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文化

立夏记得「喝一,吃二,忌三,怕四,做五」,指啥?老祖宗的忠告

2024-05-05文化


古代先民的宝贵智慧使得中华传统文化璨若星河,在科学技术尚在萌芽的古代,这些宝贵的智慧之谈成了人们生存的灯塔。尤其是农耕时代的节气文化,可以说是古代老百姓生存的根本。


时至今日,科学技术虽然日新月异,但节气文化依旧在民间农耕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再过两日便是便是立夏,意味着雨水和日照将会使农作物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立夏除了在农耕中有着重要的指示作用外,因其处于春夏交节之时,而历来都是入夏的标志。夏季气温逐步升高,人们的生活也将发生一系列的改变,加上「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思想,顺应自然规律的生活被视为长寿保身的唯一途径。如此一来,夏至这个季节转换的节点自然也少不了各种节气文化,题中所言宜忌便由此而来。


一,立夏茶夏季的酷暑在电器普遍的今天依旧让许多人谈「暑」色变,而在贫穷落后的古代更是致死率极高的骇人季节。不仅炎热直接影响人们的生活,还有着影响粮食产量的干旱,同时也是各种毒虫疫病盛行的季节。为了最大限度的降低暑热本身对人们身体的影响,古人便发明了「立夏茶」帮助人们消暑降温去心火,为了方便传播便编了顺口溜如「不喝立夏茶,一夏苦难缠」,很多地方因此普遍都有了立夏当天「喝立夏茶」的风俗,夏季消暑降温的防范意识就此在古代乡里普及开来。


二,吃立夏蛋,吃「三新」由于夏季炎热的气候特征,对古人的生活带了不小的挑战,而「苦夏」便是这一时期古人所面临的一系列难题的统称。而「立夏蛋」便是古人在这艰难时期祈保小孩子能健康度过的一种说法,谓之「立夏胸挂蛋,孩子不苦夏」。「三新」顾名思义就是三种时令食材或水果,因为它们应时而生,是适应夏季气候的生物。顺应自然是养性保身的关键,吃当季的水果和食材正是古人养生之道的重要标准。有些地区还会用它们来供奉先祖谓之「荐新」,以此来祈求祖先保佑平安度夏。「三新」的具体种类有着非常大的差异,不同的地理环境瓜果蔬菜禽鱼种类各异,如蚕豆、苋菜、黄瓜在有的地区叫「地三鲜」等等。


三,三种忌讳传统文化中最为人们津津乐道的就是吉凶文化,任何节日都离不开「宜忌」,仿佛阴阳互补缺一不可。虽然这些宜忌听起来有些荒唐迷信,但在各种落后的古代,大多初衷还是助人为乐导人向善。立夏当天的忌讳与其他节气一样多如牛毛,所谓「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我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各地想来都有自己的宜忌,就笔者这边大致有3种,一是不让坐门槛,说是容易生病,结合「夏不坐木,冬不坐石」的俗语来看,似乎有一定道理。二是白天不让睡觉,说是立夏睡懒觉整夏没精神;三是立夏当天要饮食清淡,利于周身内炁循环便于自然排汗,这种说法大抵来自【黄帝内经】中「夏暑汗不出者,秋成风疟」的记载。


四,「怕四」每个季节都有其对应的气候特征,如果没有出现则是反常。在科学尚不发达,民众普遍迷信的古代,反常的气候往往会被视为天罚,在政治上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不过对老百姓而言,反常的气候意味着粮食的产量,是生存的根本,所以古人非常害怕反常的天气。诸如「立夏不下,犁耙高挂;立夏无雨,碓头无米」是怕立夏无雨;「春困秋乏夏打盹」是害怕立夏当天犯困打盹;有些地方还有怕「午睡过头」怕「夜晚盗汗」的说法。


五,五件事由于夏季炎热,立夏又是入夏的标志,自然少不了各种必要的活动来是适应炎热的气温。其一是多吃苦瓜,作为夏季较为的普遍的蔬菜之一,其功效在古代有着非常高的评价。其二便是保持平和的心态来降低夏季炎热对人们精神状况的影响。其三便是必不可少的古代体操如「八段锦」「五禽戏」等等。其四便是「午休」,古时农耕为主,日出而做,日落而息,白昼变长意味着更久的耕作时间,中途午休可以有效的缓解疲劳,为下午的劳作养足精神。最后便是古人常说的「养足」,即泡脚,想来跟「树枯根先竭,人老脚先衰」的说法同源。


总的来说,夏季对古人来说是个可大可小的「坎」,很多地区甚至将为夏季五月称为「毒月」。这么复杂多变的季节,各种讲究自然数不胜数,但大抵都是古人在恶劣的生成环境下的生存经验。现在看来让人哑然,但在当时必然或多或少的帮助不少古人在生活上或者精神上度过了难关。这也是就是许多风俗能够流传千年依旧光彩照人的根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