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历史

八、九阿哥被雍正疯狂清算,十阿哥为何能逃过一劫?雍正:我不敢

2024-04-13历史

引言:

康熙一朝,九子夺嫡的惨烈场面令人心惊。雍正继位后,疯狂清算异己,手足之情荡然无存。八阿哥、九阿哥惨遭迫害,十四阿哥虽为同母弟弟,也未能幸免。然而,身为八阿哥党羽的十阿哥胤誐,却能在这场腥风血雨中安然无恙。他究竟有何过人之处,让雍正帝也不敢轻易动他?

一、雍正帝的铁腕治国

康熙晚年,朝政日渐松弛,官员腐败,民不聊生。九子夺嫡更是让朝堂动荡不安。雍正继位后,深知若不力挽狂澜,大清江山恐难久长。他勤勉刻苦,夙兴夜寐,决意革新政治,整顿吏治,让朝堂焕然一新。

雍正帝性情刚毅,雷厉风行。他上台伊始,便着手清除宫中异己势力,尤其是当年在夺嫡中与自己针锋相对的兄弟们。八阿哥胤禩,曾是雍正最大的竞争对手,人称"八贤王"。夺嫡失败后,雍正先是将其除名,改名为"阿其那",继而又将其圈禁于宗人府,不久便惨死狱中。

九阿哥胤禟的结局也不遑多让。他起初被派往西北,名为督军,实为充军。次年,雍正下令逮捕胤禟,将其改名为"塞思黑"。押解京城途中,胤禟神秘死亡,再无声息。

连雍正的同母弟弟十四阿哥胤禵,也未能幸免于难。胤禵在夺嫡时站在八阿哥一边,令雍正恼恨不已。登基后,他先是派胤禵去看守康熙陵寝,后又将其软禁家中。即便有血缘关系,雍正也绝不手软。

一时间,朝野内外,人心惶惶。但凡与雍正政见不合或有过节者,无不人人自危。清算的风暴席卷京城,所到之处,血流成河,哀鸿遍野。雍正帝铁腕治国的决心,由此可见一斑。

然而,令人不解的是,同为八阿哥党羽的十阿哥胤誐,却能在这场腥风血雨中安然无恙。他不仅没有被杀,最后还被放出家门,官复原职。这不禁让人好奇,胤誐究竟有什么过人之处,竟让雷霆雨露,俱是君恩的雍正帝也不敢轻易动他?

要解开这个谜团,我们还要从胤誐的身世说起。作为康熙帝的第十子,胤誐有一个尊贵的出身,他的母亲温僖贵妃,是康熙帝最宠爱的妃子之一。更难得的是,温僖贵妃还与康熙的皇后孝昭仁皇后,是同父同母的亲姐妹。两姐妹先后嫁给康熙,地位尊崇。

孝昭仁皇后去世后,温僖贵妃便成了后宫之首。胤誐也因母亲的显赫身份,成为宫中最尊贵的皇子之一,地位仅次于太子胤礽。康熙帝虽然认为胤誐"忠厚老实,并无能力",但碍于其尊贵的出身,也不便轻易废黜。

正是这层特殊的身份,让胤誐在夺嫡大戏中,虽是个重要的配角,却并未真正参与其中。他虽被归入八阿哥一党,但实际上对夺嫡帮助不大。胤誐秉性懦弱,文武不行,既无才干,也无野心,注定不会成为皇位的有力竞争者。

雍正心知肚明,这个不学无术的十阿哥,根本构不成威胁。即便登基后,他也并未刻意针对胤誐。直到雍正元年,胤誐拒绝前往吊唁一位蒙古贵族,还数次上书指责雍正篡位,这才触怒了雍正,将其软禁家中。

但即便如此,雍正也不敢对胤誐赶尽杀绝。因为在胤誐身后,是一个庞大而显赫的外戚家族——钮祜禄氏。胤誐的外公遏必隆,是跟随皇太极打天下的开国功臣。遏必隆的儿子额亦都,同样是顺治、康熙两朝的宠臣。

雍正深知,若是得罪了钮祜禄家族,恐怕会树敌无数,于新立的政权不利。况且,以胤誐的资质,就算放他一条生路,他也不可能有机会夺取皇位。与其杀一个无足轻重之人,不如笼络钮祜禄家族,为自己扩张势力。

于是,胤誐最终逃过一劫,在雍正一朝,虽然不得志,但至少保住了性命。直到雍正驾崩,乾隆继位,胤誐才得以重获自由,并被封为"辅国公"。这在当时的皇族中,已是极高的封号了。

回望雍正朝的腥风血雨,胤誐能全身而退,完全得益于其显赫的出身和外戚家族的庇佑。若非如此,恐怕他也难逃被清算的命运。这不禁让人感慨,在那个动荡的年代,皇家的亲情是多么脆弱,而血缘和政治利益,才是最牢不可破的盾牌。

二、十阿哥胤誐的独特身世

在康熙帝众多的儿子中,十阿哥胤誐的身世可谓独树一帜。他的母亲温僖贵妃,不仅是康熙帝最宠爱的妃嫔之一,更与康熙的皇后孝昭仁皇后,有着同父同母的血缘关系。

孝昭仁皇后原名钮祜禄氏婉君,是满洲镶黄旗人,出身钮祜禄家族。她的父亲遏必隆,是跟随皇太极南征北战的开国功臣。康熙十年,遏必隆的两个女儿先后入选秀女,婉君和婉嫔都进了宫。

康熙帝对两姐妹宠爱有加,先是封婉君为贵妃,后又立她为皇后。婉嫔则被封为温僖贵妃,在后宫中也有着崇高的地位。两姐妹在宫中相互扶持,情深意笃,成为康熙朝一段佳话。

可惜的是,孝昭仁皇后在康熙二十四年去世,享年仅二十九岁。康熙帝悲痛欲绝,从此再未立后。温僖贵妃作为皇后的亲妹妹,自然而然地成为后宫之首,地位尊崇。

胤誐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出生的。他不仅是康熙帝钟爱的贵妃所出,更是皇后的亲外甥。这样的身世,在宫中可谓独一无二。康熙帝对这个侄儿也是疼爱有加,胤誐的地位仅次于太子胤礽。

太子胤礽是康熙帝与第一任皇后孝诚仁皇后所生。孝诚仁皇后十几岁就嫁给了康熙,两人青梅竹马,感情深厚。可惜这位皇后英年早逝,康熙帝悲痛之余,将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了胤礽身上。

起初,胤礽也不负众望,品行端方,深得康熙帝喜爱。但随着年岁渐长,太子身边奉承之人日众,胤礽的性情也渐渐变得骄纵跋扈。康熙帝两次废黜太子,都因他而起。

太子之位悬而未决,康熙诸子间的夺嫡之争,也就愈演愈烈。按理说,以胤誐的身世,是最有资格问鼎皇位的。但康熙帝对这个侄儿的评价却是:"忠厚老实,并无能力。"

这恐怕就是胤誐悲剧的开始。康熙帝一语道破,胤誐虽然出身尊贵,却并无真才实学。他自幼养尊处优,游手好闲,既不肯用功读书,也不愿习武练兵,整日只知道吃喝玩乐。

康熙帝对胤誐颇为失望,曾多次训斥于他。但胤誐仗着母亲宠爱,并不将康熙帝的话放在心上。他目中无人,脾气暴躁,在宫中也时常惹是生非。

这样的人,即便出身再尊贵,也注定难成大器。康熙帝虽然疼爱胤誐,却也深知这个侄儿难当重任。在康熙晚年的夺嫡之争中,胤誐虽被归入八阿哥一党,但实际上并未起到什么作用。

八阿哥胤禩是当时夺嫡的主要竞争者之一,人称"八贤王",才华出众,颇得康熙帝喜爱。他麾下聚集了不少有才干的皇子,胤誐名义上虽属其党羽,却并非心腹。

胤誐秉性懦弱,优柔寡断,既无才干,也无斗志。他只知跟随八阿哥,却并不愿为党派效力。在夺嫡的关键时刻,胤誐非但帮不上什么忙,反而可能成为八阿哥的累赘。

事实上,雍正也深知胤誐的为人。在夺嫡中,他从未将胤誐视为真正的威胁。即便胤誐名义上是自己的政敌,雍正也并未对他赶尽杀绝。在雍正帝的眼中,胤誐不过是个无足轻重的人物,根本不可能对自己的皇位造成威胁。

可以说,胤誐虽然出身尊贵,却并没有发挥出应有的才能。他一生最大的幸运,恐怕就是生在了钮祜禄家族。若非如此,以他的资质和作为,恐怕早就被康熙帝废黜,也不会有机会在雍正朝苟延残喘了。

这不禁让人感慨,在那个动荡的年代,出身和血缘固然重要,但若不能以真才实学服人,终究难以成就大业。胤誐虽然侥幸活了下来,但也注定不会有什么作为。他的一生,恐怕只能是康熙盛世的一个注脚,一个尊贵而又可悲的注脚。

三、胤誐在夺嫡中的表现

康熙晚年,诸子夺嫡的战火愈演愈烈。作为皇子中的佼佼者,八阿哥胤禩自然成为众矢之的。他才华横溢,颇得康熙帝喜爱,麾下也聚集了不少志同道合的兄弟。胤誐虽名义上归属八阿哥党,但实际上并未在夺嫡中发挥什么作用。

要说起胤誐的为人,恐怕要用"碌碌无为"四个字来形容。他虽出身尊贵,却并无真才实学。自幼在宫中养尊处优,游手好闲,整日只知吃喝玩乐,对朝政毫无建树。康熙帝曾多次训斥于他,但胤誐仗着母亲宠爱,并不将这些话放在心上。

在夺嫡的关键时刻,胤誐非但帮不上八阿哥的忙,反而可能成为他的累赘。胤誐秉性懦弱,优柔寡断,面对兄弟间你死我活的争斗,他只知随波逐流,既无主见,也无斗志。

康熙四十八年,康熙帝第二次废黜太子胤礽,夺嫡的争斗进入白热化阶段。八阿哥胤禩作为最有力的竞争者,自然成为各方势力的首要目标。而胤誐虽是八阿哥党的成员,却并未在这场争斗中发挥什么作用。

据史料记载,胤誐不仅没有为八阿哥出谋划策,反而经常在关键时刻掉链子。康熙五十一年,康熙帝突发疾病,八阿哥胤禩欲趁机夺取皇位。他密谋发动政变,拟在康熙帝驾崩后立即掌控朝政。

然而,就在这个节骨眼上,胤誐却犯了一个致命的错误。他在宫中宴饮,不慎失言,将八阿哥的计划泄露给了四阿哥胤禛的心腹。消息传到雍正耳中,他当即采取行动,先发制人,一举粉碎了八阿哥的阴谋。

这个失误,不仅让八阿哥的计划泡汤,也让胤誐在党派中的地位一落千丈。八阿哥对这个不争气的兄弟深感失望,从此对他更加不信任。而胤誐也因此失去了在夺嫡中发挥作用的机会。

康熙六十一年,康熙帝驾崩,四阿哥胤禛顺利登基,是为雍正帝。而八阿哥胤禩也在这场夺嫡中彻底失败,不仅丢掉了皇位,也断送了自己的性命。作为八阿哥党的成员,胤誐虽然最终逃过一劫,但也沦为阶下囚,再无翻身的可能。

雍正继位后,对八阿哥党进行了大肆清洗。八阿哥胤禩被废为庶人,囚禁在宗人府,不久便惨死狱中。九阿哥胤禟也被贬为庶人,发配新疆,途中神秘死亡。十四阿哥胤禵虽是雍正的同母弟弟,但因支持八阿哥,也未能幸免,被削爵为庶人。

而胤誐虽也被削爵,却并未受到更严厉的惩罚。雍正元年,胤誐因拒绝前往吊唁一位蒙古贵族,又多次上书指责雍正篡位,才被雍正下令软禁。即便如此,雍正也并未对胤誐赶尽杀绝。

这其中的原因,恐怕还要归结到胤誐的身世。作为皇后的外甥,又有钮祜禄家族这样的外戚撑腰,雍正即便想要除掉胤誐,也不得不三思而行。况且,以胤誐的资质,就算放他一条生路,他也不可能对皇位造成什么威胁。

可以说,胤誐在夺嫡中的表现,充分暴露了他的无能和懦弱。他虽然出身尊贵,但既无才干,也无斗志,注定难成大器。即便是在八阿哥这样的强势党派中,他也只能充当一个无足轻重的角色。

而雍正之所以放过胤誐,恐怕也并非看在什么兄弟情分上,而是基于政治考量。对雍正而言,与其杀一个无足轻重之人,不如笼络钮祜禄家族,为自己扩张势力。胤誐的悲剧,恰恰源于他的出身和无能。若非钮祜禄家族的庇佑,恐怕他早就难逃一劫了。

从胤誐的遭遇中,我们也可以看出那个时代的残酷。在皇权至上的年代,任何人都难以逃脱命运的安排。胤誐虽然侥幸活了下来,但也注定要在雍正的阴影下度过余生。他的一生,注定只能是康熙盛世的一个注脚,一个尊贵而又可悲的注脚。

四、雍正不敢杀胤誐的原因

雍正继位后,对八阿哥党进行了大肆清洗。八阿哥胤禩被废为庶人,囚禁在宗人府,不久便惨死狱中。九阿哥胤禟也被贬为庶人,发配新疆,途中神秘死亡。连雍正的同母弟弟十四阿哥胤禵,也因支持八阿哥而被削爵为庶人。

然而,面对同为八阿哥党羽的十阿哥胤誐,雍正却并未痛下杀手。即便是在胤誐公然指责雍正篡位,拒绝为其办事之后,雍正也只是下令将其软禁,并未赶尽杀绝。这其中的缘由,恐怕还要追溯到胤誐的身世。

胤誐的母亲温僖贵妃,是康熙帝最宠爱的妃嫔之一。而温僖贵妃的姐姐,则是康熙的皇后孝昭仁皇后。两姐妹先后入宫,在后宫中相互扶持,情深意笃。孝昭仁皇后去世后,温僖贵妃更是成为后宫之首,地位尊崇。

而胤誐的外公,则是鼎鼎大名的遏必隆。遏必隆是跟随皇太极南征北战的开国功臣,在朝中地位举足轻重。他的儿子额亦都,同样是顺治、康熙两朝的宠臣。可以说,胤誐的外戚家族在朝中的地位,是无人能及的。

雍正深知,若是得罪了钮祜禄家族,恐怕会树敌无数,于新立的政权不利。况且,以胤誐的资质,就算放他一条生路,他也不可能对皇位造成什么威胁。与其杀一个无足轻重之人,不如笼络钮祜禄家族,为自己扩张势力。

事实上,雍正在继位之初,就对钮祜禄家族示好。他先是追封孝昭仁皇后为孝昭皇后,又将温僖贵妃尊为皇贵妃。对于遏必隆,雍正更是礼遇有加,不仅保留其原有爵位,还特许其入朝不趋。

种种恩宠,无不彰显着雍正对钮祜禄家族的重视。在这样的背景下,雍正自然不会贸然对胤誐下手。即便胤誐再如何不争气,雍正也只能忍气吞声,以大局为重。

当然,雍正对胤誐的容忍,也并非毫无底线。雍正元年,胤誐拒绝前往吊唁一位蒙古贵族,又多次上书指责雍正篡位,才彻底触怒了雍正。但即便如此,雍正也并未对胤誐赶尽杀绝,只是下令将其软禁而已。

这恐怕也是雍正的一种无奈。在那个皇权至上的年代,没有人能够完全无视血缘和政治利益。雍正虽然对胤誐恨之入骨,但也不得不考虑钮祜禄家族在朝中的地位。若是贸然杀了胤誐,难保不会引起钮祜禄家族的反弹,给新立的政权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况且,以胤誐的资质,就算放他一条生路,他也不可能掀起什么风浪。雍正虽然心狠手辣,但也深谙政治的艺术。他深知,有时候留一个无足轻重之人性命,反而能换来更大的政治利益。

事实证明,雍正的判断是正确的。胤誐虽然侥幸活了下来,但也彻底沦为阶下囚,再无翻身的可能。直到雍正驾崩,乾隆继位,胤誐才得以重获自由。而那时的他,也已是垂垂老矣,再无掀起风浪的能力。

从胤誐的遭遇中,我们可以看出那个时代政治的复杂。在皇权至上的年代,血缘和政治利益往往比个人恩怨更加重要。雍正虽然对胤誐恨之入骨,但也不得不考虑钮祜禄家族在朝中的地位。

这恐怕也是历史的一种无奈。在那个动荡的年代,没有人能够完全掌控自己的命运。胤誐虽然侥幸活了下来,但也注定要在雍正的阴影下度过余生。他的一生,注定只能是康熙盛世的一个注脚,一个尊贵而又可悲的注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