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國風

王獻之小楷【玉版十三行洛神賦】:可與東晉十六國寫經墨跡相參照

2024-06-12國風

文/楊中濤

玉版十三行洛神賦整拓

前世今生

王獻之(344-386年),字子敬,東晉著名書法家,書聖王羲之第七子,與其父合稱「二王」。王獻之也中國書法史上最有影響力的書家之一。

傳統的書法史教學,將鐘繇、王羲之、王獻之三人的小楷資料,作為魏晉小楷的代表,並將三人的小楷法帖,統稱為鐘王小楷。

玉版十三行洛神賦刻本

相對於鐘繇和王羲之,王獻之流傳於世的小楷作品非常少,最為知名的,就是所謂的【玉版十三行洛神賦】。掛在他名下的小楷,還有一個刻本【違遠帖】,更像是唐代褚遂良或北宋米芾臨本。

【玉版十三行洛神賦】的大致來歷是:王獻之生前曾以小楷字型書寫過三國曹植名篇【洛神賦】,可能還不止一個版本。大概到了唐代,仍然有真跡傳世。此時的情況極有可能是:真跡或許不止一本,同時也有相應的摹本和臨本流傳。

玉版十三行洛神賦刻本

到了北宋時,王獻之所書小楷【洛神賦】的真跡(或是摹本,或是臨本)完整版尚在北宋內府,後來就逐漸散失了。

到了南宋時,權相賈似道先是獲得了王獻之小楷【洛神賦】墨跡9行,後來又獲得了4行,合為13行。他令人將這13行墨跡刊刻到一塊色澤光艷的石板上,並將這塊石板稱為「碧玉」,因此這13行【洛神賦】刻本,就被稱為【玉版十三行洛神賦】。

玉版十三行洛神賦原石

賈似道所收集到的這13行墨跡,它們究竟是真跡,還是摹本亦或是臨本,這個就不得而知了。隨著時間的推移,連這僅存的13行墨跡也消失不見了。到了明代明萬歷年間,賈似道的這塊刻石本身又重新出土,因此相應拓片以及在此基礎上的翻刻本便流傳開來。這塊刻石本身,如今藏於首都博物館。

透過以上的表述,我們可以了解這樣的一個基本事實:【玉版十三行洛神賦】大概刻於南宋時期,其上石的13行墨跡究竟是真跡、摹本還是臨本等資訊不可知。明代期間這塊原石又重新出土。

玉版十三行洛神賦原石

相互參照

賈似道所用的這塊石板形制參數為:長約29厘米,高約26厘米。這個參數規格,與東晉十六國寫經墨跡資料,是完全可以相互參照的。

從敦煌遺書和吐魯番文書中的寫經資料看,東晉十六國時期的寫經規格通常為:整紙高度約為26厘米,去掉天頭地腳後,正文區域高度通常為22厘米左右,烏絲欄寬度則處於1.3到1.8厘米之間;每行書寫字數,如果是非常規整的楷書,則在20到22字之間。

東晉十六國寫經殘卷

【玉版十三行洛神賦】原石高度為26厘米,正好符合東晉十六國寫經整紙的高度。我個人認為,刊刻者在打磨石板時,應該是按照原墨跡的整紙高度,而將石板高度切割為26厘米。由於手上沒有相關的1:1圖版資料,我個人推測,【玉版十三行洛神賦】正文區域高度也應該是22或23厘米左右。

【玉版十三行洛神賦】每行書寫字數為19或20字,這也基本與東晉十六國的寫經墨跡規格相一致。原墨跡的烏絲欄寬度我們不得而知,個人推測也應該為1.8厘米。

透過以上分析我們可以得出這樣的結論:【玉版十三行洛神賦】刊刻時,應該基本上是原大原格式上石,也就是盡量保持了原墨跡的樣式和尺寸大小。

東晉十六國寫經殘卷

【玉版十三行洛神賦】原石石面本身已有殘損,拓本石花也較為嚴重,因此臨寫過程中,會有一定的辨識困難。在這種情況下,我們不妨也去參考一下東晉十六國時期的各種寫經殘卷墨跡。畢竟這些墨跡的書寫年代、形制等等,都與【玉版十三行洛神賦】原墨跡有著太多的一致性。

目前東晉十六國的寫經墨跡以殘卷為多,內容通常較短,少的可能只有數行,多的則有數十行。其實呢,【玉版十三行洛神賦】本身也是一個殘卷,只留下了13行,而且這13行墨跡本身也不見了,只留下了曾經刊刻這13行墨跡的石板,相當於一個「反轉式」(白底黑字變為黑底白字)的王獻之小楷【洛神賦】殘卷。

東晉十六國寫經殘卷

總而言之,在我們臨寫王獻之【玉版十三行洛神賦】過程中,不妨也去參考一下東晉十六國的寫經墨跡,尤其是數量眾多的寫經殘卷,則對於我們了解魏晉時期的小楷結字和用筆,無疑會很有幫助,同時也有利於我們順利完成對於【玉版十三行洛神賦】的臨寫。

【玉版十三行洛神賦】只有短短的13行,一共250字左右。此外,還有一種碧玉版割裱本,將每行字數減少為每行9字或10字,總行數則變為28行,相當於將原來的每行數碼減少了一半左右。

2024.0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