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历史

志愿军入朝前,苏联临时变卦,拒绝空军掩护,斯大林:怕得罪美国

2024-07-28历史

在抗美援朝即将开始之时,斯大林临时所做的一项决定,致使我国陷入极大的困境。

美军于仁川登陆后,凭借先进的飞机坦克,以仁川为界,对朝鲜的运输补给线及大后方展开狂轰滥炸,持续进行破坏。

如此一来,朝鲜半岛局势出现转折,朝鲜军队出现大范围失利,随后只得向北撤退。

1950 年 10 月 1 日,金日成致函毛泽东,吁请中国出兵。同日,斯大林亦致电毛泽东,期望中国应允金日成之请求,并表明苏联将全力给予中国支持。

经研讨,我国于当月5日决定出兵援助朝鲜。

做出决策后,接下来需集结军队。鉴于当时我国亟待发展,毛主席遂派周总理与林总为代表,前往苏联同斯大林洽商援助之事。

当月八日,周恩来总理、林彪一行搭乘飞机赴苏联。他们首抵莫斯科,旋即不辞辛劳,又即刻启程前往距莫斯科千里之遥的高加索。

当时,斯大林在黑海的疗养院中休憩度假。

最终,当月 10 日,周总理及其随行人员与斯大林会面,并展开了首次会谈,此次会谈重点在于商讨苏联对中国出兵的援助事宜。

其中,涵盖援助武器与装备,并且在志愿军进入朝鲜后,苏联实施空军掩护等事宜。

然而,首次会谈不甚顺遂,彼时周总理向斯大林阐明新中国当下所遇的切实困境,并且指出,倘若苏联能够给予相应援助,中国出兵援助朝鲜便不成问题。

斯大林对周总理的一番言论颇为不满。

他彼时表示,其认为中国已然决定出兵援朝,然而未料到直至今日,竟仍在与其「谈条件」。

故而,首次会议未能商讨出任何结果。

次日,即 10 月 11 日,展开第二次会谈。于此会谈中,斯大林正式向周总理等宣称,苏联能够给予武器装备等方面的援助,然而,空军掩护则无法提供。

当然,斯大林表示,空军掩护当下无法予以提供,预计需待两三个月之后方可实现。

并且,他进一步指出,即便届时苏联给予空军掩护,其亦不会直接在朝鲜半岛境内投入战斗,至多在鸭绿江周边提供炮火援助。

对此,斯大林所给出的缘由为,苏联不愿让美国借此由头,进而致使美国引发第三次世界大战。

得悉此结果后,周总理等人深感惊愕与恼怒。

斯大林的言论,从表面来看,的确难以辩驳,然而事实上,苏联此般行径,全然是为自身谋求后路,要知道,当时美国的战斗机持续在苏联边境进行挑衅,此行为实质就是对苏联的警示。

站在斯大林的角度,他做出此决定无可非议,然而却使我国深受其害。

需明确,针对我国是否抗美援朝这一问题,展开了多轮探讨。起初,诸多人士指出,我国遭遇诸多困境,且美国持续进行威慑,故而不少人反对向朝鲜出兵援助。

其后,毛主席在重重压力之下,力驳众议,最终颇为艰难地作出了抗美援朝的决策。

毋庸置疑,此决定意义重大,盖因一旦发动战争,所牵涉的不单是国际形势,更关乎中华儿女之安危。

故而,作出此决定着实不易。

然而,当毛主席承受压力决定抗美援朝,委任彭德怀为帅出征,并制定出精准出兵计划之时,苏联却有此举动。

众所周知,1950 年的新中国,兵员充足,且具备驱逐并战胜敌人的坚定意志,然而,重武器匮乏,飞机大炮之类则尤为短缺。

倘若我方得到苏联空军的掩护,便能降低无谓的伤亡,且可加速战争进程。

故而,毛主席、周总理,还有作为统帅的彭老总,深切明了空军掩护的关键意义,因而极其期望苏联应允此诉求。

然而,在开战前夕,斯大林竟突然宣称延缓提供空军掩护。

如此情形下,若无空军予以掩护,我志愿军入朝作战,势必会面临更为严重的人员伤亡情况。

因此,苏联是否实施空军掩护,直接影响到我国志愿军是否出兵援助朝鲜。

当察觉到斯大林态度这般坚决时,周总理虽对其「言而无信」之举感到愤怒,但也清楚在短期内,恐怕难以扭转这一局面。

当下最为紧迫之事,乃是将此消息即刻传达给毛主席。

当晚得知消息后,毛主席彻夜未眠,于中南海办公室内往复踱步,香烟一支接一支地燃着,其脑海中尽是周总理自莫斯科传回的电报内容。

苏联空军掩护缺失的情况下,此仗是否应继续?

彼时,身处丹东的彭老总,获知了此消息,面对这一重大变化,彭老总起初亦略显茫然。

诚如所惧,事竟成真。

身为久经沙场的职业军人,彭老总对有空军掩护与无空军掩护的差异极为明晰。若有空军掩护,作战方式为一种;若无,则为另一种。

尤为关键的是,倘若存在空军予以掩护,那么,这对战场上的推进以及降低伤亡情况,均极为有益。

中国军人无惧战事,若条件许可,亦期望降低非必要的伤亡。

然而当下,形势骤变,苏联言而无信中途反悔,此种情形应怎样应对?原先制定的战术规划,又该怎样调整?

然而,在短暂的茫然过后,彭老总内心涌起一股力量。

往昔我军状况远逊当下,诸般艰辛皆已历经,然而依旧挺过难关,且将敌人击溃。

故而,即便缺失苏联空军的掩护,战事依然需进行。

在此刻,彭老总心中所念并非困难与退缩,而是奋勇向前的气魄。故而,他即刻定下心神,着手召集参谋研讨作战计划。

当彭老总专心致志思考应怎样调整战术之际,北京传来电话。

聂荣臻参谋长来电,其声音于狭小的作战室内颇为洪亮,室内众人几近皆可明晰听闻。

「中央原定规划有所变动,主席望你即刻返京」

此通来电使彭老总瞬间惊愕,方案有变?究竟何种变化致使聂荣臻亲自致电,并且主席还责令他即刻返京?

中央对于是否出兵的决策是否有所改变?

未及深思熟虑,彭德怀元帅连夜自丹东启程,待其抵达北京时,方知晓中央正在重新考量是否出战这一问题。

当月 13 日,毛主席组织召开的一场军事会议正在展开,会议所探讨的核心问题为,倘若无苏联空军掩护,是否发起作战,以及发起与不发起作战各自的利弊所在。

会议中,与会人员纷纷发表各自观点,对于是否采取行动存在不同意见,就在众人讨论得如火如荼之时,彭老总抵达。

当他抵达现场,毛主席即刻做出示意,令彭德怀元帅阐述自身的见解。

毕竟彭德怀元帅乃自己亲自任命的主帅,而主帅的理念对一线全军意义重大,故而,毛泽东主席亦甚为期望聆听彭德怀元帅的看法。

经过短暂思考,彭老总表明了自身的态度。

我觉得,我国志愿军仍需赴朝参战……美国肆意吞并朝鲜,势必对我国国防构成威胁……当下不战,日后在鸭绿江边仍需一战……相较在鸭绿江边被迫应战,不如当下主动出击。

与此同时,彭老总提及了他同参谋们拟定的初步作战规划。他表示,我志愿军完全能够击溃南韩军队。此外,据闻美军的作战主动性欠佳,战斗力亦有所削弱,因而在士气方面,我军处于优势地位。

此外,对于缺乏制空权的问题,彭老总给出了具体的应对之策,例如增添高射炮等。

最终,彭德怀元帅指出,困难诚然存在,然而不能因困难存在便放弃作战,况且困难能够通过想办法予以克服。

总之,参与战事益处甚多,若不参与,则弊端甚重。

彭德怀元帅的一番言论,令在场众人激情满怀,毛泽东主席亦屡屡颔首,他着实没有看错,此乃纵横沙场的彭大将军。

最终,历经多轮研讨,当年10月18日,毛泽东主持召开中央会议,确定志愿军入朝作战的时间。

1950 年 10 月 19 日,中国人民志愿军第 42 军率先自辑安(今集安)跨越鸭绿江,投身朝鲜半岛的战斗。

至此,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战役正式开启。

在战争初始阶段,美国始终觉得我国不会派兵参战,甚至在当年 10 月 15 日,美国总统杜鲁门与麦克阿瑟会面时,麦克阿瑟向杜鲁门断言,中国军队出兵的概率极低。

另一方面,因我军行动颇为隐秘,渡过鸭绿江后,于10月25日,彭老总凭借敌方未察觉之契机,果断展开了入朝后的首次作战。

在此次战斗中,我志愿军第40军第118师,耗时仅一小时,成功夺取位于清川江下游的温井这一战略要地。同日,我志愿军的一个团,将南朝鲜的一个加强营部予以歼灭。

此开局颇为良好,能获此战绩,一方面源于毛主席、彭老总此前对于入朝作战的长远规划,另一方面则归功于彭老总入朝后积极主动地抢占先机。

在缺乏先进武器且无苏联空军掩护之时,中国人民志愿军凭借毛主席与彭老总的紧密协作,于朝鲜战场使美国领略到中国军人的强大。

尽管我们一时处于弱势,但抵御一切来犯之敌的决心坚如磐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