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作霖的孙子成为台湾亿万富翁,07年回东北完成大伯张学良的夙愿
张学良在西安事变之后被蒋介石囚禁了,在1990年恢复自由之后,至死也没能再回大陆尤其是故乡东北探亲,这成为他晚年最大遗憾。但是,张作霖一个孙子,回到故乡东北祭拜了爷爷张作霖。这个孙子,也是张学良的侄子,也是替伯父完成了夙愿。
我们知道,民国时候一代枭雄东北军阀张作霖张大帅,一生娶了六个老婆,一共生育八个儿子、六个女儿。张学良是张作霖第一个夫人赵春桂生下的长子。这个回乡祭拜的孙子叫张闾实,也就是张作霖第六个儿子张学浚(1922年生)的次子,与张学良的辈分是大伯与侄子的关系。
张闾实父亲张学浚的履历
第一个回乡祭拜张作霖的子孙叫张闾实,他的父亲是张作霖第六子——张学浚,张学浚的母亲就是被张作霖宠爱,在皇姑屯事变之后愚弄日本人,为张学良回府争取时间,避免东北过早被日本占领的五夫人-寿夫人。
在张作霖被迫害之后,寿夫人就操持着张大帅府邸一切事务,对子孙的家庭教育严厉又亲切,注重对子孙的文化教育。张闾实从小受着奶奶寿夫人这一位具有新思想女性的教导,深受书香礼仪的文化教育熏陶,获得良好家庭教育。
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之后,日本人来到了张大帅府,责令张家人员迅速离开。这样,原来张大帅府庞大的家庭成员也只能逃离东北,去全国与世界各地。
这样,张大帅失去了过去的权势。再加上张学良发动的西安事变,之后被蒋介石清算,张家势力多次受到蒋介石打压,被彻底瓦解。
在抗日战争爆发之后,张作霖的六儿子张学浚与母亲寿夫人一起辗转到了澳门避难。由于张学浚早年肄业于北京辅仁大学,有文化,自然响应爱国的号召,在抗战期间担任国民党军统翻译,主要负责与美军联系。
当老蒋逃到台湾之后,张学浚先在香港与澳门之间,为了生活,家教、监工,只能要挣钱的工作他都去做。在这漂泊无依的过程中,他结交相伴一生的爱人,结婚成家生子。
张闾实在台湾童年
在1965年,张闾实作为张学浚的第二个儿子,出生在澳门。之后,张学浚听闻到大哥张学良被软禁在台湾,也携带母亲寿夫人,以及妻儿全家去台湾。
当张闾实第一次到台湾的时候,年龄才五岁。小时候的他,对父亲从事工作都是一无所知,甚至很长时间也不知道自己是张作霖的孙子。他只是记得,有一次父亲带着他去一个大别墅,那别墅都是重重关卡,父子俩经过很多警卫人员的把守,最终才能进去。
张闾实记忆在那别墅里,父亲与一个苍老的男人聊得很欢。在临走之前,父亲也对他说:「这个人就是你的大伯,你要尊敬他。」
张闾实听得也是非常懵懂,不明白自己大伯居住在大别墅里为什么不出来,也不清楚这么多人把守大伯居住别墅的原因,更不懂他不能出去的原因。
幼小的张闾实虽然有很多疑惑,却还是很喜欢看望大伯,因为大伯摆出很多好吃东西给他吃。而且,大伯很健谈,说话风趣幽默,经常教张学良一些为人处世的道理。
后来张闾实在读小学三年级的时候,在历史课本上看到一个身穿戎装长相很威严的男子,忽然想起家中也挂着一样的画像。于是,他就询问父母这一切的由来。
这时候,家里的奶奶寿夫人与父张学浚觉得没必要对他隐瞒了,于是就告诉了他自己家族的身世,也提醒他不要对外泄露。
这时候,张闾实才知道自己爷爷是东北军阀张作霖,还有经常去别墅见的大伯,就是教科书中九一八事变与西安事变的张学良,心里也为自己是东北军阀张作霖子孙后代感到自豪。
张闾实受到的家庭教育
寿夫人作为长辈,也告诉张闾实张家的老家在沈阳,作为张家子孙应该牢记爷爷张作霖「不为日寇、身死炸裂」的英雄精神。
张闾实也记得在自己家的家训中,也曾经有一条「不再涉足政坛」。奶奶寿夫人也告诉他,张家的子孙后代不再参与政治,也不消费先辈的名利资源,对外严于律己,做一名守法的公民。
后来,他记得去见大伯张学良时候,张学良也对他说:
「张家的男人都要靠自己往前走」。
他觉得大伯这句话,给予了他许多生活勇气与信心。就在这一种家风醇厚的氛围中,张闾实获得了成长。
世界上没有不透风的墙,张闾实乃张作霖孙子的消息还是传到学校。由于张作霖家族与蒋介石是不合的,台湾历史教科书一直抹黑张作霖与张学良二人。
张闾实还记得在中学上历史课,一次讲述民国张作霖历史时候,张闾实甚至直接被赶出教室,在学校也很受同学们的排挤。同时,时不时也有「阶下之囚、叛将之后」的冷言碎语,但张闾实从来没有觉得羞耻,却是化悲愤为奋斗的动力。
张闾实秉承家族回乡的信念
这样,张闾实在长辈的期盼下,心中目标就是想当一名有勇气、有担当的人。伴随着岁月的逐增,张闾实也读懂大伯张学良、父亲张学浚、奶奶寿夫人隐藏在心中那一份浓浓的乡情。
如他去看望大伯张学良的时候,也感受到张学良没那么开心,总是喜欢隔着窗户向远方眺望,有时候也会发愣,眼神落寂,像在为什么发呆与哀愁……
张闾实回忆,有时候奶奶寿夫人也对他说,我们张家的故乡在沈阳,那里很美,春天水光潋滟、万里晴空,冬天冰雕玉砌……
张闾实也留意奶奶说这话的时候,脸上总会浮现出一种近乎朝圣的光芒。于是,张闾实也暗暗下定决心,有朝一日,秉承长辈们的心愿。一定要去看看家人念念的沈阳,看望爷爷张作霖……
大学毕业之后,张闾实入伍参军。可是,蒋介石父子一直没有忘记他,到死都是提防着他,自然不给张家人开绿灯,严禁张家发展自己的力量。
所以,张闾实也发觉自己在空军服役期间,无论表现如何优异,却没获得重用的机会,只能干些杂活儿与做管理的工作,处在边缘位置,飞机也没让碰一下。
但当时,张闾实在兵营里生活不如意,却由于这一段经历,人变得更加细致、开朗、干练和坚定。
张闾实的创业历程
在1988年,张闾实退伍后一个月,也正逢蒋经国去世。他在台湾金融机构工作后,也不忘记努力学习,成功考入了麻省理工大学,获得了硕士学位。毕业之后,张闾实在中国台湾花旗银行工作。
这时候,他在台湾金融机构工作,谈了个女朋友。
当张闾实正在谈婚论嫁的时候,女方竟因为张闾实是张作霖的孙子、张学良的侄子亲自拒绝这一门亲事……
这一件事情对张闾实打击很大,但他又想起了奶奶寿夫人说的:「张家的后人有什么丢脸的,应该为此感到自豪。」心中自然也有恢复张作霖家族荣耀的想法。
张闾实想着在台湾,即使两蒋走了之后,也受着李登辉的国民党打压,张家在台湾的处境困难,为了给家族争光,还是要自主创业。
于是,张闾实刚开始通过多年积累的人脉关系做生意。他从金融赚到做高尔夫杂志,生意越做越大,覆盖到服务,航空等诸多领域,赚了许多钱。虽然在911事件之后,张闾实企业面临差一点破产的境遇,但好在他积累丰厚的家底度过了难关。之后,在电子等诸多领域获得了杰出的成就,成为台湾的亿万富翁,为张作霖家族出人头地。
张闾实与伯父张学良的接触
成人之后的张闾实,与伯父张学良接触机会更加多了。在张学良被囚禁的时候,他都与父亲张学浚一起拜访张学良,三人一起打牌聊天,无所不聊,唯独不谈政治。因为张学良的举动都在国民党特务的监视之下,也形成莫谈国事的习惯。
张闾实与伯父张学良聊天,也知道自己家族很多故事,对大伯张学良也有了不少仰慕之情。当时,他也品尝了赵四小姐杰出的做菜手艺,多年后他一直也没忘记那可口的风味……
令张闾实印象深刻一件事,就是正值张学良八十大寿,国民党破例允许张闾实去看望张学良。当时,张闾实看到伯父张学良上厕所都是步履蹒跚,打算搀扶一把。可是,张学良却一把推开了张闾实,厉声说道:
「张家的男人不可以让人搀扶」。
这话说得比较有骨气,当时张闾实也是处在创业艰苦时期,大伯张学良的话语给予他很多启发,教育他人要自立自强。就是在那时候,张闾实重新思考人生事业发展道路,然后在香港自主创业,成立一家效益不错的公司。
张闾实秉承父辈遗愿回故乡
在1990年张学良被释放之后,原本是要回到大陆,回到东北,因为那里是他童年生活之地与故乡。张学良也特别希望能到父亲的墓碑前祭拜,可惜这一切由于种种原因没实现,到死也没能回到东北。
当张学良去世之后,张闾实看着大伯带着遗憾离开人世,也想起1984年父亲张学浚去世前,口中一直念叨儿时在沈阳的朋友和亲戚的名字,并一再叮嘱张闾实将来一定要回到故乡看一看。
于是,张闾实觉得一定要替家人完成中国人告老还乡的心愿,一定要回故乡东北沈阳为爷爷张作霖扫墓。
在2007年,已到不惑之年的张闾实突破了诸多的阻碍,回到沈阳亲自寻找家族的根。
张闾实回乡的历程
在2007年3月26日,张闾实来到了沈阳张氏帅府博物馆。当张闾对博物馆馆长自报家门,张力馆长也对张闾进行提问,张闾也能对答如流,证实了他乃张作霖孙子的身份。于是,张力馆长就主动带张闾实在博物馆内参观。
张闾实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也表示,自己是张家孙辈里第一个过来扫墓的人,自然也有一番感伤!这一次给爷爷扫墓,主要是让爷爷知道,他还有亲人活着,一直惦记着他!
之后,沈阳的九一八战争研究会工作人员联系到了张闾实,一道参观当年张作霖被炸的地方。这样,张闾实也在爷爷中弹的地方,皇姑屯火车站附近的三桥洞祭拜了爷爷。
第二日,张闾实又在当地政府协助下,来到位于辽宁省盘锦市大洼区的张氏墓园。他望着爷爷张作霖的墓碑,有一种恍如隔世的感觉,仿佛回到那一个军阀混战的民国时代。
之后,张闾实以张氏家族孙子的身份,对着张作霖的墓碑深深鞠了三个躬,并且读起已经准备好的祭文。
读到最后,张闾实十分动情地说道,
「于中华民族而言,这段历史不堪回首,我们决不会忘记国耻。同时也要正告日本右翼:你们不要执迷不悟,中国人民是不可欺的!
在这里,张闾实也是代表张作霖子孙爱国的立场。在讲述爷爷张作霖这一段历史时候,张闾实也发表自己的看法。他说虽然没见过自己的祖父,对他的思念却是真真切切。张作霖是一位很爱国的人,祖父做出这么多决定都是出于民族利益而非个人利益。就是因为这样,才导致日本人这么痛恨他,非要置于他死地!
当张闾实实现长辈们回东北祭拜爷爷的夙愿之后,更加喜欢大陆,经常回大陆考察市场,在大陆也投资了很多生意项目。而且,为了表达张家对大陆故乡的思念之情,在2010年张闾实花费三年写一本著作【漫漫归乡路】出版,记载张家在海外漂泊的六十年历程,讲述在台湾的游子对大陆的思念之情。
结语
时代一粒沙,落在每个人身上就是一座大山。从张闾实回乡探亲的故事中,我们可以品读祖国永远是屹立于海岸的明灯,指引着海外漂泊的人们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