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历史

长春围城的真相——国民党的「杀民养兵」和「逐民出城」

2024-04-08历史

摘要:李敖和曾健民共同执笔写就【<大江大海>骗了你】指出龙应台书中史料错误、只谈现象不谈原因、用悲情躲避更深刻的问题等等。

作者:李敖、曾健民

或许 龙应台完全不知道,最后的「现象」根本不是单纯的飢民问题,而是国民党蓄谋发起的「飢民战」。

根据「长春文史资料」一九八八年第二辑的调查:

长春守军为减轻城内粮食奇缺的压力,还采取了残忍的「杀民养兵」和「逐民出城」的政策。他们规定一个警察要赶走八人,一个保长要赶走八家,将市内飢民、乞丐和开释之犯人,均大批地驱赶出城外。

在共产党这边,一下子冒出「飢民战」,不得不妥为应付,也需要时间解决。

看看共产党这边当事人的回忆:

敌人驱使大量市民出城,造成十余万市民妻离子散,家破人亡。仅在我师正面就涌出数万难民。兵团指示,立刻把难民收容,转运到解放区就近安置。我师方向的卡哨是难民出口之一。我民运部门协同双阳、伊通、怀德等县委、县政府,转运疏散,经过十几个昼夜,才把难民疏散安置下来。

可见情况是国民党方面造的因,即「杀民养军」、「逐民出城」,弄出个烂摊子让你收。

国民党抢粮食,经过如下:

颁布了「战时长春粮时管制办法」,其中规定市民只准自留三个月的口粮,其余的粮食按议价卖给市政府,「以供军需」。居民中如有抗拒不交或隐匿不卖者,一经查获,除没收粮食外,还要按军法惩处。于是,城内居民的粮食被「管制」起来,统一分配,搜括殆尽。

任何 悲剧发生,总要找「原因」,据当时国民党第一军头郑洞国的回忆:

〔蒋介石〕在电报中除了用好言抚慰我们以外,仍是要我们无论如何要坚守住长春,等待他派大军前来救援。在给我本人的电报中,蒋先生还特别命令我将长春城内人民的一切物资粮食完全收归公有,不许私人买卖,然后由政府计口授粮,按人分配,以期渡过眼前难关。

结果呢?

我们的 蒋介石 同志 一筹莫展,根本派不出救兵来。

一旦「杀民养军」的戏码用到尽头,「逐民出城」的戏码就出来了,最后的悲剧证实了两点:

第一、 你蒋介石根本不该守长春孤城

第二、 你蒋介石根本无力救长春孤城。

是你决策的错误,责任攸归,一清二楚。「原因」在此,可是我们无知的龙应台不知道,她只会看「现象」。「现象」就是共产党不对,这就是「大江大海一九四九」这部书的方法架构,这么头脑不清的人,居然还要写书呢。

这当然怪蒋介石的头脑不清。

死守孤城的作用只为了面子、一时的面子。

黄埔六期的盛文将军,他是胡宗南的参谋长,打下延安的就是他。他晚年在「盛文先生访问纪录」中回忆,就变相指出蒋介石不知兵,只会用死守耗尽兵力:

我可以大胆地说,徐蚌会战是不应该打的,这是政略的错误。许多地方我们不应该打而打,应该放弃的地方到处死守。这样攻占一个地方就多背一身的包袱,最后使自己一点气力都没有。关于这一点共党就不一样,他就不愿背多餘无益的包袱,随时保全著实力。到处都要死守,等于和敌人同归于尽。成都最后是我守的,我当时就反对守成都,守它只有同归于尽而已。

国民党文宣作品,有「蒋总统在军事上的丰功伟业」这类主题呢。

在军事上,守长春是笑话,懂军事的人都知道是战史中的笑柄。

但是对于长春的百姓来说,蒋介石将 长春非死守之地,根本不该守,结果造成围城 剧。

当时的 长春市市长尚传道 长春国府守军 以及 长春最高司令关郑洞国﹙东北剿匪总部中将副司令,兼第一兵团的司令官,吉林省政府主席﹚等都留下了亲历记。

我们可以了解到下面的事实。

真正遭解放军围困粮食无法进城的期间,大约是从1948年5月机场被解放军占领后,一直到10月放下武器的5个月。

当时的长春市长回忆道:

「国民党在长春的军政人员、特务、警察近十万人,除了直接向人民洗劫外,就是这样用一堆废纸搜掠了卡哨内外约六十万人民的粮食和财物。」

「由于国民党『杀民』政策饿病而死的长春市民共达十二万人,人民政府进城以后,在卡哨内外地区掩埋尸体约八万具」。

「从四月到十月半年间,长春特务就通过『特密处』这个机构,逮捕屠杀了革命地下工作人员、进步人士、青年学生、无辜人民共约二百余人。处死的手段,有一小部份是用日本刀砍死勒死的,大部分是活埋的。」

长春围城饿死的,全都是长春居民,而十万的守城军政人员并未到饿死的状态。

一位守军在六月发出的家书,信中还嫌部队伙食猪肉「只是皮和骨头」「难以下咽」,还说,高深米一斤七万元、猪肉九万元、金子一钱三百三十万元。 本来长春 能守,能守多久

关键在粮食。

因此守军早已先抢购了粮食,并进行了市民户口清查余粮登记。按当时统计,依市内人口和存粮数最多只能吃到七月底。后来守军又动用战时粮管法,强制市民把粮食卖给政府做军粮,最后只有发行大额钞票﹙面额最高达一亿五千万﹚向民间搜刮粮食。

可见得,守军搜刮民间粮食,囤积以自保,是围城会饿死人重要的原因。

另外,三月间,国民党军在东北只剩下三个孤立的大据点──长春、沈阳和锦州;而「东北剿总」总司令卫立煌和蒋介石又都力主坚守这三大据点顽抗到底。

这错误的固守战略导致了长春围城饿死人的悲剧。

守军司令郑洞国另在回忆文中说:

「我曾主张放弃长春,我认为长春距离主力太远,被吃掉的可能性是很大的,与其将来被歼灭,不如主动提早放弃。将国民党军主力集中于沈阳锦州之间......而蒋介石却认为放弃长春对国际影响太大,固守长春可以吸引一部分敌人兵力,减轻敌人对沈阳、锦州的压力。」

当时蒋介石给郑洞国的命令是「固守待援,相机出击」,郑则计画凭借长春坚固的地下堡垒工事进行顽抗。

长春守军有第60军和新编第7军两军。第60军于10月17日宣布「起义」,10月19日第7军也选择了「放下武器」的道路。原来坚持「宁可战死,不愿投降」的司令官郑洞国,也于翌日投降,结束了围城悲剧。

对于长春守军最后选择了「反蒋起义」和「放下武器」这两种方式,结束长春围城悲剧的史实,龙书又发挥了高明的文学修辞蒙蔽史实。

龙书说第60军是「缴械」,第7军成为「俘虏」。

但是,国民党守军明明是「反蒋起义」,它却说是「缴械」;明明是「放下武器」,它却以「成为俘虏」称之。该书欲以文字蒙蔽解放军围城战略的正当性,也欲借以淡化国军投共的事实。

其实,第60军军长曾泽生,在9月间就与其属下的两个师长密谈「反蒋起义」;因为「九月,长春城内一片混乱,军队赖着微少的空降粮食活命,士兵面黄肌瘦,士气低落,老百姓连树皮草根都吃完了」。曾泽生在17日「起义」的前一晚,还写了一封劝郑洞国一起「起义」的信,意 是:

「长春被围......士兵饥寒交迫,人民死亡载道,内战之惨酷,史无前例......此皆蒋介石政府祸国殃民的罪恶......反对内战,打倒蒋氏政权,以图挽救国家于危亡,向人民赎罪,拔自身于泥沼......望即反躬自省,断然起义,同襄义举......。」

第7军是选择了「放下武器」,并不是「成为俘虏」,是国共双方谈好了条件后才「放下武器」的。这个条件双方谈好的放下武器的条件是:放下武器后,保障生命财产安全、对志愿参加解放军的人按原级录用、不愿参加者遣送返乡、不加侮辱。

从战史中,我们还可领教「飢民战」的伎俩。

凯撒(Caesar)书中记录:

公元前五十二年,蛮族守阿勒西亚(Alesia)城,即驱出城中老弱,到罗马军前,乞求一饱。凯撒拒绝收容飢民,因为他看出了这是敌人搞出来的「飢民战」。

从理论上论定龙应台,已经很清楚了。举个例吧。例如,龙应台用很大篇幅,写国共内战,写到长春围城:

长春围城,应该从一九四八年四平街被解放军攻下因而切断了长春外援的三月十五日算起。到五月二十三日,连小飞机都无法在长春降落,一直被封锁到十月十九日。这个半年中,长春饿死了多少人?

围城开始时,长春市的市民人口说是有五十万,但是城里头有无数外地涌进来的难民乡亲,总人数也可能是八十到一百二十万。围城结束时,共军的统计说,剩下十七万人。

你说那么多「蒸发」的人,怎么了?

饿死的人数,从十万到六十五万,取其中,就是三十万人,刚好是南京大屠杀被引用的数字。

一百多公里的封锁线,每五十米就有一个卫士拿枪守着,不让难民出关卡。被国军放出城的大批难民啊,卡在国军守城线和解放军的围城线之间的腰带地段上,进退不得。尸体横七竖八地倒在野地里,一望过去好几千具。

十一月三日,中共中央发出对共军前线官兵的贺电……在这场战役「伟大胜利」的叙述中,长春围城的惨烈死难,完全不被提及。「胜利」走进新中国的历史教科书,代代传授,被称为「兵不血刃」的光荣解放。

事实这么简单吗?

据「萧劲光回忆录」,特别指出国民党的难民战术:

他们将骨瘦如柴的长春市民,成群结队地驱赶出来。这对我部队压力很大。我们既要执行封锁任务,又要维护人民群众利益,既要粉碎敌人恶毒的阴谋,又不能让成千上万的百姓饿死。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政策问题。

共產党设立了一个「难民处理委员会」:

在前沿和后方设置了大大小小的难民收容所数十个,有计画地收容难民、疏散难民。开始,我们工作缺乏经验,给饿苦了的群众吃饭没有限制,结果有些群众在久饿之后突然进食过多,胃肠负担不了,胀死了。接受教训,以后收容的难民就先吃两天稀饭,逐渐增加饮食,避免了类似情况的发生。对收容的难民,及时的疏散到各地去,有的单位还利用难民回去做侦察或瓦解敌军的工作。围城期间,难民委员会共发放了四千吨救济粮,六亿元救济金及五百斤食盐。为了救济长春市的难民,减轻当地解放区群众的负担,我们的战士迅速自觉地开展每人每月节约一斤粮的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