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历史

南佐遗址的「白、九、水、火、土」:文献中的共工、祝融、后土

2023-12-15历史

南佐遗址的「白、九、水、火、土」:文献中的共工、祝融、后土

前言

本文以正在进行考古发掘的庆阳南佐遗址为研究对象,根据该遗址已经发现披露的有限信息,通过对这些遗址、文物、遗存的文化面貌及特征的分析,发现可以在【山海经】【左传】【国语】【尚书】等先秦重要文献中找到关联甚至对应。

主要包括:

「白色王国」的南佐遗址、南佐遗址水利工程、九台与文献中的共工相关;

考古发现的南佐遗址大火坛及核心烧造技术与文献中的祝融(共工之父)相关;

董志塬最厚黄土层及南佐时期的发达农业,与文献中的后土(共工之子句龙)相关。

最后认为甘肃庆阳南佐遗址即先秦文献中的共工-后土都邑。

另外,邻近的马家窑文化即文献中的(黄帝)-昌意-韩流-颛顼。

文献所言共工与颛顼的「不周山」战争即发生在甘肃东中部一带。

由于南佐遗址尚在发掘之中,公开发布的资料有限。考古资料及图片方面,本文主要参考了自媒体账号「花家地鉴古观今」发布的内容,该账号很多图片注明为遗址发掘负责人韩建业教授提供,属于极具价值的一手资料,在此十分感谢「花家地鉴古观今」及韩建业教授的专业精神及无私分享!同时也希望韩建业教授、花家地鉴古观今对本文观点进行批评指正,也欢迎广大读者积极互动交流,共同探讨。本文引用花家地、韩教授文字资料皆用蓝色字体,直接引用的古文献内容也用蓝色字体。

致敬中国考古学界的薪火相传 ( 苏秉琦教授)-严文明教授-韩建业教授

1, 南佐遗址的「白」

首先是建筑方面,南佐遗址堪称「 白色王国」。

南佐遗址是一个古国级区域文明中心, 距今 5100 年至 4700 年的南佐遗址,占地约 600 万平方米,是五千年前欧亚大陆三大古城之一,另外就是600万平方米的良渚古城以及250万平方米的伊拉克乌鲁克古城。

转自 花家地鉴古观今 韩建业教授供图

正如韩建业教授、花家地账号所言,南佐遗址最明显的直观感受是「白色王国」,当时的建筑大量甚至普遍使用「白灰面」。

字耕农认为南佐遗址这种「白色王国」的特征,在古代文献中是有对应的。

商周甲骨金文皆以「白」指「伯」,传世周代文献如【诗经】则作「伯」。

伯,殷商甲骨金文尚假借「白」来表示首领「伯」,如「人方白」即「人方伯」。可见,「白(伯)」表示一方首领。

卜辞言一方首领为 白,即后世文献 伯,霸

伯,是「白」的分化字,特指穿白衣服的人,因为布料最初为白色,可以染为其他颜色,白色相当于其他颜色就是最早的,就像兄弟间的老大一样,是最早出生的。因而在重要的仪式上,只有老大、首领穿白色衣服,以示区别。

伯,后来也被写为「霸」,春秋五霸亦作春秋五伯。「霸」本来指月相盈亏,有生霸死霸,多见于西周、春秋时期金文,具体所指尚无定论,此义在【逸周书】等文献常作「魄」。可见,此「霸」当时音同「魄」、「伯」、「白」。 伯,独霸一方的人。古代文献中有我们熟悉的「春秋五霸」,【左传】等文献此义「霸」作「伯」,指诸侯之长。

而最早的「伯」则指共工,如 【国语•鲁语上】:「共工氏之伯九有也。」

历史上没有比共工更早的「伯」、「白」,共工是历史上第一个「白」、「伯」,伯也作为兄弟排行伯仲叔季的老大,可见,用白色来喻指老大、首领,自共工始。

【长沙子弹库战国楚帛书】将世间「有宵有朝,有昼有夕」,归功于共工的「推步十日」,似乎说明共工发明了「十天干纪日」,虽有一定的神话色彩,但共工为一代霸主、首个「白」、伯则是不容置疑的。

共工是历史上第一个挑战王权的霸主「伯」,当时的天下共主(帝)是颛顼。共工作为最强大的方国表示不服而与颛顼争夺帝位进而发生战争。

转自 花家地 韩建业教授供图

600万平方米北方最大城址,确实够得上「霸」(伯、白)

宫城3600平米,以长方形的夯土「宫墙」围起来,宫城外环有壕沟(「护城河」),总面积上万平方米。布局典雅规整,被誉为最早的「紫禁城」,

是中国目前发现年代最早、布局最严整的「宫城」结构,

中轴对称格局开历史先河。

南佐遗址 宫殿 转自花家地 韩教授供图

720 多平方米的「主殿」,东西长约 18 米、南北长约 35 米,

是迄今为止发现的「年代最早、面积最大、保存最好的单体建筑」 。

韩建业教授认为南佐遗址已经进入「古国时代」。

这么强大的古国,古代文献没有记载是不可能的。

南佐遗址规模宏大,符合共工「伯九有」的身份与特征。商代「共国」即在南佐遗址近旁的平凉泾川一带,或属共工之后。西周「共和」,【史记】误解为周召二公共同和谐管理,【古本竹书纪年】等先秦文献则言「共伯和」代立。共是封地,在今河南辉县一带,伯是爵位,和是其名,也是姬姓王族。

西周「共国」,或被认为曾是共工之后所居,后来被周王室分封给宗室为诸侯。这与南佐遗址即共工都邑也并不矛盾。毕竟古族开枝散叶,四处迁徙也是常态。或许后来祝融、共工皆成为官职名,炎黄皆有后代为祝融、共工,只是名称相同,历史时代与地理位置则相去甚远。我们不能只是因为他们名称相同,就忽视了历史时代与地理方位,从而认定是同一人。

再者是器物的「白」,即南佐遗址出土器物则有大量白陶。

南佐遗址出土 白陶簋 转自花家地 韩教授供图

可能还有服饰尚白的传统,目前未见考古发现有这方面的资料,但不能排除这种可能。

2,南佐遗址的「九」

首先是建筑方面有令人瞩目的九台——

南佐遗址核心区内的「宫城」等,被九个对称分布的土台(「九台」)三面包围,每个高台边长约 40 米(北边圆台更大),占地面积约 1600 平方米。

南佐遗址 九台 转自花家地 韩教授供图

九台,并不单单只是九个土堆。经过勘探,在「西 3 号」夯土台表面下探 5.5 米,存在一个南北长 9 米、东西宽 7 米,深 1.7 米的长方形大坑。

加上一些台子中央埋入的人骨,发掘者认为,这可能为「祭祀坑」。

再者就是出土器物九个陶酒瓶:似乎也与九有、九土、九州、九丘有关,与九台一样,可以视为「九有」的象征。酒本作酉,九瓶酒就是「九酉」,象征「九有」正宜。

图中8个,文中说是9个 转自花家地 韩教授供图

文献方面,

【国语·鲁语上】:「共工氏之伯九有也,其子曰后土,能平九土。」

【礼记·祭法】:「共工氏之霸九州岛也,其子曰后土,能平九州岛,故祀以为社。」

可见,共工及其子后土与「九」关系密切,显然有「尚九」的传统。

尚书 禹贡 九州地图 1,来自网络,仅供参考

考古发现南佐遗址有「九台」、九陶酒瓶,当与此「九有」、「九土」、「九州(岛)」、「九丘」相关。考古发现的双槐树遗址、青台遗址都有所谓「北斗九星」图案,或许是「九丘」、「九土」、「九有」、「九州」上则天的缩微象征,而南阳九架孤山当为「九丘」下法地的现实原型。【禹贡】则将天下明确划分为「九州」。详见笔者相关文章,此不赘述。

3, 南佐遗址的「水」

南佐核心区有两重环壕,也就是两重的大水渠,总长 5000 米的环壕,宽度达到 20 米(接近六层楼的高度),深度大约 10 米,壕沟两壁和底部有数米厚的夯土加固。放在 5000 年前,这是一个巨大的水利工程。「估算两重环壕工程的总土方量大约 75 万立方米,若两个人一天完成 1 立方米土的工作量(挖土、夯土),那么需要 5000 人耗费大约 1 年时间。」韩建业说。

转自花家地 韩教授 供图

【左传·昭公十七年】:「昔者黄帝氏以云纪,故为云师而云名;炎帝氏以火纪,故为火师而火名;共工氏以水纪,故为水师而水名。」

【国语·周语下】:「昔共工……欲壅防百川,堕高堙庳,以害天下。」

【淮南子·本经训】:「舜之时,共工振滔洪水,以薄空桑,龙门未开,吕梁未发,江淮通流,四海溟涬,民皆上丘陵,赴树木。

舜乃使禹疏三江五湖,辟伊阙,民廛涧,平通沟陆,流注东海。

鸿水漏,九州干,万民皆宁其性。是以称尧、舜以为圣。」

【管子·揆度】:「共工之王,水处什之七,陆处什之三,乘天势以隘制天下。」

【今本竹书纪年】则言尧时洪水,最早治水的是共工,后来才是鯀、禹父子。

以上文献内容,无论是「以水纪」还是「以水害天下」还是「振滔洪水」,共同说明了一个问题,共工是上古第一水利专家。

其实,上古时期的水患以及传说的大禹治水,并非人力为主。乃是全新世大暖期降水量变化在主导,古人不明白气候变化的成因,误认为洪水是共工造成,水退是大禹之功。其实主要原因是天道。降水量太大,共工为了其安全而泄洪也无可厚非,后世诬之「害天下」,其实就算他有这个坏心,只怕没有这个能力进行全国范围内的以水害人,只是在其控制区域,进行水利(水害)工程。

字耕农认为,大禹治水是遇到了全新世大暖期的结束,被古人误解误传

大禹也一样,如果不是降水减少海平面降低,江河排水通畅,陆地面积扩大,单靠当时人力,怎么也不可能成功「治水」,只是大禹坚持治水,加上之前共工、鯀的努力,总共历时80多年,恰好在大禹治水十三年的时候,全新世大暖期结束洪水退去,当时人们误认为是大禹人力治水之功。当今科学常识告诉我们,不要说在大禹时代,即便后来汉唐宋元明清直至当今,一直水患频发,治水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

总之,文献中共工与水关系密切,这与南佐遗址的大型水利工程显然是符合的。南佐遗址考古发掘在进行之中,相信有更多的水利工程遗址遗迹出现。

4, 南佐遗址的「火」

首先,是南佐遗址堪称一绝的大火坛:

出人意料的是,「主殿」内有一个直径达 3.2 米的大火坛,

应该是用作祭坛。大火坛让建筑蒙上一层远古宗教的神秘气质。

南佐遗址大火坛位置图 转自花家地 韩教授供图

庆阳南佐遗址考古发现的大火坛应即祝融之器,后来亦可能成为纪念、祭祀祝融之器。

南佐遗址烧陶温度同时代最高,无疑应与文献所言共工之父祝融相关。

后来祝融成为一个官职,楚人之祖亦作过祝融。「祝融」,就是通过神秘的祝祷可以使炉火更旺,其实有神秘的配方、技术等,从而融化矿石炼成青铜、金、银等金属,烧制出陶器的意思。

南佐遗址的大火坛,是仰韶文化时期乃至整个中国新石器时代最大的火坛,代表了当时水平最高的烧制技术,不是共工之父祝融使用的,就是其族裔为祭祀先祖祝融使用的,总之与火神祝融高度相关。

第二,就是韩建业教授深入研究之后发现的南佐遗址的「核心烧造技术」

「现在发现的所有中国新石器时代的陶器当中,南佐的温度整体上是最高的。」韩建业说。据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实验室检测,南佐大部分陶器烧的温度在 1000℃以上,最高达到了 1116℃。与之相比,一般新石器时代陶器烧造温度 700-900℃,马家窑陶器的烧成温度在 900~1050℃。

温度最高的火坛,水平最高的烧制技术,制造出最早的「白陶」。

白陶是刻意为之的,使用了来自江西、湖南的瓷石和高岭土。原料来自长江流域,与文献所言「祝融居江水」则合。白陶烧制温度比彩陶要求更高,这完全有赖于韩建业教授所说的南佐人的「核心烧造技术」,笔者认为这就是「祝融」之所以被称为火神的缘故。

南佐遗址 白衣陶簋 转自花家地 韩教授供图

第三,字耕农认为,既然考古发现普遍可见白灰面,看来当时普遍使用生石灰,生石灰是通过烧炼石灰石或白垩得到的,看来祝融-共工之族也是用火烧制石灰的专家。石灰石的煅烧温度一般要到1000~1100℃,而考古发现的南佐白陶烧制温度恰好达到这个温度。这是当时陶器烧制的最高温度,不由得让人联想到文献中的祝融。

南佐遗址 白灰地面 转自花家地 韩教授供图

世传祝融为高辛氏火正,祝融可以烧出温度更高的炉火,因而在冶炼金属、烧制陶器、烧制生石灰甚至人家灶塘等方面都具有核心优势技术,看来祝融这个火正是名不虚传的。

5,南佐遗址的「土」

第一,建筑普遍使用夯土技术,可参考前文。

可以参考前文言水一节的大量土方工程问题。

南佐遗址含有大量碳化水稻的深厚黄土层 转自花家地 韩教授供图

第二,九台为土台,详见前文。

南佐遗址九台之西三台 转自花家地 韩教授供图

第三,南佐遗址所在的董志塬为陇东粮仓,有整个黄土高原最深厚肥沃的黄土层,加之考古发现南佐遗址农业发达,后土之称也是名副其实。

南佐遗址位于陇东粮仓董志塬 转自花家地 韩教授供图

【左传·昭公二十九年】:「 共工氏有子曰句龙,为后土 。」 前文【鲁语】、【礼记】所言略同,即共工有子句龙,就是「后土」。殷商卜辞显示当时祭祀「土」神,【诗经·甫田】即言祭祀「社」神,【左传】亦多言「社」,社就是土地神。另一个是农业神「稷」,所以称「江山社稷」。

社,殷商甲骨卜辞作 土,后加示表示祭祀后土 为 社

最早的「社会」,就是在土地庙进行赛会,祭祀土地神,烧香祭祀上贡进献、歌舞表演唱大戏,附近商贩云集,老百姓都来跟会赶集,就像鲁迅笔下的【社戏】那样,现在很多地方春节过后还有「耍社火」这种民俗活动,其实主角都是「社」、社神、土地爷、土地公公(共工),最早的社神就是共工的儿子后土句龙。

社神后土句龙曾是庆阳董志塬南佐遗址的古代诸侯,共工的儿子,祝融的孙子。

【左传·昭公二十九年】:「木正曰句芒,火正曰祝融,金正曰蓐收,水正曰玄冥,土正曰后土。」

共工主水(后来玄冥亦主水),祝融主火,后土主土,这祖孙三人,竟然主导了五行之三,其家族的重要性无论如何强调都不为过。考古一百年了,如果说一点蛛丝马迹都没有,显然是历史虚无主义,是古文献怀疑论的「古史辨派」。其实,现在进行考古发掘的甘肃庆阳南佐遗址,就是他们统治的古国。

6,祝融-共工-后土等炎帝族裔的世系问题

【山海经·海内经】:

炎帝之妻,赤水之子听訞生炎居,炎居生节并,节并生戏器,戏器生祝融。

祝融降,处于江水,生 共工 。

共工 生术器,术器首方颠,是复土穰,以处江水。

共工 生后土,后土生噎鸣,噎鸣生岁十有二。

此言共工、祝融、后土为炎帝之后。前文【大荒西经】则言祝融为颛顼、黄帝之后,楚人之远祖。应为共工之父祝融之后的第二个祝融。

字耕农【山海经证真】根据【山海经】原书中多处内容,综合排定了炎帝至夸父的九代世系:

1炎帝、2炎居、3节并(+伯陵)、4戏器(+鼓、延、殳)、5祝融、6共工、7后土(+术器)、8信(+噎鸣)、9夸父。其中 ()内为同代兄弟。

炎帝为第一代,祝融为第五代,共工为第六代,后土为第七代,夸父为第九代。

另外,【海外北经】记有禹杀共工之臣相柳且筑「众帝之台」事,

【大荒北经】则言禹杀共工之臣相繇,「群帝」筑台事,

二处所言为一事,相柳为共工臣下(之后裔),东迁至今山东邹平系昆山(即今山东长白山,并非东北吉林的长白山)一带,后被黄帝后裔禹所杀。炎帝系九世夸父即潍坊寿光边线王遗址末代首领,在周边众多黄帝后裔封国的排挤压迫下被迫西迁,欲归高祖炎帝东都灵宝西坡,被黄帝部族的杀手应龙在此一带杀害,至今仍有夸父山。可见,炎黄后裔存在长期的复杂纷争。详见字耕农【山海经证真】各处,此不赘述。

南佐遗址属于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这种类型的文化在关中地区有大型都邑高陵杨官寨遗址,笔者此前文章中即认为其即炎帝之都,而灵宝西坡是炎帝东进的桥头堡。同期往东河洛之汇处也有大型都邑巩义双槐树遗址,笔者则认为是黄帝之都。河北蔚县三关遗址也属于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应即黄帝邑于涿鹿之阿,看来守卫者主要来自炎黄联军的炎帝部落,因而在考古区系类型上相同。南佐遗址时代晚于杨官寨遗址,考古文化类型相同,与前文【山海经】所言共工为炎帝后裔相合。

字耕农绘制的 炎黄逐鹿天下形势图

【荀子·议兵】:「尧伐欢兜,舜伐有苗,禹伐共工,…」

【山海经 】有禹攻共工国山,此共工应为南佐遗址共工之后代,仍以共工为号。

时代作者成疑真伪难辨的【尚书·尧典】 :

「驩兜曰:‘都!共工方鸠僝功。……」、 「流共工于幽州,放驩兜于崇山,窜三苗于三危,殛鲧于羽山,四罪而天下咸服。」

7,祝融到底在何方?

先秦文献中有关祝融的内容也很多,由于祝融后来成为一个官职名称,大概就是负责火功以熔铸金属、烧制陶器的火神,以及老百姓家家户户都要祭拜的灶神。

【海外南经】:南方祝融,兽身人面,乘两龙。

此「南方」并非当今所谓的四方方位的「南边」。方指方位神,「南方」的意思是「南边的神」。【海外四经】南西北东各有其方(神)。此与前文【海内经】所言「祝融处江水」相合。

祝融 额上有火 真火神也

【管子·五行】:「昔者黄帝得蚩尤而明于天道,得大常而察于地利,得奢龙而辩于东方,得祝融而辩于南方,得大封而辩于西方,得后土而辩于北方。」

可见祝融为黄帝六相之一的南方大员。

南佐遗址的白陶,韩建业教授认为其主要原料高岭土及瓷石皆来自江西、湖南一带。这似乎暗示在江南的父亲祝融与在南佐的儿子共工之间联系密切。不远千里,输送大量的高岭土及瓷石,在那个车辆还未出现的时代,难度可想而知,两地的关系绝对非同一般。

文献中祝融的传说较多,有言炎帝之裔的,也有说黄帝之裔的。【海内经】说祝融为炎帝之后,【大荒西经】则说祝融为黄帝之后。

【大荒西经】: 有芒山,有桂山,有榣山。其上有人,号曰太子长琴。颛顼生老童,老童生祝融,祝融生太子长琴,是处榣山,始作乐风。

【左传·僖公二十六年】:「夔子不祀祝融与鬻熊,楚人让之。」

可见,夔人与楚人同宗,不祭祀楚人先祖,受到了楚国的讽刺与责备。

长沙火宫殿 祭祀火神祝融 祝融在衡湘一带影响深远

此祝融是颛顼之孙,楚人先祖老童之子。老童生重黎、吴回二子,先后担任过祝融一职,重黎被命征伐共工,因为征伐不力被杀,而以其弟吴回继为祝融,为高辛氏火正,为楚人之祖。此黄帝族祝融疑与炎帝族五世祝融同名,但时代稍晚。

【国语·郑语】:「夫黎为高辛氏火正,以淳耀敦大,天明地德,光照四海,故命之曰‘祝融’,其功大矣。」 「祝融亦能昭显天地之光明,以生柔嘉材者也,其后八姓于周未有侯伯。」

而据【海内经】祝融奉尧命杀掉了治水不力的鲧于羽郊,【孟子】里则说「羽山」。

【左传·昭公十七年】言东周郑国即今河南新郑为帝喾高辛氏火正祝融之虚。此祝融应为黄帝、颛顼后裔,楚人之祖。

【水经注·湘水】:「【山经】谓之岣嵝,为南岳也。山下有舜庙,南有祝融冢。楚灵王之世,山崩,毁其坟,得【营丘九头图】」。

楚灵王(前541-529年在位)所处时代为春秋后期。这里提到的【营丘九头图】是古地图的一种,或许就是【山海经】所本古图之一。郦道元所谓岣嵝,疑为逸文或郭璞注文,并非【山经】本文。今本【山经】并无「岣嵝」。

衡山 祝融峰

若祝融冢果在衡山南麓,则祝融亦当在湘江-洞庭湖流域一带。然而目前考古发现与南佐遗址同期并存的主要遗址如屈家岭-石家河古城,城头山遗址、鸡叫城、七星墩等遗址都难与祝融扯上关系。或者,祝融都邑还深埋湘楚地下,等待有朝一日的考古发现。

8,马家窑文化与颛顼的问题

南佐遗址(距今约 5100~4700 年)偏晚阶段和马家窑文化马家窑类型(距今约 4800~4500 年)年代差不多,两者时间上有部分重合,且文化同出一脉。马家窑类型分布的地理位置更偏西(主要分布于黄河上游的甘肃中西部、青海、宁夏南部、四川西北部一带)。不过,相比南佐,马家窑类型的人群等级分化、社会复杂程度较低,未能形成南佐这种「都邑级」的聚落中心。

韩建业教授这一观点是基于目前的考古发现,马家窑文化或许有更大都邑尚未发现。这里的考古测年数据与以往官方发布的或权威资料的说法有较大出入,请读者注意。之前的说法南佐遗址开始于距今5200年前,马家窑文化则开始于距今5300年前,正因为如此,笔者推断马家窑文化为黄帝之子昌意所创建。如果是距今4800年,则南佐与马家窑文化马家窑类型重叠时间仅为距今4800-4700这一百年之间。共工和颛顼的说法仍能成立,则颛顼之父韩流、之祖昌意就不可能早至距今5300年之际,更为关键的是,由此推导的黄帝年代也会受到影响。或者,文献中关于黄帝-昌意-韩流-颛顼的世系是不准确或者不完整的。至少,南佐共工、马家窑颛顼的推论仍能成立,毕竟时代上有百年重合期,地域较为接近,他们之间是可能发生战争的。

【史记·五帝本纪】说昌意「居若水」, 若水一般认为即四川雅砻江。

【吕氏春秋·古乐】言「帝颛顼生自若水,实处空桑,乃登为帝」。可见颛顼的出生地和常住地不同。

空桑,后来亦称「穷桑」,旧说多认为是干枯空心的桑树,字耕农【山海经证真】认为,【北次三经】和【东次二经】皆有的「空桑之山」,分别指今山西五台山和山东曲阜防山。而颛顼所处之「空桑」即穷桑,就是桑树分布的边界,也就是能够栽桑养蚕地域的西界,再往西就没有桑树也不能养蚕丝织了。地理学上叫做东部季风区,而空桑(穷桑)就是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也是400毫米等降水量分界线,半湿润半干旱区域分界线,暖温带落叶阔叶林与温度草原分界线,作为暖温带落叶阔叶树种的桑树及桑蚕业分布边界也在这一带。颛顼在河洮一带领导发展出了马家窑文化,此地即处于分界线一带,即属于「空桑」。

马家窑文化分布区,正好位于地理气候生物作业方式的重要分界线上

【华阳国志·蜀志】:「昌意娶蜀山氏之女,生子高阳,是为帝颛顼;封其支庶于蜀,世为侯伯」。也说明了昌意、颛顼与蜀地的密切关系,同样支持马家窑文化为昌意、颛顼所创的看法。

【五帝本纪】说颛顼的势力范围「西至于流沙」,是五帝时代首次到达了西北沙漠地带,显然马家窑文化最具可能。颛顼为黄帝曾孙,昌意之孙,韩流之子,时代晚于黄帝一百年左右,正为距今5100年前,与考古发现的仰韶文化庆阳南佐遗址初建时期相合。【海内经】言伯夷父为氐羌远祖。袁珂引郭璞、郝懿行等人注解谓【汉书·古今人表】言「柏夷亮父颛顼师」,先秦文献【吕氏春秋·师道】则言「帝颛顼师伯夷父」。可见,颛顼曾以氐羌远祖伯夷父为师。氐羌所处,正与马家窑文化核心区甘肃洮河流域紧邻,则马家窑文化即颛顼这一推论,如此又多了一条证据。

【列子】【淮南子】所言共工与颛顼争帝,怒触不周山的传说似乎具备了一定的合理性与真实性。

加之笔者【山海经证真】推断【西次三经】的「不周之山」即今武威以南的雪山冷龙岭。则颛顼与共工之争即距今4800年前(此前考古测年参考数据为5200年前)临洮一带的马家窑文化与庆阳一带的仰韶文化南佐遗址之争。战争一直打到武威一带。

武威冷龙岭,西次三经 不周之山(据字耕农【山海经证真】)

9,共工与颛顼争帝(神),怒触不周山

【列子·汤问】:「其后共工氏与颛顼争为帝,怒而触不周之山,折天柱,绝地维;故天倾西北,日月辰星就焉;地不满东南,故百川水潦归焉。」

【淮南子·天文训】也有类似内容,可能即引自【列子】上文。

【楚辞·天问】:「 康回 凭怒,地何故东南倾?」

康回即共工,看来共工撞山导致天崩地裂的传说影响广泛而深远。

【山海经·西次三经】有「不周之山」,字耕农【山海经证真】推断即今甘肃武威以南的冷龙岭主峰,海拔4843米。山形似「玦」,北麓有断崖缺口而不周。或即共工与颛顼,亦即考古发现的庆阳南佐遗址与马家窑文化的战争绵延至此。

当然,南佐遗址的南边亦为「不周」之形的山地,此地可能有共工建筑的水池水坝,在战争中亦可能被共工掘开以水淹颛顼之师,则「不周之山」即指南佐遗址共工都邑近旁之山。

环抱南佐遗址的山,或亦为不周山 转自花家地 韩教授供图

(作者声明原创,所有权利保留。本号绘制的地图、拍摄的照片同样属于作品范畴。来自网络的配图,仅为优化自媒体读者视觉体验,不属于本作品范畴,特此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