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文化

被改写的民族记忆:伏羲、女娲考

2023-12-04文化

伏羲,是我们的太阳神。

按现行版本,伏羲拥有的名字包括:太昊、宓羲、庖牺、包牺、伏戏、牺皇、皇羲、伏牺、黄熊氏……

这些名字,是否都指向一人,还有不少争议。

而最早明确使用「伏羲」名字的,出在【庄子-外篇-缮性】。多数认为【外篇】属于庄周弟子所作,但其反映宋国地域文化应无问题。

庄周是宋国人,即商族遗民的后代。自小浸染宋国丰富的神鬼故事,所以可以顺手拈来,终而写成大作本【庄子】。其在故事里提到:先有燧人、伏羲,再有黄帝。

比庄周稍晚的宋国老乡:墨子,作为横行天下的墨家创始人,也是坚定的神鬼信仰传道士。

所以,孔子说的:殷人好鬼,应是对春秋宋国社会观察的真实描述。

我在上一篇文章提到过:面对商族败于周族而亡国这大事,自然会激起遗民宋国的「有识之士」对自身宗教文化是否应保留或变革的尖锐派别对立。

相当激进的采取完全周人化方式,比如自小长在鲁国、受周文化教育的孔子,作为商族遗民后代也实地到访过宋国社会,并娶回一个继承宋人文化的妻子。经仔细观察与比较研究后,他得出的结论是:吾从周--【论语 八佾】。孔子在列国取经,也包括宋国,但统一将含有宣传神鬼宗教思想的内容给摒弃掉,因为这与周人「 以人为中心 」的核心文化思想严重冲突。

庄周应属于改良派。即他接受了周文化的教育,也浸染殷文化的熏陶。所以作为母国文化,他自觉有义务去继承而不是抛弃----显然,这是民族主义思想在推动他。他也的确自认为从母国文化里,找到了某种通向更高精神境界--神人世界的大道,他以此为荣。

抛弃自己的民族文化,就是要割裂与自己民族历史的联系。

这对于有些人来说是完全不可接受的,就好比要让现在我们中国人立即切断与自己传统文化及历史的联系一样。所以,至今,都有强烈的「复古」潮流弥漫于那些过去拥有本民族文化的世界各国。「复古」,从来不是「复辟」旧制度,而是个体自发强化本民族身份意识的社会行为,如汉服热一样,与古老的政治诉求完全无关。当初,西方的「文艺复兴」,也是打着「复古」--古希腊文化,而兴起来的社会文化变革运动。

所以到这,我们就能理解:作为商族遗民、又自小浸染本族群文化的庄周,为何会有强烈「反周」(儒教)文化倾向的原因了。

儒教的目标是培养「君子」,道家的目标是「成仙」。

我用了这么大段落来解释周文化代表的孔子与商文化代表的庄子,双方之间立场差异的原因,就是为了能直接了当的解释通:伏羲,为何会在两个文化里拥有不同形象的问题。

伏羲的真实名字叫「

这是从殷墟甲骨文里发现的商族神偶名字,是东方神。

在甲骨文出土前,历代的中国学者根本不知道这回事。

商族祭祀的是东南西北「四方神」,周族祭祀的是东南西北中「五方天帝」。

我们从道教文化里知道,伏羲也是东方青帝。道教鼻祖正是前面提到的「庄周」。由此,可以知「伏羲是东方青帝」这概念,正是宋国宗教融入周人文化而改良后的结果。到汉代,主要源于有远比先秦更多的存世文字证据,使得一些人假以为此神话可能仅是汉代人创造。

周人的青帝,也是东方神,其名叫「太昊」。

从青帝+东方神,两个特点可以显见:周人的「太昊」实际正是商族的「析」。

只不过,在周人的观念里:这是两个人物。

周人在方位神上借用了商族宗教概念,即将「四方神」变成「五方神」--新添了一个中土「黄帝」。并给东南西北--这四神,都起了个全新的名字,以区别开商族之神。 商族四方神:东方神叫「析」,南方神疑似叫「因」,西方神叫「夷」,北方神疑似叫「夗」。周族五方神:东方太昊、南方炎帝、中土黄帝、西方少昊、北方颛顼 。即周族人借用商族宗教概念,而给自己本族新创了一个宗教。

唯独东方神+青帝,这两大特点。暴露出其与商族东方神「析」的关联性。

析,就是羲 ,同音字而已。(或者如国内音韵学认为的,在先秦时代也是近似音。)

析的「木」属性,应是其演变成东方神主「木」--即青帝的原因。

析,在【山海经 大荒东经】里,变成了「折丹」:有神名曰折丹;东方曰折,来风曰俊,处东极以出入风。

有可能是:传抄错误所致。

我们在此也就理解,其在先秦文献里的名字:宓羲、庖牺、包牺、伏戏、牺皇,都是同音或近音指向「析」。

析,演变成「伏羲」,以及从「单字神」变成「双字神」,应是商周古语的连音形态+各地方言差异而共同导致的结果。

包括,析,变成「折丹」,也不排除是上面原因导致。

所以,商族的「析」,与周人的「太昊」,实际是两个人物。

作为商族遗民的宋国人,实际是借用了周族的「五方神」,又套回到自己宗教神灵,而改良成的新宗教。

但宋国人依旧为伏羲保留了「人兽合体」特征,即「人首蛇身」,这本族群古老的宗教文化形象。

战国的楚帛十二月神图,实际应是宋国文化的遗产。让我们能明确推断出:伏羲的形象,在宋国人的意识里,应该也如此。

显然:周礼传承者的孔子,是厌恶这些怪异神鬼图。也即能推导出:周人为何要将「动物神人」的「伏羲」,改成自己的「人神形象」的「太昊」了。

这形象观念,在周人宗教里:是不可接受的。

不仅东方神应是人的形象,包括黄帝在内的五方大帝,都必须是人的形象。

这就是:因族群文化差异,而导致的商周两个「伏羲」形象差异的根源。

这种现象,持续到了汉代。

就包括这著名的【伏羲女娲交媾图】。

对比殷商青铜器里的神兽形象+楚帛十二月神图,这个重点突出「人特征」的「伏羲」形象,已经是接受周文化后而大幅改良的作品。

我的论点重点是: 从「析」到「伏羲」的演变里,能看到国家塑造人群文化认知,以及人们对这种认知塑造的反馈效果经历。

宋国人对前民族文化的记忆认知,因政府力量的介入,而被大幅改写;但仍保留了相当多前民族文化元素,这些元素是作为一种生活符号被继续,并非源于对原族群文化理解的记忆认知。

我曾在【天呐!商族第二位祖先竟然是「女娲」!】里,基于甲骨文推断:

这甲骨文字形象,就是「女娲」。

显然,此女娲拥有「完全的动物形态」,与如今突出「人形态」的女娲形象,大不相同。

发生此种民族记忆被改写的结果,也一如上面论「伏羲」形象变化的原因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