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历史

解放战争时,为何东野可以扩军10倍,而关内华野却没有多少增长?

2024-01-26历史

在解放战争中,东野和华野一直是我军的两大拳头部队,正是靠着他们在东北和华东战场上的卓越表现,我军才能在前期劣势的情况下,以不到3年时间就彻底击败了武器装备精良的老蒋。

而到了1949年初,经历过辽沈和平津两场大的战役之后入关的东野大军已经达到了88万,加上东北的留守部队,总兵力已经突破100万,而在3年前部队闯关东的时候,才只有东平西凑的10万人,整整扩编10倍。

而作为另一支劲旅的华野,在结束三大战役的时候,总兵力却丝毫不见增长,1946年底,粟裕带领华中野战军北上和山东的陈老总率领的山东野战军合并,组成华东野战军,总兵力为50万人左右,而到了渡江战役前夕,改编成3野的华野兵力为58万,这些还是改造了很多解放战士和地方武装加入后的结果, 2年时间里几乎是保持零增长,甚至在很大一部分时间里,兵力还不如1946年两个野战军合并前。

那究竟是何原因,导致我军东野和华野两大主力,在兵力发展上,一个10倍扩军到百万规模,另一个踏步不前呢?

华野和东野的两大战神

东野独特的扩军模式

早在1945年的时候,主席就在对老蒋的斗争中定下了8字基调——

「向北发展,向南防御」

当时的东北可以用「富得流油」来形容:

东北生铁产量占全国88%,钢材占93%,煤炭占50%,发电量占78%,水泥占66%,铁路、公路长度分别占全国的一半左右。沈阳还有中国最大的兵工厂,东北还盛产大豆、高粱、玉米、小麦,素有粮仓之称,其中大豆产量占全世界的60%以上……

粮仓和重工业基地,得这两者就能在长期的斗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起码从当时的环境上看,我军方只要能占领东北,哪怕是最难的结果,也是能保住关外根据地。要将东北根据地经营成大后方,是巩固革命胜利的基础。

因此主席对于东北根据地的最重要任务,就是以发展为主,军事作战为辅。

解放战争爆发前形势

先说发展为主。

在1945年8月,日军刚宣布战败,主席就决定从延安和各大解放区(山东、晋察冀、晋冀鲁豫和新四军)抽调四分之一以上的骨干,带领2万干部和10万部队出关开赴东北,并成立东北局,负责东北的一切工作。

在1946年后,鉴于我军在四平和长春等战场与地作战中经验,林总等人认为,与其和敌人在大城市打消耗战,不利于我军快速占领东阿比,因此决定「放开大路,占据两厢」。主动避战,通过南满和北满两个战区,将国军队伍牵制在沈阳、长春和四平几个铁路沿线据点,控制松花江流域以及东北广袤的东北小城市和农村。通过发动群众,进行土改。

在1948年初,东野已经控制了东北97%的土地、86%以上的人口。

辽沈战役前期,东野基本已经控制东北

从关内过来的庞大的干部队伍也派上了用场,开始进入白山黑水的乡村开展工作,翻身做主的群众们开始接受我军的领导,青年群众纷纷从军。主抓征兵工作的罗帅也深入地方,深化招兵工作,从1947年到1948年,东北子弟参军人数达到了50多万人,直接成为东北我军的最重要的兵源。

兵源有了人数保障,武器装备自然也要跟上。

1945年炮兵司令朱瑞带着炮校学员,搜山检海在东北各地靠着捡关东军的装备,组建了强大的炮兵部队,而在根据地内,东野后勤部门利用日军遗留下来的机床和设备建立了强大的兵工厂,截止1947年,东北地区各个军工厂的年生产能力,达到手榴弹300万个、子弹2000万发、各种炮弹150万发,基本满足了野战军作战需要。

准备进攻的强大的东野炮兵部队

在辽沈战役中,我军不仅歼灭47万国军,更是接收了这些国军的装备和沈阳等地的兵工厂,要知道国军新1、6军,52、71等军皆是美式装备。而这些装备都成了东野扩军的基础。

举一个例子,辽沈战役后,东野2纵(39军)的编制为3个师,人数合计59378人。主要装备有步枪卡宾枪17000支,冲锋枪4000支,轻重机枪1400挺,山野榴炮60门,迫击炮300多门。

一个纵队比国军最精锐的5大主力都还强。

东野强大到还拥有强大的坦克部队

再说军事作战为辅。

虽然1946年林总和杜聿明进行过几次大战,但除了三下江南四保临江之外,东野在辽沈战役决战前,和国军一直采取「袭扰」为主,并没有和国军进行大兵团会战,一直牵着杜聿明、陈诚等人的鼻子在走,直到1948年,东野已经对东北国军形成绝对力量优势,方才进行辽沈决战,一战击溃东北国军主力。

因此在几年作战中,东野消耗并不大,而消耗小,又有强大的后勤和兵源,自然也能发展到百万人。

在行军的东野部队

持续作战的华野

和东野的斗争模式形成鲜明对比的就是——华野和中野这两支部队,特别是华野。

上面提到我军的战略方针是「向北发展,向南防御」,其核心是——巩固华北、华东解放区,掩护全军,调整部署。

因此对于当时华野的作战任务来说就是——巩固根据地,靠着山东和苏北根据地,拖住关内国军,迫使其放弃增援东北国军的目的。

而以上的这些任务,就定调了华野在解放战争中的主基调:

搞事。

在打仗路上的华野

1946-1948年的华野,就像非洲草原的平头哥,不是在打仗就是在打仗的路上。

这段期间的华野几乎和关内国军所有精锐都交手了一遍:第5军,整编第7师(原桂系刚7军)、整编11师(原18军)、整编第8师(第8军),整编第9师(第2军),整编第25师(原25军),整编74师(原74军)等等。

从战绩上看。

1946年,在战略防御阶段,我军各大主力歼敌的排名中,华东战区(陈老总和粟裕)歼敌43万排名第一,刘邓的晋冀鲁豫歼敌27万,第2,林总的东北民主联军歼敌17万,第3。

陈粟歼敌为第2和第3总和的将近80%,说解放战争第一年表现最好的部队也不为过。

强大的华野炮兵

1947年6-1948年6月,在解放战争第2年,也是我军转向战略进攻方向之时,全军一共歼敌152万,排名第一的还是华野。

解放战争4年,3野一共歼敌245万,为全军之冠,而且其歼敌主要还是在国军实力并不弱的1945-1948年。

和东野在关外的东野在装备和兵力上前期劣势不明显后期优势不同,华野在华东战场一直都是在钢刀上跳舞,也无怪林总一直在说粟裕打的是神仙仗。

华东战场的上国军随时都能得到来自江南、中原和华北方向的增援,因此华东地区的我军兵力一直处于绝对劣势。

每一场作战都显得很艰难,一次作战势力可能会有全军覆没的危险。

和敌人白刃肉搏成华野常态

而基于如此劣势的条件,华野打的也很艰苦。

彼时的华野为了配合刘邓进入大别山,开始分围内线和外线兵团与国军作战,进入新的战区,缺乏根据地作为倚靠的华野在1947年7-1948年4月份之间,一直深陷孤立作战的泥潭中,特别是在7月分兵之后,华野的伤亡也持续增加。

1947年,莱芜战役歼敌5万的围攻孟良崮歼敌3万,损失1.3万,胶东战役歼敌6万,损失4万1948年豫东战役,歼敌9万,自损要达到的5-6万人,济南战役歼敌10万,损失3万,淮海战役歼敌55万(含中野),损失10万。

跟着粟司令,不是打仗就是在吃饭打仗的

相比其他战场我军和国军作战伤亡比为1:3,华野在南麻等战役中,伤亡甚至要超过国军。

在1945-1948年这几年中,华野伤亡人数达25-30万人之间,这几乎是华野野战部队的总和,而承受如此巨大伤亡的华野,却很难和东野一样从根据地中获得造血和直接补充。

而导致华野很难获得兵源补充的原因有两个。

第一就是一直在外线作战,来不及补充。

1947年下半年之前,华野一直在山东和苏北作战,从抗战开始这就是解放区,胶东更是和晋察冀一起是我军的模范抗日根据地,得到群众支持的我军作战更是如鱼得水,群众们自发组织民工支前,送弹药背伤员。

支前的山东群众

而在7月分兵之后,外线作战的我军一下子失去了补给地,在人生地不熟的中原战场和国统区与国军作战,背井离乡很多部队损失很大,又得不到及时支援。在外线作战中精锐的华野地1和4纵,非战斗减员达到20000人,过了京浦路的他们们「身上除了短裤、背心和枪支弹袋以外,什么都没有了。

而另一个原因就是,长期作战华野根据地也遭遇国军围剿。

1947年我军将战火烧到国统区,但国军同样也将战火烧到我根据地,1947年范汉杰重点进攻胶东,虽然在许谭率领的山东兵团阻击下,国军从胶东撤军,但长期的战火让根据地点遭到了极大的破坏,国军在山东解放区劫掠百姓粮食,破坏工厂,祸害我地方干部,让胶东根据地损失很大。

敌人还乡团迫害根据地群众

而且国军还在山东青岛、泰安和济南的济胶线沿线据点布设重兵,将我山东解放区一分为二,在加上敌军在苏北的围剿,故而华东野战军虽然有苏北和山东两大根据地,但实际上已经被国军切割的四分五裂,相互之间很难呼应。

没有安稳的后方进行生产,更谈不上为前线作战的野战军进行输血。

因此华野相较于东野,实际上一直是在消耗自己阻击国军。

但华野强大之处在于,他们在防御之余,还在陈老总和粟裕等人的带领下,尽最大可能的消灭国军,支援其他战场。

粟裕和陈老总

其实关内不仅华野,中野也是担负起牵制国军的作战任务。

在离开额晋冀鲁豫解放区后,中野深入到大别山中,直接拖住了中原和华中方向的国军,直接让白崇禧和顾祝同集团牢牢控制在这两个地区,1947年初还有20多万的中野,在大别山最困难时期兵力仅剩12万人。

但正如邓公在淮海战役中说的那样——

为了新中国,别说你们旅打光了,就算中野全打光也是值得的,这说的是中野,更适用于华野。

邓公的话是华野还有中野的常态

雨田君说

当然,无论是东野还是华野,都是解放战争中我军的两支重要拳头,任务不同战斗的模式也不一样。

因此并不能简单的认为,甚至在认知中认为因为部队兵力的单一维度发展就认为林总比粟裕更会打仗这样的偏激言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