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历史

1955年授衔,毛主席看到元帅服突然流泪,周总理:主席想他了

2023-12-20历史

新中国刚成立时举国百废待兴,又接着解放全中国和保家卫国的抗美援朝之战,针对全军高级将领评功授奖的工作被迫推迟到了1955年。

截至当年授衔仪式举行前夕,毛主席在审阅军委设计的元帅军衔服饰时,不禁陷入沉默,久久未能挣脱回忆。

众人看着主席慢慢由沉默转向泪流,纷纷不知所措起来,此时只有一旁的周总理好像已经明了主席为何流泪。

在周总理的解释下,一众人才知道主席应该是想起了当年的伍中豪将军,也就是那位被推测倘若当时还在世,一定能够位列元帅军衔的那位少年英雄!

不见当年第一将

1955年,中央军委筹划了很长时间的新中国首次授衔仪式终于提上日程。

一天,彭老总等人齐聚中南海,手中拿着最后确定的授衔名单,准备向主席做最终汇报。

按照最终商议的授衔方案,主席对所谓的「大元帅」军衔表示根本不感兴趣,对此彭老总也是有些不满。

不过随着主席举出的例子,像周总理和邓公等人也没有参与授衔,众人也只能勉强接受了当前的授衔名单。

眼看名单商议妥当,彭老总又拿出经过军委「终审」的元帅服向主席展示,直言上面的标志正是当年主席在井冈山期间授予红一团的革命勋章。

言及井冈山和红一团,听到此的主席也不由得打开尘封的回忆,想起了往昔在井冈山的红色岁月。

「是啊,当年从井冈山出来的’四骁将’,如今只剩下林彪和老彭了,只是……」

说着说着,主席的声音开始变得哽咽,彼时身处主席身侧的周总理能够看到泪水从主席眼眶中满溢而出。

「主席别这样,公略和中豪的牺牲也是为了新中国」。

周总理如是说。

在场不少经历过井冈山时期的人也渐渐想起了记忆中的那个骁将,纷纷感叹,倘若伍中豪将军当年没有牺牲,如今也应该是元帅了。

毕竟众人都知道,主席对伍中豪将军的喜爱和肯定相当突出,不单单是看重,更是两人之间深厚的革命情谊。

遥想当年还在井冈山根据地时,毛主席就毫不掩饰对伍中豪清晰的战略眼光的赞扬,直言众人都赶不上。

试问井冈山上人,主席第一爱将在何处,相信只会获得一个答案,那就是这位伍中豪将军,别无他选。

秋收起义第一功

自小出身于书香门庭的伍中豪,父亲是晚晴的秀才,这使得他的学习一直备受父亲的督促和关注,十分希望他能够在科举中获取功名。

但未等伍中豪迈入学海,其父便因病离世,家中只剩下年幼的他和性格坚韧的母亲。

同样饱读诗书的母亲丝毫没有放松对伍中豪的教育学习,不管是四书五经,还是唐诗宋词,年幼的他都已经记下了其中不少经史道理。

及至伍中豪稍大,在母亲的支持下,他又先后从小学,到中学,再到后来的京师大学堂。

初到北京,伍中豪人生中第一次碰触到了与晚晴社会格格不入的新潮思想,整个社会弥漫着一股革命气息,而他也被这股充满新奇和希望的革命思想所深深吸引。

在这里,伍中豪遇到了他在革命道路上的「引路人」—— 李大钊先生

双方了解加深后,伍中豪在李大钊先生的引导下开始接触到初建不久的我党,了解到了什么是共产主义,随后他便申请入党,并表示他的一生将要无私奉献给新中国的伟大革命事业!

1925年,伍中豪认识到自己能力的不足,决心前往黄埔军校加强军事知识的学习。

毕业后的他在广州偶遇了毛主席,后来在两人交流对旧中国局势变化和未来走向的猜测和构想时,伍中豪被主席的高瞻远瞩所折服,并坚定了要跟着毛主席一起干革命的想法。

1927年,由毛主席领导的秋收起义爆发,伍中豪在当时的起义队伍中担任了一个普通的营长。

起义爆发前夕,队伍里面一位团长却未战心先怯,竟然想要偷偷去向国民党军告密,正是伍中豪在团长准备「投诚」前发现了他的怪异举动,直接命人拦了下来,一举把起义信息泄露的火苗掐灭在了襁褓之中,可谓是 「战场还没上,先立第一功」。

毛主席在接到伍中豪对「某团长意图叛逃」的应急处理后,对其高度赞扬,并直言, 「多亏了伍中豪的眼睛啊,不然咱们起义还没开始,就该考虑往哪儿逃了」。

1928年2月, 伍中豪任营长的第三营作为攻打 宁冈城的主攻, 这次战斗,毙敌300多,生俘100多,这是中国工农革命军在井冈山以后的一次大胜。

1930年春,在三十一团团长伍中豪的强烈建议下,红军向赣南发展。

3月20日, 红四军改编,伍中豪任第三纵队司令。

1930年5月18日, 伍中豪率第三纵队进入闽西,5月23日到6月9日,三打龙岩城,全歼陈国辉旅2000多人,发动龙岩农民起义,奠定了开辟闽西根据地的基础。

6月中旬,第三纵队扩编为红一军团第十二军, 伍中豪任军长。

6月下旬, 伍中豪不幸患了肺炎,住进了中央红色医院。

要知道,毛主席从来不是一个为了个人需求就在队伍里面搞特殊化的伟大领袖,但在伍中豪住院的事情上,毛主席首次打破了自己的原则,不仅专门指示要给伍中豪开小灶,甚至还几次去医院探望和照顾养伤中的伍中豪,丝毫不顾 肺炎是会传染的。

1930年10月, 伍中豪带领一个排的警卫,准备调集赣西南独立团,准备向福建漳州进军。

途经安福县成时候,突然遭到 到安福靖卫团的袭击,伍中豪被迫应战。

很快,警卫排伤亡过半, 突围至城郊亮家山时,全军覆没,伍中豪被靖卫团团长罗汉苟杀害。

一代骁将,就此陨落。

伍中豪的死讯被提交主席时,那一瞬间毛主席的泪水便已经满溢了眼眶,那种痛失手足的悲痛,使得主席久久不愿接受伍中豪已经牺牲的消息,只是对着窗外的天空默默泪流。

红十二军全体官兵6000多人失声痛哭,当时的红三军团长彭老总,直接找到毛主席, 「让我带队吧,我要去给中豪报仇雪恨」。

听及此言的主席也努力从痛失爱将的悲痛中奋力振作,坚定地说,「这个罗汉苟,你一定要把他抓回来!」

彭老总带着5000多名红军,将 安福县靖卫团全歼,凶手罗汉苟活捉。 彭老总亲自监斩, 红12军政委谭震林操刀,为 伍中豪报了血仇。

只可惜,哪怕是新中国成立后组织的多次搜索,都未能找到伍中豪将军的遗骸,连主席也只能接受伍中豪长眠华夏大地的事实。

男儿沙场百战死,壮士马革裹尸还。

埋骨何须桑梓地,人间处处是青山。

毛主席1929年5月做的这首诗,是伍中豪壮烈一生的真实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