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历史

周总理派人策反胡宗南,胡宗南先派人给抓了,又暗中秘密召见

2024-07-28历史

1949年,随着渡江战役结束,国民党的失败已经注定,可就算如此,国民党也没有想过彻底投降,而是希望借助手中的力量站住脚跟,而国民党这时候在中国大陆仅剩两股力量,这两股力量分别是胡宗南集团和白崇禧集团,这当中胡宗南集团,当属最为顽强,因为他手中的武装力量,堪称国民党最后的王牌。

所以,胡宗南十分希望凭借手中的力量,为校长守住最后的地盘,为了能完成校长的愿望,胡宗南希望能修建一条属于自己的马奇诺防线,所以他在渭南建立了他的马奇诺防线,然而他辛苦建立的马奇诺防线,迅速被彭老总直接打爆。

胡宗南看情况不对,立即开启跑跑模式,直接逃到了汉中,这时候胡宗南知道自己已经阻挡不了我军,希望能凭借汉中的地势,阻挡我军前进步伐,从而确保老蒋在西南的实力,不会彻底完犊子。

来到汉中后,陈明仁和程潜起义的消息传来,这让觉得胡宗南很难守住汉中,为了不让自己全军覆没,于是他拉上宋希濂,希望能劝说老蒋放弃汉中,然而他们的建议便老蒋拒绝,在没办法的情况下,胡宗南只能表示自己坚守汉中,不会辜负老蒋的希望。

在这期间,我军虽然在各个战线上已经获得了胜利,然而胡宗南所控制的汉中地势险要,如果强攻的话,有可能会造成巨大伤亡,为了避免川中百姓遭遇战火,我党心怀天下,自然不愿看到生灵涂地,于是周总理提出策反胡宗南,让他率部起义,为此,周总理找到了胡公冕,希望他能去劝说胡宗南,站在人民一边。

然而,这次策反并没有成功,究竟为什么没有成功,今天来聊下这个事情。

胡宗南作为老蒋头号门生,巅峰时期手握五十万大军,拥有绝对的实力,被人称之为西北王,可以说如果能策反胡宗南,对我党来说,绝对是一场重大的胜利。

为了能增加策反的成功性,周总理找到了胡公冕,希望他可以再次劝说胡宗南,希望胡宗南能做出正确的选择,站在人民身边,不要一错再错。

胡公冕,胡宗南曾经上级兼结拜兄弟,可以说两人的关系十分亲密,由他来策反胡宗南十分合适,为什么合适,主要是他在黄埔军校担任卫兵长的时候,曾经给胡宗南疏通关系,让他得以被黄埔军校录取,之后胡宗南开启军事生涯的时候,胡公冕又时常对他点拨帮助,这让胡宗南军旅生涯初期格外顺利。

所以,周总理觉得胡公冕的话,一定在胡宗南内心有很重的份量,所以他是最好策反胡宗南的人,其实在周总理找到胡公冕前,他已经多次劝说胡宗南,只不过胡宗南没有下好决定,所以才走到了如今的一步,可以说很多时候,人未来会如何,往往就是在自己一瞬间的意识,胡宗南的犹豫不决,也给他未来蒙上了阴影。

胡公冕也不希望胡宗南陷入绝境,所以他决定在做出一次努力,希望这次胡宗南能看清楚情况,于是他给胡宗南写了一份信,并希望能让孟丙南、张新两人带给胡宗南。

孟丙南浙江余杭人,他的妻子是胡宗南结拜兄弟章旭初女儿,章旭初的女儿又是胡宗南的干女儿,当年两人结婚的时候,胡宗南还是征婚人。

张新浙江浦江人,胡宗南同乡兼校友,作战勇敢,深受胡宗南喜爱。

从胡公冕所找的两人可以看出,他们都是胡宗南可以信赖的人,所以他觉得这两人如果能当面和胡宗南沟通,胡宗南很有可能听进他们的话。

孟丙南、张新在知道这个事情后,起初两人不愿意接受策反胡宗南任务,但挨不住我军和胡公冕的劝说,两人还是觉得愿意完成这项任务,于是两人开始分头前往胡宗南控制区,两人之所以会分开,主要是两人曾经在胡宗南部工作过,这让他们在胡宗南集团有深厚的人脉关系。

首先,孟丙南在进入胡宗南控制区不久,便受到了第一军军长陈鞠热情接待,并给他看了胡公冕写给胡宗南的信。陈鞠十分客气,并将胡丙南送去汉中,然而在前往汉中路上,途中汽车抛锚,孟丙南在等待车子修好的时候,意外碰到了张新,于是两人便一起前往汉中。

车子修好后,在走出不到二里陆,就碰到了胡宗南的特务头子唐西园,唐西园地一时间将两人抓了起来,并从两人身上发现了胡公冕写给胡宗南的信和一些我党的文件,唐西园是戴笠派到胡宗南身边特务,唐西园便替胡宗南管理他的侍勤队,由于侍勤队在胡宗南集团有很高的地位,这让陈鞠不好多说什么,因为如果多说什么,有可能会让自己被按上一个「通敌」的罪名。

抓到孟丙南和张新后,唐西园第一时间请示胡宗南,并把两人关押起来,因为他知道胡宗南部里面人多口杂,如果贸然将两人带去见胡宗南,一定会引起他人的注意,为了不引起不必要麻烦,唐西园把两人单独关押,胡宗南也知道唐西园的意思,所以他也不可能明面里直接召见两人,而是选择私底下召见两人,这样一来可以蒙蔽老蒋,同时也能和我军取得联系,这种方式毫无疑问是对自己最有利。

不久后,胡宗南很快单独召见了孟丙南,两人见面后,孟丙南第一时间介绍了,他在解放区的所见所闻,同时也告诉胡宗南应该站在人民一边,不应该继续跟着老蒋胡作非为,然而胡宗南对他的话,不太喜欢,所以并没有听进孟丙南的劝说,而是带着怒气离开了。

之后胡宗南又第二次、第三次召见孟丙南,两次召见采取了不一样策略说服胡宗南,只不过胡宗南始终没有听进去孟丙南的话,在这之后,胡宗南再也没召见过他。

胡宗南之所以不再见孟丙南,很大一个原因就是孟丙南资历浅,在他心理的份量不重,这让胡宗南对他始终不太信任。其实在和孟丙南见面的时候,胡宗南私底下还和张新有过一番交谈,而他之所以分开见两人,主要就是希望能从两人的话语中,找到适合自己出路,从这点来看,胡宗南十分狡诈。

胡宗南在和张新交谈的时候,整体情况会比孟丙南好,所以两人交流的时候,是有聊一些比较深入的内容,张新也在胡宗南第一次召见他的时候,将胡公冕的信和我党的文件给了胡宗南,让他了解我党的政策。

两人在来胡宗南控制区域前,为了安全起见,两人分开走,然后各自带了一份胡公冕的信件和我党文件,进入胡宗南控制区域后,两人阴差阳错下遇到,孟丙南身上胡公冕信件和文件被搜走,而张新因为把信件藏在鞋底,并没有被找到,所以他才能他手中信件和文件给胡宗南看。

或许胡宗南早就看到这份文件,可他并没有过多什么,而是跟张新聊了起来,这一聊便是两个小时,在和胡宗南交谈的时候,张新没有和胡宗南谈政策或者什么,而是换了一个方法,就是聊军事、战术,这让胡宗南十分愿意和他聊,最终双方聊了两个多小时,也没有什么结论。

由于,第一次聊的时候十分愉快,这让两人第二次交流的时候,张新才会找准机会询问胡宗南是否已经下好决心,可胡宗南还是有点担心,并没有答应张新,张新看火候差不多,便和胡宗南说了我党的政策和解放区的所见所闻,这次交流又持续了两个多小时,只不过没有很好的结果。

很快第三次见面来了,这次见面后,胡宗南直接询问了彭老总的情况,胡宗南之所以会询问彭老总情况,主要是彭老总在解放战争以后,给了他不少麻烦,所以他很想了解这个老对手的情况,而他之所以这样问,就是怕自己是否会被为难,然而张新则是反问,两人在抗战的时候已经相识,所以两人算是朋友,而这句话意思,就是告诉胡宗南放心,绝对不会被为难。

第二个问题便询问赵寿山的情况,希望能从赵寿山的情况识别出,我军对待投降将领的政策,胡宗南之所以这样问,主要是赵寿山地位不如傅作义、程潜、陈明仁,所以他想从赵寿山的情况,判断自己未来会有什么待遇,张新直接问答,人民欢迎他弃暗投明的赵寿山,这句话表明上没给出正面答案,给出这样的答案毫无疑问是最争取的,因为他也没办法确定胡宗南起义后待遇,所以他不能随意承诺。

第三个问题是如何看待文天祥这样的人,文天祥是南宋时期主战派,和元军鏖战多年被俘,后不愿投降元军被杀。胡宗南之所以提出这个问题,主要是他把自己视为文天祥,表达了自己坚决抵抗决心,同时他也想从文天祥的例子,来试探我党对于顽固派的态度。张新则是直接反驳胡宗南和文天祥不是一个类型的人,胡宗南在听到张新的回复后十分生气,直接让人带走张新,之后再也没有见过张新。从胡宗南态度来看,他有点进退两难,所以他对于起义一事十分犹豫,不确定自己要走那条路。

经过一番思索后,胡宗南还是选择起义,只不过他是先派自己高级参谋朱亚英和我党进行联系,只不过最后并没有成功,胡宗南起义之所以没有成功,一方面老蒋在他身边安排了不少眼线,所以胡宗南一举一动老蒋很了解,所以在得知胡宗南想要起义举动,老蒋第一时间给他做思想工作,胡宗南的思想工作也被老蒋做通,最终选择顽抗到底。而他最终也因为自己错误的决定,在66岁的时候郁郁而终。

对此,你们有什么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