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看過【西遊記】的人,一定記得一個經典場景,師徒四人在通天河受阻,一只老黿出現,主動提出幫助他們過河。
將他們送上岸之後,老黿提出了一個小小的請求,希望唐僧見如來佛祖的時候,能夠幫忙問一下他啥時候能修成人形。
但是唐僧卻把這件事情忘記了,氣的老黿把他們師徒四人掀翻在通天河。
都說出家人不打狂語,唐僧真的忘記幫老黿問前途了嗎?其實跟唐僧在靈山受封時如來跟他說的話有很大關系。
一、老黿:大聖,我是來報恩的
通天河乃第38難,全程有800裏寬,相當於七個北京到天津的距離了,所以那麽遠的距離是沒有辦法遊過去的。
渡河對於孫悟空、豬八戒和沙和尚很簡單, 他們只要飛過去就好了,但是唐僧不會飛行,那他該怎麽過去呢?
他們也不是沒考慮過,讓三個徒弟其中一個人背著唐僧飛行,但是唐僧是肉體凡胎,飛行這種法術一個人施展比較容易。
如果身上多了一個肉體凡胎的凡人,就好比背了一座山,就連孫悟空都沒有辦法被唐僧飛過去。
這也恰恰是觀音菩薩和如來佛祖專門為唐僧師徒四人設定的關卡,也就是所謂的38難。
在這時突然出現一個老黿, 提出來要馱師徒四人度過這800裏波通洶湧的通天河。
這時孫悟空非常警覺,他立馬舉起了金箍棒說,老黿,你是不是別有用心?看老孫一棒子打死你。
老黿聽了非常害怕,又覺得自己很冤忙,跟孫大聖解釋說自己是誠心實意來報恩的。
請對方不要如此鄙視他,孫悟空只覺得這個老黿在說瞎話,沒聲好氣的問他,我對你有什麽恩?
這就要講到【西遊記】第47回了。當時師徒四人在路過通天河的時候, 由於被寬闊的河面擋住了去路,所以只能選擇暫住在河邊的陳家莊。
家中有一個妖怪叫做靈感大王,平常就住在通天河中,只要出來就橫行霸道,還得吃幾個童男童女,村民們苦不堪言。
但是沒有法力對付他,只能任由著靈感大王到處行惡作亂。
孫悟空是一個非常講義氣、喜歡拔刀相助的猴,看到村民被害慘之後,他決定把這個靈感大王降服,使其咋也不能禍害老百姓。
但是這個靈感大王也非常厲害, 孫悟空跟他打了好幾次,都沒能將其降服。
不得已孫悟空只能上天找外援,後來他求助了觀音菩薩,總算把這個妖怪收服了。
原來靈感大王是觀音養大的一只鯉魚,成精之後偷偷從天上跑到通天河,還把通天河原先的住民老黿給擠走了。
這就是主動站到唐僧師徒四人面前,說他可以馱他們四人過去的老黿。
這時孫悟空才總算相信老黿是真的想要報恩, 於是就同意讓老黿馱他們過河,不過老黿還有一點自己的小心思。
在臨別之際,老黿向唐僧求助了,希望他見到如來佛祖的時候可以幫忙問一下我什麽時候能修得人身。
現在我已經修了1300年了,會說人話,但是依舊難脫本殼。
這對於唐僧來說,不過是舉手之勞罷了,於是唐僧就滿口答應了,但是他卻食言了。
二、師徒四人掀翻在通天河
後來,唐僧師徒四人歷經千辛萬苦,總算取到了真經,並踏上了返回東土大唐的路途。
不過,他們再一次遇見了通天河,怎麽渡過去又是問題。 這時老黿突然出現在他面前,想要再次幫助他們渡河。
正在渡河的過程中,老黿突然想起來什麽,就詢問唐僧是否跟佛祖詢問了自己什麽時候能修得人身。
然而唐僧竟然把這件事情給忘記了,然後唐僧就支支吾吾地說不來什麽。
這個老黿離開就懂了,唐僧根本沒問!
老黿非常生氣,他沈默了片刻,巨大的身軀在水面上翻湧,然後把師徒四人和經書還有他們的行李全部都掀翻在了通天河中。
人掉進去不要緊,重要的是那些珍貴的經書。
雖然孫悟空最快速度的試圖拯救那些金屬和行李, 但是還是有部份經書被河水打濕了,字跡都模糊不堪。
唐僧渡的通天河是第38難,他一共需要渡完81難才能取到真經,而每一次渡劫都是出虎口入狼口的驚險日子。
他在第40回的時候遇上通天河老黿,第98回的時候才能取上西天真經,這其中隔了很多個春夏秋冬,還摻和了女兒國國王的一段感情。
所以很多人也覺得唐僧他忘記了老龜的囑托 ,也是情有可原,畢竟隔的時間太長了。
但是老黿卻也太有心機了,他先是把師徒四人拖到河中央之後再詢問,不開心就把人家掀翻在了通天河裏,行李和經書就全部被打濕了,唐僧還差不點淹死。
三、為何唐僧沒替老黿問前途?
都說出家人不打狂語,唐僧曾經答應過通天河的老黿,說見到如來的第一面,就幫這只老黿詢問何時能修煉成人性。
但是唐僧真的是因為太忙了,把這件事情給忘了嗎?
書中曾經寫過唐僧,到了西天之後就是忙著參加各種各樣的活動,進行著各種各樣的流程,每天都忙的腳不沾地。
加上唐僧是一個沒有什麽歪心思的人,一心只想著取經,所以便忘記了去問。
但是也有一種說法是唐僧並沒有忘記幫老黿問問題,只不過他不願意問罷了。
是因為老黿問的問題太沒水平了嗎?唐僧不願意在眾神面前為一個這種低端的話題,搞不好還會遭到其他神仙的嘲笑。
不是這樣的,如果老黿的問題真的很沒有水平,唐僧當時就不會滿口答應。
而且這個問題跟唐僧也沒有什麽關系,他只是一個幫助問問題的。
即便嘲笑也只會嘲笑這只老黿,不會嘲笑唐僧的, 那麽究竟是什麽樣的原因呢?
其實我們從如來佛祖對唐僧講的話就可以了解到一些內容。
書中寫道,在100回的時候,唐僧和師徒四人來到了靈山,如來論功行賞,要封唐僧為旃檀功德佛,還說唐僧在前世原本是我的二徒弟,叫金蟬子。
因為在講授佛法的時候, 金蟬子在開小差輕慢佛法,所以就被我貶下了凡間。
唐僧也是一個聰明人,他聽到了如來佛祖這樣說,自然不會再提到老黿的前途方面。
畢竟這是取經大業完成,靈山眾神齊聚堂的重要時刻,他的思維需要緊跟如來佛祖,而不是突然間轉了個彎,扯到老黿的前途問題。
本來前世就被人說「三心二意」,這一世搞不好還要說成「三心二意」。而且如來佛祖,還會懷疑你跟這個老黿到底是什麽關系,是不是收了他什麽好處,唐僧為了避免麻煩,所以只能避免幫老黿問前途。
而且有人分析還有另外一層原因,他們與老黿之所以認識,是因為靈感大王。
如果不是孫悟空去天上找了幫手觀音菩薩,把靈感大王給收服了,然後幫助老黿把家給奪回來了,就不會和老黿認識。
老黿更不會為了感謝他們,主動提出要將他們馱過通天河。如果唐僧真的向如來佛祖問,老龜什麽時候能修成人形的話。
如來佛祖肯定是讓唐僧把他們相識的前因後果都講清楚的, 所以觀音菩薩收服靈感大王的事情也會被說出來。
這個靈感大王,可是觀音菩薩養的寵物,而且原著中也寫道,觀音菩薩在收服靈感大王的時候非常緊張,甚至連梳妝打扮都沒有,就急忙收服了。
所以靈感大王並不是觀音菩薩故意安排的磨難,說不定是自己偷跑出來的。
那麽如來肯定會知道靈感大王在下界作亂的事情,說不定還會懲罰他。 但是這樣一來,力保愛寵的觀音就不高興了。
所以唐僧寧可得罪老黿,他也不敢得罪觀音菩薩。
四、老黿也許有苦衷
但是也有人提出了一個疑惑,老黿為何如此報復師徒四人呢?
畢竟他們也僅僅是沒有幫他問一個問題罷了,就好比對於一個人,你家的房子被人搶了,你的恩人幫你奪了回來。
你非常感謝你的恩人主動提出可以開船捎他們一頓,這是理所應當的事情。
在分別的時候,你跟恩人說能不能幫我捎個口信,解決一個我困惑很久的問題,恩人說可以。
但是工作繁忙的恩人在回來的時候不小心把這件事情忘記了,你就能氣的把他扔在河裏嗎?
好像說不過去,而且從老黿主動托師徒四人渡河的時候,就說明它並非一個不懂感恩的人。
所以這說明了一個道理, 老黿也是迫不得已,也許是來自於靈山和觀音的秘密口信。
讓他作為最後一難,填補唐僧師徒九九八十一難,所以老黿也只能當一回小人,把師徒四人丟下水。
當時他們取來的大藏經都泡了水,只能晾曬。
唐僧在受經書的時候,不小心把一塊留在了石頭上,大藏經就殘缺了,可給唐僧心疼壞了。
但是孫悟空卻非常樂觀,說經文不能十全十美,殘破也是天意。
這不就是昇華主題了嗎?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萬事古難全。
結語
唐僧遭遇的最後一劫雖無生死之憂,但心理戰也同樣考驗人。
唐僧在面對經書殘缺和經書打濕的情況下,內心是非常痛苦而掙紮的,畢竟這是自己千裏迢迢取來的真經,他當然很肉疼。
所以你覺得唐僧為什麽沒有提老黿的前途,老黿真的是因為上層命令不敢不從嗎?
還是因為小雞肚腸想要報復師徒四人的,請將你的想法留在下面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