余無不適。2017年8月21日在南京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測性激素:睪酮(T): 92.34ng/dL,雌二醇(E2):47ng/L,促黃體生成素(LH):21.36mIU/ml,促卵泡激素(FSH):6.93mIU/ml,泌乳素(PRL):4.7ng/ml,舌紅,苔膩,脈細弦。

診斷: 按經後中期論。

方用滋腎生肝飲。方藥: 丹參10g,炒白芍10g,懷山藥10g,山萸肉10g,炒川續斷10g,懷牛膝10g,制鱉甲10g,茯苓、茯神各10g,鉤藤10g,合歡皮10g,炒蒼朮、白朮各10g,廣陳皮6g,蓮子心5g,荊芥6g,麥冬10g。共12劑。

9月15日二診: LMP:2017年7月30日,刻下第46天,BBT未測,白帶不多,腰酸不著,夜寐欠安,大便尚調,余無不適。

診斷: 經後中期論治。

方用滋腎生肝飲加鉤藤助陽,擬寧心滋陰助陽法。方藥: 丹參10g,炒白芍10g,山萸肉9g,茯苓、茯神各10g,鉤藤(後下) 10g,蓮子心5g,合歡皮10g,炒棗仁15g,炒川續斷10g,菟絲子10g,制龜甲10g,懷牛膝10g,廣郁金10g,滑石(包煎)8.5g,甘草1.5g,炒蒼朮10g。共12劑。

10月3日三診: LMP:2017年10月2日,量少,刻下第2天,腰酸隱隱,乳脹略有,面部痤瘡,夜寐欠安,學業壓力大,大便正常,舌紅苔膩,脈細弦。

診斷: 按經期論治。

方用越鞠丸加五味調經散加減: 炒蒼朮、白朮各10g,醋香附10g,丹參10g,赤芍10g,廣木香9g,合歡皮10g,炒川續斷10g,茯苓、茯神各10g,益母草15g,澤蘭10g,肉桂(後下)6g,川牛膝10g,廣陳皮6g。共7劑。

11月13日四診: LMP:2017年11月1日,量中,色紅,血塊少許,痛經不著。刻下第13天,面部痤瘡較前改善,腰酸無,夜寐安,大便正常,舌紅苔膩,脈細弦。

診斷: 按經後中期論治。

方藥用滋腎生肝飲合越鞠丸合鉤藤湯: 丹參10g,赤芍、白芍各10g,懷山藥10g,山萸肉9g,鉤藤(後下)10g,蓮子心5g,合歡皮10g,炒川續斷10g,懷牛膝10g,制鱉甲(先煎)10g,廣郁金10g,廣陳皮6g,炒荊芥6g,滑石(包煎)8.5g,甘草(包煎)1.5g,炒蒼朮10g。共12劑。

11月26日五診: LMP:2017年11月1日,量中,色紅,血塊少許,痛經不著。刻下第26天,乳房略脹,腰酸不著,白帶偏少,上周見拉絲,夜寐欠安,易醒,晚睡,大便尚調,納可,舌淡紅苔膩,脈細弦。

診斷: 按經前後半期論治。

方用毓麟珠合越鞠丸合鉤藤: 丹參10g,赤芍、白芍各10g,山萸肉9g,茯苓、茯神各10g,炒川續斷10g,鉤藤(後下)10g,蓮子心5g,炒酸棗仁20g,合歡皮10g,鹿血晶1g, 鹿茸6g,制桂枝9g,制香附10g,滑石(包煎)8.5g,甘草1.5g。 共7劑。

其後按以上周期療法共調治1年余,月經周期規律後,2019年復查性激素:T:79.02ng/dL,E2:54ng/L,LH:6.06mIU/ml,FSH:6.51mIU/ml,PRL:7.85ng/ml。

按: 該患者屬多囊卵巢症候群 ,患者尚年輕,學業壓力大,平素熬夜較多,久而久之腎陰虧損,生精乏源,故月經稀發;初診、二診時屬經後中期,陰長運動處於靜中有動時期,當滋陰結合促動,故選用滋腎生肝飲。加用鉤藤寧心助陽,擬寧心滋腎助陽法,滋陰為主,佐以助陽,兼予清心安神;川續斷、菟絲子此類助陽藥的加入,以陽助陽,促進陽生陰長。三診處於經期,故予五味調經散加越鞠丸,祛瘀生新的同時加入疏肝解郁之品,推動氣機運動。所謂「留得一分舊瘀濁,影響一分新生機,也影響一分重陽轉陰。」


患者平素壓力較大,面生痤瘡,舌紅苔膩,脈細弦,偏於心肝火旺之象,前人道「女子以肝為先天」「經前以理氣為先」,故後續診療重視疏解調暢肝氣、滋陰寧神、清心調肝,同時囑患者規律生活作息。經前期時,予毓麟珠益氣養血,補腎益精,加入鹿血晶、鹿角片血中補陽,肝腎同補,更增助陽之功。以此調理數個周期,重建患者正常的月經周期。

鄭重申明:

由於每個人的體質和病情不同,本案中的方藥和劑量僅適用於本案病人當時的病情。未經中醫辨證診治,不得照搬使用本案中的處方和劑量。廣大讀者如有需要,應前往正規醫院診治,以免貽誤病情。■

【來源:中國中醫藥報,內容選自【中國中醫藥報】2022年6月3日第五版 ,張婭 南京中醫藥大學,胡榮魁 南京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