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历史

老兵隐姓埋名32年,看见寻人启事,才知邓小平金日成在找他

2024-03-01历史

1984年的一天,一位已经隐姓埋名32年的志愿军老兵,正安静地在家里做农活。突然,他的大儿子手捧着一份【四川日报】,满脸兴奋地跑回家来。

寻找抗美援朝英雄柴云振:亲身经历,金日成邓小平都在找他,你认识吗?柴云振,原名柴云正,四川岳池人,贫苦农民出身,曾给地主当过长工。

1947年,国民党军来到他的家乡拉壮丁,身体强壮的他被强征入伍。柴云振见识过共产党,他知道共产党并不像国民党宣传的那样邪恶,相反他们才是真正为人民打天下。

与此同时,看到国民党贪官污吏贪污军饷,殴打士兵等行为后,他更加坚定了自己的想法。于是,每次与共产党领导的解放军打仗时,他总是躲在后面放空枪,甚至找借口不上战场。

然而,国民党军的溃败让他开始担忧自己的处境,他深知自己只能成为俘虏,顶着俘虏的名声回家,头都抬不起。于是,柴云振决定做点什么。

淮海战役期间,他所在的军队有不少人当了逃兵。除了心理层面上的恐惧,军队物资供给上的不足,更是让他们心灰意冷。

当时,正值寒冬,大雪交加,国民党对柴云振所在的这些「杂牌部队」不管不顾,连粮食都无法满足,俨然是要将他们当炮灰了。

解放军战士从后方运来一车一车白花花的馒头,将饿得两眼发白的国民党军馋得直流口水。他们一看到馒头,无论是营长、连长,还是普通士兵,纷纷高举手中的武器,向解放军投降了。

柴云振是第一个人起身报名成为解放军的,成为了解放军15军45师的一名战士。那么,柴云振究竟是谁?为什么金日成和邓小平都在寻找他?

他在抗美援朝战场上有一段什么样的战斗往事?请随笔者慢慢看下去。

渡江战役中,柴云振作为先遣队一员,架着木船顺流而下,直指敌军在长江南岸的营地。他义无反顾,即使战友死伤无数,也坚决开路。

他在敌人的猛烈炮火中巧妙稳住木船,还回击了南岸的敌人。上岸后,他在敌军营地遭受袭击时,迅速翻滚躲过炮弹,并用机枪掩护战友前进,成功消灭敌军暗堡。

战后,他因战功卓著,被军委授予二等功,成为渡江战役的战斗模范。随后,他在西南地区参加数次战役,表现优秀,于当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抗美援朝战争爆发后,柴云振参加了志愿军,但在登记名字时,工作人员误将「正」写成了「振」。在朴达峰地区的阻击战中,柴云振再次展现了他的英勇无畏和机智,成功阻击了敌人的进攻。

柴云振所在连队的任务是整修防御工事,不惜一切代价阻击敌人,掩护志愿军部队北撤。敌军用飞机大炮狂轰志愿军阵地,陆军部队乘机奔袭,志愿军部队死守阵地5天5夜。

最终伤亡惨重,敌军攻占前线两个山头,并逼近志愿军3营指挥所。柴云振临危受命,带领全班反击,夺回阵地,将敌人堵在封锁线外。

他发现敌人正在维修防御工事,是发动突袭的好时机。晚上,他率领9名战士从左右两边发起突袭,消灭敌人。然后冲上第二个山头,发现那是敌人的营指挥所。

他击毙敌军指挥官,其他战友对敌人扫射。群龙无首,敌人乱作一团,纷纷往山下逃跑。柴云振搜集冲锋枪和手榴弹,做好迎击敌人新一轮进攻的准备。

敌人派出黑人敢死队发动总攻,柴云振利用高地,架设机枪和冲锋枪,扔出手榴弹。接近中午时,双方弹药消耗殆尽,柴云振举起刺刀,同冲上来的敌人展开肉搏战。

面对4名身强力壮的黑人士兵,柴云振不是对手,只能边打边退,摸到一把机枪后,开枪击毙了3个。最后一个黑人士兵冲上来前,子弹已经用完。

柴云振再次举起刺刀,准备与他决一死战。可是力量悬殊太大,柴云振被他死死压在了身下,无力动弹。生死存亡之际,柴云振使出全身力气,抽出刺刀朝敌人的胸膛刺去,敌人见状躲闪。

柴云振抓紧机会翻身起来,用枪把猛砸敌人。敌人不甘示弱,不知从哪抽出一块石头,砸向柴云振的脑袋,致使柴云振几乎晕厥。

眼看着敌人即将对自己发出致命一击,他紧咬牙关,用尽全力反击敌人,成功将敌人击败。随后,他拿起刺刀,朝敌人胸口刺去,刺刀穿过了敌人的身体,柴云振取得了胜利。

然而,长时间的战斗使得他筋疲力尽且浑身是伤,最后昏死过去。好在,三营后续增援部队赶到前,朝鲜部队开始打扫战场,发现了尚有生命气息的柴云振,随即将其送到了战地医院抢救。

生命体征恢复后,他依旧处于昏迷状态,被部队用军用飞机送回内蒙古包头的部队医院,接受全力抢救。柴云振苏醒过来后,发现自己正躺在病床上,于是他惊讶地询问医护人员:「医生同志,请问我现在在哪里?」

医护人员回答:「这里是内蒙古包头,你是被军用飞机紧急送回国内进行抢救的。受了这么重的伤,还能醒过来,真是个奇迹呀!」

经过医护人员的精心照料,柴云振的身体逐渐恢复过来。一年过后,他达到了出院标准,他立即找到部队负责人,说:「首长,我请求回到朝鲜战场去。」

负责人让医生转告他:「你现在大病初愈,不能重返战场了。部队会帮你开具残疾军人证明,并安排你回家。」柴振云服从命令,带着一张残疾军人证明和1000斤大米的粮票,独自一人乘坐火车回到了四川老家,隐姓埋名当起了农民。

1952年5月1日,鉴于柴云振所带领的7班战士英勇无畏,成功保住了阵地,并歼敌200余人。志愿军总部决定授予柴云振特等功,可是在颁奖大会上,奖章和荣誉证书却无人上台认领。

有关部队也对那场战斗的阵亡官兵名单,进行了查阅,并没有找到柴云振的名字。于是,他的名字进入了战场失踪人员的名单中。

抗美援朝结束后,军委有关部门也根据部队花名册上的籍贯信息,到柴云振登记的住址寻找过他,可是由于填报信息有误,当地政府汇报的结果是查无此人。

后来,由于部队整编等原因,寻找他的事才被迫停止。回到四川老家后,柴云振和普通人一样参加劳动,几乎没有向别人说起过自己当兵打仗的事,生活上也没有受到任何优待。

在村里,由于工作卖力,为人正派,受到乡亲的喜爱,被推举为生产队长,后来又一路高升,成了区武装部代部长。

虽然柴云振本人对自己的英雄事迹不感兴趣,也不愿提起,但朝鲜国内却将他视为战斗英雄,将他的事迹写入了小学课本,并在纪念馆将他的「遗像」,高高悬挂在壮烈牺牲的中国人民志愿军纪念墙上。

1980年,朝鲜领导人金日成访华,邓小平和秦基伟接待了他。在成都访问时,邓小平和金日成对中国人民志愿军,特别是四川籍志愿军,在朝鲜战场上舍生忘死的精神,表示了由衷的敬佩。

金日成提到了黄继光、邱少云、赖永泽和柴云振,邓小平表示,除了牺牲的两位英雄,其余人都在寻找中,包括在朝鲜国内寻找了近30年的柴云振。

柴云振是15军的战士,军长秦基伟可能能够提供帮助。秦基伟表示,柴云振在朴达峰战斗后就失踪了,他们正在竭力寻找,一旦有消息,会立即向金主席汇报。

邓小平下令,无论柴云振生死,都要找到他的安葬之处。在邓小平的关注下,15军开始了对柴云振的寻找工作,并找到了一个关键人物,李天恩。

李天恩表示,他曾经采访过一个叫孙洪法的人,可能了解柴云振的情况。调查人员找到孙洪法,得知柴云振可能还活着,他们继续追问他的口音,孙洪法表示是四川口音。

调查人员赶到四川成都,在民政厅的协助下,找到了一个叫「柴云正」的名字。李天恩告诉他们,把「柴云振」写成「柴云正」也有可能,他建议在【四川日报】上刊登寻人启事。

1984年,柴云振的大儿子看到了寻人启事,立即跑回家让父亲看,柴云振小心接过报纸,确认名字为「柴云正」,是「正义」的「正」。

柴云振为了核实自己的身份,给寻人启事上的联系地址寄了一封信,几天后收到了调查人员的回信,邀请他前往部队协助调查。

为了凑足路费,柴云振卖了两头猪,来到了部队。但他穿着老式军装,皮肤黝黑,看上去像农民,被哨兵误会是刺探情报的特务,差点被赶出去。

幸好首长得知后,主动出门迎接他,并核验了他的身份。柴云振提供了朴达峰战斗的相关细节和指挥人员,参加过抗美援朝的老将军检查了他的伤疤,激动地抱住他,说:「柴云振同志,可算找到你了。30多年过去了,你可是一点音讯都没有呀!」

柴云振被找到的消息传达到邓小平那里,他高兴地说:「找到了好啊!我总算可以安心了。」接下来的几个月,柴云振分别受到了杨成武、洪学智等中央领导的接见。

1985年10月,柴云振作为中国人民志愿军的战斗英雄代表,应金日成的邀请参加了朝鲜官方举办的抗美援朝相关纪念活动,并受到了金日成的接见。

按照纪念活动流程,柴云振等人参观了朝鲜军事博物馆。在里面,柴云振看到了一张自己名字的烈士素描遗像,引导员告诉他:「除了这张遗像外,我国还为柴云振同志做了个衣冠冢,立了块碑。」

柴云振笑着说:「我不是还活得好好的吗?这遗像,我想带回去。」博物馆馆长非常大方地将「遗像」赠给了柴云振。

为了弘扬柴云振的爱国主义精神,他的事迹被改编成了电视剧【待领的勋章】,在电视台滚动播放。如今,柴云振、黄继光、邱少云等人的事迹,已经进入了中朝两国的教材,被更多的人所熟知。

谨以此文献给柴云振等「最可爱的人」,感谢他们的付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