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文化

三月三,古人都在做什么

2024-01-17文化

「三月三,驴揭鞍」。流传关中的这句谚语意思是,天气转暖,脱去厚重的冬衣。

三月三,又叫重三,指农历每年三月上旬的第一个巳日,古代设立上巳节。

暮春三月日重三,春水桃花满禊潭。 这一天,人们结伴出行,去水边沐浴,洗去整个冬天的寒气和灰尘,驱除疾病和灾难。柳枝沾露,祓禊(fúxì)去灾,祈愿祝福。

杨柳春风三月三,画桥芳草碧纤纤。 到了农历三月初三,春天算是真正到来了,野草青青,百花争艳,燕子北归,正是人们踏青郊游,挖野菜摘野花的好日子。这不魏晋朝以后,广袤的中原大地上又多了祭祀宴饮、曲水流觞、郊外游春人们的身影。

兰亭席上酒,曲洛岸边花。 曲水流觞,如击鼓传花,只是古人玩乐子的一种方式,因一篇【兰亭集序】而广为流传。公元353年,会稽山下,书圣王羲之约了一帮子朋友在他的住所兰亭聚会,祓禊去灾,饮酒赋诗。

此日不得意,青春徒少年。 王羲之酒至半酣,挥毫作序:「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修禊事也。

如此雅趣,岂能缺了对对子。

飞觞共醉天边月

曲水同眠松下风

宋朝之后,以朱熹为代表的理学盛行,礼教制度逐渐森严,三月三上已节的习俗渐渐地从中原大地消失尽。但在西南边陲却保留下来。

忽漫歌声风外起,家家儿女靓新妆。 历史上这样记载壮族三月三,「交阯俗,上巳日,男女聚会,各为行列,以五色结为球,歌而抛之」,「沿江上下,数里之内,士女如云」,俨然成了聚会交友、以歌为媒的盛大节日。土家族三月三「女儿节〞,青年男女以赶集的名义,相互交流,选择佳偶。在西南地区,三月三同样也成为瑶族、侗族、苗族、白族等民族的传统节日。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海风诗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