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健康

切除病肝30斤!巨型多囊肝患者重获新生

2024-06-26健康

器官移植被誉为21世纪的「医学之巅」,而肝移植技术是器官移植领域最为复杂的尖端技术之一,素有「医学皇冠上最闪耀的明珠」之称。6月17日凌晨,大医二院器官移植中心成功为一名55岁的多囊肝患者实施了肝移植手术,该患者肝脏重达 15kg(约是普通人的15倍) ,器官移植团队彻夜奋斗,成功完成这例超高难度的肝移植手术,目前患者康复良好。

饱受折磨,唯有肝移植才是唯一有效的治疗途径

今年55岁的高女士是一名多囊肾合并多囊肝患者。这种疾病是一种常染色体遗传疾病,早期通常没有症状,随着年龄增长囊肿数目及大小逐渐地增多和增大,多数患者到四五十岁时肝、肾体积增长到相当程度才出现症状,约半数的多囊肾患者会合并多囊肝。

高女士的症状相当严重,生活质量极差,巨大的多囊肝几乎侵占了她腹部的全部空间,肚子「高高耸起」,其他邻近脏器纷纷受压,并向上压迫肺脏、心脏,导致她无法平卧,只能侧着身睡觉。进食困难,吃少量饭就觉腹胀难忍,苦不堪言。

因为巨大多囊肝,高女士已经无法正常行走,并且合并了大量腹水,曾反复手术及穿刺治疗,但效果均不理想。在绝望之际,高女士得知这种疾病除了器官移植,没有其他更好的救治途径。她辗转多家医院求医无果,在得知大医二院器官移植中心的肝脏移植手术技术高超,为很多在疾病折磨下绝望的病友带来希望后,高女士慕名而来,进行了器官移植登记及相关准备。

迎难而上 挽救生命 体现医者使命担当

大医二院器官移植中心主任王立明教授表示,患者目前肾功能尚好,囊肿压迫程度轻,而多囊肝急需处理,肝移植难度系数相当高。首先病变的肝脏巨大,压迫腹腔周围脏器,占据了几乎整个腹腔,手术中暴露十分困难。移除巨大肝脏时,极易引起低血压,导致心排出量严重减低、心脏骤停的结果;此外,患者肝脏向腹壁外膨出,合并切口疝及脐疝,可能与腹壁及周围组织粘连严重,出血较多;再加上患者同时合并多囊肾,术中出血所致的低血压也会对肾血流有影响,可能会出现术后的肾脏功能恢复迟缓,严重时可能需要透析以及使用抗凝药,若如此又会增加移植肝出血的风险。

尽管手术难度及术后恢复难度极大,但患者以性命相托,医者定当全力以赴,器官移植中心、肝胆胰外1科迎难而上,制定了严密的个体化手术方案,静静等待合适肝源的出现。

学科联合 保驾护航 展示医院综合实力

高女士是幸运的,6月16日,匹配的肝源等到了。当天是星期天又恰逢父亲节,接到急诊移植工作通知时,大多数人都在家里团聚。移植号角响起,团队成员纷纷赶到医院,按照术前方案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手术于20时开始,由王立明教授、高振明教授主刀,带领团队进行多囊肝切除。患者肝脏的体积是正常人肝脏的15倍左右,表面布满大小不同的囊肿,可谓是触目惊心。术中面临的首要问题就是暴露困难,主刀医生仔细分离,精细操作,将病肝一点一点的游离,最终暴露肝脏各个部位。经过团结奋战,移植团队顺利将多囊肝完整、顺利地切除,同时植入新肝。

因患者本身体质等多方面问题,开放门静脉过程中血压明显下降,麻醉科医生紧急维持循环稳定,平稳渡过门静脉开放的危险时期,为手术的平稳进行保驾护航。

手术成功结束已是17日凌晨3时,在场一夜没合眼的医生、护士都长长舒了一口气。随后患者转入重症医学科(ICU),进行生命体征的维护及移植器官功能的维护。

此次超高难度手术的成功开展,是多学科联合共同努力的成果,器官移植团队、麻醉科、输血科、重症医学科、手术室、医务部等多个科室参加了这场奋战,检验科、超声科等这些幕后的学科也都派出经验丰富的医护队伍,为移植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突发的状况做好准备。该例肝移植手术的成功,充分体现了大医二院的综合实力。

麻醉苏醒后高女士对着医护人员竖起大拇指,并通过视频连声交代家人:「我恢复的很好,各方面都很好,放心放心!」经过ICU团队精心治疗,患者快速康复,度过危险时期,顺利转出ICU。

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是大连地区目前同时拥有肝移植、肾移植、肺脏移植、心脏移植资质的医院,在医院器官移植中心主任王立明教授、肝胆外1科主任高振明教授的带领下,器官移植中心正在蓬勃发展,入选大连市「登峰计划」重点学科。从2001年完成大连市首例肝脏移植以来,20多年来,医院器官移植中心已完成各类器官移植共700余例,开展了亲体活体肝移植、劈离式肝移植、小儿及活体肾移植、肝肾联合移植等高难度移植技术,多项成果填补了大连乃至东北地区的空白。手术一年、三年的存活率均达到或接近全国先进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