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国上将中,若要论战功,似乎难以比较。可若要说谁的传奇故事最多,许世友堪称第一。他为能在死后尽孝亡母,要求土葬;他手拿大刀指挥军队;他貌似李逵,勇猛无比……甚至于在他晚年退隐南京后,仍是有故事流传。
毛主席的逝世,让与他亦师亦友的许世友十分悲痛。所以,尽管后来他升任中顾委副主任,离开南京去当「京官」,却已无心官场。没多久便主动写信给邓小平「请假」。重返南京的许世友在中山陵8号公寓中过起了悠闲的隐居生活,甚至还亲自种菜种粮。
虽然他已不问世事,但当时南京军区的主要领导人都没有忘记他,仍将他视为上宾。这点,从后来流传出来的一张老照片中可窥知一二。照片中围绕许世友的三人在南京军区皆位高权重。那么他们何以还对已闲居的许世友如此恭敬呢?
除了因为他是南京老司令员和所谓的「京官」外,他稳坐C位还有另一个重要原因。
这就得从许世友的战场传奇说起了。
八岁入少林的许世友,除了习得一身武艺之外,也养成了疾恶如仇的性格。离开少林后,他见到了老百姓的种种不幸,他觉得只有革命才能改变现状,于是决心从军。
初入战场的许世友虽然毫无作战经验,却总是身先士卒,毫不畏惧。
他以一把大刀为武器,冲锋陷阵,厮杀无视敌人。短短3年,他已从一名普通的士兵成了团长。
1931年11月,许世友率领12师34团奋勇突围,打破了一直胶着的战况,协助红4方面军攻下黄安城,这一仗,让
「大刀团长」威名远扬
。
1933年,许世友带领红九军参加了万源保卫战,此战他又一次展现了英勇无畏的精神,一马当先,手据大刀冲锋在前。他经历无数大战,更是5次担任敢死队队长。然而,他彪炳千秋的是胶东战区的开辟及发展。
1940年,许世友奉命率部前往山东战场,在偏远的胶东战区,许世友展现出了他绝佳的军事天赋,不但站稳了脚跟,还开辟了根据地。许世友「打红胶东半边天」的名
声
由此而来,后来,从这个战区先后走出了三个王牌纵队,由此可见许世友的领导才能。
许世友的一生可谓都穿梭于枪林弹雨之中,
参加过的战役已经无法估算。
凭借着超乎常人的军事才能,他一路从一个普通士兵
一步步成为三星上将。值得一提的是,他不仅从军期间战功赫赫,在建国之后依然担起重任。
南京曾经是国民政府的首都,地位十分特殊,这个军区的司令员必须是能应对各种情况,足以震慑各方。而他,奉命成为南京军区第一任司令员,并且
一干就是许多年。因此,哪怕已退居二线,他在南京仍地位超群。
再说回照片。照片中坐左侧的向守志——
时任南京军区司令员。他曾被分到许世友麾下的红九军,见识过许世友在战场上的英勇,一直将许世友当成榜样。正是从许世友身上学到了这种「革命不怕死」的精神,他才有了后来的不凡成就。
见到许世友,他自然恭敬有加。站在后面的魏金山更不用说了,他不仅曾是胶东战区的一员,不仅见到过战场上骁勇善战的许世友,后来还曾担任许世友的秘书。见到这位老上级,他自然不会怠慢。
在右侧的郭林祥是新调任至南京军区,尽管他此前并未与许世友有过交集,但是对许世友这样一位声名显赫的南京军区元老,他也必定是敬重有加的。基于以上种种原因,才有了许世友被南京军区三位实权在握的人物围绕的画面。
在战火中锤炼出来的许世友,拥有鲜明而独特的个人魅力。多年的军旅生涯,他所立功勋恐难统计。晚年时,对于权力他从不看重,说放就放。这种真情至性,豁达开阔的性格,本身也足够让身边人尊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