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文化

沆瀣一气中的「沆瀣」指的是谁?又一褒义变贬义的受冤之人!

2024-06-26文化

沆瀣(hangxie)一气,在现代词汇中的寓意是指两个或多个不良人员臭味相投,狼狈为奸,十足的贬义。其实它最初出现时,是指志同道合、肝胆相照、洁身自好,非但没有贬义,反而是称赞之语。

沆瀣本意是指夜间的露气,是一个优美的词语。

唐僖宗年间,担任科举主考的中书侍郎崔沆,录取了一个叫崔瀣的考生。于是,中榜的崔瀣便以门生的身份,郑重其事地前去拜谒「恩师」。

因为两人同姓,且名刚好连起来成「沆瀣」两字,实在难得,于是有好事者开玩笑说:「座主门生,沆瀣一气。」

意思是说他们师生两人就像是夜间的水气、雾露一样,不可分割也。

这就是这个成语最早的出处:

乾符二年,崔沆放崔瀣榜,谈者称「座主门生,沆瀣一气。」

——宋代钱易【南部新书】

从他们的初心和词语的本意来说,就是一句调侃的玩笑话而已。而且从史料中的记载来看,崔沆是凭考卷真实成绩录取崔瀣的,二人此前并无私交,甚至没有任何瓜葛,姓名联璧只是一种巧合,因而没有任何贬低之意。

另外,崔沆其人为官颇为清廉,此后也没有对崔瀣有特殊照顾(至少史书中没有记载),最后还因不降黄巢乱军而被杀害。而崔瀣虽然事迹不详,但他出身寒门,靠自己的努力才鱼跃龙门,也非常不容易。

所以,这即使不是一桩冤案,也是因巧合而引起的曲解和讹传。

另外,从当时科举的实际情况来看,崔沆这种「公平取仕」的行为是受寒门学子们称颂的。

虽然在我们后人看来,科举弊病不少,但积极意义更多。比如,科举制使士族豪门子弟「平流进取,坐致公卿」的现象成为明日黄花,它推动的文化普及打破了门阀的文化垄断……

但成熟于两宋,盛极于明清的科举制在唐代毕竟属于开创阶段,还存在着诸多弊端:比如「通榜」、「行卷」之风。

唐代科举给寒门士子创造的机会远不如表面反映的那么公平。当时的卷子不糊名、不誊录。试卷出自谁人之手,主考官一目了然。在决定举子去取时,不仅看卷面诗文,也会考虑举子的门第与声望,更不用说私下里的龌龊关系了。

比如,贞元七年某个月夜,对宪宗平藩有大功的翰林学士杜黄裳亲到举子寓所「微服私访」,他毫不隐讳自己就是今科主考,让举子尹极向他推荐几名才学出众的举子。

虽然我们觉得这样有失公平,但在当时却是惯例,甚至像杜黄裳这样亲身「察访求贤」的,已经是极为难得了,更多时候,主考官的选择会受权贵、名流的左右。

譬如当时的刑部侍郎韩愈,他推荐的举子当时人称「韩门弟子」,入闱的时候,主考官怀中已经揣着一份长长的名单,每一个名字上边都用蝇头小楷密密麻麻地注明了举子的才名、德望,还有他们背后的推荐人。

这些人的推荐就是所谓的「通榜」。

另外还有「行卷」、「温卷」等。

所谓行卷,就是在考试前,举子将自己平时得意的诗文编辑、誊清为卷轴,投献给当时的权贵、名流,以获得推荐,如果一次不够,隔日再投,称为「温卷」。

这在当时是一种「风尚」,我们所熟知的很多大诗人、大才子都有过这种行为。

比如,白居易曾以【赋得古草原送别】向当时的名士顾况「行卷」。顾况笑着打趣他:「长安物贵,居大不易」,但当他看到「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时又不禁倾倒,赞叹道:「有句如此,居亦何难?」

比如诗佛王维,在京兆府试前,他请岐王推荐自己,但岐王告之:玉真公主已推荐了另一名举子张九皋,失落的王维最终在岐王的运作下,参加了玉真公主的宴会,并以一曲新谱的【郁轮袍】,感染了满座高朋,也赢得了公主的推荐,最终得了那年的解头。

还有诗人杜牧,他入闱的那一年主考是崔郾,他请托太学博士吴武陵向其推荐自己,于是吴武陵便骑着瘸驴赴崔郾之宴。

一见面,他就迫不及待地高声吟诵杜牧的【阿房宫赋】,崔郾听后也不禁击节赞叹,但面对老友以杜牧为状元的请托,还是不禁摇了摇头,因为状元早已有人捷足先登了。

于是吴武陵退而求其次——那就榜眼吧!没想到崔郾还是不同意,理由也一样——早已花落别家了,最终双方以第五名「成交」。

这并非私下交易,而是堂而皇之,一回到宴席上,崔郾就高声宣布:刚才吴太学已经帮自己选了杜牧为今科第五名,大家就不要惦记了。

对杜牧的放荡不羁,在座宾客不无微词。但崔郾也很「诚恳」地说,既然答应了吴武陵,就算杜牧是个屠狗之人也不能改了。还好,杜牧总算不是屠狗之人。

卢储的行卷就更是一个浪漫故事了。他向尚书李翱投赠诗文时,正逢主人外出。李翱年方及笄的爱女从案几上捡起卢储的卷轴,细细诵读之后,小姐断言卢储一定会是今科状元郎。

这话恰好被归来的李翱听见。数日后,他就托人向卢储提亲,于是来年这位新状元兼新郎官的才子乘兴写下了一首催妆诗:「昔年将去玉京游,第一仙人许状头。今日幸为秦晋会,早教鸾凤下妆楼。」

从上面的几例我们可以看出,「通榜」、「行卷」、「温卷」不但不为时人所鄙,甚至还带有少许自得、少许浪漫……

但我们忽视了一点:这些被推荐之人无不是门第显赫的士族子弟,比如王维出身于号称银质金饰的太原王氏,杜牧的祖父杜佑是声名显赫的元老重臣,卢储是海内「四姓」之一的范阳卢氏子弟,而他的岳父李翱更出于唐朝门第第一的陇西李氏……

所以隐藏在这些「净月昙花」之下的更多的是寒门子弟的求告无门、落寞背影——他们送来的卷轴多数都没有能送到主人的案几上。

正如【旧唐书】中所描述的那样,「势门子弟,交相酬酢;寒门俊造,十弃六七。」

在这样的背景下,像前面崔沆师生在考试前无任何瓜葛,考试中也无任何的违法乱纪、营私舞弊,就显得极为难得了。

所以,时人的调侃之语未尝没有激赏之意。

只能说,后世那些出身草莽、进于青紫的寒门士子在科举制度上发展出的「座师—门生」关系模式,使「沆瀣一气」这句美好的成语变了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