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历史

1960年,朱德重回家乡,见到「机关托儿所」牌匾,面色骤变

2024-01-25历史

1960年,朱德重回家乡,见到「机关托儿所」牌匾,面色骤变。

请您在阅读之前,先点击一下「关注」,这样既方便您参与讨论和分享,又能让您享受到参与感的喜悦,感谢您的支持。

五十二年前的阳春三月,朱德元帅阔别52年,终于回到了魂牵梦绕的四川老家。那蜿蜒的山路,那破旧的小车,正在巴山蜀水间缓缓行驶,沐浴在明媚的阳光下。

然而,他没想到,这不仅是他人生中的首次返乡,也是他与这片故土的永别。

朱德重游四川并不仅仅是追寻多年的思乡之情,他还有更重要的目的。在1960年,已经74岁的朱德主动要求前往陕西各地进行视察和走访,以便了解民情。

在这次旅程中,他顺便调查了家乡的风貌和人民的生活状况。尽管他已经离开了家乡很久,但由于繁忙的工作,他在家乡只待了三天。

但他并没有只是「走马观花」,而是与村民们一起工作,一起排水、种树,从学校到食堂,不落下任何一个院落,广泛调查民情,深入群众,充分展示了他作为一名无产阶级革命家心系群众的广阔胸怀。

朱德元帅的故居位于四川仪陇县马鞍镇琳琅村,这座典型的川北客家四合院坐南朝北,土木结构。堂屋正墙神龛上供有朱氏先祖灵位。

朱氏家族籍起粤东,分支蜀北,世代农耕。到了朱德的父亲这一代,依旧过着佃农的生活。家里除了朱德,还需抚养五个兄弟和两个妹妹。

那个年代生产低下,又是佃农身份的他们,抚养这么多孩子十分困难。朱德的儿时生活经历可见一斑。

朱德家几代人中没人识字,但他的父母深知教育的重要性,常常让孩子们在门口读书。即使多年过去,朱德在处理公务时,耳边也会突然响起儿时和兄弟姐妹围在父亲旁边读书的声音。

这时,他的脸上会泛出淡淡的童真笑容,尽管他的面孔因国家大事而显得沉重,因忧虑而爬满皱纹。

朱德的母亲是他一生中最难忘的人。当她年轻的时候,她常常坐在家门口,为家人缝制衣物或者鞋子。然而,与其他人不同的是,她总是在做事的时候,语重心长地教给家人人生道理,告诉他们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

1909年,她支持朱德去昆明考进云南陆军讲武堂,加入了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开始了他的革命生涯。那时,他只有23岁,从此就开始了他的南征北战,再也没有回到过家乡。

他曾在海外漂泊多年,历经战火和寂静的夜晚,心中却从未忘记故乡的人和事。尽管公务繁忙,他6次经过故乡却从未停留。

直到今天,他终于带着白发回归阔别已久的故乡。青丝离家,白发回乡,旧门桑叶已生机盎然。小车停在了仪陇县马鞍镇琳琅村,只有县委陪同,因为他始终坚持简朴,反对铺张浪费。

乡亲们欢聚一堂,热切地等待着朱德元帅的归来,他们心怀崇敬,渴望一睹这位大人物的风采。然而,当一辆破旧的小车突然停在他们面前时,大家的惊讶之情难以言表。

原来,这位口口相传的英雄并不是他们想象中的威武雄壮,穿着华丽,而是眼前这位满头白发,与普通百姓并无两样的老人。

他穿着一件普通军大衣,甚至有些破旧,眼中还闪烁着泪光。尽管如此,他的英雄事迹依然在人们心中熠熠生辉。

「我穿的衣服足够保暖就行了,何必讲究那么多?相比衣锦还乡,我更希望国家安定,人民幸福。」

朱德看到乡亲们虽然生活有所改善,但衣服上仍然满是补丁,心里十分难过。乡亲们围着他,你一言我一语,问他是不是把大家给忘了?

朱德深吸一口气,说:「我也一直想回来见见你们,只是事务缠身,一直没有机会。」朱德接着叹了一口气,忧心忡忡地说:「我离开仪陇后,不仅没有给家乡带来什么好处,反而让乡亲们跟着我受累了,是我对不起乡亲们。」

这句话让原本喧闹的气氛瞬间安静下来。是啊!自从朱德参加革命后,他的家乡亲友遭到了国民党军阀的残酷迫害,许多人被迫逃离了家园。

但是,朱德眼中却闪烁着泪光,有人连忙安慰他说:「还好,我们没有被你们朱家牵连。但是,你们朱家就……」这时,所有人都沉默下来,沉浸在沉思之中。

那是红军长征后的反共高潮中,朱德的老家遭到了残酷的迫害。许多亲属改名换姓,流离失所。四川军阀联合起来对琳琅山进行了血洗,甚至挖了朱德一家三代的墓。

过去的迷信观念,让人们常常做出一些无谓的破坏。比如朱棣曾经为「破风水」、「断龙脉」,连南京的龙脉都毁于一旦。

而如今,人们已经意识到这样的做法毫无意义。比如说,朱德从小就喜欢种树,他的家乡人民为了纪念他,特地将他带到了他的母校。

在他的旧居、读书的地方以及教书的学校,都能够看到他当年种植的树木。其中,琳琅山下的药铺垭小学就是他读私塾的地方,校门前有一棵他幼年时种下的香樟树,至今枝叶繁茂,学生们常在浓荫下集会游戏。

仪陇城里金城小学门口有一棵挺拔翠秀的皂角树,高度超过十米,据说是朱德爷爷在1908年任职该校体育教师时所种植的。

这棵树的前人栽种后人乘凉的理念得以体现,学校的学生经常在树下进行体育锻炼、游戏和复习。如果你问起这棵树是谁种的,他们会毫不犹豫地告诉你:「是朱德爷爷种的!」

琳琅大队的队长对康克清大姐说:「据老一辈的人讲,大湾坡上的嘉陵桑就是朱老总在南充读书时带回来的30株桑枝栽下的。」

"难以置信!朱德询问道:「它们还活着吗?」他惊讶地发现,五十年前他亲手种下的树苗,虽然数量不多,但长势喜人,树干粗壮,需要几个人才能环抱。"

"种桑种桐,子孙兴隆",他专注地凝视着在阳光下轻轻摇曳的桑树,告诉大家,别小瞧桑树,那可是财富之树,全身都是宝贝:"桑叶喂蚕,蚕丝可以换取财富,蚕粪可以肥沃土地,桑枝可以做燃料,桑椹可以入药。

山区的宝藏众多,许多地方比平原更优越。树木、竹子、山货、药材都是珍宝。我们要因地制宜,发展山区,农、林、牧、渔全面发展,开展多种经营,将荒山秃岭改造成富饶之地,山上的木材和水果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朱德的每一句话都讲得实实在在,深入人心。乡亲们牢记着"种桑种桐,子孙兴隆"这句名言,共同努力,开创美好的未来。

朱德心系人民,怒改牌匾。他回家乡探访乡亲,调查民情。一次,他在一个村落视察,看到一个七八岁的小孩衣不蔽体,脚上布满未愈合的伤痕。

他心头一酸,立刻走过去,把自己身上所有的钱都给了小孩。随后,他又来到了公社办的大食堂,看到大锅里的稀饭淡如白开水,几乎没有米粒。

这些景象让朱德深感痛心。

看着人们的果腹之物,他的心中充满了心酸,于是他询问:「晚饭有啥可吃的?是不是只有野菜呢?」食堂的工作人员疲惫地回答:「山上能吃的野菜已经挖得差不多了。」

然而实际上,回到家乡后,他的餐桌上也和大家一样,只是有时候会有一些特别的待遇。前几天,领导看到他吃红薯时连皮一起吃,担心会影响消化,特意在他饭里加了一些肉。

他只是严厉地责问:「为什么我有肉?」随后让旁边的小孩把肉分给大家。

他告诫干部们要亲民爱民,关注民众的生活。在会议上,他说:「建设社会主义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关键在于努力和生产。

仪陇地区有着丰富的山货药材资源,大家需要合理开发和利用这些资源,不能浪费上天赐予我们的宝贵财富。」有一天,陪同县委的同志对朱德说:「现在这里没有人居住,县里计划在这里设立一个总司令的展览馆,以展示……」

朱德严肃地表示:「这个房子应该腾出来,办成一所学校,让孩子们有机会接受教育,这是个好主意。」他的建议感动了在场的所有人。

后来,无论在南充市还是成都,他都重申了这个观点。1962年,仪陇县委的书记到北京开会,朱德再次询问了关于这件事的情况。

书记回答得含糊不清,没有明确表示赞同。

朱德积极主张将那所房子改建成小学,他强调:「我们不能让任何一个孩子失去受教育的机会。把房子改成学校,将使更多孩子接受教育,这是我们的责任。」

可能受到母亲的影响,朱德深信教育的力量。在他的返乡之旅中,他选择在马鞍中学住宿。第二天清晨,他与马鞍中学师生们合影留念,并为学校题词:「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共产主义新人。」

这份题词体现了他对教育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视,旨在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知识、有技能的共产主义新人。

在即将离开仪陇城关的前两天,朱德路过一所十分漂亮的房子,发现这是一座幼儿园。看到孩子能够在这样的环境中上学,他感到十分高兴。

然而,当他看到门口挂着的一块写着「仪陇县机关托儿所」的牌匾时,他的脸上露出了不满的表情。他轻轻摇了摇头,面色大变,指着牌匾对几位县委领导说:「这个托儿所为什么只收干部的娃娃呢?

应该改成可以让群众的娃娃也能进来的托儿所。」

他始终心系平凡百姓。自此,"机关托儿所"更名为"仪陇县城关幼儿园",让更多普通家庭的孩子在这里接受教育。

他曾经说过:"我们的革命,是为了解决大众的生活问题,让他们过上更好的生活,而不是只为少数人提供特权。"

事实上,这次返乡只持续了几天。在朱德即将离开仪陇的时候,乡亲们为他送来了家乡特产,但他婉言谢绝,没有接受任何东西。

他只在离开前,在仪陇的市场上买了两双当地手工制作的草鞋。有人问他为什么要买这个,他回答道:"我需要这些草鞋。"

「我们的仪陇草鞋,是最棒的!」朱德深情地对乡亲们说,「穿上它,感觉就像回到了家。」漂泊在外的游子,就像秋天的蓬草,被风吹得越来越远,思乡之情却越来越浓。

在家乡,这双草鞋或许不值一提,但在漂泊的日子里,它却成为了朱德思念家乡的桥梁。几十年来,他一直对仪陇草鞋念念不忘,他说:「草鞋,就是我对家乡的感情。」

「朱德草鞋」承载着朱德的历程和情感,记录着他的生活和理想。无论是家庭劳动,还是革命战争,朱德都穿着草鞋,它们陪伴他经历了无数的困苦和艰难。

朱德草鞋,是一段历史的记忆,是一种精神的象征。

朱德将军的巴山蜀水滋养了他的成长,促使他从大巴山走向广阔世界,登上历史舞台,在中国革命的画卷上留下了光辉的一笔。

正如周恩来总理所言,他的一生就是「20世纪中国革命的里程碑」。尽管他身在中国革命的最前线,但他始终心系大巴山,对于这里的每一草一木、一人一物都怀有深深的情感。

从他这次故乡之行中,我们就可以看出,他并非不想念家乡,不想念亲人,只是他的思考方式和表达方式有所不同。

他用另一种方式来表达他对家乡和亲人的爱。

朱德的深情厚意犹如他的未完成的诗篇——【故乡行】一样,贯穿了他的一生。自二十三岁穿上军装,到七十四岁重游故乡,他的热爱家乡之情从未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