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历史

1968年,救了邓小平长子邓朴方一命的工人,后来过得怎么样?

2024-02-03历史

邓小平政途坎坷,「三起三落」传为佳话。其子女亦身受父辈之磨难,生活原本朴素,却在波谲云诡之际经受沉浮,磨炼坚韧之志。其中,邓朴方遭遇可谓最令人唏嘘。

昔时,方乃天资之俊秀,在高中时名列前茅,于1962年跻身北大高堂。进入技术物理系,孜孜不倦,钻研原子核物理,学富五车。及至22岁,已身居大四,豈料乌云密布,风雨欲来。

特殊时局来袭,邓小平再度风雨飘摇,被指责成民国罪人,遭批判之刑。家眷亦未能幸免,朴方被迫辍学,多年苦心赢得的党籍岌岌可危。

更为伤心的是,父辈一旦被诬陷,毫不留情,将子弟们也拿来作为攻击对象,企图从邓小平后裔中寻找虚构之「罪证」。

不论朴方如何努力,那些人始终坚持用错误之名侮辱其父,令其深感屈辱。在一次次的心灵折磨下,乃至于1968年8月的一日,怒气冲心,自三楼纵身而下,企图以死引人注目。

不意中,他并未当场身亡,而是陷入深度昏迷。因其坠楼途中,一铁丝蓄意拂过其身,虽然此番意外宛若幸运,却给予其身体极大的损害。

昏迷未醒,脊柱受伤,下肢无知觉,邓朴方之境甚为危殆。即便在此危急时刻,深受父辈影响,亦无医者敢伸援手。虽救护车曾赴,却仅将其搁置于北大校医院门前。行人往来,熙熙攘攘,然愿援手之人寥寥无几,唯有一人,乃王凤梧,亦为邓朴方之救命恩人。若非其,邓朴方后来在钟爱之领域取得骄人成就者,亦难谱写。

王凤梧踏入北大之际乃1968年九月,时值邓朴方所属班级之班长也。而邓朴方已早遭迫害,远离熟悉校园。一日,有同窗寻至,托付20金以送至邓朴方之手。王凤梧视之为小事,答应其求,却花费良多心力,方得知邓朴方之下落。初次相遇,两人情势尴尬,当时邓朴方虽已入医院,却未得到妥善医治,躺卧于空旷病房一隅,孤苦伫立,抗击着疼痛与高烧。

王凤梧见其左右荒无人烟,除救命之药,食物亦匮乏,怀忧怜之情。完成同窗所托之事后,寻觅医者,希冀以医者之心,为邓朴方提供医疗救助。医者商议片刻,勉为其难答应。

邓朴方病情因此暂得控制,惟欲彻底摆脱疾苦,尚需深入治疗。然而校医院坚持让其出院,王凤梧失去「宣传队员」资格,转投工厂参与生产建设。

王凤梧毫不犹豫,离开北大,而邓朴方的病势岌岌可危。不论邓小平之声望如何,于王凤梧而言,邓朴方为人正直善良,才华横溢,若非政治风波,其在工作岗位上必将为国家发展助一臂之力。

故王凤梧决不能抛弃邓朴方,乃辛勤用平板车牵引,四处求医问药。尽管屡次失望,王凤梧未曾放弃,反而书信陈情,层层递呈,终传达至毛主席和周总理耳中。

在二者关怀下,邓朴方终于见到了生的希望,先后在积水潭医院和301医院接受治疗。虽双腿失去功能,但在从伤病到康复出院的过程中,感受到了王凤梧的温暖,重新对生活抱有希望,并找到了心甘情愿为之奋斗的事业。

而曾在北京外文印刷厂工作的王凤梧,虽然邓公曾欲答谢之,然他毫不索取回报,一直过着平淡的生活。在他看来,当年之行为,不过是举手之劳,即便因此失去光明前途,他也无法让一个鲜活的生命在自己眼前以悲惨方式消失。#优质作者榜#

今日社会虽冷漠,然愿传递温情之人尚多,愿你我皆能成为其中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