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養生

中醫入門:薄厚潤燥膩腐剝落,舌苔9種合集

2024-05-29養生

(1)正常的舌象

①特點

舌質榮潤,舌色淡紅,大小適中,舌體柔軟靈活自如;舌苔薄白均勻,苔質幹濕適中,不黏不膩,揩之不去,其下有根,稱為「淡紅舌,薄白苔」。

②意義

正常舌象說明胃氣旺盛,氣血津液充盈,臟腑功能正常。

(2)生理變異的舌象

①年齡性別因素

老年人舌色多暗紅;兒童舌多淡嫩,舌苔偏少易剝;女性在經期舌質偏紅,或舌尖邊部點刺增大,月經過後恢復正常。

②體質稟賦因素

胖人舌多胖大質淡,瘦人舌多瘦而偏紅;裂紋舌、齒痕舌、地圖舌等,均可屬於先天性。

③氣候環境因素

夏季舌苔多厚色淡黃色;秋季苔多偏薄偏幹;冬季舌常濕潤。

(3)病理變化的舌象

(略)

謝老師說:「 舌診,實際上是望診的一個重要組成部份。很多中醫的教材都這裏把它單獨列出一節,或者單獨把舌診的診治作為一本專著, 從側面來說,也反映了舌診在中醫學中的重要性。實際上,它並不是另外的一個診法,而是局部望診的一部份。我們說四診,是望、聞、問、切,望診當然就包括了望舌。

小王緊緊盯著謝老師的眼睛,生怕漏掉任何一絲重要資訊。謝老師繼續解釋:「 舌診,就是透過觀察病人的舌質和舌苔的變化,來診察疾病、了解病情、診斷疾病的一種方法,我們稱它為舌診。舌診有非常悠久的歷史。 我們第一部經典中醫著作【黃帝內經】就有多處記載,比如書上提到的‘舌謇’、‘舌上黃’都是屬於舌診的內容。到了元代的時候,有個叫敖氏的人,寫的【金鏡錄】和【點點金】是中國第一部的舌診專著。

小王眼中閃爍著好奇的光芒,他不由自主地問道:「謝老師,舌診相對於其他診法有何優勢?」

謝老師微笑著回答:「舌診相較於其他診法,比較直觀,更容易掌握。因為它只需要用眼睛去看,而沒有色盲的人,一般來說都可以觀察,也比較容易形成共識。 過去的五十多年,舌診的研究開展得很多。如果在20年前,你們開啟所有中醫的雜誌,每一本雜誌都會有幾篇關於舌診的文章。

謝老師的回答充滿了中醫知識的深度,但他總是用通俗易懂的語言來解釋,確保小王能夠理解。然後,他說:「我現在給你說說舌診中常見的9種舌苔。」

小王的眼神充滿好奇和渴望,他用專註的眼神緊緊盯著謝老師,生怕錯過一絲細節。謝老師 謝老師接著說:"小王,望舌苔也是中醫舌診的重要部份。 舌苔的質地和形態可以反映人體的健康狀況。苔質的變化有薄厚、潤燥、膩腐、剝落、偏全、真假等幾個方面。我們先來看薄、厚苔的情況。 "謝老師說著,伸出手指輕輕地觸摸著自己的舌頭,仿佛在感受著苔質的細微差別。

" 舌苔的薄、厚可以透過'見底'和'不見底'來判斷。如果透過舌苔能隱隱見到舌質,我們就稱之為薄苔或見底苔;而如果無法透過舌苔看到舌質,我們就稱之為厚苔或不見底苔。 "

小王聚精會神地聽著,他的眼神中閃爍著對知識的渴望。他想象著未來自己能夠在患者的舌苔上準確地判斷出疾病的狀況,給予正確的治療。

薄苔

" 薄苔多見於疾病初起,表示病邪還在體表。而厚苔則主要反映邪氣的深淺和病情的嚴重程度。薄白苔則是正常舌苔的表現之一。 "謝老師解釋道。

小王略微點了點頭,他暗自思考著謝老師的話語。他漸漸明白,舌苔的厚薄不僅僅是病情的體現,更是邪氣和正氣的交戰狀態。

厚苔

"舌苔的厚薄變化可以看作舌苔的消長過程。 苔由薄轉厚,表示邪氣逐漸增多,病情在加重;而苔由厚轉薄,則意味著正氣勝過邪氣,病情在緩解。 "謝老師補充道。

小王的眼睛中閃爍著明亮的光芒,他似乎在思考著這些理論在實際診療中的套用。他意識到,舌苔的變化不僅僅是醫學理論的抽象概念,更是中醫診斷和治療的基石。

"接下來,我們來討論潤、燥苔的情況。"謝老師說著,輕輕地伸出舌頭,舔了舔嘴唇,仿佛在回憶起自己多年來診治患者的經歷。

潤苔

" 潤苔是指舌苔的潤澤和舌面的濕潤適中。這是正常舌苔的表現,意味著體內的津液尚未受損。而滑苔則表示舌面的水分過多,甚至可以感覺到濕滑的觸感。 "謝老師用手指輕輕摩擦著自己的舌面,仿佛在模擬滑苔的觸感。

小王傾聽著,他不禁陷入對津液的思考。"潤苔表示津液未受損,通常是正常舌苔的表現。 在疾病過程中,出現潤苔可能意味著體內津液尚未受到傷害,比如風寒表證、濕證初起、食滯、瘀血等病癥。 "謝老師解釋道。

滑苔

" 滑苔則表示體內水濕的邪氣聚集在舌面,主要表現為痰飲和水濕癥狀。寒濕侵襲,或陽氣虛衰無法運化水液,導致寒濕、痰飲內生並聚集在舌面上。 "謝老師又繼續解釋道。

小王心中蘊藏著對寒濕、痰飲的理解,他意識到這些因素對於舌苔的形成起著重要作用。

燥苔

" 另外,燥苔也意味著體內津液已經受損。比如邪熱熾盛、大量出汗、吐瀉之後,或過度使用溫燥藥物等原因,都會導致津液不足,舌苔失去濡潤而變得幹燥。此外,痰飲、瘀血的內阻也可能導致陽氣受阻,津液無法上承舌面而出現燥苔的情況。 "

糙苔

謝老師接著有說:" 還有一種叫做糙苔的情況,就是舌苔顆粒粗糙如砂石,捫之粗糙,往往與燥苔相關。 "謝老師詳細解釋道。

"此外,【察舌辨癥新法】還指出,濕癥表現為舌苔潤澤,而熱癥則表現為舌苔幹燥。 但也有濕邪傳入氣分,導致津液不化而出現幹燥的情況;熱癥傳入血分,則可能使舌苔變得潤澤。 這說明舌苔的潤燥形成機理並不是單一的。"謝老師深入淺出地解釋道。

" 滋潤者其常,燥澀者其變。潤澤的舌苔表示津液尚未受損,而幹燥的舌苔則意味著津液已經流失。 "謝老師參照了【辨舌指南】的名言。

腐苔

謝老師輕輕地摩挲著自己的下巴,耐心地又說道:"膩苔和腐苔在特征和意義上都有所區別。 膩苔的特征是顆粒細膩致密,像是塗有油膩一樣,緊貼舌面,刮不去揩不脫。而腐苔的特征則是顆粒疏松、粗大而厚,形狀像是豆腐渣堆積在舌面上,揩起來比較容易去除。此外,如果舌上有一層黏厚的苔質,類似瘡膿的樣子,那就稱為膿腐苔。 "

小王略微思考了片刻,接著問道:"那膩苔和腐苔在臨床上代表了什麽意義呢?"

膩苔

謝老師微微一笑,解釋道:" 膩苔和腐苔都主要表示痰濁和食積的情況。膿腐苔則更多見於內癰。 關於機理分析, 膩苔的形成多是由於濕濁內蘊,陽氣被遏制,濕濁痰飲停聚在舌面上。舌苔厚膩的情況多與濕濁、痰飲、食積有關;舌苔白膩而不幹燥,患者自覺胸悶,多是脾虛濕困,氣機受阻;舌苔白膩而滑,表示有痰濁、寒濕內阻,陽氣被遏制,氣機受阻;舌苔黏膩而厚,口中有甜味,說明是脾胃濕熱,邪氣聚集上泛;舌苔黃膩而厚,則表示痰熱、濕熱、暑濕等邪氣內蘊,腑氣不暢 。 "

謝老師稍微停頓了一下,又解釋道:" 至於腐苔的形成,多是因為陽熱過盛,胃中穢濁的邪氣上沖,聚集在舌面上,主要與食積胃腸或痰濁內蘊有關。膿腐苔多見於內癰或邪毒內結,是病情嚴重的表現。當腐苔逐漸消退,薄白新苔開始生長,這表示正氣勝過邪氣,胃氣逐漸恢復,預示著疾病的好轉。但如果腐苔脫落後無法再生新苔,說明胃氣已經衰敗,這屬於無根苔的情況。 "

小王聚精會神地聽著謝老師的解釋,他認真地記錄下來。然後,他又提出了一個問題:"老師,關於剝(落)苔,我想請問一下,它的特征和臨床意義是什麽呢?"

剝落苔

謝老師微微點頭,回答道:" 剝(落)苔是指舌面本應有舌苔,但在疾病過程中,舌苔全部或部份脫落,脫落的地方變得光滑無苔。根據剝脫的部位和範圍大小的不同,可以分為幾種型別。 "

小王聽到趕緊又豎起耳朵,拿起筆記本認真記下來。

謝老師思考了一下,接著又解釋道:" 例如舌前半部苔剝脫稱為前剝苔,舌中部苔剝脫稱為中剝苔,舌根部苔剝脫稱為根剝苔,舌苔多處剝脫,舌面上僅殘留少量舌苔的情況被稱為花剝苔。如果舌苔剝脫不規則,邊緣凸起,形狀像地圖,而且剝脫的位置有時會變動,那就被稱為地圖舌。當舌苔全部剝落,舌面變得光滑如鏡,沒有任何苔質的覆蓋,那就被稱為鏡面舌,又叫做光滑舌。 還有一種情況是舌苔剝落的部位,舌面上仍然可以看到新生的苔質顆粒,這種情況被稱為類剝苔。 "

小王略微瞇起了眼睛,思考著謝老師的回答,然後繼續追問道:"剝(落)苔在臨床上代表了什麽意義呢?"

謝老師撫摸著自己的胡須,深思熟慮後說道:"剝(落)苔的形成主要是由於胃氣不足,或者胃陰受損,無法上升到舌面上。由於導致胃氣、胃陰不足的原因不同,損傷的程度也會有所不同,所以形成了各種不同型別的剝(落)苔。"

小王驚訝了一下,自言自語說到:"這樣呀!"

謝老師繼續說道:" 舌紅苔剝的情況多與陰虛有關,表示陰液不足;舌淡苔剝或類剝苔則多與血虛或氣血兩虛有關 鏡面舌顏色紅絳的情況表示胃陰枯竭,胃失生氣的征兆,屬於陰虛重證; 舌面光潔如鏡,甚至沒有任何血色,主要是胃失營血,陽氣虛衰,病情嚴重難以治愈 部份舌苔剝脫,但剩下的地方仍有膩苔的情況,多是正氣虛弱,痰濁未化,病情較為復雜 。"

小王認真地記了下來。

謝老師又說:" 至於剝(落)苔的範圍大小,往往與氣陰或氣血不足的程度相關。剝脫的部位多與舌面對應的臟腑有關。地圖舌更多見於兒童,多與陰虛體質有關。總之,觀察舌苔的有無、消長和剝脫的變化,不僅可以判斷胃氣和胃陰的盛衰,還可以反映邪正的平衡狀態,以及判斷疾病的預後。 舌苔從完整到剝落,顯示了胃氣和胃陰不足,正氣逐漸減弱的表現;而舌苔剝落後,重新生長薄白的舌苔,表示邪氣離去,正氣開始占據上風,胃氣逐漸恢復,預示著疾病的好轉。 "

謝老師最後強調:「舌診在中醫臨床上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舌被認為是人體的一面鏡子,反映出人體的各種變化。我們常把舌診比作人體的晴雨表,透過舌象的一些變化可以推斷出人體的健康狀況。相對於脈診,舌診的學習相對較快,因此很多醫生在診斷疾病時都非常重視舌診。 」

謝老師語速平緩,將舌診的重要性娓娓道來。他的手勢優雅而有力,仿佛在為每一個字賦予生命。小王專註地聽著,不時點頭示意自己理解。

「舌診涉及到舌的形狀、顏色、苔象等多個方面。 」 謝老師繼續解釋道,「 舌診的學習相對來說較為迅速,這使得許多醫生在進行疾病診斷時高度重視舌診。他們普遍認為疾病與舌診之間存在密切的關聯,因此目前市場上湧現了大量關於舌診的專業書籍。此外,外國學者前來中國學習中醫時,也表現出對舌診的濃厚興趣,希望深入學習這一古老而獨特的診斷方法。 你一定要好好學習舌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