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文化

摆脱「虚假努力」,高手是这样读书和学习的︱大咖方法论

2024-01-17文化

墨花说:

我很喜欢读书,在读书过程中,我尤其爱看厉害人物的观点和方法论。

于是我萌生了一个想法,整理汇编那些大咖的精辟观点和方法论,分享给读者朋友。

今天是【大咖方法论】系列的第5篇,来自李睿秋【打开心智】一书。 【本书也是第11期书评营的共读书单之一】

文:李睿秋

01

请避免「做题式阅读」

你一年读了多少本书?

许多标榜阅读量的人,总会热衷于讨论「读了多少本书」。

但我一直不太认可这种计算方式。如何才算是读一本书?什么样的书才计入其中?读一两页算吗,读一半算吗,还是一定得把一本书从头到尾读完?小说算吗,杂文算吗,还是只能计算知识型书籍?

就算只统计「把一本知识型书籍完整读完」,那也很麻烦。读完一本严肃的心理学教材和一本科普读物,后者可能只需要半天,前者可能要用半年时间。

说到底,我们阅读、学习的目的是什么呢,是追求「读了多少书」这个结果本身吗?不是的。 我们追求的是在阅读、学习的过程中,把多少知识内化进大脑里,变成自己的东西。 只不过后者很难量化,我们才不得不用前者来衡量。

换句话说,如果仅仅抱着「我要读完一本书」的心态去阅读,会很容易把「持有」当作「拥有」,把阅读的行为,当成学习的效果。

很多人的症结是:过于重视「读很多本书」,过于追求「掌握每一本书」,却很少有人真的思考: 在阅读之后,我的看法是什么?我从中学到了什么东西?

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我们下意识地把「读完一本书」当作一个「题目」,把「做完一本书的笔记」看作这个题目的「答案」。这就是「做题式阅读」。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很容易把目的与手段混淆:关注的不再是「我对什么感兴趣」,而是「我得把它读完」;不再是「我能学到多少个知识点」,而是「我读了多少本书」;不再是「我学到了什么方法,思考了什么问题,产出了哪些想法」,而是「我做了多少页笔记,收集了多少篇文章,记住了多少个观点」。

这是没有意义的。你只是在照搬别人的观点,复制别人的大脑。

02

从作者本位,到以我为主

做题式阅读,本质上是一种作者本位的思路。读者在阅读过程中总是想知道「作者的思路是什么」「作者的看法是什么」,仿佛我们读书的目的就是要回答这些问题。

但作者的看法重要吗?不重要。你自己的看法才更重要。作者的看法只是「我的看法」的养料。 更有效的阅读,应当从作者本位转换到读者本位。

比如,你今天接触到某个概念,对它很感兴趣,那么就不妨试着用各种渠道、各种方式(包括但不限于读书、讲座、课程、与人交流和提问等),去弄清楚来龙去脉。

你很关心一个话题,读了一本专门讲这个话题的书,这样就够吗?不是的。你应当去多读一些和它相关的书,从中找出与这个话题相关的信息和内容,把它们整合到一起,提炼出一个更加全面的理解——这也就是「我的看法」。

基于「我的看法」,再去广泛拓展自己的认知边界,了解其他人关于这个话题的看法。其中有些看法可能跟你的看法相悖、有些跟你的一致,没关系,一起把它们熔为一炉,博采众长,最终提炼出一个更新、更全面、更高层级的「我的看法2.0」版。

上述就是我对于学习的理解, 我把它叫作「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可能有读者会疑惑:作者肯定比我懂得多呀。我如何知道「我的看法」是不是对的呢?有这样的疑问是对的,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有逻辑。

确实存在许多这样的人:对万事万物都有自己的看法,但这些看法常常经不起推敲。那么如何改善这种情况呢?方法也很简单,不要轻易下任何一个断言,永远都要去思考,它背后的逻辑是什么。

以我自己的写作习惯和流程为例:我平时会先积累一个知识库,这个知识库由什么构成呢?由各种「我的看法」,以及构成这些看法的种种案例、论据、材料构成。

当我需要讲清楚一个问题时,会找出对应的看法,然后把它作为一个假设,构造一条逻辑链。 用这条逻辑链来说明自己如何从客观的事实和数据出发,最终得出「我的看法」。

下一步,就是基于这条逻辑链,去查阅对应的文献、书籍,来检验逻辑链上面的每一环。

如果我会发现有某一环是经不起检验的,它的依据有问题,我就会调整这个假设,继续检验;如果我会发现整条逻辑链是通畅的,我就会结合实践经验,把自己的理解和心得分享出来。

如此,确保逻辑链条上的每一环背后都有坚实的理论和实践作为逻辑支撑,而从每一环到下一环的推理又足够严谨,这个看法就是相对比较能站得住的。

可能又有读者会觉得,这简直就是在做学术研究,平时生活中难道也需要这么认真吗?

这个问题其实关乎你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如果你只是想通过阅读增加一点谈资,跟别人有话可聊,那确实无须如此麻烦。 但如果你想更好地理解这个世界,让自己的心智世界更加接近真实世界,那认真一点又有何妨呢?

认真,你就赢了。

像这样反向倒推自己的每一个看法,寻找是否有坚实的逻辑支撑。如果不能自圆其说,就去读书、搜索信息,寻找支撑。如果发现找到的资料跟原有的看法矛盾,就去寻求「正反合」—— 这就是一个不断迭代和升级认知的过程。

这个过程,我称为「主动学习」,区别以「读完一本书」「浓缩一本书」「做完一本书的导图」这种「被动学习」的模式。

主动学习很困难吗?其实不是。你要做的,只是从被动接收信息多走一步,变成主动探索信息,不要做一个伸手党,也不要停留在自己的舒适区里。 很多时候,人与人的差距,也许就在于你能不能比别人多走一步。

03

我的学习和成长体系

「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目的是什么呢?一切我们所学到的知识, 最终都是为了更好地增进对这个世界的理解,指导我们的行动。

换句话说:只有能够落实到实践中,能够用起来的知识,才是有意义的。无法用起来的知识,囤积在笔记里、记忆里,最终都会慢慢蒙尘,成为被遗忘在仓库里的陈旧累赘。

什么叫「用起来」?解释清楚一个问题,理解生活中的现象,得出更准确的判断,做出更有效的选择……这些都是「用起来」。

要么,是能够帮助我们打破对这个世界的认知障壁,理解种种现象背后的原理、机制和规律,也就是 「know-why」(知道为什么);

要么,是能够指导我们更有效地行动,帮助我们克服障碍,规避问题,抵达想要的结果,也就是 「know-how」(知道怎么做)。

这套体系可以用下面这个模型来描述。

这个模型是我参考大卫·库伯(David Kolb)的「库伯学习圈」调整而来的。我把它分成三个支柱: 运用,思维和知识。

它们的关系如下。

• 从运用中获取经验,以及从知识中提炼出思想,把它们进行浓缩、融合,形成「我的看法」,成为自己的思维模型和方法论。这是思维。

• 用「我的看法」去试着解释现实生活中的现象,指导行动,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这是运用。

• 然后,再通过主动的、有针对性的学习,拓展自己的认知边界,引入新的知识,弥补自己思维的缺口,以及对我们的运用进行支撑和完善,进一步让它们更成体系……

这也是我想与你分享的: 你必须非常清楚,自己遇到了什么问题,产生了什么需求,在这个基础上需要补充什么、摄入什么,再有意识地主动摄取和整合,以自己的实践为导向,最终形成一套适合自己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这才是行之有效的学习之道。

实践中遇到的问题,为你的思维成长提供了原料。通过思考和总结,扩充自己的思维工具箱,得以应对更复杂的问题。在这个过程中,学习又为你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让你能够少走许多弯路,更有效地整合自己的经验。

简而言之: 来自别人的东西,永远是别人的,唯有自己获取的东西,才是自己的。

明白了这些,我们就能理解,应该用一种什么样的心态去学习。

当我们阅读、学习时,最关键的是什么呢?是要时刻明确自己的目的: 我想通过阅读弄懂一个什么问题?在这本书、这门课程里面,我感兴趣的部分是什么?我希望从中收获到什么帮助?

如果一本书是你不感兴趣的,没有必要强迫自己去读;如果一本书的内容你只对一部分感兴趣,那么只读这一部分即可;同时读好几本书,或者把一本书读一半放回去、再读别的书,这些都是可行的做法。 读书应该为自己所用,而不是让自己去迁就它。

我们平时在网络上,可能会看到一些感兴趣的碎片化信息,但它们又不够系统,怎么办呢?最好的做法是将它们作为起点去进行探索。如果你觉得一个知识点很有趣,就以它为出发点,去探索它背后的原理、背景、应用,顺藤摸瓜地查资料,把它弄懂、学透。

在这个过程中产生的想法和结论,才是真正属于你的东西,也是真正能被你所内化和吸收的东西。

一定要理解: 读书,不是让你把大脑变成别人的跑马场,而是要广泛地、大量地去阅读,把更多的书纳入同一个主题里面,让它们彼此碰撞、对抗、融合,去芜存菁。最终留下来自不同渠道的精华信息,形成「我的看法」,去指导我们的实践。

这才是我们要追求的目标。一切外在的信息,最终都必须「以我为主,为我所用」,才能成为自己的知识。

- END -

*本文摘自【打开心智】,作者李睿秋,有删减。

往期回顾:

100篇!墨花书评、写作干货、书评营学员上稿、成长收获大汇总

33岁,开启自由职业,我重新理解了自由

爱读书的人,为什么我劝你一定要写书评

作者介绍:

墨花,书评写作导师,曾任头部财经自媒体资深编辑,国家级媒体记者。

希望在头条遇见每一个同频的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