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历史

1955年周恩来遇难题:无职务给多少工资?毛主席拍板:副总理待遇

2023-12-21历史

1955年,周恩来遇到难题:无职务应发多少工资?毛主席拍板:按副总理待遇。

深夜的菊香书屋,毛主席依然精神矍铄,坐在书桌前,案边摆放着一份简短的报告。报告中提到,国家工作人员的工资制度已经确定,但对于郑位三的工资标准,周恩来希望毛主席能够提出建议。

主席深思熟虑后,点燃一支烟,凝视窗外夜景。几分钟后,烟燃尽,他拿起电话:「喂,我知道你还在工作。」电话那头是周恩来,身为国务院总理的老战友。

主席预料到,这个时间周恩来也和他一样无法入睡,因为时间对他们来说非常宝贵。新中国成立仅几年,他们作为国家领导人,必须尽一切可能把贫穷落后的中国治理好。

听到主席的声音,周恩来笑着说:「主席,现在制度改革,忙得不可开交,哪还有时间睡觉呢?」原来,就在十几小时前,也就是8月31日上午,国务院正式颁布法令,规定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实行工资制度,将干部分为30个行政等级,每个等级的工资各不相同。

尽管制度已经确定,但新的问题接踵而至。各个机关的干部们如何定级,不同级别的干部领什么级别的工资,这个问题引起了不小的讨论。

在这个过程中,周恩来突然想起,刚刚搬到北京定居休养的郑位三还没有评级。

郑位三,原名郑植槐,湖北黄安人,1918年参加湖北省甲种工业学校招生考试,以第三名的成绩改名「位三」。

如果他听从家人的建议,可能很难有所作为,更不可能受到毛主席、周恩来的重视。然而,他骨子里就是个不安分的人。

不久之后,湖北省爆发五四爱国学生运动,武汉学生运动领袖恽代英创办「利群书社」,郑位三积极参与其中,后来该书社改名为「利群书局」,专门出版、经销关于革命思想的书籍报刊。

在懵懂时期,郑位三在同学们的鼓励下,参加了五四运动。然而,他从农村走出来,之前并没有接触过进步思想,也并不知道「革命」是什么。

他只是跟着同学们走上街头,向那些手持长枪短炮、气势汹汹的军警示威。五四运动结束后,他偶然走进了位于武昌横街18号的利群书社。

见来者是新面孔,且一副学生打扮,正在写文章的恽代英热情地说:「同学,你想看些什么书自己挑,我手头还有些事。

」打完招呼,恽代英又埋头写了起来。郑位三在书架旁环视了一圈,然后小心翼翼地挪着步子来到恽代英的书桌旁,盯着桌上的书出神。

或许是察觉到了他的异样,恽代英猛地抬头,发现了郑位三直勾勾的眼神。他顺着郑位三的目光看到了那本书,心领神会地拿起递过去:「这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写的【共产党宣言】,上个世纪就出版了,直到今年才有了中文译版。

」随后,恽代英补充道:「要是你喜欢,就借给你,不收钱。」正是这本【共产党宣言】,让18岁的郑位三接触到了那个年代如洪流般的西方进步思想,同时也与恽代英相识相知。

从那以后,只要一有时间,郑位三便会来到利群书社,帮助恽代英整理材料。而作为回报,恽代英允许郑位三借阅书社内的所有书籍和报纸,并且还会给他讲述许多有关共产主义和中国革命的思想。

1925年,恽代英介绍郑位三加入共产党。毕业后,他不顾家人反对,回到黄安县老家,凭借党员身份和卓越能力,1927年被任命为中共黄安县委书记,领导革命事业。

在担任黄安县委书记期间,他创办了农民夜校,教农民识字和革命思想。面对军警横行霸道和地主豪绅欺压百姓的情况,他决定成立黄安县农民协会和农民自卫军,帮助百姓翻身做主。

「农协」与「农民自卫军」密切配合,不到一年的时间,黄安县内的地主豪绅就受到了应有的审判,长期以来深受欺压的老百姓们对此拍手称快。

1927年4月底,一名县委的同志匆匆忙忙地跑进了郑位三的办公室。那个时候刚刚入春,天气还略带寒意,可这名同志却满头大汗、而且神色紧张,郑位三料到肯定有大事发生。

他递给他一杯水后问道:「什么事这么紧张?」小同志惊慌未定,将杯中的水一饮而尽后,这才哽咽着说道:「前些天您派我到南京去,在那里我遇到了几名从上海来的同志,他们说……」话还没有说完,那名小同志竟然哭了起来。

郑位三见状只好上前安抚,等到对方缓和了情绪之后,他听到了一个震惊的消息:「老蒋封锁了上海,发动了秘密政变,不少同志都牺牲了。

」听闻此言,郑位三只觉得头脑中一阵轰鸣。情况确实如此,就在不久之前,蒋介石指派了一个军的兵力进驻上海,对工会的同志以及共产党员展开疯狂的抓捕屠杀。

更令人发指的是,当时国共正处于合作状态,蒋介石背刺盟友、毫无征兆地屠杀共产党员,这无疑是在破坏合作。郑位三意识到,此次上海事件只是个开始,反动派的目的就是企图消灭共产党、建立独裁统治。

如同他预见的那样,蒋介石在全国范围内展开了大规模的清洗行动。接着,汪精卫在武汉发动了反革命事变,国共合作的破灭成为了无法改变的事实。

为了打击反动派的嚣张气焰,中共湖北省委决定在黄安县、麻城县发动起义,并成立了中共黄麻区特别委员会,统一指挥。

经过郑位三多年的努力,黄安县已经发展成为拥有党员90多人、农协成员10多万人、农民自卫军300多人的「红色大县」。

接到省委的命令后,郑位三立即与前来协助指挥的潘忠汝等人商议起义的具体事宜。10月13日,黄麻起义正式开始,黄安县农民自卫军在郑位三的指挥下,向黄安县城发起了进攻。

经过一夜的激战,起义军终于登上了黄安城楼,并在极短的时间内占领了县政府、警察局等重要地点,活捉了十多名县长及官员。

控制住黄安县城后,郑位三得知反动派第30军派了一个加强团的兵力前来。要知道,国民党一个加强团的兵力达到了3000多人,装备精良。

而参加起义的农民自卫队虽然兵力不少,但武器弹药却十分有限,甚至有一多半的战士们用的还是大刀、长矛。

郑位三果断下令:「立即撤离,到山里与敌人进行游击战。」虽然起义部队在转移过程中与反动派部队相遇,但幸运的是,郑位三是本地人,对周边地形非常熟悉。

在他的指挥下,起义军成功躲过了敌人的一次次搜捕,最终顺利转移到了湖北和河南交界处的柴山堡地区。此时,参加黄麻起义的部队改编为工农革命军第7军。

在郑位三、郭述申、许继慎等人的推动下,1930年秋天,鄂豫皖苏区正式成立。郑位三被任命为鄂豫皖苏维埃政府内务部长、鄂豫皖省委委员等职务。

当鄂豫皖苏区悄无声息地形成后,最气愤的无疑是蒋介石。自从南昌起义和秋收起义之后,共产党就建立了13个苏区,星星之火已经形成燎原之势,这对于一心想搞独裁的蒋介石来说,无疑是「眼中钉」。

1932年的夏天,蒋介石调集了30多万部队,对鄂豫皖苏区发起了「围剿」。面对巨大的压力,红四方面军决定放弃鄂豫皖苏区。

如此一来,鄂豫皖苏区被国民党部队占领,而郑位三却没有跟随大部队转战川陕,而是毅然决然地选择留下来,与敌人打游击战。

当红四方面军总指挥徐向前听说这个消息后,立即找到郑位三,苦口婆心地劝道:「留下来的风险太大了,你还是跟着部队转移吧。

」面对这番好心劝说,郑位三却坚持自己的态度:「鄂豫皖苏区是我亲眼看着它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发展起来的,真要放弃,我舍不得!

徐向前凝视着郑位三,良久后叹了一口气。目前,敌军集结重兵,虎视眈眈,红四方面军留下的结局只会是全军覆没。

为了保存实力,主力部队必须撤离,这是大家的共识。然而,对于坚决、甚至可以说是「固执」的郑位三,徐向前也是能够理解的。

沉默了片刻之后,徐向前拍了拍他的肩膀,说道:「你一定要活下去,等以后再见的时候,我再跟你算账!」郑位三立刻站定,敬了一个标准的军礼:「等以后再见。

」在接下来长达两年多的游击生涯中,郑位三组建了一支5000多人的队伍,在广阔的山区与敌人周旋,挫败了反动派一次又一次企图彻底吞并鄂豫皖苏区的阴谋。

后来,根据中央军委的命令,这支队伍改名为红25军。由于郑位三在政工方面擅长,所以红25军成立后,程子华任军长,吴焕先任政委,而郑位三则担任政治部主任。

在军队中享有崇高威望,但他不贪权,主动让贤,郑位三的这种行为让人不禁对他产生了敬佩之情。以至于他刚满30岁出头,军队中的许多干部见到他都要尊称他一声「位老」。

1949年10月1日,郑位三作为中央委员参加了开国大典。原本毛主席计划委以重任,但他却主动提出回乡养病。

原来,他在革命生涯中身体一直不好,患有胃溃疡、胆结石、胆囊炎等疾病。1948年中原突围胜利后,他离开了部队,去华东军区高干休养所疗养。

新中国成立后,他被选为中央委员,但旧病复发,无法集中精力,只好向中央提出辞职疗养。因此,毛主席和中央领导批准了他的请求,让他专心休养,病情好转后再委任职务。

所以,当1955年8月国务院做出【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实行工资制度的决定】时,周恩来对于郑位三该给予什么级别的工资待遇感到很为难,因为此时他没有任何职务,无法按照职务高低来评定工资标准。

如果评分过高,可能会引起争议。如果评分过低,可能会让郑位三本人感到伤心,因为他在革命时期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也因为伤病而受到了影响。

在犹豫不决时,周恩来决定向毛主席咨询意见,写了一份报告。毛主席对郑位三的贡献有深刻的认识,因此在他的建议下,郑位三被评定为行政3级工资,并享受副总理级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