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历史

比刘伯温还厉害的大明奇人:一生干了两件惊世骇俗的事,却得善终

2024-04-11历史

一、三个阶段

对于熟悉明朝历史的人来说,他们通常能够将明朝的历史划分为三个不同的时期。

首先,我们不能不提的是朱元璋和建文帝,这两位君主共同构成了大明王朝的核心血脉。朱元璋,这位开国皇帝,一手缔造了大明江山,并将其传给了他的儿子朱允炆,我们暂且将这段时间称为「朱元璋时代」。然而,历史的轨迹并未因此而平稳前行,接下来的一幕幕变革让人目不暇接。

这八位皇帝,从朱棣开始,包括朱高炽、朱瞻基、朱祁镇、朱祁钰、朱见深、朱佑樘,一直到朱厚照,都以朱棣为尊,可以称之为「朱棣时代」。朱棣通过靖难之役成功夺取了原本属于朱允炆的皇位,而关于他是否为嫡子的身份,在历史上也一直存在争议。

据【明史】记载,朱棣是马皇后所生的儿子,从而确认了他是朱元璋的嫡子。然而,【南京太常寺志】却对此提出了异议,声称朱棣的生母是来自高丽的碽妃。这一观点暗示,朱棣可能像当年的李世民一样,在成为皇帝后,为了自身利益,对一些不利于自己的历史记载进行了删改或修改。

在此,我想阐明我的立场:我坚信朱棣是朱元璋的嫡子,这一观点基于以下两个原因。

显然,对于稍有历史了解的人来说,嫡出与庶出之间的区别就如同天壤之别。以朱棣为例,如果不是作为嫡出的身份,他怎么可能有机会挑战朱允炆,并引发如此巨大的波澜?如果朱允炆并不重视与朱棣的关系,他又怎么会说出「别伤害我叔叔」这样的话呢?

另外,如果朱棣不是嫡出,徐达这位明初的第一大将,真的会愿意将女儿嫁给他吗?

第三个阶段是嘉靖帝朱厚熜到崇祯帝的在位时期。由于正德帝朱厚照无嗣而终,依据传统的「兄终弟及」的继承制度,嘉靖帝被选为皇位继承人。这也是嘉靖帝为何执意发起「大礼议」之争的原因,他想要借此机会将朱棣的庙号从「太宗」提升为「成祖」,进一步确立自己的正统地位。

嘉靖帝选择不搅动「大礼仪」的纷争,为他的父亲和母亲正名,并提升朱棣的地位,这种做法如何彰显他的正统性呢?尽管都声称「朱」姓同源,但名分不正则言辞难顺。如果这一「朱」并非彼一「朱」,若关系没有梳理清楚,那么即使是皇帝这一尊贵职业,也难以做得理直气壮。因此,我们暂且将这个时期称为「嘉靖时期」。

大明历史可被划分为三个重要时期。你可能会疑惑,为何不先介绍那位比刘伯温更加卓越的大明奇人,反而先谈论这些呢?其实,原因相当明了。

从大明朝的三个历史阶段来看,刘伯温被尊称为「朱元璋时代」的奠基者,有「诸葛亮智分三国,刘伯温一统江山」的美誉。这种说法中,刘伯温在朱元璋建立大明王朝的过程中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然而,这更多是民间对刘伯温的一种神化和夸大。根据【明史】的记载,刘伯温的地位并未达到这样的高度。

姚广孝,被誉为「一代妖僧」,实际上是大明历史上的一位重要人物,其地位在朱棣时期得到了奠定,并得到了【明史】的权威认证。相较于刘伯温,姚广孝对大明的影响更为深远,他究竟是如何影响大明走向的呢?让我们一同揭开这位奇人的神秘面纱。

简言之,姚广孝的一生主要集中在两件令人震惊和议论纷纷的事情上。

二、我生来便具有谋划反叛的才能。

姚广孝,生于1335年,与朱元璋的年龄差距仅为七岁。当朱元璋手握汤和的书信,离开皇觉寺投身红巾军时,姚广孝却选择抛却父亲给予的医书,踏入寺庙,成为一名和尚。这一决定,使得他与朱元璋走上了截然不同的人生道路。此后,朱元璋在刘伯温等人的协助下,如同猛虎般勇往直前,最终建立了大明王朝。

与此同时,姚广孝却剃着闪亮的光头,不安分地离开了寺庙,转而向道士席应真拜师学艺。他学习的并非简单的炼丹之术,而是涵盖了阴阳术数,并融合了兵家、法家等多元内容的道术。尽管无人知晓姚广孝此举的真正目的,但他所取得的成就却足以令人震惊和赞叹。

在那天,姚广孝巧遇了元末明初最负盛名的相士袁珙,他的内心立刻涌起了强烈的震撼。他凝视着袁珙,惊异地说道:「这位僧侣真是异于常人,你的三角眼闪烁着锐利的光芒,宛如一只潜伏的病虎,充满了杀戮的气息。你分明就是一个潜在的叛乱者,就如同刘秉忠一样,都是具有野心的僧人。」

「腹有诗书气自华」这句话,恰恰揭示了姚广孝的学识修养。从相关记载来看,他所学习的内容绝非仅仅浮于表面,他的内心世界,更不可能是充满了慈悲之气。他所掌握的知识与智慧,必定来自于深入的读书学习,这才形成了他身上独特的气质和风采。

在马皇后离世后,朱棣在守丧期间意外邂逅了姚广孝,这一会面后来被誉为「白帽子」的典故。在这次相遇中,姚广孝直言不讳地表达了他要帮助燕王朱棣成为皇上的决心。然而,这一雄心壮志发生在朱元璋和朱标都还健在的时候,显得尤为引人注目。

因此,许多人都将姚广孝誉为神人,认为他预知了大明朝未来的动乱,所以选择出山干预。

朱棣的反应如何呢?【明史】记载,他「请求同行。抵达北平后,他居住在庆寿寺。频繁出入王府,行踪极为隐秘,经常避开他人私语。」

朱棣邀姚广孝同返北京,并命其主管「庆寿寺」。但姚广孝似乎对寺庙事务兴趣寥寥,经常造访燕王府,与朱棣私下密谈,内容绝密,无人得闻。

究竟是怎么回事?显然是意图叛乱。证据就在那个时候显现,相士袁珙出乎意料地出现了,而朱棣则化身为一名士兵去品茶。然而,袁珙一见到他就立刻识破了他的身份,说道:「燕王殿下,您怎么会在这里?是不是特意来迎接我?」(【明史】记载:殿下(朱棣)为何如此轻率地亲自来到这里。)

朱棣坚定地否定了预言,随即转身离去。然而,没过多久,袁珙却出人意料地出现在燕王府,他神态庄重地对朱棣说:「你的步态如龙行虎步,额头高耸如日角插天,这是太平天子的象征。等到你年满四十岁,胡须长过肚脐,你便会登上皇位。」袁珙的话暗示着朱棣具有皇者的威严和气质,预示着他在未来的某个时刻会称帝登基。

虽然听起来有些离奇,但确实如此。然而,在这离奇的背后,有一条是确定的:袁珙与朱棣的联手,必定是由姚广孝推动的。很可能的是,姚广孝在暗中策划朱棣的谋反行动,但发现效果并不明显。于是,他找到了袁珙,利用「天意」来劝说朱棣——命运注定皇位是属于你的,别再犹豫了,奋起反抗吧!

令人震惊不已吧?一个本应心怀慈悲的僧人,却参与了朱棣的谋反行动。这不禁让人感叹:姚广孝的天赋似乎就是为了策划叛乱而生的!然而,为什么在朱元璋统治时期他并未如此行动呢?很可能是因为朱元璋太过强大,使得姚广孝不得不隐藏自己的野心,伪装成一只「病虎」,寻找机会从他的儿子身上寻找突破口。

三、我既不想做这个,也不想干那个,我就只想成为一名出世的和尚。

虽然接下来的事情大家都已耳熟能详,但笔者仍想对此发表一些看法。朱棣发动的「靖难之役」历经三年多,表面上看,他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胜利,似乎非常强势。然而,实际上他在这场战争中多次受挫,甚至未能成功攻下山东,最终被限制在北京和保定一带,无法突围。

是姚广孝的出现,彻底扭转了局面,他毫不含糊地对朱棣说:「别再徘徊不定了,我们应当直奔南京,目标直指建文!」这句话虽然简洁,但却直指核心,一针见血地指出了当下的关键所在。

这也被后来的事实所验证。在朱棣发动千里奇袭南京的战役中,当徐州难以攻克时,他选择了绕过这座城市。同时,徐州方面也并未出兵追击。这种策略的选择有其深刻的现实考量:如果建文帝最终胜利,那么坚守徐州的军队将会受到嘉奖;而如果朱棣获胜,那么由于局势的复杂多变,徐州方面即便没有追击,也难以被追究责任。因此,这种策略选择实际上是一种权衡利弊后的明智决策。

随着南京的陷落,建文帝神秘失踪,朱棣顺利登上了皇位。在这一过程中,姚广孝的功绩无疑是巨大的,他可以被视为「朱棣时代」的开创者。然而,姚广孝再次做出了令人震惊的决定。当朱棣邀请他回归世俗生活,承诺给予他无尽的荣华富贵和奢华享受时,他却出人意料地拒绝了。

姚广孝坚决地拒绝了提议,他斩钉截铁地表示:「不,我是和尚,我只愿做一个和尚。」他毫不妥协地坚守着自己的信仰和身份。

最终,姚广孝仅被任命为「太子少师」,即太子的辅导老师,虽然这一职位享有极高的荣誉,但实际上并无实权。

关于姚广孝为何表现得如此出格和与众不同,其中的原因我只能进行推测。

另一种表述可以是:假若姚广孝真的选择还俗从政,那岂不是步入了「世俗」的轨道?朱元璋舍弃和尚身份成为皇帝,而姚广孝却选择了与他相反的道路——当然,这仅仅是戏言。实际上,更深层的原因可能是姚广孝也心存恐惧。他煽动朱棣发动叛乱,引起了多少人的憎恨?他的举动虽然惊世骇俗,但却让世俗世界陷入了动荡和苦难之中。

另一种说法则是,姚广孝与朱元璋之间存在某种恩怨。姚广孝在年轻时颇具文艺才华,与才子高启等人频繁交流诗文,并共同组成了「北郭十友」的文学团体。然而,高启等人最终却遭到了朱元璋的诛杀。据说,正是这一事件促使姚广孝产生了谋反的念头,并鼓励朱棣采取行动。然而,这一理由显得相当牵强,只能算是其中一种说法,未必能够完全解释姚广孝的行为动机。

对于姚广孝的非凡之处,确实令人难以理解。不过,若将他和刘伯温相比较,我认为姚广孝更为卓越。他的影响力深远且独特,这使得他在历史上留下了独特的印记。总之,姚广孝的成就与地位,无疑是超越了许多人的。

姚广孝在【明史】中的描绘堪称神奇,其预言能力之强,仿佛天外来客。相比之下,刘伯温的预言虽然神奇,但多数源自民间的口耳相传,缺乏官方史书的记载。

姚广孝在朱棣身边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作为他唯一的军师,他不仅早期就进行了深入的策划,而且在整个过程中都起到了核心操盘手的作用。在关键的转折点,姚广孝的智慧和策略更是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为朱棣扭转了局势。相较之下,刘伯温并未能在类似的情况下发挥出姚广孝那样的影响力。

再次审视姚广孝与刘伯温的命运,我们可以看到两者截然不同的结局。姚广孝在功成名就之后选择退出世俗,坚守自己的信仰,从而得以享受宁静的晚年。相比之下,刘伯温却不幸地卷入了与淮西勋贵的权力斗争,最终因此遭遇不幸,悲惨离世。这两位历史人物的命运走向,无疑为我们提供了深刻的反思和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