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历史

他曾担任上海市委书记,在任时大力提携过江同志,长子是一位中将

2024-02-07历史

汪道涵同志出身革命家庭,其父曾追随过孙先生,他自小受父亲影响,对于自由和民主很是崇尚,对于封建和愚昧很是厌恶。16岁那年,他开始参加革命活动,彼时东北刚刚落入日本人之手,而国府却对此无动于衷,这引起了广大学生团体的不满,于是大家便纷纷前往南京请愿,要求蒋介石出兵关外,驱逐侵略者。

汪道涵也参加了此次规模浩大的请愿活动,与来自五湖四海的同学们聚集在总统府门前,高喊各种爱国口号向蒋介石施压。但谁料蒋介石根本不理会学生们的一腔热血,为了尽快平息事端,他居然派遣军警强行驱散请愿的学生,将大家赶回原籍。此举让汪道涵很是失望,他意识到国民党的本质只是一个利益团体,而非救国救民的革命政党,于是他便转而开始接触共产党,阅读一系列共产主义专著。

在经过1年多的了解后,汪道涵认为共产党才是中国革命的真正引导者,也是唯一能拯救中国的政党,所以他便毅然决然加入红色阵营,成为一名无产阶级战士。1933年,他在做街头宣传的时候,遭到军警逮捕,被关进大牢之中,期间还遭到了诸多肉刑折磨。后来,是他的父亲四处奔走、托关系,这才将他拯救出来。

事后,父亲劝他不要太冲动,否则很可能会丢了自己的性命,并要求他立即脱离中共党组织,回家找个体面的工作安稳过日子。汪道涵表面上顺从父亲,但私底下却还一直和党组织保持联系,并在党组织的支持下,秘密从事外围革命活动,动用一切手段扩大共产主义的影响力。

抗战爆发后,父亲终于不再阻碍汪道涵干革命,汪道涵随即联合几个志同道合的好友,成立了一个抗日团体,面向全社会募捐善款,支援前线。上海沦陷之后,整个长三角完全暴露在敌人的铁蹄之下,汪道涵担心日本人打过来之后,父母兄弟会遭遇不测,所以便劝说父亲向陕北搬迁,以躲避战火。汪父是个非常深明大义的人,很快便同意了汪道涵所请,于是在1938年10月,汪家舍弃老宅子,拖家带口沿着长江西进,到达武汉后再转而向北,直奔延安。中共党组织对于汪家人很是欢迎,马上为他们安排食宿,同时还将汪道涵吸纳到陕北公学学习。

1938年,汪道涵被派往安徽从事抗日工作,次年,他被又被编入新四军中,担任某支队副政委,同时还兼任嘉山党委负责人。嘉山地处日战区和国统区交界地带,情况十分复杂,汪道涵为了让革命队伍能在此处站稳脚跟,一方面坚决动员农民、工人支持抗日大业,稳固群众基础;一方面与当地的国民党政权、国民党军谈判,希望国共双方能联合作战,一致对外,不要同室操戈,让日本人渔翁得利。

1941年,蒋介石暗中授意华东、华北的国民党军「围攻」人民武装,大搞「排共」,嘉山一带的国民党军接到命令之后,马上大举进犯汪道涵所在的革命根据地。汪道涵在请示了上级之后,马上排兵布阵坚决予以反击,维护我方的合法权益,但同时,汪道涵也保持了一定的克制,并没有进一步扩大事端,以免破坏统一战线。

抗战结束后,汪道涵转往山东军区工作,并参加了济南战役、淮海战役的支前指挥。1949年中旬,他跟随三野南下,浙江解放之后,他就任杭州副市长,并兼任省政府高干。1952年,他被调到国务院任职,主管第一机械部,80年代初,他主政上海,并在党中央的指示下,在沪地有序开展经济体制改革,将上海推入了发展的快车道。

1987年,他因为年事已高,主动申请退出政坛,但在1990年,党中央又重新启用他,安排他到一个半官方组织任职,专门负责处理有关台湾方面的事宜,争取消解海峡两岸的误会和矛盾,促进双方加深交流,争取和平统一。一直到90年代末,汪道涵才正式卸下所有重担,正式退休疗养。

早年汪老在上海的主政的时候,曾经大力提携过江同志,江同志很感激这份知遇之恩,一直视汪老为「恩师」,始终对汪老恭敬以待。汪老的子女们也都非常优秀,其中长子王致远更是一度官至中将,是解放军的核心领导人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