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文化

​2023年終特輯|向一個影子致敬

2023-12-31文化

魏華/文

接到觀察家·書評欄目的邀請,要我推薦2023年讀過的好書時,眼前正擺著不久前偶遇的【不任性的靈魂】。我與張新穎教授素不相識,也從不讀隨筆集,莫名其妙購入此書,似乎得拔到「上天自有安排」的高度,對自己進行一下心理分析。

從醞釀這篇文章起,播放器裏就一直在單曲迴圈鋼琴詩人蕭邦的C小調第21號夜曲,有意無意地營造一種氛圍。彈奏者是猶太裔前蘇聯鋼琴大師維拉迪摩·艾殊肯納齊。自幼彈琴,蕭邦夜曲一直是我的最愛,沒有什麽體裁能像蕭邦夜曲那樣,讓人在曲終後無比戀戀不舍。它簡潔而不簡單,抒情但不濫情,敏感細膩中傳遞廣闊堅韌的力量。別忘了,蕭邦孱弱多情但脊梁骨筆挺,不僅曾斷然拒絕過「沙皇陛下首席鋼琴家」的稱號,其浪漫調調更被比作是「藏在花叢中的大炮」。當然,蕭邦之所以是蕭邦,脫離不了他生活的時代情境。【不任性的靈魂】裏群星閃耀,作者對他們的記述含情又不動聲色。對日常細節的敏銳感知和深長凝視,讓個性飛揚的偉大人物得以以普通人的面貌示人:他們也會生活得亂糟糟,會委曲求全,會迷失於情愛。在作者眼中,這些天才因為意識到了自我的有限性,在各異的生命情境中,以各異的方式,選擇了從個人中心主義的情緒和情感中解放出來,一個細小舞步接一個細小舞步地,按自己的節奏,謙遜、克制、堅韌地與世界共舞:布羅茨基說奧頓比葉芝更內斂,「從不把自己放在悲劇畫面的中心」;歌德在獲得盛名後去威瑪宮廷做了公務員,「做好了不受個人情感影響擔負起責任的準備」;卡佛希望寫「能見度」低、樸實而銳利的小說,感嘆「像一個人一樣活著並非易事」;失明對波赫士而言不是「徹底的不幸」,而僅僅是一個絕妙的諷刺,一種生活方式;貝理夫婦各自保持、彼此尊重婚姻中「美妙的孤獨」,為生活中不能交流的部份留出廣闊的自由空間,允許冰山只露尖尖角。

【不任性的靈魂】

張新穎|著

上海文藝出版社

2022年10月

然而,才華橫溢的人怎麽可能不任性?是生活和精神上的苦痛,磨礪了他們對現實的敏感,在個人無法控制的歷史力量作用下,摸索掌握了表達、創造的獨特本領。【俄國之戀】一章是我讀得最認真的。以賽亞·伯林與安娜·阿赫瑪托娃促膝長談的那一夜必定是幸福的,即便後者早已飽經磨難,貧困潦倒,比前者年長二十歲。在柏林看來,與阿赫瑪托娃的相遇比以往與任何天才的相遇都重要,因為她是用他母語寫作的最偉大的在世詩人:「那情形就好像他一直屬於她的圈子,她熟悉的每一個人他都熟悉,她讀過的每一本書他都讀過,她的每一句話、每一層含義他都懂得。」

那天晚上,他們在昏暗的房間裏分享了一盤馬鈴薯,討論了俄羅斯文學,交換了個人感情生活的細節;阿赫瑪托娃還為伯林背誦了自己的詩。她的詩以克制為標誌,滿含戲劇性的人生激情,掩藏在了普希金式的經典性優雅下。她年輕時風華絕代,無數男人為她的美而折服,盡管三段婚姻都極其不幸,但她鎮定自若的舉止總是拒絕出賣悲哀,唯有在詩中會痛苦滿溢,終其一生著力渲染對被遺棄的渴望。

在【不任性的靈魂】中阿赫瑪托娃已經很任性,【俄羅斯的安娜】一書則把她呈現得更加豐滿、有血有肉,透過記述直接影響阿赫瑪托娃人生的所有重大事件,呈現了這個既不是賢妻也不是良母的女人,是如何帶著尊嚴,在女性激情、歷史變革、貧困和疾病中經受折磨,獲取能量,汲取營養。就像寫【夜曲】的蕭邦那樣,優雅、多情、倦怠的女詩人有鐵一般的脊梁骨。借用涅多布洛沃1915年發表在【俄羅斯思想】上的一篇阿赫瑪托娃本人頗為認可的文章中的一段:

「這些痛苦和這種極端的溫馴——是否精神的脆弱,是否純粹的傷感?當然不是:阿赫瑪托娃的聲部進行,在承認痛苦和軟弱時堅強而相當自以為是,最後,這種豐富性詩意地轉化為痛苦——這一切證明不是面臨生活的瑣屑發出的哭腔,而是開啟生活的抒情的心靈,比柔弱的更堅定,比愛哭的更殘忍,這顯然是居高臨下而非被壓迫。」

【俄羅斯的安娜 : 安娜·阿赫瑪托娃傳】

[英]伊萊茵·範斯坦|著

馬海甸|譯

上海譯文出版社

2013年2月

俄羅斯式的情感貫穿全書,深厚、復雜、曲折,個人感情生活與重大歷史變革時刻交織在一起,坦率殘酷地呈現了阿赫瑪托娃作為女性,作為女詩人,在極度動蕩時期所面對的多維困境,而這個困境以個人情感需求、藝術追求和社會文化之間的殘酷搏鬥所造成的嚴重撕裂為標誌。讀者尤其會在阿赫瑪托娃與其眾多傑出男性友人的交往細節中流連忘返,會發現他們誰的身上也不具備我們期望中的「偉大人物」的典型特征——相反,他們脆弱,任性,容易迷失方向,甚至平庸得致命。而恰恰是這些有缺陷的偉大的「普通人」,將五官全部張開來,作為有知覺的生命去感知周遭的變化,以至於他們作品中所表達出來的人生感悟,既沒有超越普通人的體驗半徑,又有接天地的宏偉氣象——說不好是精神找到了肉身,還是肉身找到了精神。【不任性的靈魂】裏參照了【日瓦戈醫生】中日瓦戈對拉拉說的一段話,表達了類似的意思:

「我想,倘若你沒有這麽多苦難,沒有這麽多抱憾,我是不會這麽熱烈地愛你的。我不喜歡正確的、從未摔倒、不曾失足的人。他們的道德是僵化的,價值不大。他們面前沒有展現生活的美。」

不止一個人給阿赫瑪托娃貼過「女皇」的標簽。以賽亞·伯林視她為扮演悲劇女皇的傑出演員,其演技完美無缺,同時又有足夠的智慧跟角色保持距離,時不時嘲弄地打量自己和其他角色。「俄羅斯的安娜」這一稱呼則來自瑪麗娜·茨維塔耶娃,儼如阿赫瑪托娃是一位女皇。茨維塔耶娃是俄羅斯文學白銀時代另一位偉大的女詩人,布羅茨基稱她為「二十世紀的第一詩人」「最真誠的俄羅斯人」,亦是人稱唯一能在天分上與阿赫瑪托娃媲美的女詩人。她跟阿赫瑪托娃的交道打得多深,我並不完全清楚,只知道前者對後者的敬仰催生了組詩【致阿赫瑪托娃】,後者是前者心目中「繆斯中最美麗的繆斯」,前者要為「金嘴唇的安娜」獻上「比愛情更永恒的禮物」——詩人自己的心靈。但無論如何,茨維塔耶娃對阿赫瑪托娃的崇拜,是一個天才女詩人對另一個天才女詩人的崇拜,是「星星」在向「月亮」致敬,因為是她們二位一起,把女性主題、女性立場、女性情感帶進了男性主導的俄語詩歌,貢獻不分高下。

與阿赫瑪托娃孤獨無依的早年成鮮明對比,茨維塔耶娃生在溫室裏,父親是莫斯科大學藝術學教授、莫斯科美術博物館的建立人,母親有德國、捷克和波蘭血統,是個天才鋼琴家,但受父親所迫放棄了當音樂家的希望。童年的茨維塔耶娃曾隨母親和妹妹到過德國、法國、意大利等國,並在當地寄宿學校念書,這使得她自幼就熟練掌握了德語和法語。阿赫瑪托娃和茨維塔耶娃氣質、風格迥異:前者即便在橫逆加身時依然保持著冷漠和尊嚴,而後者則個性不羈、有火一般的熱情、極端情緒化;前者的詩內斂、嚴謹,多用細節來傳導細膩的內心活動,後者則傾向於直抒胸臆、充滿撞擊、激情澎湃——可比較阿赫瑪托娃的【最後一次相見的歌】(1911)和茨維塔耶娃的【我要收復你】(1916);前者終身拒絕離開祖國,後者則隨丈夫流亡海外;前者的風采讓男性即使在她暮年時仍會拜倒在其石榴裙下,後者則強調,盡管她是男人的回憶錄中的核心人物,她並不將之看作是他們的恩典。

人民文學出版社2020年6月版的【茨維塔耶娃詩選】,譯者是俄聯邦友誼勛章獲得者劉文飛。300余首詩選自茨維塔耶娃人生的不同階段,可算是其詩歌創作的全景圖。無論是在生活中還是在詩作中,茨維塔耶娃都體現出了鮮明的個性,個性和詩歌互為因果,相互強化和放大。詩作按寫作年代順序排列,清晰地體現了詩人不同時期作品主題和基調的差別,從早期的青春躁動和極具個性的訴說,到以詩集【裏程碑】為標誌的,從極端情緒化到自我中心主義的轉向,以及日益強化的內心緊張,到以【致勃洛克】和【離別集】為代表的,用愈發隱晦的詩歌語言表達內心的隱秘感受。茨維塔耶娃總會顯得有些不合時宜,其詩歌亦總會有一條焦慮不安的情緒主線始終貫穿其中。

【茨維塔耶娃詩選】

[俄] 瑪琳娜·茨維塔耶娃|著

劉文飛|譯

人民文學出版社

2020年7月

茨維塔耶娃詩歌的一個顯著特征,是文學藝術的其他體裁因素滲透其中。首先是她的詩歌有散文風,是散文化的詩歌,是詩歌化的散文,酣暢、隨意但不淩亂。其次是明顯的戲劇因素使她的詩歌極具畫面感和流動性,無論長短,其作品往往都有劇烈的沖突和激烈的對白,離舞台劇本僅一步之遙。據說從1918至1920年,她一度與莫斯科的幾家劇院關系密切,創作了一系列浪漫主義「詩劇」。最後是她的詩作有高度的音樂性、歌唱性,這無疑是受到了她母親潛移默化的影響。因此不難理解,茨維塔耶娃為什麽會是俄語詩人中最受作曲家青睞的一位,蕭斯達高維契、米加艾爾·塔利維爾吉耶夫等音樂大師都曾將她的詩作譜成歌曲,比如那首布加喬娃演唱的【我喜歡您不是因為我而痛苦】。

茨維塔耶娃最後一首詩【我一直在重復第一行詩句】寫於1941年3月6日。1941年8月,由於納粹德國的鐵蹄逼近莫斯科,她和兒子遷至韃靼斯坦小城葉拉布加。也正是在這裏,詩人經歷了一生中最不堪承受的精神和物質的雙重危機。她希望能在作協食堂謀求一份洗碗工的工作,但申請被領導拒絕了。8月31日,她在絕望中自縊身亡。茨維塔耶娃的一生,是俄國詩人悲劇性命運的一個象征,也是她在俄國文學史中的價值和意義所在。

寫到這裏,不禁要感嘆我們這一代人是幸運的,到底還能被阿赫瑪耶娃和茨維塔耶娃感動,到底還能僥幸地宣布「我不曾經歷滄桑」,到底還能與無數人錯身而過,與世界發生關系。前行的方向感,總是藏在對歷史的回望中。時間會告訴我們很多東西,惟願理想不倒,來日方長。

記得【不任性的靈魂】開篇,布羅茨基解釋為何要用英語寫作——為使自己更接近「二十世紀最偉大的心靈」威斯坦·休·奧頓,為了「取悅一個影子」。奔赴機場前匆匆寫完此文,東施效顰地放了一遍米加艾爾·塔利維爾吉耶夫譜曲、布加喬娃演唱的【我喜歡您不是因為我而痛苦】,向一個影子致敬。

(作者系山東大學人文社會科學青島研究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