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历史

淮海战役中,华野中野谁的功劳更大?毛泽东和粟裕的话一针见血

2024-02-05历史

淮海战役中,华野中野谁的功劳更大?毛泽东和粟裕的话一针见血

1978年,南京军区领导在接受粟裕大将视察后被约谈,引起领导干部的紧张情绪,怀疑自己的接待工作出现了问题,激起了中央首长的不满。

领导干部们在粟裕面前低头不敢直视,感到紧张和不安。粟裕并没有谈论自己的个人情况,而是聚焦于淮海战役的指挥经验。

南京军区的领导因此松了口气,认为粟裕是来追忆峥嵘岁月的。

然而,在谈到双堆集战役时,粟裕突然提到中野在淮海战役中的贡献,质问南京军区为何在【淮海战役】话剧中未提及中野。

这使南京军区的领导们感到惊讶和吓唬,他们向粟裕纷纷道歉。

尽管领导们纷纷认错,但在谈论淮海战役时,作为华野出身的他们普遍认为淮海战役是华野的功绩,老首长并未居功。

关于淮海战役中华野和中野谁的功劳更大的问题,南京军区领导们有自己的看法,一致认为华野功劳更大,而粟裕则是首次提出了「淮海战役」概念。

在孟良崮战役后,华东野战军基本消除了国民党军队对山东解放区的威胁,使得国民党军队转为防守地位。

此刻,针对我军在华东战场取得的战机优势,中央军委决定主动寻求作战,以削弱国民党军的实力。

毛主席提出了一项新的战术,计划分兵渡江南进,迫使中原地区的国民党军队撤回江南,以消耗其有生力量。

然而,在前线的粟裕看来,更应该集中野战军的优势兵力进行统一指挥,与敌人展开优势战,然后再发动大规模的歼灭战。

1948年1月22日,粟裕向中央汇报了自己的战略构想,却发现与毛主席的想法不一致。

中央军委在复议后于1月27日发布了「熟筹渡江」的命令,让粟裕感到沉重。

尽管他一向服从党中央的命令,但他作为实际情况出发的战略家,认为眼下不宜南渡。

在两难境地中,他按照中央的要求处理南渡事务,同时继续分析当前局势。

经过3天的深思熟虑后,他再次向中央发电,强调了集中优势兵力指挥的重要性,并表示短期内能够取得胜利。

毛主席注意到了这封电报,但中央认为中原打大歼灭战的时机未到,因此再次推迟渡江时间至5月15日。

这时,粟裕陷入困境,他知道前线将帅与中央的意见必须一致,但在关键时刻不能出现偏差。

经过深思熟虑,他决定再次向中央汇报自己的意见。

在战争时期,有一条不成文的规矩:下级对上级命令提出的异议,同样的内容只能提三次。

粟裕明白自己面临的巨大压力,但毛主席和中央军委看到他的坚定态度,认识到他一定有更充分的意见,于是电令粟裕与陈毅前往西柏坡亲自汇报。

1948年4月30日至5月7日,中共中央书记处在城南庄听取了粟裕关于中原战场局势的意见。

粟裕认为,以三个纵队渡江虽然会牵制敌人,但会使我军陷入没有后方支援的危险境地,存在极大风险。

其次,考虑到蒋介石的嫡系主要是机械化部队,他们在江南难以发挥优势,因此调主力回防江南的设想几乎不太可能实现。

第三,国民政府中的桂系实力不愿意耗费自身实力,但如果渡江威胁到他们的地盘,将使他们与蒋介石形成更紧密的联系。

粟裕的建议引起与会人员一致赞同,毛主席和中央书记处随即决定,华野应继续依托中原、华北两大解放区,与中野协同作战。

1948年6月,豫东战役爆发,粟裕指挥华东野战军的西线部队在5个昼夜内攻占河南省会开封。

随后,粟裕果断放弃开封,灵活运用「围城打援」战术,指挥华野部队展开了运动打援的歼敌行动。

战局的发展符合粟裕的预期,在睢杞战役中,蒋介石为了救援区寿年兵团,派遣了32个正规旅驰援,总兵力达27万人。

在整个战役中,华野官兵巧妙运用灵活机动的优势,一边打援一边攻坚,最终成功捉拿了敌军兵团司令区寿年,并对增援的黄百韬部队造成沉重打击。

这场战役不仅打乱了国民党军队在华东和中原地区的防御计划,而且在心理层面上对敌军造成了极大震慑。

淮海战役中,中野和华野展开了联合作战。在形势看好的情况下,粟裕决定实践先前对毛主席和党中央做出的策略承诺。

然而,当他再次审视淮海战场时,发现形势有了一些变化,似乎超出了他之前的设想。

粟裕站在华野的角度上提出了在淮海地区需求战机,打大型歼灭战的战略部署,范围仅限于两淮周围。

由于对豫东、山东等地的作战,淮海地区的局势发生了变化,我军实力大为增强,眼界不能只局限于一隅。

毛主席根据当前敌我形势亲自撰写了【关于淮海战役的作战方针】,该方针比粟裕之前计划的大,范围涵盖了两淮、鲁南、苏北等地。

看完毛主席的方针后,粟裕的思路变得开阔,开始设想联合华野和中野两个野战军,在徐州、淮海战场集中优势兵力,可能将蒋介石的主力全歼于此。

兴奋之际,粟裕于10月31日向毛主席和中央军委回报自己的想法,并建议由陈毅和邓小平统一指挥淮海战役。

这次,中央在11月1日电告华野、中野,全面指挥淮海战役的责任交由陈毅和邓小平。

淮海战役的实际战局与粟裕的预期相符,共歼灭国民党5个兵团、22个军,总人数达55.5万余人。

在粟裕直接领导的华野部队中,歼敌4个兵团,18个军,总计44.3万余人。

综观淮海战役,无论是前期策划还是带兵进军,粟裕都是主导力量,而歼敌数量上华野更为占优。

然而,在淮海战役中,究竟是华野的功劳更大呢?

粟裕在1949年1月中旬的华东野战军前委扩大会议中明确表示,淮海战役是华野与中野在一个战场上为一个共同战役目标而作战的胜利,应看作团结和协作的胜利,而不是个人或某个野战军的胜利。

在会议最后,粟裕强调:「我们有些同志忘记了,中野最先担负了外线出击的最艰苦的任务,我们同志忘记了人家的装备,人家的情况。」

实际情况正如粟裕所言,淮海战役的伟大胜利不是华野单方面能够取得的。在整个战役进程中,中野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首先,中野及时占领了宿县。在淮海战役初期,国民党的策略是依托陇海线和津浦线,以徐州和蚌埠为据点,远距离输送兵力来对抗我军。中野发现这个漏洞,通过奇袭占领了两条铁路线的中间节点宿县,导致徐州和蚌埠失去联系,国民党军无法及时补给,失势显著。

其次,中野在战役拉锯之际,以弱势兵力迅速包围了黄维东援助的12兵团。

粟裕在战后总结中指出,消耗方面,华野使用的手榴弹较少,主要依赖炮火推进;而中野则使用更多手榴弹,但每门火炮只打几发炮弹。尽管中野的军备实力低于我军平均水平,但他们敢于第一时间合围拥有美械的黄维兵团,这一行动导致南京方面误判形势,错误地下达了徐州集团30万人救援双堆集的指令,使淮海战役正式扩大化,将杜聿明集团困入我军在永城的包围圈中。

华野和中野都是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军队,与国民党拉山头、论嫡系不同,人民军队一直贯彻团结作战、配合作战的原则。这使得在一次又一次艰难的战役中,弱势的野战军逐渐占据优势,并最终在淮海战役中取得胜利。

然而,淮海战役胜利的因素不仅限于此。毛主席在【论持久战】中指出:「战争的伟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淮海战役的胜利根源于人民群众的支持。淮海战役纪念馆中摆放着一辆小推车,这是人民群众支援前线时使用的工具。陈毅元帅说过,淮海战役的胜利是人民群众用小车推出来的。在整个战役中,华东、华北、中原三个解放区发动了约543万人支援前线,使用小推车等原始工具,行走在重重困难中,为前线运输粮食高达9.6亿斤。在淮海战役期间,人民群众出动了担架20余万副,挑担35.5万副,许多老人不仅将儿子送入解放军队伍,自己也加入后勤支援。

综观淮海战役的成功,不仅仅是依赖于歼敌的华野、艰苦打援的中野,更离不开背后支持的人民群众。

结语 淮海战役,一场历时66天的浴血奋战,同时也是一场极为罕见的大规模民众支前运动......

这场战役迅速推动了解放战争的胜利。

从历史的角度看待淮海战役,我们无疑感到自豪和骄傲!

然而,我们也不能忘记,这是从历史的角度看待。

如果站在经历过这场战役的人们的角度,或许会有不同的感受......

他们舍生忘死,奋力拼搏击败敌人,他们为实现自己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梦想而努力。

在那个时候,参与战斗的他们又何曾评判过谁的功劳最大?谁的付出更多?

在淮海战役中,我们看到战士以拼死之志歼敌于前,看到人民以坚定信仰支援前线。

其中一些人早已无法享受胜利的果实,但他们所留下的是一个不再经历战争的社会。

淮海战役的胜利不仅加速了整个解放战争的进程,也为人民军队的战史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此时,如果我们仍然困扰于哪个部队的功绩最大,或许就是对那些革命先烈最大的不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