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国风

李商隐美到窒息的一首诗短短八句全是名句,尾联堪称爱情千古绝唱

2024-01-01国风

来源: 小话诗词

【锦瑟】是李商隐的代表作,千百年来人们无不沉浸在诗歌所营造的晦涩的意境与朦胧的美感中。

李商隐的诗大多晦涩难解,【锦瑟】又是公认的不好解读的一首。历代诗歌评论家对【锦瑟】都作过注解,但大多停滞在表层的摘章断句上,没有深层次的注解。

元好问为此不胜感慨,于是在诗评中写道:「望帝春心托杜鹃,佳人锦瑟怨华年。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

一篇【锦瑟】解人难。古往今来,没有一首诗能像【锦瑟】那样因为晦涩的诗意反而让许多人注解、赞叹。

【锦瑟】全诗只有五十八字,千百年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堪称诗坛佳话。

李商隐其人

李商隐(813——858),字义山,号玉谿生,河南沁阳人,十九岁以文才深得诗人令狐楚赏识,并经令狐楚推荐,二十五岁就考中进士。

泾源节度使王茂元欣赏李商隐的才华,将他召为幕僚,并将女儿嫁给李商隐。

唐文宗开成二年,应令狐楚推荐,李商隐得中进士。但在唐代,取得进士资格一般并不会立即授予官职,还需要再通过由吏部举办的考试。

就在此时,令狐楚去世,李商隐得到泾原节度使王茂元的聘请,李商隐经过一番权衡,便接受邀请,去了泾州做了王茂元的幕僚。

王茂元很欣赏李商隐的才华,还将女儿嫁给了他。

可这桩婚姻成为李商隐坎坷人生的伏笔,因为这桩婚姻将其裹挟进唐代历史上长达50年之久的牛李党争的漩涡中。

原来王茂元与李德裕交好,被视为李党的成员;而令狐楚父子属于牛党。因此,李商隐的行为很轻易地就被解读为对刚刚去世的令狐楚和牛党的背叛。

李商隐虽然屡次向其「陈情」,希望令狐绚能够引荐自己,但是自己的处境却始终都没有得到改善,一生受尽冷落。

由于受到牛党和李党之争的影响,李商隐在仕途的夹缝中艰难前行,一生只做过一些校书郎、县尉之类的基层官员,或者在节度使的幕僚府中寓居。

李商隐长期漂泊在外,一生坎坷潦倒,郁郁不得志,去世时年仅46岁。

但他才华横溢、擅长于诗歌的创作,尤其以七言绝句著称,是晚唐著名的诗人,与杜牧合称「小李杜」。

朦胧凄美的【锦瑟】

在李商隐的诸多诗歌中,【锦瑟】堪称压卷之作。

李商隐仕途坎坷,人生失意。他的悲伤、痛苦、失落的心绪,始终找不到一个可以诉说的人,于是锦瑟成为诗人倾诉心事的载体,原诗如下:

锦瑟无端五十弦 ,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首联「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为总起。「锦瑟」,装饰华美的瑟。据记载,古瑟五十弦,「五十弦」给人一种细密繁复的感觉。

宋代词人辛弃疾的「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元代诗人陈普的「满楼明月调云和,五十弦中急雨过」等诗词名句,都可以见证这一点。

其实,五十弦在李商隐的诗中并无特殊的含义,只是瑟这种乐器的代称而已。

在李商隐的诗作中,这样的写法不止一次出现。

如【听雨梦后作】中的「 逡巡又过潇湘雨,雨打湘灵五十弦 」,再如【和郑愚二十韵】也有「 因令五十丝,中道分宫徵 」的诗句。

诗人的言下之意是说:聆听着从锦瑟的弦柱上流淌的音韵,不自觉地思念起青春年华的往事,因为锦瑟音繁而让人心绪烦乱, 心中的怅惘也是难以言表的。

【锦瑟】诗中的「五十弦」,正是为了营造这样的气氛,因为聆听锦瑟而勾起的对往事的回忆,让诗人愁肠满腹。

「一弦一柱思华年」,瑟有五十条弦,在众多乐器中,瑟的音节是很丰富的,其繁音促节,常令听者难以为怀。

诗人笔下的一弦一柱其实指的是鼓瑟时的音韵,代指瑟的一音一节。这一句中的「华年」二字其实才是整个句子的关键。

因为每一弦为一个音调、传递一种情感,如此繁复的音调与婉曲的情感,却令人情何以堪?

李商隐笔下的「华年」,如同北宋词人贺铸在【青玉案】中唱到的:「锦瑟年谁与度?」两者指的都是青春年华。

锦瑟本来就有那么多根弦,这并无过错,诗人却硬来埋怨它:锦瑟呀,你为什么要有这么多条弦?要有这么丰富的曲调呢?

诗人只因心中有郁积,却反过来责怪锦瑟牵引起他心中的愁绪。

「无端」二字传达了一种难以言说的情绪,既说不清也道不明,全诗也便笼罩在这种难以言说的情怀之中。「无端」是没有缘由、无缘无故的意思。

沉淀在内心的郁闷本是平静的,可是一经锦瑟撩拨起当年的回忆,就有一种不堪回首的感觉了。

每一弦每一柱的抚弄都引起了对往事的追忆,所以诗中的「华年」二字与前面「锦瑟」遥相呼应,既可见青春华年的美好,更可见青春华年的易逝,也增加了此刻回忆的哀感。

华年中纵有那么几度繁华,也毕竟如流水落花般消逝了,留下的,只是寄寓在锦瑟中难以言说的生命体验和百感交集的人生况味罢了。

颔联两句「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诗人李商隐巧妙地运用典故,表达强烈的情感。

第一个典故是「庄周梦蝶」。在这种情景里,庄生和蝴蝶融为一体,飘飘然身若无重,恍恍然心若无物。这里面隐约包含着美好的情境,却又是虚缈的梦境。

蝴蝶梦虽美,但毕竟是短暂的、虚幻的,诗人为本就是短暂、虚幻的蝴蝶美梦而沉迷。

人生即幻梦,幻梦即人生,患得患失与纠缠的幻灭感裹挟着诗人的全部情感,这更加重了人生如梦的凄美觉。

「望帝春心托杜鹃」,用望帝魂化为杜鹃的典故,望帝是传说中周朝末年蜀地的君主杜宇。

杜宇后来退隐,死后魂化为一只叫杜鹃的鸟,每年在暮春时节,杜鹃啼鸣,以致口中流血,啼声哀怨凄悲,动人肺腑。

为什么望帝退隐了却还有这么深的哀怨呢?为什么要把「春心」托付给杜鹃?

春心,是一种多情的、依恋的心,是对于往事怀念的心,是一种秘密恋情的悲痛,是一种复杂难言的怅惘之怀。

一个人怀念过去的一切,说希望再回去,但杜鹃鸟的叫声是「不如归去」。

过去的事情,永远都回不去了,失落的也永远得不到了,极言其年华已逝、往事不可追的伤痛。而将「春心」托付给无心的杜鹃,这本身就是一种缥缈虚妄。

律诗讲究起、承、转、合。颔联之后是颈联,已到「转」笔之时。

颈联笔势或如奇峰突起,或如藕断丝连,或者一笔荡开,或者明缓暗紧,手法可以不尽相同,而神理脉络,是有转折而又始终贯注的。

颈联「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诗人引用了【博物志】中的典故:「南海外有鲛人,水居如鱼,不废绩织,其眼泣则能出珠。」

古人认为海中蚌珠的圆缺和月的盈亏相应,所以把「月明」和「珠」联系起来;又有海底鲛人泪能变珠的传说。

所以诗人李商隐又把「珠」和「泪」联系起来。当沧海上升起明月之时,珠是圆的;珠虽然是圆的,却又像泪点一样。

诗人把珠拟人化,表明珠由泪所化,不仅具有一种凄凉的美感,而且,明月映照之下宝珠盈盈有泪的景象,让人感受到一颗历尽磨难的心灵所蕴藏的那份悲苦寂寥。

「蓝田日暖玉生烟」,蓝田,山名,在今陕西蓝田东南,是有名的产玉之地。蓝田为日光煦照,蕴藏其中的玉气,冉冉升腾。

古人认为:「戴容州谓诗家之景,如蓝田日暖,良玉生烟。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也。」在古人眼中,宝物都有一种不同寻常的光气。

美玉中蕴含的精气,只有在远处才能看见,近处却看不到,也就是朦朦胧胧的感觉。它虽然存在,然而细致观察,却无可探寻。

这一句寄寓了诗人的种种向往与追求,如蓝田山上的玉气,虽可望却终究渺茫不可及。

沧海月明与蓝田日暖,一个是夜晚的写照,一个是白昼的写照;一个是高远苍凉的意境,一个是光明温暖的意境,两相对照,皆揭示了人生的不完满。

在沧海月明的境界里,是珍珠也有眼泪有;在蓝田日暖的美景下,有美玉也有氤氲的烟气。在诗人笔下已然形成一个难以分辨的妙境。

诗人在颔联、颈联的四句中,将复杂难言的生命体验寄寓在四种美丽的意象中,传达了一种强大的感慨与联想力量。

前两句寄情于物,借蝴蝶和杜鹃表现出来;后两句借景生情,用沧海月明与蓝田日暖的景象来写「珠有泪」的悲哀与「玉生烟」的迷惘。

诗人在大篇幅的逻辑空白中隐没其内涵,造成扑朔迷离甚至晦涩的美感。一切意象都如此美不胜收,而在这美好的体验中又深含着一种人生的空无感、失落感。

这就是诗人的生命,这就是诗人一生的生命体验。

它丰富、充实却又含蓄、空灵,优美动人但又缥缈虚幻、悲凉感伤,在渺远的意象空间里给人以无限的触动与美感。

这代表了一种异常美好的理想景色,然而它是不能把握和无法亲近的。诗人对于这一高洁的感情,是爱慕的,执著的,然而又是不敢亵渎,哀思叹惋的。

尾联「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诗人的言下之意是:如此情怀哪里是现在回忆起来才感到无限怅恨呢?即使在当年早已是令人不胜怅惘了。

诗人用「此情」二字作为结尾的引导词,与开端的「华年」相为呼应,诗意是一脉相承的。

李商隐用两句话表出了几层曲折,而几层曲折又只是为了说明那种怅惘的苦痛心情,以及生命的体验。这两句因为蕴含着打动人心的艺术力量,而被誉为千古绝唱。

李商隐一生经历,有难言的痛楚,这种沉痛的感情郁结在诗人胸中,再以诗歌的形式表现出来,诗歌的旋律在低回徘徊、循环往复中,有着感人至深的力量。

这种复杂丰富的情感,悠远绵长、优美珍贵又缠绵悱恻。它如梦如幻、如怨如慕、如泣如诉,它们在产生的同时又归于幻灭、枉然成空。

虽然它们可以留作永恒的追忆,但在追忆中,这些生命体验与人生况味也是说不清道不明的,是难以言传的。

而在经历的当时,又何尝不是惘然无觉的呢?李商隐用梦幻的意象,创造出空幻的意象空间,表达扑朔迷离、朦胧怅惘的虚幻感受。

小话诗词

【锦瑟】诗中所有的意象可谓美不胜收,但这些美丽都笼罩在虚幻的气氛中,它们与诗人那种悲凉幽怨的生命体验融为一体,相得益彰。

而正是这种美的意象与美的幻象,才使得【锦瑟】具有了撼动人心的永恒的艺术魅力,也成为千百年人们争相传诵的蜚声诗坛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