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文化

六月读的书,推荐四本

2024-07-02文化

不知不觉,半年过去了。

六月读书甚少。我对小曦同学说:你回来,我读书都少了。

她说:关我什么事?

确实不关她的事。读书多少,读什么书,都是我自己说了算。

六月只读了这几本书:

1,【不慌不忙】,作者:林桂枝

之前不知道林桂枝是谁。看到作者介绍「奥美前首席文案、知名广告创意人」,果断加入了书架。

大牌公司的文案和广告创意人自带光环,我经常受光环效应的影响。年轻时就知道一句名言「不做总统,就做广告人」,可见「广告人」的魅力。

读这本书最大的收获是关于写作和思考,广告创意人(写作者)要随时随地寻找灵感、要有「在线」的能力。122篇小文,记录了作者对生活和工作的洞察,也能窥视到广告人的日常。

我最大的收获是读到了关于龙虾的知识。

龙虾唯一与人类相似的地方是它们也分左撇子和右撇子。

龙虾本来是穷人的食物,甚至穷人吃龙虾都会引以为耻。在17世纪的美国,龙虾是给囚犯和奴隶吃的下等菜,不堪到连犯人都嫌弃,一些保障奴隶权益的契约更列明奴隶主不得为奴隶提供龙虾这种低劣的食物。

这跟大闸蟹好像有点像啊,网上经常见到的一张黑白照片,说过去上海的穷人只能吃大闸蟹度日。

18世纪到19世纪初,人们把龙虾制成猫粮罐头。因为龙虾猫粮比黄豆猫糖罐头便宜很多,连猫都觉得丢人。「那些不幸的猫只能躲到墙角低着头偷偷吃,怕被老鼠看见,一辈子丢了猫脸,翻不了猫身。」可见作者的幽默。

直到后来,美国铁路开通,高级餐车开始供应龙虾,特别是二战期间,龙虾成为高级军官的食物,受到追捧。

龙虾从一文不值到华丽转身,完全取决于人的感受。「我们认为事物是什么,事物就变成什么。」还有一种可能,物以稀为贵。

要相信一个奥美首席文案的文字水平。关于职场、人生、旅行等等,都能在这本小书里获益良多。

2,【我很幸福:奥斯威辛幸存者、百岁犹太老人的美丽人生】作者:埃迪·雅库

辗转多个集中营还能幸存下来的人,他的人生经历一定是可贵的。

埃迪出生于德国莱比锡一个犹太人家庭,他有幸福的家,无忧无虑的童年。继承了父亲在精密仪器工程上的才能,他进入专业学校学习并成了行业精英。但是,在1938年「水晶之夜」事件中,埃迪被捕,之后,他辗转被囚于多个集中营。

我对他是如何活下来的感兴趣。一是除了家人,他有友情,靠朋友的支持。二是他有一技之长,这才是最重要的。得益于自己精密仪器维修的技能,他在集中营也属于「可用之材」,这使得他相对安全且能换取食物。

读到这里,想到英若诚在【水流云在】里也写过,他简直是「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很多时候,是动手能力强,现学现卖。为了活下去。在任何环境里,那些有一技、多技之长的人,更有机会。

3,【廉价日本:什么都涨为何薪资不涨】作者:中藤玲

一直以为「物美价廉」是好事。读了这本书,才晓得——未必啊。

此书的文章先是在报纸连载,后来又结集出版。据说在日本很火。

日本是亚洲最发达的国家,在发展过程中日本遇到的问题,中国会遇到么?会不会有薪资二三十年不调整的可能?带着这样的问题,大概在书里能找到一部分答案。

4,【命运】作者:蔡崇达

这本书是贵阳回青岛那天在飞机上一口气读完的。作者的第一本书【皮囊】畅销四百多万,这是八年后,蔡崇达的第二部作品。

全书以阿太的五段回忆,诠释了关于生、关于活、关于命运、关于死亡的种种课题。

书中我最喜欢的人物是阿太的婆婆。

「神婆说,她是到三十多岁才当上神婆的,在那之前,她叫蔡也好,是家里的第三个女儿。父亲看到生下的是女儿,说了句:也好。」

读到这段,眼眶一热。

这名字比招娣盼弟来弟唤弟……好太多了。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神婆,阿太的婆婆也好就是那个时代的心理医生啊。

神婆什么都知道,甚至算出来阿太命中无儿无女,但仍然让自己的儿子娶了阿太。读这样的书,总觉得有魔幻色彩。

蔡崇达是泉州人,泉州是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也是佛教、道教、伊斯兰教等宗教遗址保存最最完好的地方。一方水土养一方作家。

5,【玫瑰的故事】作者:亦舒

电视剧追了不到一集,就弃剧了。转头去读这本书,不知道改编有多少忠于了原著。看到故事背景放到了北京,就判定已经不是亦舒的味道。

玫瑰的故事背景是香港,才可能发生失恋了就被家人送到美国读书这种事。

年少时读了很多港台作家的作品,三毛、琼瑶、亦舒等人的散文随笔、小说,席慕容、余光中等人的诗,还有柏杨、李敖的杂文。其实是他们给了我文学的启蒙。

清楚地记得,十五岁的夏天,读到三毛的文章【石头记】,好像是收录在【港台文学选刊】里,好奇三毛这个笔名,也赞叹散文可以这样写。不是看到蜜蜂想到勤劳的人民,路边的白杨像坚守边疆的士兵,女孩的脸蛋像花茶像红红的苹果,最后还要升华那么一下……好像一下子懂了,什么是散文的散。

亦舒的小说也读了很多。可是奇怪,这么多年过去,完全没有对三毛、琼瑶的作品印象深刻,很多故事都不记得,好像没读过。

亦舒小说是很好读的。好读,是因为对话特别多,分段很多。很多金句、至理名言就夹杂其中。

至今我记得曾经摘抄的一段:愁眉苦脸地挣了钱来,又愁眉苦脸地花出去,人生还有什么乐趣可言?

这段话对我影响颇深。是指对金钱和生活的态度。

但完全不记得语出她的哪部作品。好像也没那么重要。并不是读所有的书都需要记住。

读【玫瑰的故事】,还是原来对亦舒小说的印象:对话多,分段多,好读。

6,【活着,就该尽点儿兴】作者:蔡澜

读蔡澜,就是一种生活方式,一种热爱生活的状态。

7,【除非我们亲历】作者:陈丹青

一如既往喜欢陈丹青的文字。这本小书只有3.2万字,收录了过去十年间陈丹青为亡故师友写的十篇纪念文章。

这十篇写人的文章,都是「闻知噩耗,便坐下来写。」应该是性情之人的性情之作。当感慨前辈的身世与受难,陈丹青说:要懂得过去的记忆,除非我们亲历。

8,【酒后的信】作者:倪匡

年少时读过卫斯理系列里的一本,写南京聚宝盆是黄金复印机,真是惊为天人的想象力。

【酒后的信】是倪匡的随笔。真是真人真性情。关键是——敢写。

我们读书有时是在书中能找到共鸣。比如关于自杀的话题,倪匡文章标题是【责任】。我摘录一段:

成年人,一切都自己負責

人的情緒,普遍同情死者。

(死亡其實極公平,人人必有一次,為什麼先得到了死亡的人,容易引人同情呢?很有點想不通。)

一個人年紀輕輕地死了,即使是蓄意自殺也好,只要他是成年人,那是他自己的選擇,不但沒有人需要負責,而且,死者的親朋戚友,也不必太傷心——反倒是意外死亡、病死或是被人謀害,那才值得哀傷悲憤,因為死亡的提早來到,不是死者的自身意願,死正是在沒有選擇的情形下來到的。

是他自己的選擇,旁人傷感則可,懷念也可,難過當然也不妨,但悲痛欲絕,則大可不必,死者選擇了死亡,達到了目的,正是他要做的一件事做成功了,有必要為之悲痛不已嗎?

至於「某某人令他自殺的」或「某某原因令他自殺的」那一種指責,更是不必,成年人自殺,可能只有一個原因,可能有千百種原因,但既曰「自殺」,就是自己結束自己的生命,與人無關,責任自負。

一個身心都成熟了的成年人,畢竟是有自行選擇的權利的!

所以像「胖猫」事件那种事,一个身心成熟的成年人应该如何看,倪匡文章里是写了的。

读书使人明智。

9,【我要快乐,不必正常】作者:珍妮特·温特森

有文章把这本书归到小说类。这是小说吗?我边读边怀疑。第一人称写的小说,总让我怀疑这是传记。

珍妮特·温特森出生于1959年,自小由笃信基督教的家庭收养,16岁时离家出走,靠在殡仪馆、精神病院等地兼职完成了在牛津大学的学业。1985年,出版处女作【橘子不是唯一的水果】,获英国惠特布莱德小说首作大奖,赢得国际声誉。

【我要快乐,不必正常】真的是她的传记。在这本书中,读者能了解原生家庭、收养家庭对一个人性格、命运的深刻影响。

温特森的叙事风格是我喜欢的碎片式。书中有很多金句。如:

「选择活着,有意识地投入生命,进入它所有繁茂的混乱——与痛苦。」

「当我尝试理解生活如何运转以及为何有些人更善于应付逆境时,我便回归对生活的某种肯定,那就是:无论多么贫乏,仍要爱生活,无论怎样寻找爱,也要爱自己。……」

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这句:「与生活达成了某种和解,不是妥协,是和解。」

哎——每个人终其一生,都是在跟自己、跟生活达成和解吧。谁不是呢?

10,【北欧,凛冽的世界尽头】马蜂窝出品,王家敏主编

这本书是为也许是明年的北欧之行做准备。

世界那么大,总得去看看。

看完这本书,更想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