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历史

朱德、彭德怀回复叶挺:两员虎将难派新四军,任职无望

2024-01-03历史

朱德、彭德怀回复叶挺:两员虎将难派新四军,任职无望

1938年1月6日,南昌正式见证了新四军军部的成立。与此同时,叶挺,作为新四军组建者之一,奔波四方,以其影响力积极吸引志同道合、支持抗日事业的人士。

除了努力招募一批志同道合的志士,叶挺还希望能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中吸纳其他杰出的军事将领,其中包括陈赓和周士第。

然而,历史的进程表明,陈赓和周士第并未参与到新四军的组建工作中……

提及叶挺,大家都知道他是中国近代革命的杰出先驱之一,同时也是八一南昌起义的重要领导者。然而,叶挺将军的一生却饱经风霜。

广州起义失败后,作为工农红军总司令的他遭到错误的批判和污蔑,不得不流亡海外,与党组织切断联系。

九一八事变后,叶挺曾一度回国,但面对蒋介石的威逼利诱,即便得到加官晋爵的承诺,叶挺坚决拒绝了「反共」的条件。全面抗日战争爆发后,叶挺与潘汉年、张云逸等相继建立联系。

1937年夏天,怀着对祖国的热爱,叶挺全家回到上海,途经江西时与周恩来有过一次重要的会晤。

在这次会晤中,周恩来发现叶挺渴望积极参与抗日斗争,因此建议他出面改编南方红军游击队,借助自己的影响力向蒋介石报告,同时吸引更多志愿加入抗日斗争的人。

1937年9月28日,蒋介石单方面任命叶挺为「新四军军长」,并将这一任命通告各省。1937年11月,叶挺抵达延安。

在欢迎仪式上,叶将军兴奋地表示:「革命就像爬山,许多同志不畏艰险,一路向前。我曾经爬到半山腰,又返回,现在跟上来了,将来一定遵循党的指示,坚决抗战到底。」

延安之行后,叶挺于1938年2月来到江西南昌,开始为组建新四军军部进行四方面的工作。

其中之一是立即招募军务人员,收编抗日队伍。由于新四军初建,缺少优秀干部,叶挺除了从中央调派人员外,还利用自己的影响力吸引一批志同道合的抗日义士,如朱克靖、任光、钱俊瑞等,以及叶挺的亲属,纷纷加入新四军。

这些杰出的分子充分发挥了他们的才能,为新四军的事业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然而,要组建一支军队,尤其是收编南方散落的红军游击队,对叶挺来说是一项巨大的任务。他意识到自己需要更多的优秀人才来协助,才能完成这一艰巨的工作。

因此,叶挺希望能从八路军调派两位杰出的将领到新四军军部任职,其中包括陈赓和周士第。

陈赓将军的个人经历相当传奇。1903年2月生于湖南湘乡,后考入黄埔军校第一期,成为「黄埔三杰」之一。

在东征时期,陈赓曾救过蒋介石的命,因而流传着「蒋先云的笔,贺衷寒的嘴,都不及陈赓的腿」的说法。

陈赓毕业后参加北伐和八一南昌起义。全面抗日战争爆发后,他担任八路军129师386旅旅长,活跃于上海,擅长情报收集,屡次建立奇功。

新四军初创时,若有陈赓这位文武全才的辅佐,必定事半功倍。

另一位备受叶挺器重的将领是周士第。他于1900年出生在海南省琼海市,1924年5月考入黄埔军校第一期,并加入中国共产党。

毕业后,周士第参与组建铁甲车队,成为我党的第一支武装力量。在北伐战争期间,他曾是叶挺独立团的第一营营长和团参谋长。

新四军组建时,叶挺必然会考虑到曾经携手作战的周士第。然而,周士第目前在担任八路军第120师参谋长,任务繁重,难以分身。

当叶挺提出抽调陈赓和周士第加入新四军的计划时,朱德和彭德怀在深思熟虑后回复道:他们无法前来,婉拒了这一请求。

这并不是因为两位将军小家子气,而是因为当时八路军正处于与日军激烈对抗的前线。在如此紧张的局势下,调动两位优秀将领参与新四军的组建将对八路军129师和120师造成巨大压力。

一旦华北前线全面沦陷,对新四军的组建工作同样将产生不利影响。

叶挺将军理解这一点,最终新四军军部顺利成立,下辖四个支队九个团,总人数超过一万。

1938年5月,新四军军部迁往安徽泾县云岭村,成为我国南方的主要抗日力量。然而可惜的是,1941年初的「皖南事变」差点使新四军陷入灭顶之灾。

事变结束后,存活的新四军骨干吸纳抗日武装力量,结束抗日战争后,遵循党中央「向南防御,向北发展」的战略,调遣大批优秀的战士前往东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