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推薦

劉備東征孫吳,諸葛亮明知不可行,為什麽卻一言不發

2024-01-16推薦

劉備在遇到諸葛亮之前,可以說是「常敗將軍」,是出了名的不知兵,這一點曹操就很瞧不上他。

但是在公元221年5月,劉備剛剛稱帝不到一個月,就傾全國之力,帶領十萬大軍浩浩蕩蕩的討伐東吳。如此倉促的出征,明眼人都知道兇多吉少,所以就有大臣出來勸諫。

比如趙雲就說,國賊是曹操而非孫權,此時討伐東吳,戰事一開就很容易陷入膠著,讓曹魏有了可乘之機。當今之時,應該是以討伐曹魏為上,曹魏如果滅了,東吳可以不戰而降。

趙雲作為劉備集團的元老,智勇兼備,可是劉備卻不聽從,反而沒有讓趙雲參加東征。

秦宓以天時來勸諫劉備,說討伐東吳必然失利,結果被劉備關進了大牢。東吳大臣諸葛瑾也寫信給劉備,希望劉備以大局為重,以怨報德,趁此機會聯合東吳抗曹。

吳三省評註的時候說:「諸葛瑾之言,是至公之言。如果劉備肯聽從的話,與吳國重修盟好,那麽曹魏恐怕會驚慌失措」,可劉備也沒有聽諸葛瑾的建議。

在當時,不與東吳開戰是很多人的共識,但是進言的人非但沒被采用,反而像秦宓一樣會因此獲罪。所以,黃權沒有繼續建議劉備放棄攻吳,而是希望自己為前驅,前往試探吳軍的虛實兵勢,劉備自領大軍作為後鎮。

黃權可謂是一片拳拳之心,可是劉備不但沒有聽從,反而把黃權調離了前線,改任鎮北將軍,駐紮在江北防禦曹魏。

在這種情況之下,不管是從大局來說,還是從出征的陣營來說,劉備失敗的可能性是非常大的,這連我們這種普通人都能看出來。

劉備自從起兵以來,打過的所有勝仗,都是在有重要謀士參與時取得的。可是在劉備征吳的時候,最重要的兩個謀士法正、龐統都死了,剩下比較擅長謀略的只有三個半人,分別是:諸葛亮、彭羕、黃權,以及馬謖這個半人。

彭羕,劉備認為他是和諸葛亮、法正一樣的人物,可是當時也因為謀反罪死在了獄中;黃權,【三國誌】中說漢中爭奪戰多出自他的謀略,可見也是一個文武全才,結果因為進言被劉備棄之不用;馬謖就更不用說了,這時是諸葛亮的屬官,而且劉備認為他言過其實,不可能重用他。

剩下的就只有一個諸葛亮,諸葛亮對於劉備的東征,顯然是持反對意見的。後來夷陵之戰大敗,他曾感慨道:「如果法孝直在的話,一定能阻止劉備東征,就算是東征也不會敗的這麽慘。」

可奇怪的是,對於劉備的東征,很多人都出言勸諫,只有諸葛亮一言未發,而且劉備也沒有帶他從征,這不能不說是一件很奇怪的事情。

胡三省認為,諸葛亮明明不同意劉備征吳,卻又一言不發,是因為他知道劉備在盛怒之下,是不可能聽進去別人的勸告的,所以他幹脆就什麽也不說了。

但實際上這種說法是站不住腳都,因為諸葛亮自己明明說過,如果法正還活著的話,是很有可能制止劉備東征的,這說明劉備並不是不能勸的。

想要搞明白這個問題,首先要知道,劉備為什麽要執意伐吳。這一點魏國大臣劉曄看得很清楚,他說了兩個重要的原因:

一是為了替關羽報仇,劉備以仁義籠絡人心,不報仇的話很難對身邊的「元老派」們交待;第二,是為了「威武自強」,蜀國遭逢荊州大敗和關羽之死,所以劉備要起大軍示威,告訴敵國蜀國還是很有實力的。

從劉備在戰前的表現來看,「威武自強」應該還有另外一種解釋,那就是告訴別人他有獨立治國的能力。所以,劉備才會一反常態,表現的一意孤行,對於所有的勸諫全部置若罔聞。

劉備稱帝前後,因為處理荊州事務的失誤,在國內可能面臨著不小的壓力。比如,在劉備死後,廖立就曾經出言譏諷他。說劉備與孫權爭荊州三郡,結果被曹魏占領了漢中,後來奪取漢中以後,把關羽留在荊州,導致關羽身死、荊州喪失。

劉備末期,蜀國有很多戰略上的失誤,很有可能就是劉備自專,不聽諸葛亮之言所造成的。所以,劉備和諸葛亮的關系,不會像小說中寫得那樣融洽,劉備在蜀國也面臨著很多輿論壓力,所以才要急於證明自己。

正因為如此,他一再拒絕身邊人的諫言,甚至棄趙雲這樣的名將不用,帶著一幹資歷不深的文臣武將去討伐東吳。

在這種情況下,諸葛亮自然就不便說話了,一來劉備和關羽感情深厚,所謂「疏不間親」,勸阻他為關羽報仇容易引起猜忌,日後也容易落下埋怨。

二來,劉備急著想要證明自己,很大的一部份原因,就是因為他沒有聽從諸葛亮等人的建議,所以才要「威武自強」證明自己的能力,作為當事人的諸葛亮自然不好多說話。

事實上,劉備在取得益州以後,和諸葛亮的關系就有了微妙的變化。劉備在出征的時候,往往讓諸葛亮留守成都,而臨終之前的人事安排,更是說明了對諸葛亮的不信任:把軍權交給了資歷稍淺的李嚴。

臨終前的托孤之言,更是令人細思極恐:劉禪如果能輔佐,你就輔佐他,如果不能你可以「自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