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历史

1950年,周恩来急召军区参谋长入京,严肃说:你恐怕穿不了军装了

2024-01-30历史

1950年,周恩来急召军区参谋长入京,严肃说:你恐怕穿不了军装了

1950年1月5日,伍修权身为东北军区参谋长,当时正在湖北老家探亲。突然接到一份紧急电报,发件人是北京,萧克同志转发,署名为「周恩来」。

电报内容简短,要求伍修权立即前往北京,专机接送,原因是有紧急命令。

伍修权仔细阅读这份电报,二十多个字中透露出的紧急感让他感到困惑。在抗日战争胜利后的近5年里,他一直在东北地区担任军事领导职务,取得了一些成绩,并受到中央军委和毛主席的赞扬。

然而,刚刚回到湖北老家探亲就收到这样的电报,让伍修权不禁思索,周总理究竟有何急务?

思考良久,伍修权未能弄清楚电报背后的原因。与此同时,湖北省委书记李先念已经来到他的家门口。

简短寒暄后,伍修权与李先念一同赶往省军区机场。一架从北京飞来的飞机静静地停在跑道上,等待起飞。

伍修权顾不得与李先念多谈,匆匆登上舷梯。抵达北京后,周恩来早已在等候多时,开口对他说:「你这身军装,以后恐怕是穿不了了。」

得知这番言论,伍修权不禁感觉眼前一片昏暗,差点一头栽倒在地。

要明白,他曾在红军时期英勇奋斗,穿着这身军装已有足足20年,然而听了周总理的话,伍修权心头涌起无尽的不舍,仿佛与军队无缘的日子即将来临。

镇定心绪后,伍修权勉力掩饰内心的焦虑,沉声问道:「周总理,我到底做错了什么?为何要将我开除出部队?」

周恩来并未详细解释,只是轻轻拍了拍他的肩膀,语重心长地说:「先回去好好休息吧,有机会我会为你解释的。」

作为一位老革命者,伍修权严守纪律,只能默默点头,回到宾馆中等待。

那么,周恩来为何紧急将伍修权接到京城呢?他所说的那番话又隐藏着怎样的含义呢?

踏上通往莫斯科的专列 1950年10月1日,正值新中国成立之际,斯大林迫不及待派遣特使前来北京,共同庆祝这一历史时刻并与新中国建立友好外交关系。

随后,苏联政府特地发来邀请,希望毛主席参加即将到来的斯大林70岁生日宴会,以此机会加深两国之间的友谊。

毛主席对这一邀请极为重视,特地安排工作人员准备了一车蜜桔、一车大葱,以及其他土特产作为礼物,踏上了通往莫斯科的专列。

即将启程之际,毛主席指着这些特产,幽默地说道:「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咱们把这些特产带过去,让斯大林品尝一番。」

1949年12月16日午夜,中国代表团的专列缓缓驶入莫斯科雅罗斯拉夫斯基车站,受到了热烈欢迎。毛主席欣然对前来迎接的众人说:「朋友们,我这次有机会访问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的首都,是生平很愉快的事。」

听到这番言辞,伍修权感觉眼前一片阴暗,险些失足摔倒。

值得一提的是,在红军时期,他英勇奋斗在第一线,身穿这身军装已有整整20年。然而,听了周总理的讲话,伍修权意识到自己可能与军队无缘的日子来临,心中充满了无尽的不舍。

在努力平复了内心波动后,伍修权强装冷静地问道:「周总理,我犯了什么错?为什么要将我开除出部队?」

周恩来没有解释什么,只是轻轻拍了拍他的肩膀,语重心长地说:「先回去好好休息吧,有机会我会详细给你解释的。」

作为一位老革命家,伍修权仍然保持着极高的纪律性,只能若有所思地点头,回到宾馆中安静等待。

那么,周恩来为何如此急迫地将伍修权接到京城呢?他所说的那番话,又蕴含着怎样的深意呢?

通往莫斯科的专列 1950年10月1日,正值新中国成立之际,斯大林迫不及待地派遣特使来到北京,共同庆祝这一历史时刻,同时与新中国建立了友好外交关系。

随后,苏联政府再次发来邀请,希望毛主席能参加即将到来的斯大林70岁生日宴会,借此机会深化两国之间的友谊。

对于这项邀请,毛主席非常看重,特地安排工作人员准备了一车蜜桔、一车大葱,以及其他土特产作为礼物,开始了前往莫斯科的专列之旅。

就在即将启程的时刻,毛主席指着这些特产,风趣地说:「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咱们把这些特产带过去,给斯大林尝尝鲜嘛。」

1949年12月16日午夜,中国代表团的专列缓缓驶入莫斯科雅罗斯拉夫斯基车站,受到了热烈欢迎。

而毛主席也高兴地对前来迎接的众人说:「朋友们,我这次有机会访问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的首都,是生平非常愉快的事。」

在接下来的时光里,毛主席与斯大林及其他人欢聚一堂,决定与苏联商谈重新签署中苏友好条约的计划。

在此之前,即1945年8月14日,国民党已派代表与苏联签署了名为【中苏友好同盟条约】的文件。尽管它被称为「友好条约」,但由于国民党代表宋子文等的妥协,其中的某些条款导致我国的国家利益受损。

其中一项规定要求中苏共同管理长春铁路、旅顺港、大连港等重要的交通干线和港口。

对于这份条约,新中国一直奉行独立自主外交政策,因此毛主席决定在此次访问莫斯科时提议重新签署友好条约。

为此,毛主席还特意发电报给在国内主持政务的周恩来,希望他能尽快赴苏联,共同商议条约的详细事宜。

「周恩来同志,收到此电后,请在5天内准备妥当,携带必要助手和文件材料于1月9日启程,乘火车抵达莫斯科。」

周恩来眼中的「苏联通」 当身在北京的周恩来收到这封电报时,开始仔细考虑此次访问苏联的代表团成员选择。

这是新中国成立后首次派代表团访问苏联,并且要与苏联政府磋商新的友好条约。代表团成员必须对苏联非常熟悉,最好是曾在苏联生活过。

「究竟该选谁好呢?」

在周恩来思考之时,一个名字突然浮现在他脑海中,那就是伍修权。

1925年,年仅17岁的伍修权已是社会主义青年团团员,接到组织的命令前往莫斯科,深入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不久后,以出色的成绩考入步兵学校,并在两年紧张的学习后被派往苏联远东边疆保卫局工作。1930年,伍修权正式加入苏联共产党。

在这五年里,伍修权不仅出色完成组织交办的任务,还深刻了解了苏联人的思维方式和生活习惯。

因此,在周恩来看来,伍修权是个地地道道的「苏联通」,将他带往苏联是个明智的选择。

更令周恩来放心的是,伍修权对革命事业有坚定的信仰。

1931年,得知蒋介石试图建立独裁政府并对我党革命根据地进行破坏时,伍修权毫不犹豫地向组织提交了回国参加武装斗争的申请。

该申请很快得到批准,伍修权回国后正式成为中国共产党党员,并担任瑞金红军学校教导员、军委直属第三军政委、福建军区汀连分区(汀州、连城)司令员等关键职务,参与了第三次、第四次、第五次反「围剿」作战。

1934年10月,伍修权随红三军团参加了万里长征,作为军团副参谋长亲自率领战士们执行任务,取得了显赫战绩,如抢渡金沙江、血战吴起镇等。

在漫长的抗战中,他还担任八路军驻兰州办事处处长,架起延安与苏联之间的沟通纽带。

直至抗日战争胜利后,伍修权才离开大西北,调往东北军区司令部担任参谋长,与国民党对抗。

在详细审阅了伍修权的履历后,周恩来确定他是此次访苏代表团的最佳人选。

考虑到他仍是军事干部,周恩来先向中央军委军事训练部部长萧克发电报,请求转达给伍修权,要他立即前往北京。

由于第二批访苏代表团的事只有中央少数领导知晓,因此当伍修权抵达北京后,周恩来并未透露具体任务,只是庄重地表示:「你这身军装,以后可能穿不了了。」

伍修权误以为犯了错,苦思冥想也无法理解。

几天后,周恩来再次找到他,才透露了真相。

「毛主席即将访苏,我们要组成第二批代表团,前去签署新的友好条约。」

伍修权终于松了口气,心情也开始激动。

在苏联生活多年,莫斯科堪称他的「第二故乡」,作为代表团成员访问苏联,他终于有机会重返那片他久别的土地。

伍修权兴奋地行礼道:「感谢总理的信任,我定会在苏联为您争光。」

周恩来总理当即任命他为政务院外交部副部长兼外交部苏欧司司长。

「外交将军」 1950年1月10日,第二批中国代表团启程,乘坐火车前往遥远的莫斯科。这趟旅程大约耗时10天,但伍修权毫不松懈,整天紧随周恩来,负责翻译俄文资料并商议拟定中苏友好条约的草稿。

一抵达莫斯科,周恩来在火车站发表演讲,而精通俄语的伍修权全程担任翻译,毫不失误。随后,周恩来总理与毛主席会晤,中苏会谈拉开帷幕,经过半个月的艰难磋商,双方于2月14日签署了【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在克里姆林宫的签字仪式上,伍修权备好笔墨纸砚,精心调制墨汁,摆放在周恩来总理身边。此次访苏之行完全改变了伍修权的人生轨迹,他的工作重心由军事转向外交。

1950年11月,在联合国安理会审议「美国武装侵略台湾案」时,伍修权脱下戎装,以笔为剑,站在演讲台上慷慨陈词,严厉指责美帝国主义对中国领土的觊觎与侵略。

1955年9月27日,中南海怀仁堂内举办了盛大的开国授衔仪式。由于伍修权已担任外交部副部长兼驻南斯拉夫大使,不再从事军队工作,按规定未获授予军衔。

随后,伍修权回国述职,毛主席亲自接见。汇报完南斯拉夫情况后,毛主席欣然点头,满意地说:「虽然你在军队表现出色,但现在看来,从事外交是最适合你的。」

主席的夸奖让伍修权感到惊喜不已。

毛主席继续微笑着问:「没有给你授衔,组织上是有考虑的,毕竟你已经离开了部队……」

在毛主席说完之前,伍修权迅速回应:「主席,我初心参加革命并非为了追求军衔。我最期待的是国家日益强大,老百姓生活越来越好。」

看着伍修权真挚的目光,毛主席抚摸了一下他的肩膀:「尽管你失去了军衔,但在我看来,你是不可多得的外交将军,一个人足以媲美千军万马!」

在「十年动荡」时期,伍修权因为坦率的性格遭到一些「倒行逆施」者的迫害,被免去一切职务。

直到1975年初,毛主席在与周恩来讨论南斯拉夫问题时,提及了伍修权,询问:「他曾是首任驻南斯拉夫大使,现在怎么样了?」

周恩来对伍修权的遭遇感到无奈:「他的现状不太好……」

了解情况后,毛主席亲自派人将伍修权请到中南海丰泽园,交谈后询问他对工作的考虑。

伍修权直言自己出身军队,希望重新回到部队工作。

1975年4月,毛主席亲自批准了伍修权担任解放军副总参谋长,专职处理外事工作。

然而,短短一年后,周恩来总理和毛主席相继离世,对伍修权来说是沉重的打击。

这两位伟人可以说是他事业上的引路人。没有周总理的安排,他不可能涉足外交,更不可能在新中国的外交领域取得如此卓越的成就。没有毛主席的支持,他也无法再次回到工作岗位上。

因此,当伍修权得知这个令人沮丧的消息时,表现出深感悲痛。

幸好,他没有忘记毛主席和周总理的叮嘱与期望,再次将全部精力投入到工作中。

只要还有一口气在,就要奋发不息,坚持到底。

一直到1997年,年届89的伍修权身体每况愈下,但他依然在病榻上对前来探望的同志们强调:「务必坚持奋斗……让新中国更加强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