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養生

中醫治療RA濕熱瘀阻有哪些方法?四妙效靈治尪湯能起到什麽效果?

2023-12-09養生

類風濕關節炎主要以小關節發生病變為主,由於炎癥細胞因子分泌過多,浸潤關節骨質,在臨床中常常引起患者出現長時間的晨僵表現,關節對稱性腫痛癥狀反復發作。

血清中發現RF、抗CCP抗體、補體、免疫球蛋白等指標。 病情嚴重時,造成不可逆的關節變形、損傷,功能逐漸下降,伴有明顯的致殘性,生活品質顯著下降;機體多臟器系統受到侵害,甚則危及生命。

中國的RA發病率約為0.42%,並且呈逐年上升的趨勢,任何年齡段均可發生。 迄今為止,RA具有多因素的病理機制及患病病因,既有遺傳學因素,也有環境因素,與微生物、細胞因子、細胞成分、淋巴管系統等密切相關。

現階段,RA的發病機制尚未有統一定論及標準,且現代醫學對人體免疫系統還需深入探究,在治療方法及藥物套用上仍有一定的限制性,在臨床治療中難以達到理想的療效 。此外,西醫治療RA的成本偏高,因而易降低患者的依從性,增加經濟負擔。

長時間單用西藥治療,不僅需要延長治療周期,更需要考慮病人對藥物的敏感性及耐受性等情況,治療過程的復雜性使患者無法堅持完成足夠的用藥療程,影響病情的恢復與轉歸。 因此,研究安全療效性高且廉價的RA治療藥物,是解決上述問題的迫切需要。

中醫藥治療RA強 調以整體辨證觀念、標本兼治、三因制宜為主要原則,根據病因病機辨證,理法方藥施治。

針對致病邪氣的不同,在疾病早期對癥性的選藥組方,療效突出,在改善臨床癥狀及關節功能障礙、防止病情進一步發展等方面有獨特的優勢 ,可提高診療效果,降低致殘、致死比例。同時,既能減少西藥的服用劑量,又能減輕藥物的毒性反應。

有助於減輕該病給患者內心和身體帶來的巨大痛苦, 對生活品質及水平的提高起著關鍵作用,具有重要的社會意義和價值。

張從正【儒門事親】「痹病以濕熱為源」,認為濕熱是痹病發病的先導; 【丹溪治法心要】記載:「肢節腫痛,痛屬火,腫屬濕,此濕熱為病」,濕熱之邪氣流註經絡關節,閉塞久滯,則出現肢體腫脹疼痛等癥狀。

吳坤安【傷寒指掌·濕癥】中言:「濕熱為痹,外受濕熱之邪,則濕聚熱蒸、蘊於經絡」 ,外感濕熱與內生濕熱之邪相合,經絡阻遏,發為熱痹。

【醫林改錯·痹癥有瘀血說】「血受熱則煎熬成塊」,熱邪可導致血瘀,二者相互交結而成瘀熱,正氣受損,血行失調,凝滯而為血瘀,提出痹證由瘀血致病的思想; 【類證治裁·痹證】曰「痹久必有瘀血」,痹病纏綿,遷延不愈,氣血耗損,病久多瘀。

隨著現代中醫學的不斷發展,僅從風寒濕三因素對RA進行論治具有明顯的局限性,而是由多種病理因素相互兼夾而發病。 RA發病與風、寒、濕、熱、痰等邪氣密切相關,且痹證多兼夾血瘀。

活動期RA患者因血瘀日久,郁而化熱,瘀熱互結,從「濕、熱、瘀」三邪探討RA發病機理,提出RA活動期核心病機為濕熱瘀阻,貫穿RA發病全程。 認為RA的主要病機為風濕熱等邪內生,邪阻氣滯,經絡失暢;或外受風寒濕邪氣,蘊久化熱,濕熱痹阻型RA多見於活動期。

風寒濕邪氣滯留,久郁化熱,氣血瘀阻不暢,壅滯四肢筋脈關節,發為痹證。 透過分期論治RA,發現活動期以濕熱瘀為主。中醫認為濕熱、血瘀等有形之物既可滯著於關節,又能導致人體的血流變異常,血液流變為血瘀證代表性的客觀實驗室指標。

觀察發現血瘀證與非血瘀證RA患者相比,前者的血液流變學指標升高。 前期相關基礎研究提示血液流變學指標有望成為RA疾病活動度的評估標準之一。

綜上,總結上述經典著作對痹病及各個醫家對RA活動期病因病機的闡述,強調濕熱、血瘀是RA活動期的關鍵致病因素,濕熱瘀阻是活動期RA的重要病機。 同時,血液流變學在RA患者的實驗室檢查中有實用性的價值,對臨床治療具有關鍵的指導意義。

辨病審因,隨證施治

現代中醫醫家根據濕熱瘀阻病機特點,並 結合古代名家思想和中醫古籍對活動期RA系統論治,提出了行之有效的治法與方藥。

中醫經典理論中記載治療濕熱痹阻、瘀血阻絡復合病機的方劑較少,大多根據濕、熱、瘀單一病機致病特點, 在治療上以祛邪通絡為基本原則,主要運用清熱除濕或逐瘀通絡類方劑,其經典湯劑主要包括:出自【醫學啟源】清利濕熱,祛風通絡止痛之「當歸拈痛湯」。

【溫病條辨】除濕宣痹,化熱通絡之「宣痹湯」; 【醫方便讀】清熱舒筋祛濕之「四妙丸」;【醫林改錯】活血化瘀,行氣通痹之「身痛逐瘀湯」;【類證治裁】活血化瘀,利濕除痹之「桃紅飲」等。

現代醫家辨證論治時,始終將「濕熱瘀阻」作為核心病機,結合濕、熱、瘀相互轉化、兼夾的致病特點 ,以「清利濕熱,活血化瘀通絡」為治療大法來指導臨床用藥,研究證明能有效緩解病情,使臨床療效明顯提高。

重視顧護「脾胃」

脾胃稱之為「後天之本、氣血生化之源」, 若輸布水谷精微物質功能正常,則四肢關節得以滋養而運動正常。

RA濕熱瘀阻最易傷脾,氣、血、津液運化失調,無以濡養四肢筋脈,不榮則痛,脾胃氣血虛弱,無以運化,內生濕熱 ,久病入絡,精氣虧虛,血少執行無力致瘀血痹阻,故而出現關節腫脹疼痛,甚至畸形。

患者在治療上需長期運用清熱除濕、活血化瘀治療方法,或使用其他抗風濕藥、生物制劑等。 久而久之,藥物副作用緩慢出現傷及脾胃,導致患者病情進一步加重。因此,現代醫家治療RA濕熱瘀阻證患者時,遵循治未病思想,尤其重視顧護脾胃之氣,從而達到顯著療效。

以風、寒、濕熱、痰、血瘀為標,肝腎不足、氣血虧虛為本,認為濕熱之邪入侵,正邪相爭,脾胃氣血虧虛,無以運化津液 ,濕熱邪氣久滯留戀,久郁傷津,水液執行受阻,氣機失調,血行不暢,血澀化瘀,濕、熱、瘀三邪長期壅滯經絡關節,痹阻筋骨,不通則痛。

RA往往累及多個器官及臟腑系統,中醫治療如僅靠單一中藥和方劑,將難以獲取滿意的臨床療效。 透過長期臨床實踐和積累,在臨證過程中,始終以審證求因,審因論治為基礎,全面兼顧病因病機,主張將組方嚴謹、療效卓著的經方、時方配伍成對,並靈活加減運用。

四妙效靈治尪湯由四妙丸合活絡效靈丹兩方加減化裁而成,可達清利濕熱、活血化瘀、宣痹通絡之功,血液流變學改變是使用活血藥的指征之一 ,將活血化瘀藥物貫穿治療始終,發現在改善血液流變學異常情況的同時,患者病情也在逐漸好轉。

四妙效靈治尪湯組方分析

方中黃柏清熱泄火、燥濕,擅清下焦濕熱,當歸補血、活血通絡止痛,兩藥合用,清熱利濕,活血化瘀,補中有動,行中有補,祛邪而不傷正 ,既能顧護機體之正氣,又能宣通暢達氣血,共為君藥。

蒼朮苦溫燥濕、健運脾氣、祛風通絡,薏苡仁健脾滲濕、舒筋除痹,兩藥合用協助君藥黃柏以清熱祛濕、通利經絡,直清下焦濕熱,標本同治; 丹參以通為補,功用活血通經,祛瘀止痛,該藥祛瘀生新使正氣不得傷,調暢經絡,善入下焦,共為臣藥。

乳香、沒藥通而不伐,氣血同治,既能行氣通滯, 透達肢體經絡,又可宣暢臟腑氣血,兩藥合用以增強活血舒筋、散瘀止痛、行氣之功。

羌活擅走上焦,獨活擅走下焦,二藥同用可宣通上下經絡,止痹痛 ,祛風除濕以通四肢筋脈關節,上述藥物配伍運用達到活血止痛,行氣祛風,祛濕通痹之功效,同為佐藥。

懷牛膝、姜黃、土鱉蟲同為使藥,土鱉蟲走竄通達之力較強,尤善搜通瘀滯,行血逐瘀而通痹止痛,姜黃破血通經絡,行氣止痛,兩藥合用可使體內久留之血瘀有所出; 懷牛膝調補肝腎,活血逐瘀,血脈暢通則關節通利。

其藥性雖平,但不助熱,既制約蒼朮溫熱香燥之性,又能引導濕熱邪氣下行, 可助黃柏、薏苡仁、蒼朮清利濕熱。甘草可解土鱉蟲之小毒,益脾胃之氣,調和諸藥。

綜上,全方攻中寓補,攻補並用,清溫並施,祛邪時兼顧扶助正氣,清熱而不傷陰液,補而不滯留邪氣,全程顧護脾胃之氣,標本兼治。 以上諸藥經組方配伍共達清熱利濕,活血化瘀,通絡止痛之效。

四妙效靈治尪湯中的藥物多具有抗炎止痛、調節免疫、保護重要臟器等作用。 結合中藥配伍及現代藥理作用研究來看,四妙效靈治尪湯有利於活動期RA的治療,緩解患者臨床癥狀及病情活動性,改善生活品質,該方具有良好的臨床療效,符合現代藥理學研究結論。

結合四妙效靈治尪湯的現代藥理學研究發現方中當歸、乳香、懷牛膝、薏苡仁、沒藥、土鱉蟲、甘草均具有調節機體免疫功能的作用 ,經過12周的口服中藥治療,既可扶助增強患者正氣,又可以從整體上改善患者整體的病情,從而能提高臨床整體療效。

本研究所納入患者多數病程較長,然活動期患者病情纏綿,濕熱瘀三邪易傷脾胃之氣, 機體正氣虧虛,瘀血久滯於體內,血液不能正常濡養脈道,氣血執行不調,津液執行受阻,耗氣傷陰。

因而導致津不上承、衛外不固之汗出、口渴之癥,各項中醫證候積分比較說明兩組在改善汗出、口渴、關節屈伸不利積分上無明顯差異, 這可能與患者體質、就診時天氣變化、患者主觀因素、女性患者處於更年期、工作環境相關。

關節屈伸不利不僅與病程日久有關,中醫認為久病必瘀,加之活動期RA患者病情遷延,瘀熱邪氣膠著於四肢筋絡,病邪頑固 ,久之出現關節屈伸受限等問題,在臨床中常配伍蟲類藥或藤類藥治療。

兩組在關節屈伸不利積分上無明顯差異, 這可能與四妙效靈治尪湯中改善關節屈伸不利的單味中藥較少有關,組方中土鱉蟲、姜黃雖功善破血逐瘀通絡,但搜風通絡之力仍然較弱。

用黃芩清熱除痹膠囊治療濕熱痹阻證RA患者,研究發現治療組臨床總有效率(93.3%)高於對照組(73.3%)。 化瘀通絡方治療瘀血阻絡證RA患者,結果顯示治療組對中醫證候總有效率、中醫癥狀積分均有改善作用。

綜上所述,類風濕關節炎活動期,總以機體正氣虛弱,衛氣不固,濕熱之邪內侵,氣機壅滯,久郁化瘀,濕熱瘀三邪合而為患,是本病病情錯綜復雜,遷延難愈的重要致病因素。 從濕熱瘀阻這一復合病機進行論治,符合該病反復發作、時作時止的臨床特點。

濕熱瘀阻是RA活動期的核心病機,故治療上以清熱利濕、活血化瘀通絡為大法。 同時,重視顧護脾胃,輔以中醫特色外治法,三者相輔相成,既可增強臨床診治療效,又能減少活動期RA病情發作和加重,從風寒濕邪致病因素辨治已不能比較全面的概括RA病機要點。

因此,應進一步加強活動期RA以濕熱瘀阻核心病機為主的臨床研究,建立一套完整、實用性強的辨治理論體系,以期指導臨床醫師做出正確的診治決策,提供豐富、科學客觀的理論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