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推薦

1950年王震開會時,向總理要10萬女兵進新疆,女兵們去做什麽?

2024-08-07推薦

未開墾的荒山野地雜草叢生,蘆葦菲菲,一望無際。

不時有野鳥驚飛,脫兔飛奔。

沒膝高的雜草葦叢紛紛向兩邊倒去,一雙雙大腳踏進荒原。

這是1949年,王震率領的第一兵團開赴新疆的一幕。

本文內容均基於權威歷史資料整理撰寫,文末有文獻參照來源

來到新疆不到一年,名聲在外的「王胡子」來京述職開會,便向總理周恩來道出了心中的苦澀,提了一個要求:希望能從全國各地募集10萬女兵進疆。

地方上的領導得到了中央下發的通知,是一頭霧水,搞不清王震葫蘆裏究竟賣的是什麽藥?王震要女兵幹什麽,且一要就是十萬?十萬女兵去新疆又去做什麽?

屯墾戍邊,下馬天山

當王震率領部隊越過連綿不絕的祁連山脈,叩開了新疆大門,全國的解放戰爭順利結束。

這時,縈繞在王震心頭的有一個問題: 無仗可打,部隊如何安置?

進疆部隊如果大量縮編,將會影響保衛邊疆的任務。

畢竟新疆不同於內地,受限於民族、地域的影響,新疆廣袤的地區需要一支人數尚可的部隊來震懾群小。可要繼續保持原有的編制,新疆財政又無力承擔。

數據是最不容易騙人的,也是相對客觀的證據。

解放前的新疆,完全就是個「鳥不生蛋」的地方,經濟極其落後。

原因也很簡單,工業的力量未涉足新疆各處,農業也稱不上發達。

根據資料, 新疆貧苦農民平均每戶才有一把砍土鏝、一把鐮刀;每六戶才有一張土犁。

1949年新疆工業總產值只有區區4.1億多元,平均到每個人頭上只有96元。

新疆每年的糧食總產量也僅為8.18億公斤, 勉強只夠新疆本地居民食用。

可駐守新疆的解放軍將近20萬,如果全靠新疆一省之力,遠遠不夠,只能從內地運糧。

可新疆遠離腹地,且交通不便,強行運糧,只能解一時燃眉之急,又費時費力。

再者,建國初期,通往新疆的鐵路還未建成,只能依靠公路從蘭州運糧至哈密,運價等於糧價的7倍。

新疆軍區後勤部部長甘祖昌每月要用飛機到北京運一趟銀元來購買蘇聯的糧食,周總理知道後,就曾對他說: 「人民解放軍要駐守新疆、保衛人民,長期靠別人吃飯,自己不生產是不行的。」

幸好王震有過在南泥灣拓荒的經驗,他便想如法炮製,將南泥灣屯墾成功的經驗用在新疆,一邊承擔軍事任務,一邊建設新疆,恢復生產。

如果日後遇到問題,再適時調整政策,絕不食古不化,不知變通。

於是1950年1月16日,部隊剛剛進疆,王震就在新疆省財政經濟委員會上的報告中指出:「我們已取得了全國勝利,基本上結束了戰爭,因此必須以勇敢而勤勞的精神,來醫治戰爭的創傷,恢復生產,發展生產,積極為祖國的繁榮與改善人民的生活而參加勞動生產建設工作。」

此番表態, 乃是王震用以分析局勢、傳達指令、給第一兵團的士兵和將領打了一個響聲。

5天之後,王震就根據中央的指示,向部隊發出了開展大生產運動的命令,要求全體軍人一律參加勞動生產。

這支久經沙場,在抗日戰爭的艱苦歲月就曾參加過陜甘寧邊區大生產運動的英雄之軍,立即就放下行囊,一手拿鎬,一手背槍,開始了屯墾造田。

可是屯田剛施行不久,王震便遇到了問題。

無妻無子難紮根

人的本質,說破天,歸根究底是一種動物,也有七情六欲。

駐守新疆的解放軍,自不必說,個個都是龍精虎猛的壯小夥子。

對於剛剛和平解放的新疆而言,政治穩定需要軍隊這一支柱才能長期維持,故而軍隊穩定是政治穩定的核心。

五十年代,駐守新疆的一部份是一野的第一兵團,一部份是陶峙嶽率領的國民黨起義部隊,整編後成了解放軍的第22兵團,司令員陶峙嶽。

兩軍相加,共計16萬人。

這些官兵大多來自內地,他們能否安心紮根新疆,是新疆穩定的關鍵。

對於16萬的官兵而言, 新疆充斥著許多不利的因素。

首先,新疆自古就是苦寒之地,不適宜人類生存。

加之基層士兵多是內地人,普遍都想回鄉定居。

根據新疆軍區政治部1951年11月發表的【進疆以來逃亡逾假不歸人員登記】的統計數位,駐守新疆部隊常常出現官兵逃亡和逾假不歸的現象。

就連懂得一些文化的指戰員,都產生了一種孤獨的情緒。

很多幹部都反映: 出關容易進關難,出關是在49年,入關不知在何年?

在士兵和家人的信件中,有百分之三十是叫自己的兒子回家,給自己養老送終的。到了1951年11月,第二軍就有175人逃離新疆。

其次, 駐疆部隊的婚姻問題成為影響軍隊的最關鍵因素,沒有之一

國民黨的起義部隊7萬多人,平均年齡38歲,98%以上官兵家在內地,96%以上的士兵沒有婚配。

跟隨王震進疆的第一兵團的情況更是有過之而無不及,團以下的幹部幾乎是清一色的「光棍漢」。

古人常說,成家立業,沒有妻子,何來家庭?沒有家庭,又如何安心立業?對於士兵婚配,其實王震早有準備。

早在1949年6月,王震在一路西征的途中,就廣攬人才,吸收青年學生參軍進疆。

比如8月16日,臨洮解放,這是甘肅有名的文化縣。

王震決定在臨洮成立第一兵團軍政幹部學校,錄取了400多名初中生,有女生二十多名。

在接下來的幾個月時間裏,又陸續招收了女青年1127名。

她們中既有「20多歲的女大學生,也有十五六歲的初中生,以陜西、甘肅為主。」起初招收女學生,並沒有考慮到婚配問題,但隨著形勢的改變,這些女學生還是定居了新疆。

可是王震不經意之間的措施,招收的女學生人數有限,遠遠不夠十幾萬將士的需求。

隨後,王震將情況上報給了西北軍區。 彭德懷向駐疆部隊提出了「建國立家」的指示。

根據這一指示,王震向全軍提出了「安下心,紮下根,長期建設新疆」的口號。戰爭是一時的,屯墾是長期的,如何讓十幾萬將士安心紮根,牢牢駐守6000多公裏的邊境線以及160多萬平方公裏的大地上?

這是一個嚴肅的問題,王震還曾半開玩笑地說道: 「沒有老婆安不了心,沒有兒子紮不了跟嘛。」

如果解放軍在內地,婚配自然是水到渠成,完全可以與內地女性處物件。可在新疆,則根本行不通。

剛解放的新疆,總人口只有433萬,漢族人口只有29萬,人口性別比為107左右,以男性居多。

另外,為了尊重少數民族的風俗習慣,部隊有過明確規定: 漢族軍人不準與少數民族婦女結婚

在這種特殊情況之下, 唯一的辦法就是求助於內地兄弟省份

女兵進疆,支援建設

為了解決此事,王震作為軍隊的領頭人,親自來到北京,借著開會的契機,向周總理提出了要求。

深諳軍隊思想工作的周總理,從新疆軍區後勤部部長甘祖昌哪裏也得到了只言片語的資訊,隨即就召開會議討論此事。

很快,王震就得到了肯定的答復。

從內地招收女兵,牽扯到地方,不能蠻幹。

王震和軍區黨委成員商議以後, 想出了三種辦法。

第一:讓廣大官兵透過寫家信的形勢,先自己解決婚姻問題,說不定部份士兵早就私定終身,只是受限於年齡、職務等限制性因素未能成家。

1950年6月,駐疆部隊根據總政部和內務部的通令,要求全體軍人寫一封家信,和家人以及物件、配偶取得聯系。

老家有配偶的可以直接來新疆,使離別多年、分居兩地的夫妻得以團聚。

家裏沒有配偶的,可以讓發動父母、兄弟姐妹、鄰裏親戚介紹一個來新疆,費用由國家負擔。

為了保障新疆軍入婚姻的合法性,針對部份軍人老家有配偶,但「在新婚姻法未公布前,其配偶為人霸占或擅自與人同居而本人又不願意放棄離婚者」。

新疆軍區政治部專門下達了一個【關於保障革命軍人婚姻的通知】,對上述情況,地方政府因適當勸阻,以保障革命軍人的尊嚴。

第二種辦法則是由軍為和西北軍區往新疆調撥女性,這種辦法權力在於新疆軍區上級,王震無權過問。

可想而知,這種辦法收效甚微,自願來新疆的女兵是少之又少。

根據新疆軍區檔案館的資料,軍委和西北軍區調撥和介紹來新疆的只有4155人。

第三種辦法是解決婚配問題的重要手段,由新疆軍區和新疆人民政府出面到內地大量招收女性進疆。

1950年,王震派二軍六師政委的熊晃為新疆招聘團團長,前往湖南招收女兵。熊晃本就是湖南瀏陽人,熟悉湖南風俗,便於開展工作。

熊晃在湖南整整忙碌了一年,也只招收到了3000多名湖南女兵。

無奈之下,王震又在1951年12月31日,打電話給老戰友王首道,請求支援。

除了去湖南,王震又特意來到了女多男少的山東地區,這正好和新疆屯墾部隊的性別比有互補之處。

1952年8月,首批兩千多名山東女兵,在三千湘女之後,踏上了遠嫁新疆天山的旅途。

隨後,齊魯大地又分兩批,將3100多名、3268名優秀兒女送到了新疆。

1954年新疆建設兵團建成之際,山東省又向兵團輸送了6531名支邊青年(其中半數為女性)。

根據【邊地母親——五萬進疆女兵的婚姻紀實】一書中的說法,從1952年-1954年,山東籍貫進疆的女性多達1萬2千多名。

盡管山東女性不是進疆最早的一批,但進疆人數卻是最多的。

如今新疆能保持穩定,並擺脫貧困,走向繁榮,離不開齊魯女子的貢獻

後來,新疆軍區又陸續從河南、四川、河北、陜西、甘肅等地招收女兵。

這一時期,動員女性年齡大多在20歲以上、30歲以下的農村勞動婦女或者寡婦。經過幾年的輸送,女兵人數共計十萬,滿足了新疆的需求。

可在婚配制度上,為了不出現亂子,新疆軍區也有制定了若幹政策。比如 「先幹部,後戰士;先年齡大的,後年齡小的」。

同時,1953年抗美援朝戰爭一結束,部隊開始了精簡整編。

1953之前進疆的女子,可給予軍籍,並不必參與整編。

1953年之後的,進疆的外地女性一般不給予軍籍(除了知識分子)。

十萬女兵進疆,前期大多都是知識分子,在軍隊農忙時則參與勞作,農閑時則開展掃盲。

新疆軍區規定: 部隊文化教員,可以新參軍的女學生擔任,每連至少分配2個,生活上應給予照顧,可免去早操。

來自陜甘地區臨洮的王淑瑩上過初中,來到新疆參軍,被分配到步兵五師十五團三營九連當了老師。

王淑瑩從最簡單的「士兵」二字教起,以引起了戰士們的興趣。

然後根據部隊的實際需求,從常用字開始,到各種組詞、再到句子,一步一步引導戰士們學文化。

除了教書,王淑瑩還想盡辦法豐富戰士們的業余生活,教戰士們唱歌跳舞,【兄妹開荒】就是王淑瑩的傑作。

36年的教學生涯中,王淑瑩前後教了十幾個年級,數以千計的學生,5次獲得三八紅掌旗官、6次獲得優秀教師。

1953年後,來到新疆的多是農村勞動婦女。

她們一邊在組織行的安排下,找到了伴侶,一邊參與生產勞動,建造農場,開荒種地,一邊接受教育,擺脫了「文盲」的帽子。

三年的時間裏, 新疆的農業和牧業迅速恢復和發展,耕地面積達到330余萬畝,糧食完全自給自足。

這不能不說是駐守新疆部隊的功勞,也離不開十萬女兵的背後支持。

結語:

在那個特殊的時代,婚姻不一定是感情的需要,也有可能是革命的需要。

再說了,即便到了現在,又有哪一個人敢拍著胸脯說,婚姻是感情的延續呢?

可以肯定的是,組織的介紹也不全是限制自由,最起碼知根知底,秉著男女雙方負責和了解,再進行介紹、撮合。不像現在,騙婚盛行。

無須諱言,這種婚配稱不上完全自由,但也完全不是強迫。

當年的女兵回憶往事,都說自己的婚姻是「半包辦、半自願」,還是相當客觀的,也符合時代的特征。

參考資料

【屯墾戍邊精神的時代解讀—以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一代女兵為例】新絲路

【20世紀五十年代女兵進疆與新疆穩定】 新疆社會科學 2011年第四期

【隨王震大軍西進新疆的陜甘女兵】 新疆大學學報 2009年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