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養生

全民營養周:免疫系統是健康基石,科學補充營養至關重要

2024-05-14養生

上海2024年5月13日/美通社/--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此前呼吸道疾病高發,公眾越來越關註自我保健。「不治已病治未病」的健康理念正在被廣泛接受。

然而,中國健康素養水平總體偏低,並不是每個人都有能力管理好自己健康的各個方面。對於公眾而言,更好地了解自己的身體如何工作,以及保持健康需要哪些營養素,是提升健康素養水平的關鍵因素。日前,一篇釋出在【BMJNutrition,Prevention&Health】上的專業文獻[1](以下簡稱「專業文獻」)指出,免疫系統是健康的基石,提高公眾對免疫系統全面充分的認知,理解免疫系統在抵禦病原體以外對於保持整體健康也至關重要,重視營養在日常免疫支持中的核心作用,應成為提升公眾健康素養的重要組成部份。

究竟免疫系統在維持整體健康中有哪些核心作用?哪些營養素與免疫力息息相關?如何科學補充營養獲得健康的免疫系統?恰值5月12-18日全民營養周,作為此次專業文獻釋出和科普傳播的支持者和推動者,拜耳特邀國際藥學聯合會(FIP)中國總代表、專業文獻的作者之一陳征宇教授和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院臨床營養科副主任陳偉教授對大家感興趣的相關話題進行深度解讀。

免疫系統對健康至關重要,營養素攝入需充足

最新釋出的專業文獻指出,免疫系統可以被認為是一個資訊管理系統,它每時每刻都在不斷收集、理解、傳遞和儲存「數據」,並透過啟動各種事件以維持或恢復體內平衡,幫助身體正常運轉、應對日常挑戰。

眾所周知,當我們的身體被病毒或細菌入侵時,免疫系統就會挺身而出。「近幾年的研究發現,免疫系統不僅僅只是對抗感染性疾病,全身各種慢性疾病都和免疫系統有關系。」 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院臨床營養科副主任陳偉教授 指出,「以最常見的肥胖為例,這其實是一種慢性疾病,病理過程就涉及到免疫功能失調引起的代謝微炎癥。人體脂肪組織有一種白色脂肪,它的功能是把多余的脂肪儲存在體內,我們可以摸得到的身上的‘肥肉’,就是因為白色脂肪過多而引起的。透過免疫系統的幹預,這些白色脂肪細胞可以有機會變成能夠促進能量代謝的棕色脂肪。換言之,透過這樣轉變,能夠大大提升我們對過多能量和過多脂肪的代謝能力,進而減少了肥胖相關慢性疾病的發生。」

炎癥反應是免疫系統的關鍵組成部份。通常大家都知道典型的炎癥反應是紅腫熱痛。事實上,在沒有感染或明顯組織損傷的情況下,健康的免疫系統也會觸發較低程度的炎癥發生,以維持正常的細胞、組織和系統的穩態,在降低慢性疾病的風險方面發揮作用。但當免疫功能失調時,會導致不受控制的慢性低度炎癥反應,從而導致一些慢性疾病的發生,比如心血管疾病、2型糖尿病等。

顯而易見的是,人每天都暴露於各種各樣擾亂體內平衡的應激源中,比如不健康的飲食、感染、情緒壓力等,這就意味著免疫系統隨時都在面臨來自外部和內部的挑戰。維持免疫系統健康運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陳偉教授指出: 「就像汽車需要用油發動一樣,人的身體也需要食物提供生命的基質,然後透過合理的營運構建身體的免疫系統和強大的免疫功能。因此,要維持免疫系統健康運作,健康的生活方式十分必要,同時還要有充分的健康知識,管好一日三餐,做好營養搭配。」

至於如何組合營養,透過營養改善免疫力, 陳偉教授強調:「 健康的飲食理念不是一朝一夕就能養成,健康知識也不是一次科普宣傳就能充分吸收,要讓大家完全透過自然食物獲得全部營養,每天吃13種至25種以上食物,並不容易。在這種情況下,針對人體容易缺乏的一些營養素,我們就可以透過膳食補充劑進行補充,包括水溶性維生素,如維生素C、B族維生素,脂溶性維生素,以及鐵、鋅、銅、硒、錳等在內的微量營養素、一些植物化合物和膳食纖維。這種膳食補充劑的營養補充方式在國際上已經非常通行。」

強化基層營養知識儲備,為全民健康提供有力支撐

要想實作科學補充營養素,公眾需要具備一定的健康素養。

最新釋出的文獻指出,目前公眾大部份並不完全了解營養、免疫功能和潛在的健康生活之間的聯系,甚至可能不清楚改善日常飲食的必要性。基層醫療保健人員通常與社群不同年齡段的人群,甚至可能是整個家庭都有密切的接觸,這意味著他們更容易了解居民的背景、生活方式以及健康狀況,能夠更有效地引導並鼓勵社群居民透過營養攝入提升免疫力,實作日常自我保健。

國際藥學聯合會(FIP)中國總代表、專業文獻的作者之一陳征宇教授 指出,「即使在已開發國家,人們普遍的健康素養程度也很低。因此,對公眾開展這方面的教育普及十分必要。在這其中,基層醫療保健人員是值得信賴,可以提供免費健康資訊的可靠來源,能夠提高公眾對自我保健的認識。」

但是,多方面因素正在阻礙基層醫療保健人員發揮這方面的作用。總的說來,藥師缺乏資源以及繼續教育的機會,並且很少接觸營養知識。

對此, 陳征宇教授 提出建議,可以考慮將以科學證據為基礎的營養課程納入衛生專業教育,在原有的知識基礎體系上,透過多種途徑對基層醫療保健人員/藥師持續開展繼續教育和培訓,提升其營養學知識儲備水平;可以結合目前國內的專業知識體系,以及當前的實際情況,開發相關教材,例如根據國際藥學聯合會在全球釋出的五大慢性疾病藥師指導手冊,結合中國的實際情況進行調整和修訂,用於藥師日常工作的指導資料等。

而要達到更為全面的科普教育,還需多方合力。對此, 拜耳健康消費品中國區醫學部負責人張頤 表示:「作為一家全球領先的健康企業,拜耳始終保持強烈的責任心和使命感,堅持科學為本,以最前沿的科學依據作為各項工作開展的基礎。過往,我們已經聯手多方渠道,包括醫院、社群、基層鄉村醫療,以及廣泛的藥店系統,透過多場景、多形式幫助大眾提升營養以及其他方面疾病健康的知識。現在,這篇專業文獻再一次提供免疫力與整體健康、免疫力與營養的科學論證,給了我們更大的信心,為我們今後的產品開發和科普宣傳帶來了啟發和指引。拜耳將繼續與基層醫療保健人員,包括基層醫師和藥師保持聯動,借助自身多年來積累的專業經驗和全球資源,提供更專業的,從疾病的防病、緩病到治病的健康管理知識,更好地幫助公眾提升自我保健能力。」

[1]【Vitalroleforprimaryhealthcareproviders:urgentneedtoeducatethecommunityaboutdailynutritionalself-caretosupportimmunefunctionandmaintainhealt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