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历史

巴大维建议撤兵东北本是高招,蒋介石却不认同,毛泽东最忧虑此事

2024-07-22历史

如果说,在1948年初,毛泽东最忧虑什么,那就是在东北的几十万国民党精锐部队放弃东北,撤到关内。

这种忧虑并不是无谓的,而是通过情报显示,美国驻华军事顾问团团长巴大维将军多次向蒋介石进言,建议国民党部队从东北地区全面撤退。

其给出的理由是:从葫芦岛到沈阳的陆路运输线始终没有打通,在东北地区作战的国民党军队庞大的军需物资皆需通过空运来完成,以国民党的空运能力根本无法完成这个任务,而美国同样也无法负担这笔巨大的开销。与其守着长春、沈阳、锦州这三个点拖垮国民党政府的经济,还不如放弃沈阳和长春,坚守锦州,全军撤回关内加入到中原战场。如此一来,战局很有可能出现转机。

客观地说,巴大维的建议有其合理性。

抗战胜利后,美国人之所以强烈建议国民党政府进军东北是有其战略目的在内的。

东北的战略地位自不必说,最重要的是,东北正好处于美国势力范围达不到的苏联和北朝鲜。如果国民党占据了东北,那就可以在南北两个方向上起到牵制苏联和朝鲜的作用。也正是因为这个战略目的,美国才大力武装国民党军队,其目的一是想要通过美式装备的火力来收复东北;二是想要通过此举来控制国民党军队,一旦国民党不听话,那就可以随时以停止美援来让蒋介石乖乖听话。当已经熟悉美式装备的国民党军队失去了美援,那些美式装备就会变成烧火棍,这一点是蒋介石在接受美援之前无论如何都没有想到的。这也是每当蒋介石要和美国叫板,又总是在美国停止美援之后马上示弱的原因。

可是美国的算盘珠在拨动的时候出现了一些偏差,先是共产党先发制人,抢先进入了东北;后是蒋介石为了对付云南王龙云把本来用于占领东北的精锐部队留在了云南耽误了几个月时间,在战略上失去了先机。

可是,在随后国民党军在进入东北的时候,无论是国民党政府还是美国,力度都是蛮大的。再加上我军刚进入东北,对困难估计不足,在战略上出现了一些偏差,所以,国民党军队虽然进入东北晚,但还是占据了上风。

另外,国民党政府还有一个有利的条件,那就是他和苏联签订了【中苏友好同盟条约】,国民党政府随时可以用条约中的条款来向苏联施压,这也是苏联为什么不能放开手脚,对我军的援助始终处于半遮半掩状态的原因。

因此,我军虽然先进入东北,但在这些不利因素面前逐渐落了下风。随着苏联宣布撤军,各大主要城市纷纷落在了国民党手中,我军所剩下的仅有松花江以北的哈尔滨一座大城市。

但随着战争的演变,尤其是我军进行战略调整之后,即「让开大路,占领两厢」战略实施之后,我东北野战军的实力快速恢复和提高。到了1948年初,我东北野战军已经占据了除长春、沈阳、锦州之外几乎所有的战略要点,国民党军队只能是固守要点,不敢轻易出头。长此以往,势必会被困死在东北。而且,国民党军队在东北的所有战略物资都需要关内支持,这严重拖垮了国民党管辖区域的经济,如果国民党经济垮台,在东北的国民党军队必被消灭,也就是时间长短问题。

而如果国民党军队放弃东北,全军撤回关内则又不同。

在内战爆发以来,国民党军队虽然迭经打击,战力大损,但仍然保留了东北、华北、西北、中原、华东五大军事集团,这其中尤以东北和中原军事集团的战力最为强悍。

国民党军队在1947年虽然损失惨重,已露败相,但尚能维持,而我军也无法在短期内取胜,双方在战场上呈胶着状态。如果此时国民党东北军事集团入关加入战团,势必会大大加强国民党军在华北和中原地区的军事力量,会给共产党军队带来巨大的军事压力。

国民党军队撤出东北后,其军用物资就不需要空运,从陆路就可以就接济上,这就极大缓解了国民党政府的运输压力和经济压力。而且,在1948年初,国共双方交战的区域仍然主要集中在我党控制的华北和中原地区,这对我根据地的经济和民生压力极大,这也是在1947年,刘邓大军为什么在极度困难的情况下仍然要挺进大别山,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想要把战场推进到国民党统治区内,以缓解我根据地的压力。

因此说,巴大维的建议是在当时条件下一个明智的选择,也是符合客观实际的。

那么,如果蒋介石真听了巴大维的建议,把东北军队撤回关内,林彪难道不会率军追击吗?难道国民党军队进入关内,林彪就不能率部进入关内?

客观地说,如果国民党军在东北的部队真的要是下定决心,全力撤军的话,以此时东北野战军的实力还是不能够把其全歼的。国民党军队虽然在东北迭经打击,但是精锐仍在,奋力一搏,还是有很大几率撤回关内的。而且,如果蒋介石真的下定决心撤兵,那盘踞在平津地区的傅作义部,孙连仲部势必会全力接应,就算是在撤兵过程中损失惨重,但最少也应该有三四十万军队撤回。

而我东北野战军占据东北后,也需要时间来消化。即使想要入关,那首先还要通过锦州防线、山海关防线。东北野战军,也就是日后的四野之所以在后期入关时兵强马壮,是因为在辽沈战役结束后缴获了大量的国民党军队的装备和俘虏,在1948年初,东北野战军还远未有日后那种实力。

所以说,毛泽东在得知巴大维建议蒋介石从东北撤兵的情报后,非常忧虑。他很清楚,如果让这支国民党精锐部队加入了中原战场,那就会在彻底改变我军在战略上的有利态势,进而影响解放战争的进程。

为此,毛泽东给林彪去电,表明了1948年的战略意图,那就是东北野战军在本年的作战目的既不是如何巩固现有的地盘,也不是占据了多少城市,而是要迅速南下,插到东北地区大门的位置,即承德、锦州一线,彻底关闭东北的大门,把国民党军歼灭在东北。

可出乎毛泽东的意料,林彪对毛泽东的战略部署却表现出了前所未有的犹豫。也由此,二人之间展开了为时半年的反复争论。

无独有偶,就在毛泽东和林彪在是否彻底关闭东北大门,把国民党军歼灭在东北这个问题上反复争论的时候,远在南京的国民党政府中的辩论也在进行,所不同的是,他们讨论的是究竟是继续在东北坚持还是撤出东北的问题。

关于撤出东北的好处,巴大维将军已经阐述得非常清楚,最重要的有三点:

其一、加强华北和中原地区国民党军队的实力。

其二、缓解国民党政府在运输上和经济上的压力。

其三、把战场继续控制在共产党的解放区,让他们在民生和经济上破产。

但国民党方面也拿出了自己的意见:

其一、对于缓解国民党政府在运输和经济上的压力这一条表示赞赏,对把战场仍然推进在解放区,破坏解放区的经济和民生这一条也表示认同。

其二、对于能够加强华北的军事力量一事表示怀疑。就像上文中提到的那样,既然国民党军队能够入关,那么,林彪自然也能入关。如此一来,不仅不能稳固华北,反而会动摇华北的局势。东北的军队不撤,就可以牵制住林彪几十万大军不能进关,这对于稳固华北有利。此一不可为。

其三、蒋介石刚担任民国大总统,就要放弃东北,失去东北三座大城市,这对于蒋介石的政治声誉极其不利。此二不可为。

其四、东北籍的政要、将领和民意代表纷纷请愿,在蒋介石刚刚担任大总统之时,不能违背了民意。此三不可为。

蒋介石难得地听取了一次民意,可这一次,他又错了!

见蒋介石对自己提出的要从东北撤兵的意见不认同,巴大维又提出了第二套方案,那就是先局部撤兵,把长春的部队撤到沈阳。可却遭到了蒋介石和卫立煌的反对。

卫立煌的反对理由是:驻守长春,可以牵制大量的林彪主力,如果林彪部越过长春进攻沈阳,长春守军则可以出击,从侧背袭击林彪部,以达到协防沈阳的目的。

蒋介石反对的理由则很奇怪,他认为,长春曾经作为「满洲国」的首都,在世界上都有着影响力,如果放弃长春,那就会在国际上影响观瞻。其实,大家都知道,那所谓的「满洲国」仅是被日寇扶植建立起来的一个傀儡,长春仅是一个傀儡政府的伪国都,就算是丢失了,又能影响到什么国际观瞻呢?

但是,蒋介石在此时还是做出了一项正确的选择,那就是把沈阳的部队撤到锦州,守住东北的大门。这样,无论日后局势如何发展,东北的国民党军队可进可退,在战略上处于不败之地。至于长春,则作为安插在东北内地的一个钉子,虽然军用物资都需空运,但对于国民党政府的经济压力势必会小很多。如果我军拿不下长春,那长春守军在我军出动时,既可以北上渡过松花江威胁哈尔滨,又可南下袭击我军侧背。

客观地说,蒋介石的部署还是有其合理性的。虽然对长春给予了不切实际的期望,但是把沈阳的主力撤到锦州,确实能够在战略上起到可进可退,处于不败之地的作用。而且,这么做的好处还有很多,一是可以关闭东北大门,把林彪部关在东北;二是可随时抽兵南下,支援华北地区作战。

这个战略如果实行,那对我军则大大不妙起来。一是我军不仅没有把国民党军队关在东北,反而被敌人关在了东北;二是如果敌人抽兵南下,那就会在华北和中原双方本就捉襟见肘的兵力上为国民党增加了获胜的砝码。

可是,作为东北最高长官的卫立煌却拒不执行蒋介石的命令。他的理由是:

其一、东北战场之所以会出现均势,是因为国民党军队主力均集中在大城市,不轻易出动,不给林彪所部提供运动战的机会。

其二、如果从沈阳撤兵锦州,势必要越过横亘在沈阳与锦州之间的几条河流,这就会给林彪部提供各个击破的机会。

因此,卫立煌一再违抗蒋介石的命令,拒不向锦州撤兵。蒋介石无奈之下,只得妥协,仍然维持了固守东北三城的部署。

那么,卫立煌为什么不肯听从蒋介石的命令从沈阳撤兵呢?难道真的是因为害怕在撤兵途中被林彪追击遭到覆灭吗?

客观地说,确实有这个成分在内。

在1948年初的时候,因为国民党军固守三城的策略,确实一度使得我军失去了攻击的目标,林彪此时最希望的就是国民党军出击,然后我军就可以利用运动战歼敌于野外。而卫立煌呢,鉴于蒋介石屡次施压,让他从沈阳撤兵,出于应付的考虑也试探性地派出过几支部队,但无一例外地被我军歼灭,这也就使得卫立煌更加认定从沈阳出兵必定是死路一条。作为东北最高军事长官,卫立煌考虑的是自己的军事声望和政治荣誉,如果听从了蒋介石的命令,使得大军在撤往锦州的过程中被我军歼灭或损失大部,那他的军人生涯和政治生命也就结束了。

但是,卫立煌却忘记了,对于全国战局来说,东北即使再重要,那也是局部,如果整体战略失利,东北这一块又能坚持多久呢?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卫立煌充其量就是一个战将,全局意识比较差。

而东北那些将领们,如廖耀湘等人,虽然在战场上都算是名将,但却犯了和卫立煌同样的错误,对于蒋介石的命令同样表示了反对,这也变相地增强了卫立煌不执行蒋介石命令的底气。

那么,如果卫立煌不是试探性的进攻,而是采取破釜沉舟的战法,他有没有能力突破我军的阻击,撤兵到锦州呢?

很有可能。因为此时我军主力仍停留在松花江以北地区,围困长春也是需要集结大量兵力,在辽西和辽中地区的兵力并不雄厚,而如果卫立煌破釜沉舟强行突围,以此时国民党军队的战力完全有可能突破我军防线。而且,蒋介石也不会坐视卫立煌孤军突围,华北的傅作义部、孙连仲部势必会北上接应。如果让卫立煌突围至锦州,重新建立锦州防线,那我军就会被关在东北,即使吃掉了长春守敌,在战略上也意义不大。

就在国民党内部对是否从东北撤兵的问题纠结不清的时候,林彪终于和毛泽东在战略上达成了一致,辽沈战役打响。

1948年10月15日,我军攻克锦州,彻底关死了东北的大门。11月2日,我军攻占沈阳,卫立煌在我军攻克沈阳前乘飞机仓皇逃走。辽沈战役取得了胜利。

多年以后,毛泽东曾题诗道:

长征不是难堪日,战锦方为大问题。

而巴大维将军在蒋介石不听从自己建议,坚持要固守三城之时就曾经说过:

从共军手中采取主动和击败他们的机会将不会再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