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文化

這些三國名將其實並不是戰死,為什麽羅貫中,偏偏給寫成戰死呢?

2024-01-31文化

前言

【三國演義】是中國古典文學巔峰之作,羅貫中以獨特的筆法和深刻的思考,描繪了許多令人銘記的三國名將。然而,令人不解的是,在小說中,一些本應英勇不屈的名將卻被賦予了戰死的結局。

這種戲劇性的安排引發了無數讀者的好奇和質疑:這些三國名將其實並沒有戰死,為何羅貫中偏偏選擇了這樣的命運賦予他們呢?

在三國演義的世界裏,英雄豪傑之間的生死鬥爭本是波瀾壯闊,但羅貫中的筆下似乎更願意用戰死這一悲壯的結局來落幕他們的人生。

這引發了人們對於歷史和小說之間的關系的思考:是歷史決定了小說的結局,還是小說在覆寫歷史的同時賦予了人物不同的命運?這個問題迷霧重重,讓人沈浸在對於文學創作深意的思考中。

一、五員武將,原本皆病死或無詳細記載

公元三世紀,魏蜀吳三國鼎立,群雄並起,英豪輩出。張遼、徐晃、黃忠、太史慈、甘寧,五員當世名將,本在正史中均病故或無詳細記載。

魏國名將張遼,本為呂布麾下猛將,後歸降曹操。正史記載,公元222年,張遼病死江都。張遼此人雖為呂布降將,卻後來居上,在曹魏軍中力挽狂瀾,威震逍遙。

三國第一名將關羽被擒後,張遼亦作為魏國五大賢臣之首,以功績和威望猶在關張之上。然而最終還是未能躲過病魔侵襲,以疾病結束生命,未嘗戰死沙場。

徐晃善治軍事,曹操曾親自稱贊他「有周亞夫之風」。公元227年病故。徐晃治軍有方,深得曹操賞識。他曾跟隨夏侯尚平定上庸三郡有功,晚年居功厥偉,病卒,言笑晏晏,未嘗有半點慘烈之色。

蜀漢名將黃忠,漢中之戰立下赫赫戰功,公元220年病故。黃忠雖晚年才投劉備,然早年亦是漢朝名將,隸屬馬超麾下。投蜀後他憑借自己的努力和戰功,躋身五虎上將。漢中大捷後,他便抱病在身,未及延燒蜀漢戰火又一年便仙逝,難說有什麽遺憾。

太史慈曾與孫策單挑三日不分勝負,206年病亡,臨終前表現出對未完之誌的不甘。太史慈本是山東豪傑,亦曾在孫策手下建樹。雖然他最終投了吳國的大旗,但自始至終卻是行俠仗義之徒。

臨終前念及未竟心願,想必亦為江東百姓出力甚多,不枉余生。至甘寧,正史更無生死詳情。其人一生獻劍兩主,雖細節不詳,想必也是忠誠之輩。

二、羅氏強行置五員名將於死地,用心何在?

名動一時的五員武將,本可善終天年,豈料在羅貫中筆下,皆被強行描寫成戰死沙場。如演義中,張遼跟隨曹丕伐吳,輕敵中箭身亡。張遼平生用兵,冷靜睿智,豈會輕敵以至一擊身死?羅氏此舉,無非為渲染「命運多舛」之殘酷,以突顯忠勇武將,難逃一死之悲情。

徐晃在攻城中戰死。徐晃本以軍事治軍見長,奈何偏生落得個城下之盟?此番安排,亦可引人遐思:世事無常,英雄之死,往往悲壯不已。

黃忠為表忠心在夷陵一戰中沖鋒陷陣,中箭不治。黃忠本已高齡,羅氏執意令其以身殉國,想必在警示後人:國難當頭之時,雖老當益壯,報效朝廷。

太史慈偷襲合肥之戰,中伏身亡。太史慈生前獨來獨往,卻不幸落得背後一擊之命運。此可見世事變遷,英雄難度永恒。甘寧帶病出戰,被一箭射死。甘寧深得孫權倚重,本可安享功名,奈何淪落至此?可知世道艱難,忠義之士,亦難單騎匹馬度盡人生風雨。

羅貫中此番安排,想必用心良苦。小說雖非嚴謹史書,卻能發人深省。武將一生熱血沸騰,視死如歸,以獻身國家社稷為榮。羅氏將五員名將的最終歸宿,描繪成壯烈戰死,正是取義其為「忠勇」二字。

此舉亦彰顯小說主題「權謀虛浮,惟有剛狠乃立」。表面功成名就的權勢者,終不免一死;唯有真性情的悲劇英雄,其精神長存。人生終末或許多舛軌,然而面對惡戰廝殺,大丈夫當效犬馬之勞,只為捍衛所信之道。

羅氏或有慨嘆武將之命運多舛之意,或有渲染忠烈之士之悲壯情懷,又或警示後世需舍生取義之理念。總而言之,武將最終「馬革裹屍」之死法,恰恰昭示三國亂世的殘酷現實:殺伐不止,生命如螻蟻。唯有彰顯道義和剛烈,方歷久彌新。

三、明星行銷策略?抑或深刻主題圖景?

當然,亦有批評者認為,羅氏此舉純屬故事烘托,明星行銷之策略。將五員名將毫無歷史根據地強行隕落,無非增加劇情轉折,吸引眼球。使本無生動記載的武將,突然之間聲名大噪,知名度急速上升,編劇手法太過低階。

此說似乎情理,然則未免偏頗。【三國演義】焉能脫離當時「才子佳人」文風影響和「忠義」傳統價值導向,而成暢銷小說模版?五員武將的悲壯結局,正呼應三國亂世的殘酷現實。為國捐軀者,數也。

且羅貫中為文,並非刻意追求熱銷。他只是本於儒家仁義傳統,呈現武將行走人生之大丈夫風骨。五員武將各有不同情結,卻同歸於忠烈一途。此正彰顯羅氏透過細微處刻畫武將命運,表達對仁義道德的追求與褒揚。

「馬革裹屍」之結局,亦昭示後人:世事滄桑,英雄難逃一死。珍惜眼前,行己道,乃大丈夫真諦。無論功成或失敗,大義所系,方為大丈夫。

綜上所述,羅貫中描寫五員名將戰死之舉,並非單純為炒作明星,而是基於時代價值取向和深刻理念。小說雖虛構某些細節,然其核心價值和義涵卻歷久彌新,發人深思。我們當懷抱開闊胸襟,解讀此文學巨著,勿因一隅之失而失大局。

結語

綿綿筆端,覽羅氏無心插柳之作,不能不令人神往三國盛世,壯懷激蕩。或問:羅氏為何要強行置五員武將於死地?本文已然論證,羅氏的深意,決非鋪張炒作,而是出於仁義道德價值的褒揚。

再者,羅氏或慨嘆武將命運多舛,或昭示大義所系;更在「馬革裹屍」的厚重筆墨間,向後人吶喊:世事變遷,存亡際遇,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吾輩讀羅書,當懷抱開闊胸襟,深入體會作者苦心,勿因一隅之失而喪大體。三國盛世,英雄輩出;而英雄之死,往往悲壯。

一葉障目,不見泰山;置身虛構,何懼真相?泰山擎天,真相自現。望君片言只語,立足現實,心懷蒼生,亦可謂大丈夫。