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历史

蒋介石夜难眠,事后才知毛泽东高明47年,见窑洞外一物

2024-01-27历史

蒋介石夜难眠,事后才知毛泽东高明。47年,见窑洞外一物。

在阅读此篇文章前,我们诚挚邀请您点击「关注」,这样不仅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还能让您获得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1947年3月,胡宗南接到了蒋介石的命令,让他去攻打延安。对于一直没有正式上战场的胡宗南来说,这是蒋介石赐予他建功立业、迎娶美人的绝佳机会,绝对不容错过。

当胡宗南带着军队到达延安时,他惊讶地发现这座曾经的繁华城市已经变成了一座空城。面对这种情况,胡宗南灵机一动,自导自演了一场在解放战争期间最令人匪夷所思的闹剧。

蒋介石被蒙在鼓里,前来捧场,结果在毛泽东曾经居住的窑洞前看到了令他深感后悔的场景。那么,当年胡宗南到底做了什么?

蒋介石在延安看到了什么?而毛泽东又在这场「空城计」中有着怎样的布局呢?这一切都在1947年3月3日晚上揭晓,当时中共中央位于延安,收到的紧急电报正是我党同志熊向晖从胡宗南身边发来的。

中央领导们紧急召开会议,讨论如何应对蒋介石方面即将发动的攻击。延安是我党多年奋斗的基地,有着特殊的战略地位,大家都深感不舍,希望能想出一个既保护延安又能打败敌人的计划。

但是,国民党方面的攻势凶猛,配备了20万大军和先进武器,硬碰硬可能会两败俱伤。在一番深入讨论后,大家都感到困惑,无法找到两全其美的方案。

此时,主席冷静地沉思了一会儿,然后果断地做出决定:

面对敌人的进攻,毛主席坚决主张撤离延安。他坚信,延安的得失并不意味着战争的胜负,重要的是保护好我们的军队和物资,让敌人空有占领一座城市的虚名。

毛主席带领军委做好了战略部署后,延安的同志们开始有序撤离。在离开时,乡亲们对主席的决定表示不舍,但主席安慰他们并解释了原因,让他们明白这是为了大家的安全和胜利。

经过解释,大家终于领悟了毛主席的策略。乡亲们满怀期待地送别了他,希望解放军早日归来。然而,几天后,当胡宗南的大军抵达延安时,却发现这里已是一座空城。

中央领导的窑洞空无一人,只留下了一张办公桌和一个特别的礼物在毛主席的抽屉里……1938年10月,经过几场大战,广州、武汉等重要城市相继失守,敌人和国内都需要时间恢复和休整,战争进入战略相持阶段。

国民党在暂时的安宁中开始了内部的勾心斗角。1940年,陈立夫按照蒋介石的命令来到西安,企图为胡宗南介绍一个「合适的对象」,而对方的背景极为显赫,是孔祥熙和宋霭龄的女儿孔令伟。

那时胡宗南已经44岁,依然是单身汉,如果能娶到孔二小姐,那蒋介石对他真是疼爱有加。当然,介绍对象只是个幌子,真正的目的还是想煽动胡宗南在西北对延安动手。

陈立夫长期在南京从事情报工作,对胡宗南的情况非常熟悉,但他仍然选择以含蓄的方式进行试探。两人在酒桌上推杯换盏,陈立夫巧妙地把话题引向了婚姻,开始试探胡宗南是否具有足够的能力去承担重任。

陈立夫和胡宗南谈话,胡宗南虽然喜欢孔家,但他已经有了自己的爱人。陈立夫建议胡宗南出兵夺取延安,提高自己的地位。

胡宗南对此表示了兴趣,但他也谨慎地询问了是否有蒋介石的命令。因为这是国共合作时期,出兵可能会破坏抗战,所以蒋介石也不能公开下命令。

陈立夫未能说服胡宗南,最后只好空手而归。

胡宗南在1943年夏收到了蒋介石的密令,要求他在7月10日采取行动。然而就在5日,他收到了朱老总的一封电报,内容是呼吁在国共抗日的关键时刻不要破坏团结,避免内战的发生。

朱老总和肖劲光还分别向蒋介石、何应钦等人发电报传达了这一信息,而董必武则在重庆将这一消息告知了美、苏大使馆。

虽然舆论压力让蒋介石放弃了闪击延安的计划,但国民党蒋介石早有预谋。事实上,他们一直心怀叵之心,意在发动内战。

1946年6月,他们不顾劝阻,大规模进攻解放区,并在1947年对延安下手。

胡宗南两次策划攻打延安,但都因为情报泄露而失败。他对此充满信心,特别是在1947年,他接到了蒋介石的指令,要求他拿下延安。

他认为,凭借他手中的先进武器和精兵,拿下延安易如反掌。3月13日,他带领20余万兵力向延安进发,并且夸下海口,要在三天内拿下延安。

然而,当他的军队到达延安城下时,发现延安城内一片寂静,我党工作人员和解放军都已撤离。这场空城计让胡宗南感到十分不舒服,他挨个窑洞搜索,但是什么都没有找到。

胡宗南带着队伍打下延安,发现党中央毛主席「施舍」给他一座空城,队伍已经进了延安这是不争的事实。胡宗南硬着头皮给蒋介石发电报,称自己已经打下延安,歼灭俘虏共计5万人(实际我党撤走延安前总共兵力不过两万),并缴获大量物资。

蒋介石接到电报十分高兴,立即授予胡宗南上将军衔,还颁发了代表荣誉的河图勋章。升官发财已经实现,胡宗南立即将相好从南京接过来举行婚礼,和孔二小姐的相亲自然作废,蒋介石决定亲自带着中外记着来延安炫耀功勋,在国际上好好出出风头。

胡宗南接到电报后惊愕不已,虚报战功居然让他碰上了高层直接来检查,这可怎么办呢?他决定豁出去,一不做二不休把戏演到底。

于是他在自己的队伍中挑选了大量人员扮演解放军俘虏,又找来许多打满补丁的衣物让国军士兵穿上,开始进行「培训」。

接着,胡宗南又指示手下在附近设置炸药,炸出几个战斗现场来,以展现攻打延安时的激烈场景。他还命令在附近匆忙修建了几座简陋的坟墓。

此外,他还不忘从装备库中调出许多老旧淘汰的枪支,以充当前次战斗的战利品。最后,他还花钱请来了许多演员,并顺便将【东方红】的歌词进行了修改,将毛泽东改成了蒋中正。

蒋介石一行人抵达当天,路边歌声迎接到达,甚至胡宗南还在路边开设了一个「服务处」,准备在参观当天正式营业,向民众发放物资做好事。

1947年8月7日,数辆吉普车疾驰而过,一行人抵达附近的军用机场,等待蒋介石的到来。随后,「美龄号」专机降落,蒋介石在宋美龄、蒋经国和俞济时的陪同下,缓缓走下飞机,显得威风凛凛。

记者们早已等候多时,疯狂拍照。不久,吉普车就将一行人带到了延安。然而,蒋介石并未料到,他一路上的高昂情绪即将被打破,取而代之的将是无力的挫败感。

他看到了延安街头虚假的繁荣,看到了延安街头热闹的表演和欢迎仪式,还看到了衣食无缺、平安富足的老百姓。他还要求胡宗南带他参观共产党曾经的抗大和军事学校等地点。

露天训练场上,只有简陋的器械,显得十分破旧,显然这里曾经有不断的人在做训练。周围的光秃秃的场地上,绝大部分的东西都是手工制作的粗糙货,与蒋介石曾经任职过的、见识过的军校完全不同。

蒋介石的脸色沉了下来。

老对手的住所竟然如此简陋,这是蒋介石在参观毛主席居住和工作的地方后的心声。破败不堪的窑洞,只有简陋的桌椅床铺,没有任何奢华之物,但却是共产党的最高领导人的住所。

在窑洞门口,蒋介石看到了一个从未见过的东西,他询问了旁边的人员,得知那是一台纺纱机。蒋氏摆弄着纺纱机沉默许久,很快一位路过的农民被带到了他的身边,放走了老农,蒋介石的脸色更加阴沉,再也没有刚落地时那样兴奋。

他只在这个地方住了一晚就离开了。

胡宗南心有余悸,生怕自己露出破绽,然而蒋介石离开时并未发现他的虚假战功。尽管蒋介石作为国民党领袖多年,眼光犀利,或许早已洞察胡宗南的面子工程,但他却没有拆穿,因为国民党亟需一场鼓舞人心的胜利,哪怕它是假的。

然而,在他看到毛泽东的窑洞后,他明白自己彻底输给了这样一位融入群众的领导人。历史已经选择了这场大决战的胜利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