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历史

1938年,一湖南农妇闯进林伯渠办公室,说出名字后,立刻急送延安

2024-07-20历史

一,寻夫的农妇

革命年代中,社会动荡混乱,几乎所有参与革命的将领和战士,都把国事放在心中的首要位置,对于感情方面的重视程度自然有所松懈。并且,参与革命的女性相对来说,毕竟是少数。在连年的战乱里,很多革命将士都遭遇了「妻离子散」的命运。

那个时代的革命将士中,有很多人都在参加了革命后,选择放弃包办婚姻,或者因为与妻子或者丈夫离散,不得已另外嫁娶。这种情况放在今天或许是不好的,但在当时,这是相当多的革命将士们不得不做出的选择。

因此,战乱平息,社会稍安定后,历史上出现了很多「寻夫」、「寻妻」的故事。这些故事看似是充满遗憾的「情感故事」,其实根本上无不是战争带给人们的伤痛。

通常,那些「寻妻」和「寻夫」的人,找到失散的恋人后,对方都已经有了新的伴侣或家庭,有的即使依旧独身,也会因为各种各样的情况,不能继续在一起。

但在1938年,延安却出现了一个「违背时代」的动人爱情故事。

1938年8月,林伯渠正在西安指导八路军驻陕办事处的工作,自己的孙女林明伟却突然带着一个女人闯进了办公室。这个女人一口湖南口音,穿着朴素破旧,气质也很质朴,一眼就看得出来,是来自湖南的一名农妇。

林伯渠也很意外,林明伟一向很懂事,急急忙忙带着一名农妇闯进办公室,一定是这位农妇有什么急事需要帮助。于是,林伯渠赶忙走上前,问道:「有什么事情吗?」

没想到,眼前这名农妇居然认得自己,还知道自己的名字叫林伯渠,是共产党的「大官」。看林伯渠愿意帮忙,农妇一下子把自己的遭遇都说了出来。

这名农妇名叫邹靖华,是湖南人,并且出身不简单,是常年的辛苦劳动让她看起来像个农妇的。邹靖华的父亲叫邹希鲁,是「延安五老」之一徐特立的老友,曾经也担任过国民政府的地方官员。

邹靖华此行,是由徐特立介绍,要去延安抗日军政大学学习,途径西安时,偶然得知林伯渠在此,并且遇见了自己的老同学林明伟,于是心中埋藏已久的事情再次涌上心头,希望林伯渠能帮上忙。

这件事,就关于邹靖华失散的丈夫。

10年前,邹靖华通过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嫁给了一位年轻人。后来年轻人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参加革命,在国民党的迫害下跟自己失去了联系。国民党甚至还向外面散播谣言,称丈夫已经死了,邹靖华一度难过地想要自杀。

后来,邹靖华在国统区顶着「共产婆」的名头生活,非常艰辛,甚至被拉去游街。但她始终记得丈夫逃避国民党追捕时,跟自己一起许下的诺言,坚信两人能重逢。国民党说丈夫已经牺牲后,邹靖华果然收到了一封来信,认出了是丈夫的笔迹。

可是这封信后,丈夫又音讯全无了。见到林伯渠的时候,距离邹靖华丈夫逃避国民党时离家,已经过去了整整10年。邹靖华这一等,也等了10年。她知道林伯渠是领导,或许有自己丈夫的消息,于是非常急切的赶过来寻求帮助。

林伯渠听完后,也不甚唏嘘,于是问道:「你丈夫叫什么名字?」

邹靖华答:「他叫许光达。」

林伯渠听完后,非常震惊,因为许光达不但没有牺牲,反而跟自己有很多来往。但当时这样的案例太多,毕竟参加革命的人都向往新时代,包办婚姻是不作数的。林伯渠也不知道许光达有没有另娶他人,不敢冒昧回答。

于是,林伯渠当即给许光达发了一封急电,不久后,就受到了许光达的回电:

请速派人送邹靖华来延安。

林伯渠也不知道这回答是什么意思,但也立刻下令,派人将邹靖华急送延安。

按照邹靖华所说,两人的分别应该是极为危险的,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让夫妻二人分别10年之久呢?又为什么,整整10年两人都没办法得到彼此的消息?许光达究竟有没有另娶她人,如果没有,为何不寻找邹靖华……

这一切的谜团,都要从许光达的革命生涯说起。

二,共产党员许光达

许光达和很多革命将领一样,出生在贫困的农民家庭。1908年的湖南长沙萝卜冲,像许光达这样的家庭数不胜数。很小的时候,他母亲就因病去世,那时候的因病去世,其实也就是「因穷去世」,哪怕能治,也治不起。

所谓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许光达很小的时候就知道分担父亲的压力。父母去世后,家里的7个兄弟姊妹都靠父亲一人养活,放在今天都是相当大的压力,何况那个年代。因此,7岁的时候,许光达就已经到了地主家里放牛。

地主家的孩子和许光达年纪相仿,差不了几岁。许光达在山上放牛的时候,地主家的孩子正在学堂里听先生讲课。这是许光达最羡慕的生活。有时候,他会趴在学堂外的窗口上,偷听讲课,有一次因为太冷和饥饿过度,直接在窗口晕了过去。

当时学堂里的教书先生叫邹希鲁,后来成为了许光达的岳父。

许光达偷听他上课,邹希鲁自然是能发现的,久而久之,也被他勤奋好学的精神打动了,于是伸出援手,让许光达免费进教室听课。许光达抓住了这个机会,刻苦的读书,在1921年考进了长沙师范学校。

碰巧的是,长沙师范学校当时的校长是徐特立,正是邹希鲁的同学。许光达进入长沙师范后,邹希鲁也刚好被调到了学校任教,两人又站在了同一片天空下。因为特殊的感情,邹希鲁很重视许光达,可以说是见证了许光达成长。

大学校园里的许光达没有「放飞自己」,而是更加勤奋努力,加上本来就天资聪颖,成绩也甩了别人一大截。长沙师范的革命氛围也很浓厚,许光达正是在大学校园里积极解除新思想,并且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926年,已经成为中共党员的许光达,被湖南省委发掘,选派进入黄埔军校,开始了他真正的蜕变。

而许光达的「伯乐」邹希鲁,眼光非常远,看中了许光达的品性和潜力,早在他进入黄埔军校之前,就主动向许家提亲,要把自己女儿邹靖华许配给许光达。要知道,许家只是农民家庭,而邹希鲁是老师,在当时完全不是一个阶级,这样的举动也足以说明许光达的优秀。

这门亲事不仅得到了双方家长的同意和祝福,对许光达和邹靖华来说,也是一个都满意的婚事。然而,要去黄埔军校读书的许光达没急着完婚,而是想等自己学成归来,再正式迎娶邹靖华。

可是天算不如人算,还没从黄埔毕业,蒋介石就发动了反革命政变,国共合作破裂,蒋介石四处抓捕、迫害共产党员,许光达等共产党员的境地十分艰难。当时,许多人面对生命威胁,选择了退党,但许光达毅然决然的表明态度,写下了「绝不退党」四个字。

不久后,南昌起义爆发了。

贺龙、周恩来等人领导南昌起义的时候,许光达为了躲避迫害,在张发奎的部队当炮兵排长。南昌起义爆发后,许光达接到命令有些晚,到达南昌时,起义已经失败,起义部队早已南下。许光达没有放弃,一路南追,最后在宁都才追上起义军。

后来,许光达也跟着起义军一起参加了大大小小的战斗,并且在三河坝战斗中负伤。因为伤势严重,没法跟进部队,他只好在当地农民家里休养。等他伤势好转,立刻想去赶上大部队,结果一到广东,发现满城都是捉拿贺龙和叶挺的告示。

这个现实给了许光达当头一棒,他心中深知:革命已经失败了。

与此同时,国民党对共产党员的迫害还在日益加深。许光达忍住了革命失败的痛苦,想去上海寻找党组织,结果发现上海的党组织也已经转到地下了。如果他去露头,不仅会危害自己,说不定还会给党组织带来危险。

此时的许光达,陷入了人生低谷:革命失败、内心彷徨、无处可去。

走投无路之下,许光达只能回到家乡。没能像想象中一样,革命成功再成婚,而是落寞地跟邹靖华结了婚。好在邹靖华也理解他,因此他不肯放弃革命的理想。

两人结婚才几天时间,许光达在家乡寻找组织,也跟几位共青团员联络上了。结果其中一人后来被国民党逮捕,供出了许光达等人。当地的警备司令部立刻下令抓人,许光达得知了消息,不得不再次流亡。

临别时,邹靖华才知道丈夫是共产党员,大吃一惊。许光达只是说:「我会回来的,你要照顾好自己。」邹靖华不想让丈夫担心,只好忍住泪水,说:「不管多久,我都会等你。」

就这样,两人开始了长达10年、杳无音讯的分别。

分别后,许光达投奔了自己岳父邹希鲁,那时候邹希鲁在清河当县长。到了清河,邹希鲁也很开心,让许光达在手下做了警察局长。当时国民党对许光达的抓捕很厉害,他也只好先隐蔽下来,暗中发展武装力量。

邹希鲁不知道许光达是共产党,不久之后,长沙警备部的人就找上门。后来经过调查,才知道是邹靖华的姐夫谢立仁透露出的消息。邹希鲁得知后,也不知说什么,又生气,又怕牵扯到自己,只能说:「你应该提前给我说的呀!」

许光达听明白了岳父话里的意思,当即表态说:「我一人做事一人当,决不连累你。」

眼见着国民党的人要来抓自己了,许光达干脆直接把监狱里的共产党员都放了,然后烧掉监狱,连夜逃走。当时,唯一的去处就只有北平了。到北平后,许光达又几经辗转,经历了几次生命危险,才联系到党组织,去上海投奔了周恩来。

当时,周恩来在上海办了第一期中央军事训练班,许光达就是第一批学员。

经过了一个多月的锻炼,许光达奉命赶往湘鄂西革命根据地参加战斗。几个月后,又参加了应城战斗,结果被子弹击中胸口,命悬一线。那颗子弹距离他的心脏只有10厘米,手术非常难做,医生也很棘手。

先后做了三次手术,还是没法确保能取出子弹。后来贺龙还专门来看望许光达,听说三次手术都没打麻药,也忍不住倒吸一口凉气。就这样拖了奖金一年,直到1932年,许光达才得以在组织的安排下去苏联接受治疗。

此前,许光达给邹靖华写了不少信,但都是石沉大海,没有回音。在苏联治好伤后,许光达又在苏联学习,抗战爆发后回到延安,担任了抗日军政大学的教育长。抗战爆发,更加动荡,照那个年代来看,他和邹靖华几乎已经失去了缘分。

三,寻夫路

许光达从老家逃走后,当地的警背部没有放过他的家人。查出是邹靖华的姐夫谢立夫告密后,他们把谢立夫处决了。邹希鲁也因为跟许光达有牵连,丢掉了县长的职务。因此,邹家的人都非常恨邹靖华。

一面是自己的丈夫,另一边是自己的家人和亲戚,邹靖华被夹在中间,既要忍受亲戚们的责骂,又要维护丈夫,其中的痛苦可想而知。

连邹希鲁都受到了牵连,国民党自然也不会放过邹靖华。她被一群人押着游街,脖子上挂着「共产婆」的牌子,路边的人为了得到国民党的欢心,朝她扔东西、辱骂。国民党还威胁她跟许光达离婚,但她誓死不从。

不久后,邹靖华就听说了许光达的死讯。

原来,许光达逃走后,长沙警备司令部也没有办法抓他。但是上面又急着要处理,为了尽快「解决案件」,他们就公布了一份「共党分子正法」的名单,其中就有许光达的名字。邹靖华不明真相,得知后悲痛欲绝,一度想自杀。

最后,还是许光达的父亲许子贵把她从死亡边缘拉了回来,安排她进纱厂干活,成了一名工人。邹靖华此时已经相信许光达已经牺牲了,整日忧愁。后来,许子贵收到了一封信,内容是询问许光达的下落。

许子贵没有看出什么名堂,但邹靖华一眼就看出了那是许光达的字。她也一下子就明白了为何要这样做:他们在白区,许光达如果用自己的身份寄信,肯定会引起不必要的损失,说不动会危害他们,因此信才会这样写。

邹靖华欣喜若狂,当即写了一封回信,但那时候许光达已经去了苏联治病,两人可以说是「擦肩而过」。此后,邹靖华每次信件都石沉大海,再次陷入了低谷中。

另一边的许光达,在延安也成为了年轻的干部,在延安有不少年轻的姑娘喜欢她。贺龙也不止一次地劝他:「老大不小了!我给你介绍门亲事吧!」

许光达却总是拒绝,理由是自己还有个联系不上的妻子。贺龙知道那是包办婚姻,也不在意,那时候很多革命将士都反对包办婚姻,认为那是不算数的。但许光达却依旧拒绝,说:「就算她死了,我也要亲手盖上一捧黄土再说。」

许光达也一直想尽办法联系邹靖华,但信根本寄不进国统区,湖南来延安的人,也都没有认识邹靖华的。另一边的邹靖华,后来被徐特立发现无事可做,就推荐去延安抗大学习,邹靖华也是丝毫没有犹豫的答应了。

去延安的途中,邹靖华经过西安,遇到林伯渠,就发生了文章开头的一幕。

许光达让林伯渠派人把邹靖华急送到延安,两人心里应该都是紧张且忐忑的。没过几天,邹靖华到了延安,还没排干净身上的灰,一个小八路军战士就在喊她的名字。邹靖华上前,得知是他们什么「教育长」要来接她。

话音未落,许光达急不可耐地走了进来。两人对视良久,发现真的是10年未见的恋人,许光达激动的眼泛泪花,喊道:「桃妹子!」而邹靖华看到许光达的那一刻,早已经泪流满面,哭的话都说不出来了。

解放后,许光达被授予了大奖军衔,还多次主动申请降衔,两袖清风,不求名利。而邹靖华也一直陪伴在他的身旁。邹靖华看起来有些粗糙,不愿意陪他出使国外,许光达却总以邹靖华的精神为傲。

这对患难夫妻经历无数苦痛才得以重逢,就这样相濡以沫,度过了白头偕老的后半生。无论是他们身上的革命精神还是爱情故事,都应该是现在年轻人的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