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推薦

重慶市綦江區趕水鎮雙豐村:荒地開墾種出「金疙瘩」

2024-09-25推薦

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 ·中國式現代化· 走進鄉村看振興

光明日報記者 李宏 張國聖

夏日裏,群山環抱的重慶市綦江區趕水鎮雙豐村,碧空如洗,艷陽高照,田間荷葉搖曳,花開正盛。剛采摘完的糯玉米地裏,套種的紅薯長勢正盛。

趕水鎮雙豐村蘿蔔加工廠,工人正在對蘿蔔進行篩選。張夢寒攝/光明圖片

正午分時,村民李建群背著背簍,還在西瓜地裏忙碌。「這個天氣西瓜銷路最好,想著抓緊時間多摘點西瓜,要不對不起這份工錢吶!」李建群說,以前自己長期在外地打工,這幾年村集體經濟發展得好,回家做點事也能掙到錢,關鍵是能夠照顧好家裏的老人和小孩。

海拔從350公尺到1080公尺的雙豐村,是一個典型的山地村。過去村裏交通不便、水源匱乏、地塊零碎,村民只能「靠天吃飯」,增收渠道很窄。村裏沒有支柱產業,村集體經濟底子薄,多數村民只能選擇外出務工,土地撂荒現象嚴重。

「開荒,把閑置的土地資源充分利用起來,透過發展產業來壯大村集體經濟,村裏的黨員幹部要帶頭‘開’出雙豐發展的新路子。」2022年初,雙豐村黨總支書記林浩剛上任,就瞄準了大片的撂荒地。「茅草比人高,雜刺碗口粗,怎麽開荒?」「村裏又沒錢,拿什麽開荒?開玩笑還差不多!」別說普通村民,就連村裏的一些黨員幹部,也對林浩的決定直搖頭。

「不能守著青山過苦日子、窮日子。」林浩逐一給村兩委幹部做思想工作,他還瞞著家人以個人資產作擔保,在銀行給村集體貸了40萬元。「我就是最初的主要反對者之一。」雙豐村黨總支副書記劉永說,「但看到書記有這麽足的幹勁,思路也就慢慢開啟了。」

村看村,戶看戶,群眾看黨員,黨員看支部。村兩委幹部統一意見後,又召開了黨員大會、社員大會,挨家挨戶做群眾工作,最後決定由村集體統一流轉全村的900畝撂荒地,按照每畝200元向群眾支付租金。

趕水鎮雙豐村產業基地。湛江濤攝/光明圖片

開墾荒地,發展產業。當年8月,挖掘機轟隆隆地開進了村子。修路、挖塘、改坡……經過一年的整治,撂荒地恢復成了耕地,村內的基礎設施也明顯得到改善。撂荒地復耕後,變化的是土地形態,帶來的是產業興旺。鮮甜化渣的趕水草蔸蘿蔔是國家地理標誌農產品,聲名遠播,具有個大、形圓、皮薄、肉嫩、汁多、味美等特點。趕水糯玉米相比普通玉米營養成分含量更高、更易消化,大小適中、香甜軟糯,口感也更好。村裏一邊打響品牌,一邊趁熱打鐵,每年將土地兩季種植,上半年種玉米和西瓜,下半年種草蔸蘿蔔。隨著成都、廣安、重慶等地的訂單紛至沓來,第一年的收入就超過230萬元,撂荒地裏種出了「金疙瘩」。

「把地盤活了,我們都打心底裏高興。」村民許培香說,她把土地流轉給村集體,不僅能領到租金,還能在家門口打工掙錢,是一舉兩得的好事。

種植業紅火了,養殖業也發展起來。村集體在雙豐村山頂建起養豬場,養殖了300多頭藏香豬和官田黑豬,外地的消費者透過數位化養殖模式認養後,可以透過手機即時觀察豬的生長情況。產業的發展,激發了群眾致富的內生動力。村民李義是周邊小有名氣的養豬能手。「以前交通不便,原料成本高,不敢多養,即使有賺錢的路子,也只能打消念頭。」李義說,村集體經濟發展起來後,自己就可以放開幹了。李義今年僅官田黑豬養殖一項,收入就能超過15萬元,「有村集體兜底,銷路不用操心」。

「農業種植需要肥料,化肥用多了,土壤板結、肥力下降,得不償失。山頂搞養殖,山下搞種植,產業就迴圈起來了。」林浩說,豬糞發酵後,借助自然落差的地理條件,透過管道順流而下到產業基地澆灌農作物,省時省力、增產高效;生長起來的農作物,又是天然的豬飼料,雙豐村就這樣實作了種養業的良性迴圈。

隨著種植規模不斷擴大,村裏又在山腳建起了蘿蔔深加工廠,將蘿蔔制作成蘿蔔乾,每噸產值增加了500多元。林浩告訴記者,工廠建起後,不僅解決了村民就業問題,還提升了產業發展附加值,讓蘿蔔集中上市期賣不出好價錢的難題,得到了有效解決。

現在的雙豐村,到處呈現出一派妍妍向榮的景象,最受益的還是老百姓——2023年,雙豐村村民人均收入達1.4萬余元。

「如今荒地變綠了,產業壯大了,形成了新的風景線。」趕水鎮黨委書記龔欽龍說,雙豐村將在土特產上做足文章,以「一白」(趕水草蔸蘿蔔產業)「一黑」(趕水官田黑豬產業)為主導,完善「農戶庭院經濟+村集體初加工+龍頭企業精深加工」聯營機制,打造新場景、豐富新業態,推進農旅融合,讓鄉村更美、村民更富。

【光明日報】(2024年09月25日 05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