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文化

征方臘前,梁山有6人借故不去,他們有兩個共同特征你發現了嗎?

2024-05-07文化

前言

在名著【水滸傳】當中,前半部份一百零八好漢因為種種原因被逼上梁山,大聚義反抗欺壓、替天行道,劇情熱血又宏大。

而到了小說的後半部份,劇情則出現了巨大反轉,梁山一百零八好漢在宋江的帶領下接受朝廷的招安,後來又為朝廷出征平叛,轟轟烈烈的反抗封建王朝腐敗統治的起義走向失敗。

最終,一百零八好漢在征戰和政鬥中死傷慘重,而這其中有六人早在征方臘前由於各種各樣的原因沒去,最終幸免於傷亡之難,成為了梁山好漢中少數得善終者……

集萬千優勢於一身,得受重用

在小說中,當時宋朝統治一片灰暗,奸佞當道,以高俅等惡貫滿盈的官吏為代表,官場之風充斥著腐敗氣息,百姓生活於水深火熱之中。

正是在這樣的政治背景之下,一百零八個好漢因為各種緣由被迫雲集梁山,歷經多次朝廷發起的圍剿戰爭後愈戰愈勇,朝廷提出的招安計劃在朝中奸佞三番五次橫加幹涉後,最終才勉強艱難成功。

但即便被朝廷招安,梁山好漢們的最終結局卻遠沒有宋江預想得那麽圓滿。

因為接受朝廷招安意味著為朝廷所用,接受招安後,梁山好漢不斷被朝廷派遣四處征討,而戰爭則意味著流血與犧牲,無論戰爭輸贏,梁山好漢在一場又一場不停歇的戰爭中無可避免地損兵折將,最終成員所剩寥寥。

而在這一百零八個最終非死即傷的好漢當中,卻有六人毫發無失真,甚至得以光榮善終。這六人有多處相同之處,如都沒去參加南征方臘之戰,且在小說當中的人物設定都是身懷絕技。

鐵叫子樂和在梁山好漢一百零八將中排名第七十七,他上梁山之前,憑借姻親裙帶關系,在登州府押獄中任一基層微末職位,因幫助解救被陷害入獄的解家兄弟而隨之投奔梁山。

樂和在梁山的職務是軍中走報機密步軍頭領,他為人玲瓏機敏,擅長奏樂演唱,精通諸般樂品,縱有不會,學習能力極強的樂和也能在短時間內熟撚,此外亦能跟隨作戰,是個文武雙全之流。

樂和也正是憑借這一突出技能,在梁山南征前夕被王都尉指名調走留守京都,精明能幹的樂和也在自己的職位上才得所用,做出了一番事業。

醫術高超,奉皇命留任京中

安道全在梁山一百零八漢中排第五十六位,綽號神醫,他的絕技是過人的醫術,安道全在遭相好出軌背叛後,前來勸請神醫上山為宋江醫治的浪裏白跳張順殺死了安道全的相好和她的虔婆,並在墻上留下「殺人者安道全也」。

就此,攤上人命官司的神醫安道全被逼無奈也只能隨從張順上了梁山,他主要負責梁山好漢的醫療救治事務。

而在梁山好漢被朝廷派遣南征方臘之際,皇帝卻將安道全調入宮中,當時氣候變幻、流行疫病橫行,南下血戰的好漢們失去了神醫的加持,大規模傷亡狀況無法及時救治恢復,軍中士氣頹靡,最終即便慘勝,也付出了將士折損大半的慘淡代價。

而被皇帝調入皇宮任職的安道全的待遇則截然相反,他的身份從上梁山前的白丁,到入太醫院做了金紫醫官,雖然只是換了個地方行醫者本職之事,但地位卻是水漲船高。

同時安道全既免於在戰場上做軍醫生死未蔔,性命得以保全,又服務於皇家醫療體系,事業高升,得享安穩榮華,名利雙收。

除了因超絕醫術被朝廷調走的安道全外,紫髯伯皇甫端、玉臂匠金大堅二人也是因自身的一技之長而在梁山征方臘前被宋徽宗留在東京,沒有參戰,因而得以保全。

皇甫端在上梁山之前,本就是東昌府城內獸醫,醫術高明,擅治動物的各類疑難雜癥,宋江攻下東昌府後,皇甫端在張清的推薦下成為梁山一員,排在第57位,他在梁山繼續做自己原先的老本行。

皇甫端在梁山受招安後也曾隨從參加過幾次征戰,後於南征方臘前被皇帝留用,封為禦馬監大使,對比之前的東昌府城內獸醫的身份,也同樣算是升職了。

純孝親情,另尋出路

在梁山排第六十六位的玉臂匠金大堅則擅雕刻復制技藝,在梁山排名第四十六的聖手書生蕭讓擅仿寫蘇、黃、米、蔡四種字型,在小說中的人物設定是當時著名書法家。

針對宋江被擒一事,智多星吳用獻偷梁換柱之計,具體實施過程是蕭讓仿文書字型、金大堅偽造印章。

雖因梁山內部人員疏忽,家書錯蓋翰林公章,引起敵方警覺,這才使得梁山好漢計謀破滅只得鬧江州劫法場救人,但蕭讓、金大堅以假亂真的精妙絕倫的工藝水平也是毋庸置疑,不然梁山眾人不可能鋌而走險行此計策。

二人超絕技藝和完美配合的事跡聲名遠播,除了這個共同點外,蕭讓與金大堅最初都是因家眷被接上山得到照顧,所以才忠於梁山。

梁山南征方臘前,金大堅也被皇帝留用禦前,他的才能再次被朝廷發掘,最後在內府禦寶監做了官。蕭讓則為蔡京本尊所留,隨即在太師府任門館先生一職。

沒有參加梁山南征方臘的六人中,還有一人是尊師命、從本心,自願放棄隨從作戰的機會,此人正是入雲龍公孫勝。

公孫勝是梁山排名第四的好漢,算是最早上梁山入夥的一批元老級人物,他中途曾因回鄉探母而離開,後又被戴宗請回,主要擔任掌管機密軍師之職。

與其余五名好漢一樣,公孫勝也是身懷絕技之人,他自幼好習武,練得一身過硬功,還拜二仙山紫虛觀羅真人為師,學得禦風雨雲霧之高深道術,可謂如虎添翼。

多次隨從征戰後,公孫勝始終不忘師尊「遇汴而還」之囑,便在平淮西回朝駐東京城外時辭行,重返故土,繼續從師學道之事,一邊潛心修道,一邊侍養老母以終天年。

結語

被朝廷招安後的梁山好漢開始從鼎盛時期走下坡路,一次次的受命征戰致使一百零八的數量銳減,尤其是南征方臘,一百零八好漢死傷至一少半。

其中,因故未去的六人免於此難,這六人的共同特征是均為各懷絕技之輩,並且都是純正良善之流,有的得皇帝、高官賞識留京另謀高就,有的則不忘初心,回到初始簡單的生活狀態,因而得以保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