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历史

当初他为师长他为团政委,28年后师长为上将,团政委却是开国元帅

2024-07-18历史

1927年8月1日,南昌起义引爆了。

这次起义不仅改变了中国的历史轨迹,同时也改变了众多人的命运轨迹。

在南昌起义中担任25师师长的是周士第。

1927年4月,蒋介石首先在「四一二」政变中背叛了革命,随后汪精卫也在7月15日选择了与蒋介石相同的路径,即与共产党分裂。

蒋介石和汪精卫的叛变促使中国共产党人意识到必须再次拿起武器才能继续革命的斗争。因此,共产党人决定走上武装斗争的道路。

在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的领导下,经过精心策划的南昌起义于1927年8月1日爆发。

起义部队经过一夜的激战,最终在黎明时分消灭了武昌城的守军,并缴获了约5000支枪械和超过70万发子弹,以及数门大炮。

从此,由共产党领导的武装力量正式登上了历史舞台。

几乎在同一时间,驻守在马回岭的第25师的第73团全体、第75团3个营和第74团的机枪连也起义了,聂荣臻和周士第率部起义后次日抵达南昌城内与主力部队汇合。

起义成功后,中共中央以「国民党左派」名义发布了【中央委员宣言】,揭露了蒋介石和汪精卫的叛变罪行,并以革命委员会的名义任命吴玉章为秘书长,周恩来、贺龙、叶挺、刘伯承等组成的参谋团作为军事指挥机构,刘伯承任参谋团长,郭沫若任总政治部主任,贺龙兼任方面军总指挥,叶挺兼任方面军前敌总指挥,部队保留了国民革命军第二方面军的番号。

当时,南昌起义的部队约有2万名经验丰富的士兵。

在起义中担任25师师长的周士第,其下的73团团政委就是后来成为十大元帅之一的陈毅。

起义时,周士第是师长,陈毅仅是团政委。

然而到了1955年的大授时,陈毅已是十大元帅之一,而周士第则是上将。

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两人军旅生涯的巨大差异?

「南昌起义」后,按照计划,部队开始向广州转移,准备以此为根据地继续北伐。

但在向南行进中,国民党军的钱大钧部队一直紧紧追击起义部队。

到达潮汕后,为了保护主力部队顺利南下,最终决定让25师留下来阻击钱大钧的部队。

根据当时的约定,只要朱德率领部队在三河坝坚持三天,三天后25师就可以撤出战场追赶南下的主力部队。

但出乎意料的是,三河坝战役的惨烈程度超出了所有人的想象。在三天的战斗中,25师几乎全军覆没,最终只有朱德带着800人撤离了战场。

部队撤退后来到广州饶平的茂芝进行休整。

但休整时却从潮汕赶来的粟裕口中得知主力部队遭到敌人埋伏,几乎全军覆没的消息。

接连的困境让士兵们心灰意冷,于是朱德与周士第、李硕勋等人成立了前敌委员会,商讨下一步的对策。

最终,周士第与李硕勋决定离开部队,各自前往香港和上海。而朱老总则带着剩余部队继续抗敌。

而这一别,让周士第与陈毅的革命经历产生了全然不同的轨迹。

周士第经历的战斗转折多端。

三河坝战役之后,部队在饶平茂芝与从潮汕突围的部队汇合,约有2200人。

朱德在反思南昌起义失败的教训后,选择了一条与毛泽东相似的革命路线。

这条路线是通过闽南绕到湘粤赣边的农村寻找根据地,即「穿山西进,直奔湘南」的战略。

在这一决策下,朱德和陈毅率领部队在赣、粤山区站稳脚跟,1928年初进入湘南,并在此期间发动了湘南暴动。

当朱德率领暴动部队到达井冈山与毛泽东会合时,部队已经壮大到数万人,这支部队后来成为中国工农红军的主力。

朱德和陈毅抵达井冈山后,部队经过一年多的发展,到了1930年,陈毅已成为红六军政委、红二十二军军长。

而周士第在三河坝战役失败后前往香港的经历则一路坎坷。

周士第最终抵达香港,并向当时在香港的周恩来汇报了部队情况,并请示下一步的工作计划。

汇报完成后,周士第不幸患上疟疾。因香港也不安全,周士第只能在陈超鹏的帮助下前往马来西亚治病。

治愈后的周士第在1929年冬到达上海,开始从事反蒋活动。由于未能与党组织取得联系,他参加了邓演达领导的中国国民党临时行动委员会和黄埔革命同学会,参与策划推翻蒋介石。

然而,这场反蒋斗争最终失败,周士第还被国民党反动派逮捕。

幸运的是,得到了宋庆龄的帮助,周士第才逃过一劫。

出狱后,正值1932年1月上海淞沪抗战,周士第放弃了前往苏区找寻部队的计划,加入了抗日义勇军,担任队长。

淞沪抗战结束后,周士第加入了蔡廷锴的第19路军,参与反蒋运动,担任第49师参谋处长、团长。

但蔡廷锴的反蒋运动也失败了,蔡廷锴被迫流亡海外,直到全面抗战爆发后才得以返回国内。

蔡廷锴的反蒋运动失败后,周士第于1933年底到达了中央苏区,正值蒋介石准备对中央苏区进行第五次大规模围剿。

到苏区后,恰逢李德担任红军指挥官。

李德对军事一知半解,错误地运用自己在国外学到的作战经验,强行推行不适合红军的阵地战策略,结果导致了红军的惨败。

李德还错误评估了红军干部的军事能力,许多有才能的干部未能得到应有的重用。

刚回到中央苏区的周士第遇到了李德,因此只能被安排在红军大学任教员。

长征开始时,周士第加入了陈赓的干部团。当初南昌起义时,陈赓仅是一名营长,而周士第已经是二十五师的师长。

重回部队的周士第只能担任干部团上级干部队指挥科科长,这让他的晋升之路比别人缓慢许多。

红军抵达陕北后,周士第在15军团担任参谋长,并在红二方面军中任参谋长。

抗日战争爆发后,周士第在八路军120师担任参谋长,与贺龙一起进行抗日战斗。

由于错过了红军大发展的关键时期,周士第未能担任主要指挥官,大多时间担任的是参谋、政委等职务。

到了解放战争时期,周士第初在华北与徐向前配合,作为副手,参与了太原与阎锡山的战斗。

周士第在太原战役结束后,终于在第一野战军成为了第18兵团的司令员兼政委。

这一职位使他终于成为部队的主要指挥官,拥有了更多的自主权和发挥空间。

然而,能参与的战役已经不多,后来周士第随部队挺进大西南,历任西南军区副司令员、西南军政委员会委员、中共中央西南局委员等职,同时参与了剿匪和改造起义部队的工作。

1950年10月,周士第被任命为中国人民解放军防空军的司令员,前往东北地区和朝鲜战场进行实地勘察,参与了抗美援朝战争的防空作战。

抗美援朝战争结束后,周士第在1955年的军衔晋升中获得了上将军衔,并荣获三枚珍贵的一级勋章。

相比之下,由于长期的部队贡献,陈毅在同年被授予元帅军衔。

如果按照周士第的早期资历,他完全有可能达到更高的成就。然而,因长期在白区作战,他的晋升受到了延误。

不可否认,周士第对革命的牺牲极大。

而同样参加南昌起义的许光达,当时只是周士第所在的第25师75团3营的一名排长,但到了1955年的晋衔时,许光达也被晋升为大将。

命运的巧合有时难以预料,但与那些牺牲的革命英烈相比,这种命运的巧合也许并不算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