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历史

谁让胡琏求而不得?谁把黄维架在火上烤?

2024-01-31历史

当中野与华野对黄维兵团发起总攻时,黄维知道大势已去,坚守已经不可能了,只得下令部队分散突围。

作为十二兵团司令的黄维突围时乘坐的本是一辆新坦克,但造化弄人,这辆坦克半路上出现故障,黄维只得随部下步行逃命,被追击而来的解放军战士俘虏,后在功德林战犯管理所改造,黄维起初拒绝改造,是功德林第一顽固派,后终被感化,并表示要为国家做些事,但他为国家做事的方式,是让人哭笑不得的研究永动机,当然,这是后话了。

副司令胡琏虽然乘坐的是一辆旧坦克,却成功突出重围,之后虽与解放军战士短暂交火,胡琏有负伤,但最终却成功逃脱,胡琏逃脱后,重新组建12兵团,也算是圆了他的司令梦。

在功德林里,与黄维一同被俘的原国军第十八军军长杨伯涛经常嘲笑他的老上司黄维,说他是解放军的大功臣。

杨伯涛是十八军的老人,胡琏任军长时他是师长,与胡琏共事多年。

第十八军是十二兵团的主力,在组建十二兵团时,很多人认为,这个兵团司令之职,应当由胡琏担任,但最终担任这一职务的却是黄维。

黄维离开前线已有多年,且黄维当初指挥战斗时就因战术死板而被嘲笑为「书呆子」,如今让黄维担任十二兵团司令是否合适,很多人心中其实已经打了一个问号?

当然,对于这一委任最不满的还要属认为自己志在必得的胡琏,胡琏的态度很大程度上也会影响他的老部下,杨伯涛对于黄维这位「教书匠」司令就不太待见。

黄维并不是一出生就是一个只会纸上谈兵的教书匠,他也经历过战火的洗礼,而且打过硬仗,毕业于黄埔一期的黄维在淞沪会战中负责坚守罗店,面对日军猛攻,黄维所率领的师死战不退,坚守一周,战斗结束后活着的人连一个团都不到,连日本人日后提起罗店保卫战的惨烈程度都表示汗颜,称之为「血肉磨坊」。

但是,黄维在十二兵团司令位置上的指挥水平确实十分一般,称之为「书呆子」毫不为过。

十二兵团司令黄维在很多时候,经常要向上级请示,小心按照上面的指示行事,以至于屡屡贻误战机,宛如一只提线木偶。

为何更适合的胡琏没能成为十二兵团司令?为何黄维被强推到这个位置上?曾经的猛将黄维为何变成一个提线木偶?

这一切的一切都要从国民党内部的派系斗争说起,正如【大决战】中国军士兵多次提到的那样:「我们不止是在跟共军打仗,更是跟那些大老爷们打仗」。

黄维与胡琏

黄维,黄埔一期生,1929年又到国民党军事委员会参谋本部主办的陆军大学特别班第一期学习,毕业后又回到十八军,成为了当时十八军军长陈诚(请记住陈诚,他是下文要提到的三位「大佬」中的第一个)的爱将。

后与红军几番交手,又到德国留学,抗日战争爆发,未完成学业的黄维回国抗日,刚与日军交手就是惨烈的罗店保卫战。

由于在罗店保卫战死战不退,黄维获得了国民政府的赏识,1938年,黄维升为第十八军军长,在武汉会战中又立战功。

1939年,黄维调任第54军军长,54军驻守云南,防备日军可能从中越边境实施的入侵,黄维并不知道,这一年之后的许多年,他都没有机会再带兵打仗了。

当时,黄维发现军粮中有大量发霉食物和掺沙子现象,于是向军政部报告,黄维性格死板,与上司第九集团军司令关麟征有矛盾,关麟征借此机会向军政部长何应钦(记住何应钦,他是下文三个大人物中的第二个)进言,说黄维是有意冒犯何长官,于是何应钦派去调查组调查一番,不但对军粮之事不管不顾,还说黄维「破坏军需独立,吃空饷」(这个情节在电视剧版【大决战】里有体现)。

黄维一怒之下找何应钦理论,大吵了一架,黄维准备辞职回老家,何应钦则请示蒋介石处罚黄维,蒋介石知道黄维虽然死板,但是为人还算正直,不会干出这样的事,于是将他调至军事委员会任中将高参。

从此之后,黄维再也没直接带过兵,而是从事教导,组织等工作,直到那封12兵团司令的委任状交到他的手里。

胡琏毕业于黄埔四期,1932年起,进入第十八军,职位是特务营营长。

1937年,升至第十一师副师长,同年抗日战争爆发,而胡琏的高光时刻几乎全在抗日战争时期。

1939年参加湘北会战,1940年参加枣宜会战,在当阳与日军激战一周,重创日军后从容撤退。

1942年,胡琏升至第十一师师长。

1943年,日军第三十九师团主力从南面沿长江进犯石牌要塞。石牌是湖北西部的重要江防要塞,若石牌丢失,则日军可直接窥伺四川,威胁西南。

蒋介石命令部队不惜一切代价守住石牌要塞,陈诚调大军16万构筑防线,而在石牌正面迎击日军主力进攻的正是胡琏的第十一师。

胡琏勘察地形后发现,日军装备精良,不宜硬拼,而应智取。

胡琏将主力部队隐匿于要塞东南北斗冲一带,只留师机关及一部分兵力防守要塞,日军进攻第一天便被胡琏部引入一环形山谷伏击,伤亡惨重。

日军第二日进攻时,十一师与日军进行数次近身肉搏,经过激战,日军攻击受阻,这还不算完,胡琏在日军撤下去修整的时机带部队发起了反击。

第三日,石牌要塞爆发了最为惨烈的白刃战,经过3小时的刺刀见红,第十一师以1500人伤亡的代价守住石牌要塞,日军作战计划宣告失败。

石牌保卫战的胜利让胡琏声名远扬,获青天白日勋章,并升至第十八军副军长,1944年成为第十八军军长。1945年又在湘西会战中立功。

狡如狐,猛如虎

网络上一直有这样一个问题:如果第十二兵团司令是胡琏而不是黄维,第十二兵团能否避免被围歼的命运,甚至往大了说,整个淮海战役的战局会不会发生变化。

历史不能假设,但是一直有人提出这样的疑问,本身就说明在很多人眼中,胡琏的军事素养是十分不俗的。

胡琏的军事能力确实相当不错,解放军对其的评价是「狡如狐,猛如虎」(这句话到底是谁说的有争议,综合各方资料,这句话出自刘伯承元帅之口的可能性大一些)。

刘伯承元帅与胡琏数次「斗法」,1946年的巨野战役中,刘邓大军在张凤集布下口袋阵引诱胡琏的第十一师来钻。

胡琏虽然中计,被诱敌部队逐步引入包围圈,但却命令部队采取白天搜索前进,入夜退缩集结的方式,导致包围并彻底,再加上对胡琏发起进攻的那天晚上天降大雨,部队行进速度缓慢,未能达成围歼胡琏第十一师的作战计划。

刘伯承元帅调整部署,准备收缩兵力,以第七纵队围歼十一师三十二团,如此优势兵力,刘伯承元帅原本以为很快就会拿下,但没想到三十二团竟凭借准备优势,整整顽抗了七天才被歼灭,而此时的胡琏早已将兵力收缩,并向国民党第五军靠拢,此时想全歼第十一师,已经是不可能的了。

事后刘伯承元帅感慨:这个胡琏像刺猬一样缩成一团,一时半会真不好对付。

豫西会战时,驻守南阳的国军王凌云部吃紧,拼命求援,胡琏从驻马店长驱救援,刘伯承遂组织军队,在驻马店和南阳之间布下一张「大网」,只等胡琏来钻。

然而,胡琏也感觉前方肯能有陷阱,于是他一面不动声色地让先头部队继续前进,自己则在驻马店征集粮食,摆出一副要打大仗的姿态。

刘伯承命令伏击部队放过其先头部队,专等其主力,先头部队得以顺利进入南阳,而胡琏率领的主力部队,在前进了一天之后,又缩了回去,设伏部队白白等了两天,这次围歼胡琏部的尝试又以失败告终。

1948年华野出其不意闪击开封,蒋介石急调胡琏的第十八军从驻马店出发驰援开封。

负责阻敌增援的华野第十纵队将全美械准备的第十八军挡在了上蔡,第十纵队主动放弃部分阵地,层层退守,并与中野第一、三纵队取得联系,认为可以尝试围歼第十八军。

刘伯承对这个建议深以为然,立即命第一、第三纵队从两翼对胡琏部队形成合围,胡琏再次感觉到危险,命部队后撤至上蔡县城,与其他部队互成犄角之势,围歼胡琏的计划再次落空。

胡琏作战谨慎狡猾可见一斑。

失意的胡琏

通过对黄维和胡琏生平的介绍,我们可以大致看出以下几点:

第一,就军事素质而言,胡琏应该是在黄维之上的,胡琏打仗不仅勇猛,而且巧妙,能够因时因地因人制宜,从一点上上看,这第12兵团司令之职,胡琏更合适。

第二,从作战经验角度上看,胡琏也是强于黄维的,1939年之后,黄维就离开了前线,不再担任作战指挥任务,而胡琏则一直在打仗,而与解放军,黄维根本没有交手的经验,而胡琏这方面的经验相当丰富,从这点上看,胡琏也更适合。

第三,黄维虽然打仗死板,但也不全然是个「书呆子」,也打过一些大仗硬仗。

单从军事角度讲,胡琏比黄维合适,这应该是毋庸置疑的了。事实上,对于十二兵团司令这一职务,黄维自己都认为自己不合适。

黄维与胡琏之间发生过这样一件事,黄维对胡琏说:「我顶多干半年,十二兵团早晚是你的,等仗一打完,我马上回去教书」。

这句话是黄维为了忽悠胡琏,利用胡琏而说的违心话吗?恐怕还真不是。

黄维当初在接到蒋介石委任状的时候就表达了对自己久疏战阵的担忧,并向蒋介石表示自己只能短暂担任此职,之后还得回去教书。

再联系黄维的性格等多方面因素,这个十二兵团的司令,黄维不想干,似乎是真的。

十二兵团

相比于黄维的消极态度,胡琏对这个职位可是十分期待,在最后获得十二兵团副司令职位后,胡琏十分失望,以父亲病重为由,回到老家三个月都不回部队,在黄维向他表示自己只是个过渡,以后十二兵团还是他胡琏的之后才回到部队。

十二兵团司令一职,黄维不太适合,也不想干,却被赶鸭子上架;胡琏适合干,也愿意干,却被弃用。

这一奇怪的安排根本不是为了战场需要,而是上面的三位大佬斗法的结果,在介绍黄维与胡琏时,三位大佬已经出现过两位:何应钦与陈诚,剩下的一位,是白崇禧。

何应钦、陈诚、白崇禧

国民党中派系林立,但是这种派系林立的形式也有所不同,有的是自己人间的不同派系,有的干脆就不是自己人。

判断是不是「自己人」的唯一标准就是:是否有真正属于自己的力量。

何应钦和陈诚,虽然属不同派系,但是整体而言,还算是蒋介石的「自己人」。因为对于这二人手中的势力来说,蒋介石是一级领导,何、陈二人是二级领导,二人没有脱离蒋介石直接获得一支自己力量的能力。

何应钦与陈诚不和,但是不和也是集团内部不和,何应钦与陈诚再不和,也都得在蒋介石手底下做事,而不能自己拉出一支力量。

何应钦与陈诚两人相比,何应钦的资格更老,而蒋介石更信任陈诚。

何应钦在蒋介石做大的早期就与蒋介石一同共事,对蒋介石的帮助不小,何应钦本人的能力也不弱,蒋介石也没少提携何应钦。

何应钦

按理说,二人的合作应该会一直十分愉快,但何应钦曾经两次背叛蒋介石,一次是1927年蒋介石被逼下野时何应钦没有声援蒋介石,一次是西安事变时,何应钦态度强硬,要干掉张学良,不在乎蒋介石会不会被张学良杀掉甚至还一度想请汪精卫回国主持大局。

以上种种导致何应钦虽然是蒋介石集团中的元老,但是蒋介石对何应钦心生芥蒂。

陈诚也是在北伐战争时期就追随蒋介石,相比于何应钦,陈诚的资历浅一些,对于蒋介石的位置毫无威胁,且陈诚能力出众,为人也还算正直,故被蒋介石当做重点培养对象。

何应钦曾试图打压陈诚,但是陈诚深得蒋介石信任,这种打压并没有对陈诚造成实际性伤害。

力量小时,面对何应钦的打压陈诚只能忍气吞声,但当陈诚做大后就不再一味忍让,当今天依旧家喻户晓的「前方吃紧,后方紧吃,前方有啥吃啥,后方吃啥有啥」,最初就是陈诚为了讽刺何应钦军政府腐败而说的。

陈诚

刚才说的是何应钦与陈诚两人蒋介石集团内部人之间的矛盾,而三位大佬中的最后一位白崇禧则完全不是蒋介石集团内部人。

白崇禧是桂系军阀的核心人物,与李忠仁是至交,对于白崇禧来说,李忠仁才是自己人,对于蒋介石来说,李白皆是外人。

好了,让我们总结一下这三位大佬之间的关系:陈诚与何应钦,是蒋介石集团内部人,何应钦资格老,陈诚更得蒋介石信任,何、陈二人有矛盾。而白崇禧是蒋介石集团的外人,跟蒋介石压根不是一条心。

淮海战役前夕,何应钦的职位是国防部长,陈诚则被蒋介石安排去处理台湾事务,白崇禧是华中「剿总」司令。

组建十二兵团时,蒋介石当然希望自己最信得过的陈诚「土木系」军官担任司令一职,而胡琏正是土木系重要成员,又是十八军老人,是再合适不过的人选了。

但是,蒋介石要发动「徐蚌会战」需要得到白崇禧这个「华中剿总司令」的支持,注意,白崇禧可不是蒋介石的人,白崇禧与何应钦和陈诚不同,白崇禧有真正属于自己的势力,他是可以拒绝蒋介石的。

白崇禧

胡琏,这个土木系的高官此时在白崇禧的「华中剿总」序列中任职,白崇禧不喜欢这个外人,所以不同意胡琏任司令。

何应钦也想打压土木系,所以也不同意胡琏担任十二兵团司令。

蒋介石与陈诚商量之后,决定启用黄维。

一方面因为黄维资格够老,他任司令至少名义上没人不服,即使是胡琏也不敢明面上反对自己的这位「老上司」,其次黄维也是土木系成员,这样这支兵团依旧牢牢握在蒋介石手中。

基于这样的权力格局,黄维成为了第十二兵团司令。

关于黄维,还有一个问题没有解释清楚,就是黄维虽然被称为「书呆子」,但是也打过仗,而且是大仗硬仗,应该说是具备一定的军事素养的,为什么在淮海战役时,他的军事素养几乎为零,屡屡因为向上请示而贻误战机呢?

这依旧是三大巨头们权力斗争的结果,黄维深知自己这个十二兵团司令要想有所作为,必须要靠这三位大人物的支持,所以他处处小心,作战部署必须上报,得到批准后才能执行。

这十二兵团司令之职务,本就不太适合黄维,现在黄维又要被限制手脚,这仗岂有不败之理?

理清了组建十二兵团时,国民党大佬们之间的权力纠葛,之前的那个问题也就不难回答了:胡琏代替黄维,是否可以逆转战局?

单纯从军事角度上看,第十二兵团可能不会被那么容易歼灭,胡琏的突围应该会更坚决,甚至胡琏会不会钻进包围圈都是个问题。

但是,在国民党高层存在如此之大的内耗的大背景下,胡琏的个人能力就算救得了一时,对于整个战局的影响又能有多大呢?

此时的国民党政府的组织效率已经在内耗下变得极低,这样的局面,绝非个人凭一己之力就能逆转的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