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历史

1948年,廖耀湘在宴上拍桌不服,刘亚楼请出一人,他连敬三杯酒

2023-12-17历史

1948年11月初,刘亚楼在东野司令部中举办了一场宴会,往日这种大型的宴会都是给在大战中胜利的将军将士们举办的。但这一次有所不同,宴会上的客人都是在辽沈战役中,被我军俘获的国民党将领们。

刘亚楼举办这场军宴的目的,是希望能够以情动人。说服这些国民党将领们,心甘情愿地迎接解放,参与到祖国的建设事业中来。但高级将领廖耀湘被俘后内心非常愤懑,态度蛮横无理。见此状,刘亚楼镇定自若,转身请出一人。

当那个人出现后,廖耀湘的态度瞬间好转,并且还连敬刘亚楼三杯酒,以表他的歉意。

那么,刘亚楼请出的那个人究竟是谁呢?为何那个人的出现让廖耀湘的态度有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图丨廖耀湘

战役失败 全军覆没

抗日战争结束后,举国上下都沉浸在欢乐的气氛当中。蒋介石的心中却并不满足,他想独享这份胜利,想要将共产党彻彻底底地消灭。但一切都并没有他想象中的那么简单。

1946年,蒋介石撕毁了停战协议,随后就向我党发起了猛烈的进攻。廖耀湘当时就任新六军的军长。在接到蒋介石的命令之后,他率领整个部队前往了东北。新六军原本就是一支装备十分优良的队伍,在廖耀湘的带领之下,整个部队的战斗力又上升了一个档次。

打仗这都好说,让廖耀湘没想到的是国民党的内部开始乱象纷呈,纠纷不断。

图丨蒋介石

在东北的时候,就任东北「剿匪司令」的卫立煌,向蒋介石提出要誓死守卫长春、锦州、沈阳等三个城市。但蒋介石对此并不赞同,他认为只需要守住锦州,并且将所有的兵力都集中在锦州。

卫立煌认为假若长春和沈阳失守了的话,那么整个东北就将面临着失守。对于卫立煌而言,东北是绝对不能失守的,不然所造成的损失是难以想象的。

廖耀湘也十分赞同卫立煌的想法。毕竟每个人都想为自己多争取一些利益,将损失减小到最少,这也导致国民党内部上下很难团结一心。

蒋介石和卫立煌双方之间,也因为这个问题一直僵持着。一直到辽沈战役打响之后,大家都没有达成共识,这也为国民党最终的失败埋下了伏笔。

图丨卫立煌

1948年10月15日,因廖耀湘无法及时抵达目的地增援部队,林彪率领的军队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将锦州攻破。

锦州已经失守,廖耀湘原本打算带领军队撤退的。但蒋介石想要靠着东北战场的成绩来吸引国外的美国人「投资」。当时蒋介石与美国总统候选人杜威走得非常近,蒋介石深信自己只要在东北的战场上打下优异的战绩,杜威就一定会给他投资。

无奈之下,廖耀湘只能待在原地等候上面的指示。然而,当时驻守长春的第60军的军长曾泽生越过重重突围,向我军投了诚,长春要地也失守了。

在这时,卫立煌与蒋介石又起了冲突。在卫立煌看来,廖耀湘无法和东野部队匹敌,既然东北的两个城都已经失守,那么现在最重要的就是防守好沈阳。但蒋介石却坚持让廖耀湘收复锦州,他想从锦州撤出主力军队,与华北傅作义军队汇合,从而稳住南方的局势。

图丨曾泽生

见此情形,于是蒋介石的学生杜聿明提议,让卫立煌带领军队驻守沈阳,然后由廖耀湘自己判断是否能够将锦州收复。如果可以,就将锦州一举夺下,占据重要的军事要地。

廖耀湘的想法和卫立煌是一致的,他觉得当务之急是要死守沈阳,如果带一部分军队去攻占锦州的话,能成功夺下当然是最好的。假若失败了,那么解放军的所有兵力都会聚集在沈阳,那么最后面临的就是失败。

因为迟迟没有得到蒋介石的命令,所以廖耀湘根本不敢私自发兵前往沈阳,于是他只好带着一队人马前往锦州。在他出发不久后,就遇见由林彪带领的部队。

经过一番激烈的战斗之后,廖耀湘意识到自己军队处于劣势,前进的方向已经完全暴露了。再与他们周旋下去的话,一定会全军覆没的,于是他立即下令让所有人撤退。林彪在得知国民党军队想要逃跑的时候,马上下令让手下一定要抓到他们的将领廖耀湘。

图丨作战

林彪等人发现廖耀湘正在往营口方向逃窜,于是向他们发起了猛烈的攻击。廖耀湘和他的部队根本抵挡不住,只好仓皇地折返回沈阳。廖耀湘的部队在这一战中损失极其惨重。

林彪未能抓捕到廖耀湘,他心中非常不甘心。于是他又一次下令一定要抓捕到廖耀湘,活要见人,死也要见尸。

就在这时,一个附近的村民过来告诉林彪说,他看见有一小队人马偷偷摸摸地潜入了他们的村庄,而且身上还有血迹,还带着枪。经过一番确认,林彪肯定这一定就是廖耀湘的队伍。

他带人立即赶到了那个小村庄,将廖耀湘撤退的路都堵得死死的,让他们无路可逃。

最终廖耀湘等人被我军成功俘虏。

常胜将军廖耀湘

廖耀湘的确是一名优秀的干将。他于1906年出生于湖南邵阳,自幼就接受了良好的教育。然而当时因清政府的腐败不堪,百姓们每天都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国民党还未成立时,袁世凯就企图一统天下,将革命的胜利果实占为己有。

从小心中就有远大抱负的廖耀湘,对祖国的这种现象感到心痛不已,于是他决定挺身而出,为国家出一份力。

在五四运动中,廖耀湘加入了学生的游行队伍,向政府进行抗议。但学生的力量是非常单薄的,每一次游行政府人员都会出面拿着枪进行镇压。

廖耀湘渐渐明白,光凭几声抗议是解决不了什么问题的。只有学会了军事本领,会拿枪打仗,上阵杀敌才能抒发自己的一腔热忱。

图丨游行

廖耀湘想将那些可恶的侵略者们赶出自己的祖国,还百姓一片安宁的生活。于是,从初中毕业之后,他决定前往广州的黄埔军校进行学习。

正当他准备将自己的报名信息上交时,廖耀湘临时接到家中的来信说家里出现了一些变故,已经供不起他上学读书了。但廖耀湘并没有就此放弃学业,他决定依靠自己赚钱来上学。不得已之下,他只好放弃这一期的招生,等到明年赚够了钱再来上学。

第二年,廖耀湘通过在多个地方打零工,赚了一些钱。于是他参加了黄埔军校第六期的招生,最终以十分优异的成绩考入了军校。

图丨黄埔军校

在黄埔军校里,廖耀湘一心专注于学习,一刻也不敢松懈,每门学业他都完成得非常完美。随着时间的推移,一转眼就来到了毕业季。

黄埔军校中有几个可以公费出国留学的机会,廖耀湘希望可以抓住这个机会,在国外好好地学习知识。于是他报名了候选人的考试,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廖耀湘以为自己一定可以入选,可是当榜单公布的那一天,廖耀湘却没有看见自己的名字。他感到疑惑不解,于是问老师:「老师,请问为什么我的成绩比他们考得都要好,却没有入选?你们是不是弄错了?」

而老师却称是因为廖耀湘的身高不够格,经过学校考虑后,决定把这个机会留给别人。

廖耀湘觉得这个理由十分荒唐,但他并不能改变什么,于是一个人坐在教室门口,痴痴地望着外面的风景发呆。就在这时,蒋介石在学校的楼道中碰见了廖耀湘。蒋介石看见这个少年坐在门口眼神呆滞,于是上前询问他是不是发生了什么事情。

经过一番谈话后,蒋介石了解了事情的来龙去脉。他拿起了廖耀湘考试的卷子,仔细地审查了一遍,发现廖耀湘在军事方面有自己独到的见解,想到了其他人没有想到的。他认为廖耀湘是不可多得的奇才,于是便通知学校,让廖耀湘前往国外的军校进行深造。

自这件事之后,廖耀湘就一直对蒋介石身怀感激。这也就是为什么廖耀湘在国外学习六年之后,回国后就直接投奔了蒋介石。

他回国的那一年是抗日战争的高潮时期,廖耀湘投奔蒋介石后,蒋介石就直接让他进入了第五军带兵打仗。在短短几个月的时间内,廖耀湘就在战场上立下了赫赫战功。

在与日军在南宁的一次对抗中,廖耀湘凭借自己的智慧将日军全部逼到了昆仑山中。无路可退的日军只好待在昆仑山等待队友的支援。

廖耀湘就派人偷偷在附近设下了埋伏,等到援军赶到时,廖耀湘一步一步地将敌人引入虎穴,然后将他们一举歼灭。日军毫无缚鸡之力,只好乖乖投降。

战争结束后,国民党的高层领导对廖耀湘赞不绝口。还将他提拔为了22师的师长,派遣他去缅甸与日本军队作战。

廖耀湘在战场上多次立下战功,也成为了国民党的王牌主力军队,第六军的军长。他的军事素养极其高,手中还掌握着不少于12万的兵马,由此可见蒋介石多么地信任他。

图丨国民党军队

不甘认输

廖耀湘在被我军俘虏之后,就非常不甘心。在他看来,如果不是国民党内部出现纷争,指挥出现了失误,他一定不会在战场上输给对方的。而且林彪是凭借暗地里的小伎俩才赢了他,他的心里不服气。

为了说服那些国民党的将领加入我党的建设当中,刘亚楼专门设下了一场大宴会。廖耀湘就是那些国民党将领中的一员。

其他将领在刘亚楼的一番劝说之下,都同意归附于我党,因为他们很惊讶被俘后的将员居然还有礼遇。但唯独廖耀湘一人态度十分坚定,嘴里一直大喊着他不服气。

刘亚楼端着酒杯,慢慢地靠近廖耀湘,廖耀湘的情绪更加激动了。他还要求让林彪重新跟他打一次,在场其他人的目光纷纷都聚集在了刘亚楼的身上,他们想看刘亚楼会如何处置廖耀湘。

就在这时候,刘亚楼转身请出了一个人。廖耀湘看见这个人后,一脸难以置信的样子。这个人就是前不久和曾泽生一起,向我军投诚的郑洞国将军。

郑洞国也是从黄埔军校中毕业的学生,不过他入校的时间比廖耀湘要早许多,他是黄埔军校的第一批学生。廖耀湘一直都非常敬仰郑洞国将军。

见到郑洞国将军站在自己的眼前,廖耀湘疑惑不解地问:「郑洞国将军不是在战场上阵亡了吗?为何会出现在这里?」

当初蒋介石在得知郑洞国投诚我党后,为了稳定军心于是对外谎称,郑洞国将军在战争中阵亡了。廖耀湘得知郑洞国将军牺牲后,内心悲痛不已。没想到一切都是骗局,就连郑洞国将军也选择投诚。

图丨郑洞国

郑洞国将军说:「我在俘之后,心中也与你一样有诸多的不甘。但在这里呆上一段时间后,我渐渐地明白,百姓们心中都是倾向于共产党的。」

「他们实施的都是亲民的政策,无论国民党怎样打仗,最终的胜利都是属于共产党的。」

廖耀湘听完郑洞国将军的话后,态度开始有了一些转变,此时他的心中也明白郑洞国将军所说的话是有道理的。老百姓所爱戴的都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人民着想的解放军战士。他们想要的是一个和平安宁的家园,而不是弥漫着战火硝烟的国土。

于是他在酒杯中斟满了酒,深表歉意地连敬了刘亚楼三杯酒。

廖耀湘当初想要参军的初衷就是为了让百姓脱离水深火热的战争,过上平安幸福的生活。

但随着战争一次又一次地爆发,多少无辜百姓丧命在了炮火之中,弄得家破人亡、妻离子散。他选择投诚于我党也算得上是最好的归属吧,至少没有与他的初衷背道而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