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历史

老蒋看不上的杂牌部队,为何加入解放军后,就能在朝鲜硬刚美帝?

2024-04-28历史

1951年,蒋介石没放在眼里的杂牌军,竟然大杀四方,硬刚美帝。

在1951年的朝鲜战场上,有一支部队接连创造了多个奇迹,先是以步兵部队全歼英国坦克营,又是率先打进汉城,又在汉江南岸扛住了数倍于己的联合国军大反扑。

这支部队,就是被称为志愿军中最擅长防守的第50军,与其他部队不同,他是一支国民党起义部队。

当50军在朝鲜优异战绩传到蒋介石耳中时,老有些后悔了,因为当年的他,根本看不上这支部队。

第50军,在成为解放军之前,他们的番号是国民革命军第60军,是一支由云南子弟组成的滇军部队。

往军队起源的历史上看,算得上是云南军阀龙云、卢汉等人起家的老底子部队。

在辛亥革命后不久,袁世凯称帝导致全国范围内掀起了护国浪潮,滇军就在这个背景下逐渐发展了起来。

1937年,随着全面抗日战争爆发,全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云南军阀龙云也毫不含糊派出了自己的部队。

龙云将滇军的王牌主力部队进行了整编,编成第60军,北出云南,参加全国抗战。此时60军的军长便是卢汉,而后来率部起义的曾泽生军长,此时是下辖的184师1085团的团长。

1938年4月,台儿庄战役期间,第60军奉命赶往徐州,试图缓解徐州正面战场的压力。

作为二线部队,60军一开始并没有直接投入战斗,但是没多久,处于一线的于学忠部与汤恩伯部在日军的攻击下,一触即溃,第60军直接暴露在了日本锋芒之下。

第60军的武器装备远远不如汤恩伯部,所以日军认为击溃这支地方军易如反掌,但他们没想到,他们即将碰到一个硬骨头。

面对来势汹汹的日军,曾泽神率领1085团进驻李庄,依托着并没有构建完成的防御工事,与日本的猛烈炮火开始了战斗。

日军接连几次强烈进攻,都被曾泽生率领的部队击退,甚至在作战数日后,曾泽神还带军攻占了台儿庄附近的制高点禹王山。

面对日军的疯狂反扑,第60军全体官兵拼死不退,日军也被他们的气势所吓倒,不得不选择了溃退逃跑。

在整个台儿庄战役期间,第60军像一根钢钉一样,死死钉在禹王山-台儿庄一线,确保了战役胜利后的国军转移,可以说是一战打出了滇军的名气。

就连日军也称滇军的猛烈冲锋,是在918事变后都没有见到过的。

在台儿庄战役后,第60军还参加了武汉保卫战、反攻越南北部日军等战役,均让日军吃到了不少苦头,并且在越南境内接受了日军的投降。

抗战胜利之后,蒋介石在云南发动政变,让云南王龙云下台,扶持了卢汉上台,而曾泽生也就被卢汉任命为第60军的中将军长。

由于抗日战争期间战功累累,在刚进入解放战争的时期,蒋介石还曾向其示好,劝他带兵到东北去打解放军。

其实,蒋介石此举看似是重用,其实打着自己的小算盘,因为他要瓦解云南内部的势力。

第60军作为滇军的绝对主力,一旦调离云南,那就是龙游浅水,对于蒋介石来说,就没有威胁了。

将其放到解放军实力最为强大的东北地区,就是想让这支部队充当自己嫡系部队的炮灰,希望借解放军之手,灭掉自己的心头大患。

而且,对于老蒋来说,他打心底就看不起杂牌第60军。在他眼中,第60军武器装备落后,即使抗日战争打了多次漂亮仗,只要不是他老蒋的嫡系,就不会将其放到心上。

接到命令的曾泽生军长也没有办法,虽然他反对蒋介石打内战的做法,但当时的他,还缺少与蒋介石彻底决裂的勇气,不得不坐着美军的军舰,一路向北来到了东北。

1951年,从没被蒋介石正眼看过的杂牌军,却在朝鲜战场大放异彩。

不被蒋介石重视,甚至被当作炮灰的第60军,在解放战争东北战场上表现究竟如何?

之所以说,蒋介石让曾泽生带第60军去东北,就是让他们去当炮灰的,其实这并不是信口开河。

在到了东北之后,杜聿明便按照老蒋的命令,直接将第60军给拆散了。

第60军下辖的三个师,直接被划归到新1军、东北长官部、新6军三支不同的部队。虽然60军的番号还在,但是基本番号下是没有什么部队的,曾泽生就像一个光杆司令。

随着东北地区战事打响,老蒋让滇军做炮灰的行为,可以说是演都不演了。

1946年5月,东北民主联军进攻60军的184师,在184师伤亡惨重之际,他们的师长向杜聿明求援。

杜聿明随后向老蒋请示,老蒋却表示,让附近的新1军,先原地休整三天再去增援。

苦苦等待的救援始终没有到来,184师师长潘朔端在东北民主联军的劝降下,选择起义,史称海城起义。

对于蒋介石来说,一支杂牌部队的起义并算不上什么,而且还给了他打压杂牌部队的理由,但对于曾泽生来说,他进一步看清了老蒋的丑恶面貌,海城起义也给了他关于未来的另一条选择。

但是此时的曾泽生,还是选择再继续相信国民党一阵子,并为了让自己的部队受到重视,不断加大部队的整训。

然而,曾泽生并没有如愿以偿,相反,在东北民主联军1947年的夏季攻势下,60军节节败退,其主力部队大量被歼灭。

1948年3月,第60军来到长春,与新编7军组成了第一军团,负责守卫长春。此时的长春,已经被解放军团团围困,成为东北三座孤城之一。

在防御战中,第60军依旧表现十分出色,一度让东北野战军吃了不少亏。但比较此时的长春,已经被隔绝了与外界的联系。

在东野久困长围的战略下,长春守军的军心日渐涣散,而我军也加大了对曾泽生等国民党高级将领的劝降工作。

曾泽生看着长春城内同样被围困的百姓,看着自己从云南带来的子弟伤亡惨重,回想起当年184师的海城起义,中央军从没有看得起地方军,老蒋还总想着让自己当炮灰的做法,终于不再纠结,做出了最终抉择。

曾泽生写了一封亲笔信,让人转交给了城外的解放军,并提出了一些十分合理的条件。

在双方条件谈好后,第60军在1948年10月17日,在长春前线选择起义,随后郑洞国也无奈率部投降,长春就此和平解放。

此举一下就打乱了老蒋的战略部署,一下就加快了辽沈战役胜利结束的进程。

之后,我军给了60军战士自行选择是加入解放军,还是解甲归田的机会。虽然这些起义士兵,大多厌倦了战争,但其中的大部分战士,还是选择加入了解放军。

1949年1月,中央军委将其改编为解放军第50军,下辖三个师,曾泽生依旧担任军长。在当年5月,完成改编的第50军在组织命令下入关。

在11月的鄂西战役中,第50军就配合其他解放军部队,歼灭第79军的7000余人,收到了四野的两次通报嘉奖。

这支当年抗日战争时期的滇军王牌,在经历了解放战争初期的迷失后,再一次找到了打胜仗的感觉。

在鄂西战役后,50军编入了二野作战序列,参与了大西南围歼战与成都战役,可以说表现十分优异,深受中央军委信赖。

朝鲜战争爆发后,50军从湖北紧急入朝作战。由于此前这支部队较为分散,集结后并没有接受整训,武器装备也十分落后。

因此在入朝前两次战役中表现平平,以至于50军内部一些非原起义部队的解放军干部,都产生了一些不满情绪。

但是,第50军并没有灰心,而是抓紧时间总结经验,适应朝鲜战场环境。终于,从第三次战役开始,50军的高光时刻便来临了。

1951年,曾被蒋介石打入冷宫的杂牌军,成为敌军为之闻风丧胆的存在。

我军是如何把一支老蒋看不上的「杂牌」部队,改编成了让美军都闻风丧胆的虎狼之师呢?

1950年12月31日,趁着新年即将到来之际,志愿军发起了第三次战役,一举突破了三八线。

在前两次战役的打击下,此时的联合国军已经毫无战意,面对志愿军突如其来的攻势,很快就溃退了。

而第50军也接到上级命令,朝着高阳方向,围追南逃的敌人。在1951年1月3日,50军先是打垮了美军的一个营,随后又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将英29旅的主力团团围住。

由于敌我军事装备差距过大,在敌人坦克、飞机、大炮的轮番狂轰滥炸下,29旅的主力部队还是成功突围。但是刚逃出包围圈的英29旅,还没来得及高兴,一个噩耗就传来了。

面对英军的坦克部队冲锋,第50军丝毫没有害怕,其第149师面对敌人炮火,在夜晚发起了坚决反击。

其中该师的三个步兵连在战斗中,用手榴弹、炸药包、爆破筒等都不能算得上反坦克武器的武器,硬是将仓皇逃窜的英29旅皇家坦克营全歼。

这个重坦克营可以说是英29旅的宝贝疙瘩,其战斗力十分强大,但硬是让我军步兵击毁31辆百夫长重型坦克,击毙英军超过两百人,还俘虏了227人。

这个战报上报到志司时,彭老总一度难以置信,甚至怀疑50军在谎报战果,可在经过多方证实后,彭老总也被这支英雄部队所折服了。

在全歼英国坦克营的第二天,50军148师与39军共同进攻汉城,50军一部率先攻入汉城,由于没有配电台,志愿军一度认为是39军率先打进汉城。

后来经过证实,在进入汉城部队的名单中,50军的番号,被排在了39军的前面。

可以说,第三次战役中,第50军打得十分漂亮,战士心中憋得一口气也得到了彻底地释放。不久后,第四次战役爆发,面对联合国军的反扑,汉江南岸的守卫工作成为重中之重。

在选择哪支部队防守时,彭老总一下就想起了靠步兵全歼坦克营的50军。于是,防守的重担,便落到了50军的身上,为了保证安全,彭老总还派出万岁军38军的112师在侧翼掩护。

这场战役,50军可以说是背水一战,因为他们背后就是汉江,而阵地正前方,就是最适合机械化部队展开的大平原。

战斗打响后,50军面对装备到牙齿且人数众多的敌人,丝毫没有退却。为了吃下50军的阵地,敌人每天发射的炮弹达到数万发,一线部队伤亡过半。

但是即使白天阵地丢失了,50军晚上还是会给阵地夺回来,就在这反复争夺中,敌人被成功阻滞在了汉江南岸。

经过数天的战斗,50军伤亡过半,成建制的部队已经不到半个师。此时,彭老总曾来电是否要让38军接替阵地,但是50军全体官兵拒绝了志司的好意,表示他们能够继续完成任务。

1951年2月7日,50军奉命转移到汉江北岸,继续抵挡联合国军的进攻。面对数倍于己的敌人,50军再次坚守了一个多月,为东线最终的成功反攻奠定了基础。

在这长达五十天的阻击战中,50军战斗减员超过两万人,同时毙伤俘敌一万余人,完美地完成了志司的战略部署。

此役之后,不少人称50军为,志愿军最会防守的部队,毛主席、周总理、朱老总和彭老总等人,都对50军进行了高度的评价。

那么,有人可能就会问了,为什么这样一支老蒋过去看不上眼的部队,怎么到解放军这就这么能打了呢?

在当年起义之后,解放军对原60军进行了九台整训。首先,我军清除了原就是军队中的反动组织,按照解放军的编制对部队进行了重组。

随后,为了让起义士兵们知道自己为什么而战,便开始了政治教育。

这里的政治教育并不是枯燥的说教,而是以士兵为主体,让他们展开对旧中国、旧军队的控诉运动,即诉苦大会,让他们打心底与原来的旧军队割裂开来。

随后,我军政工干部便在此基础上,进行革命思想、内部团结、政策纪律等方面的教育,让这些过去为军阀而战的战士,知道了为人民而战的意义。

经过一定时间的整训,第60军这才实现了像50军的光荣转变。

50军并不是没有战斗力,在保家卫国的战场上,他们就曾经让日寇吃尽了苦头。老蒋觉得他们不行,是因为他们不愿意为老蒋的反动事业卖命。

所以,在知道了自己为人民而战的历史使命后,50军这支部队很快找回了善战的基因,在战场上战无不胜似乎也就并不意外了。

对此,您有什么想说的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